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1)

高嬷嬷被康熙從乾清宮派去重華宮的事,半天就傳遍了後宮,就連太皇太後都知道了。

更別提是承乾宮裏的佟佳氏,她自然也收到了風聲。

她原本聽灼瑤猜測,是不是那位定貴妃不會照顧四阿哥,康熙索性把曾經照顧過二阿哥的高嬷嬷請過去幫把手。

只是康熙卻派李德全過來,後者打千後說道:“皇上有命,請貴妃娘娘安心養病,等大好了再接四阿哥回來也不遲。”

李德全還帶着一支百年人參來的,是康熙的賞賜。

佟佳氏起不來身,只能讓灼瑤幫着磕頭謝恩,再送李德全出去。

等人一走,灼瑤回來後,卻見佟佳氏的臉色變得很難看。

她吩咐灼瑤道:“你去找人打聽一下,是不是奶娘和那兩個嬷嬷照顧四阿哥不夠精心?”

灼瑤一聽也渾身繃直,吓了一跳道:“主子莫慌,奶娘和那兩個嬷嬷都是老實本分,照顧四阿哥這一年來從來沒出過差錯。”

就看四阿哥被照顧得幹淨整齊,小臉圓潤白嫩就知道身邊人照顧得極為精心了。

佟佳氏想想也是,照顧四阿哥的人是她反複查過,絕不會有問題。

難道真是她想多了?

但是李德全剛才的話實在叫佟佳氏很難不多想,什麽讓她身子骨大好了才接四阿哥回來。

難不成佟佳氏沒有徹底好起來之前,四阿哥都不會送回來嗎?

就她這個破敗的身體,要徹底好起來,沒兩三個月都不可能了。

那麽久的時間,佟佳氏都不能把四阿哥接回承乾宮來看一眼?

Advertisement

佟佳氏這邊正郁悶,那邊高嬷嬷已經收拾妥當到重華宮安置好了。

金桂領着她去了住的地方,宮女是幾人一間,不過重華宮足夠大,如今是兩個宮女一個房間。

高嬷嬷是乾清宮當差的,自然是獨自一個人一個房間了。

她簡單收拾後,就跟着金桂去四阿哥那邊看看。

康熙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四阿哥太安靜了,不像是一般的孩子。

而且他今兒才第一次爬,還不是爬得很好。

高嬷嬷親自帶過二阿哥,一聽就明白是奶娘和嬷嬷溺愛四阿哥,整天抱着他,才叫孩子沒爬過。

這樣久了,四阿哥學走也會遲很多。

要是不管一管,奶娘甚至能抱着四阿哥到三歲去!

高嬷嬷先讓金桂和小鄧子幫着看顧四阿哥,把奶娘和兩個嬷嬷叫到外邊,離着遠一點的地方呵斥和敲打了一番。

原本幾人已經在康熙面前吓得跟鹌鹑一樣,如今更是哆嗦起來。

狠狠敲打完之後,高嬷嬷又緩和了語氣道:“知道你們是忠心的,想要好好照顧四阿哥,卻是弄巧成拙了。皇上仁慈,還把你們留下,但是留多久就得看你們自己了。”

幾人連忙表決心,一定跟在高嬷嬷身後好好學習,絕不會再出現之前那樣的事。

高嬷嬷這才交代她們幾人,以後除了喂奶之外,其他時候都不能抱着四阿哥。

她看着幾人确實聽進去了,這才帶着人回來,讓金桂回去伺候定貴妃,自己則是帶着人照顧四阿哥。

金桂離得遠沒聽着,倒是小金子這個小太監耳聰目明,聽了一耳朵就過來要跟顧凝宸私下禀報了一番。

見康熙也在,小金子就有點不敢說。

顧凝宸好笑道:“皇上也在,有什麽是不能說的?”

小金子小心翼翼說完,見自家主子揮揮手,就麻溜行禮退下了。

康熙看着她就笑道:“你這宮裏人還挺有意思,膽子也不小。”

顧凝宸就握住他的手道:“重華宮的人都向着我,之前他們被皇上敲打過,那就更為忠心了。這宮裏有什麽事,他們都第一時間告訴我。”

聞言,康熙就點頭道:“這才對,他們就得向着你才對。”

于是對小金子偷聽高嬷嬷教訓奶娘等人的事,他也就不計較了。

顧凝宸又笑道:“高嬷嬷看着就靠譜,有她在,四阿哥很快就能扭轉過來了。”

