第28章 那些,記憶(1)
程方毅在畢業的第一個公司年會上,就獲得了最佳新人獎勵,單是獎金就接近半年的公司,成為人人稱羨的對象。
就業時,他沒有選擇那些世界五百強企業和國企,也沒去考公務員,而是加入了這家規模中等的民營科技公司,就是看好他們能提供給自己最快速的升職途徑。入職短短幾個月時間,他跟着老業務員摸清行業規則之後,就開始獨立操作,年底時成功拿下了交通系統的軟件工程和系統集成,一舉完成三級跳,從實習到轉正到業務經理,速度快的讓人咋舌。
別人不知道他為何如此拼命,只看到他取得的耀眼成績,卻沒看到他這大學四年都是靠着自己打工賺出學費和生活費。
他是從一個小縣城考到這所大學的,父親早夭,母親靠一份微薄的薪水将他帶大,根本無力支付他高昂的學費,要不是靠自己的努力,他根本無法像其他同學一樣讀完四年大學。
別人在享受大學生活的時候,他在努力為自己的将來而奮鬥。
他對自己的人生早已做好了規劃,努力學習,努力賺錢,盡快賺到第一桶金,能夠把母親接到這個城市裏來,讓她也過上城裏人的生活,不用再為了一日三餐而汲汲營營地整日奔波忙碌。
而蘇曉曼,是他人生規劃裏的第一個意外。
那時他大四,正好在畢業論文答辯、實習和找工作,本該是最忙碌的時候,卻被老師抓差去帶大二的學生一周社會實踐。
蘇曉曼就在他帶的那個班,跟着他一起去一家電腦公司。實踐活動本來很簡單,就是跟着人家參加展覽會,幫忙發發傳單,現場表演些活動熱場,程方毅從大一的時候就參加這種活動,早就已經是熟練工,帶這麽二十幾個學生本該一點問題都沒有。
可他沒想到的是,問題就出在了看起來完全是好學生乖寶寶的蘇曉曼身上。
蘇曉曼是那種生活環境與他截然相反的孩子,從小就被父母捧在手心裏長大,性格好長得好學習好,根本不懂得生活艱難是怎麽寫,也根本沒參加過這種實踐活動。一到展會現場,光是那人山人海的氣勢,沸騰喧鬧的人聲音樂聲,就讓她頭暈腦脹得無法呼吸,更不用說去向陌生人發傳單做宣傳了。別的同學都去發傳單或者參加促銷活動,她拿着一摞傳單像是木樁一樣站了半天,緊張得手心冒汗額頭冒汗,最後竟然在衆目睽睽之下暈了過去。
程方毅怎麽也沒想到,會有柔弱到站了不足一小時就暈倒的女生。作為實踐活動的負責人,他只能先放下其他的同學,背着這個最讓他鄙視的“林妹妹”去會展中心的醫務室。
結果到了那兒,程方毅才知道她的暈倒不光是因為柔弱,更糟糕的是有親戚造訪,大姨媽帶來的血漬不但弄髒了她的裙子,還在他的白襯衣背上留下一抹殷紅。
這種又尴尬又丢人的事兒,讓程方毅逃也似地離開了醫務室,把她一個人丢在了那裏。
這一來一去,耽誤了不少時間,更由于程方毅不在場,那些新來的學生們根本不知道發傳單和後續的實踐活動,一看他不在,便如同脫缰的馬兒一般,把剩下的傳單随便一扔,就滿會場跑去排隊領贈品看表演湊熱鬧,一個個玩得不亦樂乎,完全忘了自己今天的任務。等程方毅回來,電腦公司的展會負責人已經氣得給他導師打了電話投訴,不但讓他帶着這些學生走人,還要扣罰他的活動保證金作為浪費傳單的罰款……
這是程方毅打工以來,第一次失敗的污點。
Advertisement
接下來程方毅就發現,自己所有的黑歷史裏,都會出現一個叫蘇曉曼的女生。
他本就不是那種喜好出風頭的學生,要論起外貌身高倒都是一等一的人才,可他一入學就開始忙于自己的學業和“事業”,成日裏除了上課,極少與其他同學來往,一下課就匆匆趕出去打工,落入別人眼裏,反倒成就了他高冷的名聲。
大四時,導師原本一直勸他考研,他惦記着家裏的老母,一口拒絕之餘,導師安排的一些實習活動也就不好再推辭。結果沒想到第一次就因為蘇曉曼被搞砸,程方毅惱火之餘,很快就把這事兒丢在腦後了,甚至,連那個讓他狼狽逃離醫務室的女生長什麽樣,叫什麽,他都沒記住。
直到,他第二次被坑。
程方毅的兼職工作分三種,一種是固定的家教,每周一到五晚上各兩小時,一種是周末的各種促銷活動,他能唱會跳,沒參加學校的文藝社團,而是挂靠了一家慶典公司,轉接各種活動展會的表演,兩三年下來也成為小有名氣的暖場王。而最後一種,則是他自己找到的一條新路子——賣書。
大二時,他幫着導師做新教材校對,知道學校出版社每年都會有不少賣不完的滞銷書或是次品被經銷商退回來,這些書退回後基本上都進了造紙廠被化成紙漿再生。當時他正巧在場,看到那些滞銷書裏居然還有不少大部頭的專業書和過期教輔,頓時靈機一動,就以收廢品的價格将那些書論公斤買了下來,然後利用課餘時間,在幾個高校內或批發或零售,直接賣給各專業的學生,倒是小小的賺了一筆。
後來他就不局限于本校的出版社,還聯系了同城的幾家,每到年底退貨期,就是他的豐收期。
做了兩年之後,他已經跟四家高校出版社簽了合約,包下了每年的圖書退貨,然後在分包給跟他一起打工的學生,辛苦一季基本上就能賺到一年的學費。若不是他一心想做大,還想着畢業後留在城裏買房買車,把老媽接過來一起生活,單這些賣書的收入就已經足夠他的日常開銷了。
出版社退貨的書大部分以專業書為主,還有些大部頭的資料書文獻之類的,這幾年的銷量一路下滑,定價上百塊的專業辭典,論公斤收下來才不過十幾塊,他就是按三折出售也能賺上一兩倍的利潤。就是賣起來麻煩點,除了幾個校內網上銷售之外,他還不定期帶人去幾個高校擺地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