她吩咐清霞去庫房看看還有多少毛毯,全都送去四阿哥那邊。

他要學習在地上爬,小手小腳要是磨到就不好了。

康熙攔下她道:“何必麻煩,朕讓人送就行了。朕的私庫裏面,毯子是管夠的。”

雖說重華宮裏有地龍,但是顧凝宸剛睡醒的時候經常迷迷糊糊就起來,赤腳走來走去。

康熙索性讓李德全把私庫的毯子都送過來,給重華宮全部鋪上。

這真是大手筆了,私庫開了之後,李德全叫來十來個太監,一趟趟把毯子往重華宮送去。

這毯子柔軟,卻是沉甸甸的,又大又厚,兩個太監才能擡着一卷。

一行人浩浩蕩蕩去重華宮,經過的宮殿自然都知道了。

看見這一幕多了,太監和宮女們不像以前那樣慌亂,都不慌不忙進去跟自家主子禀報。

惠妃以前見了肯定要酸死了,如今也漸漸開始變得麻木了起來,她忍不住去找榮妃私下嘀咕道:“我們手頭的差事辦完,也能去重華宮看看。”

她倒是想親眼看看,定貴妃究竟會煮什麽迷魂湯,皇上這都給迷成什麽樣子,私庫這大半都要搬去重華宮了吧!

榮妃也是這麽覺得的,不親眼看看,她着實不明白康熙為何如此沉迷。

德妃聽聞四阿哥從承乾宮抱去了重華宮,更是想去看看了。

自從四阿哥被抱走之後,她只敢晚上偷偷在被窩裏以淚洗面,都不敢叫貼身宮女見了。

要不留神傳出去什麽話,康熙還以為德妃不滿四阿哥別抱走,那就不好了。

她好不容易平複下來,也不敢去承乾宮見四阿哥,免得佟佳氏多想。

而且德妃要見一次,肯定就想要見第二次,索性不見了,還能自欺欺人。

如今她手裏有着部分宮務,處置好之後就要去重華宮跟定貴妃禀報。

有了正當理由去重華宮,指不定她就能偶然遇到四阿哥,見上一面。

算了算時間,四阿哥如今也有周歲了,是不是會喊額娘,喊的會是佟佳氏嗎?

又或者他已經會走了,走得還挺穩當,性子皮實得很,滿宮殿的亂竄?

光是想想,德妃就有點坐不住了。

她低頭看着手裏頭的宮務,到底還是先去延禧宮和鐘粹宮找惠妃和榮妃通通氣,看什麽時候一起去重華宮禀報。

德妃哪怕滿心慌亂,迫不及待想去重華宮,表面功夫做得太好,就連惠妃和榮妃都沒看出來。

三人坐下後,惠妃倒是提起慈寧宮的宜妃:“聽聞宜妃那邊已經發動了,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咱們宮裏就要多添個孩子,大過年的也是熱鬧。”

榮妃點點頭附和道:“慈寧宮那邊準備妥當,應該不會太久。”

她們這邊說着話,慈寧宮那邊卻是亂糟糟的,很快就有太監跑到重華宮來報信。

顧凝宸想着自己是不是避開一下,康熙拉着她沒在意,示意宮女禀報。

宮女是皇太後身邊伺候的,用蒙語道:“皇上,禦醫說宜妃有些兇險了。”

康熙一怔,他出慈寧宮的時候看着宜妃沒什麽問題,怎麽忽然就兇險了?

顧凝宸趕緊道:“皇上還是快些去慈寧宮那邊瞧瞧吧。”

皇太後特意讓身邊的宮女過來,想必宜妃是真的十分兇險了。

康熙起身走了兩步,轉頭道:“凝宸也跟着朕一塊過去看看吧。”

顧凝宸想着自己作為新出爐的貴妃,後宮嫔妃生孩子出問題也該親自過去看看。

于是她點點頭,跟着康熙上了禦辇,一路擡轎的太監加快步伐,比平日快了不少,很快就到了慈寧宮。

太皇太後并不意外康熙帶着定貴妃過來,後者過來見禮,她就擺擺手道:“皇上,穩婆說宜妃的羊水破了,孩子卻還沒出來。”

穩婆謹慎不敢上手,只讓人來禀報外邊的皇太後和太皇太後。

皇太後沒生過孩子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只仰仗太皇太後了。

太皇太後問過禦醫的意思,另外派人請來康熙,這會兒就道:“禦醫也沒有好法子,只能盡快讓孩子出生,不然就危險了。”

顧凝宸清楚,要是羊水流盡了,孩子在肚子裏就會缺氧,确實得盡快才是。

她想了想就道:“太皇太後,皇上,我記得有個偏方,能在一個時辰內增加羊水,就是短時間內不停喝上四碗水。”

“但是過了一個時辰,再喝水沒用了,這效果也得沒了。”

具體應該是2000毫升的水,一般在兩小時內有增加羊水的功效,卻很短暫。

過了兩小時,再喝水都不行了,只能這種緊急的時候用上。

顧凝宸看的書實在太多了,也不知道哪裏看來的偏方。

她每次提出的建議都有用,這次想必也不例外。

而且只是喝水罷了,并不是喝藥,康熙問過禦醫,喝水自然是沒問題的。

太皇太後也就不反對了,讓人送進去四碗溫水,叫宜妃一口氣喝了,算是暫時穩住肚子裏的羊水,不至于很快流盡了。

給穩婆争取了一點時間,她得了康熙的允許上手按壓宜妃的肚子,把孩子慢慢推下來。

這時候不能給宜妃用麻藥,因為她也得配合着穩婆的手勢一起用力,好讓孩子盡快下來。

雖說兩人配合能事半功倍,但是顧凝宸在外邊聽着宜妃的慘叫,就知道有多疼了。

宜妃一邊疼得直飚眼淚,一般還要用力配合穩婆,也是太難了。

康熙握着顧凝宸的手,擔心她給吓着了。

等了足足半個多時辰,裏面宜妃的慘叫聲才低了下去。

再過一會兒,就聽見了孩子的啼哭聲。

太皇太後原本挺直的腰板這時候稍微放松了一點,心裏也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氣。

她看了定貴妃一眼,見後者也露出劫後餘生的表情來。

定貴妃知道這個偏方,這時候拿出來,也是夠實誠的。

畢竟這法子要是沒用,叫宜妃更難産,那就麻煩了。

回頭不說宜妃要遷怒,就是她和皇太後對定貴妃只怕心裏都不大痛快。

雖說定貴妃是為了救人,但是她不說,宜妃不管有沒平安生下孩子都跟顧凝宸沒關系。

她說了,這事卻未必能成。

定貴妃心裏可能也明白,卻到底還是說出口了。

太皇太後有點明白康熙為何如此喜歡定貴妃了,這麽實誠的孩子在後宮可是不多見。

康熙之前還把拖爾弼收到孝敬,吓得把銀票夾在折子送上來給他的事,當做趣事給太皇太後提了提。

太皇太後也能明白,定貴妃這邊晉位份很快,連帶她的阿瑪被提拔也不慢。

康熙這是擔心太皇太後心裏覺得他是因為寵愛定貴妃,才把她阿瑪提拔上來。

當然這也算是個引子,不然康熙哪裏知道拖爾弼是誰呢?

但是拖爾弼這實誠的做派跟定貴妃簡直一模一樣,太皇太後不由感慨這兩父女都是實誠人。

雖說有些格格不入,但是誰不喜歡跟實誠人打交道?

要心眼多跟篩子一樣多,相處起來也累人。

再就是這實誠人也得有能力,并非草包才行。

不然光是實誠,卻沒能耐,哪怕強行提拔起來,那個位子也要坐不久。

如今看來兩父女都能為康熙分憂,這就很足夠了。

太皇太後正想着,就見皇太後抱着一個襁褓出來,笑着道:“皇上,這是小阿哥。”

康熙看了一眼,身邊的顧凝宸也跟着看了一眼。

五阿哥估計在宜妃肚子裏憋了一會兒,臉色有點白裏透青,估計稍微還是有點缺氧。

兩人看完,皇太後就把襁褓遞到太皇太後懷裏,接着說道:“禦醫剛才看過了,孩子在肚子裏呆久了一會,得養一養這臉色才會好看,倒是沒什麽大礙。”

但是多拖一會兒,那就未必了。

而且羊水如果太少,這拖的一會兒,讓五阿哥的情況可能更嚴重。

皇太後也是知道的,對顧凝宸笑道:“好在你想起來的偏方,宜妃先聽了這個辦法只覺得好,讓穩婆用上了。孩子順利出生,宜妃對你很是感激。”

她跟太皇太後想的那樣,定貴妃真是個老實人,自己就更不能欺負老實人了。

皇太後先跟宜妃提了這個辦法,宜妃一聽就明白她的意思,連說可以。

畢竟禦醫都束手無策,聽說這法子對身體無害,就是一下子灌一肚子水有點撐而已。

如果辦法有用,讓宜妃再喝一桶水她都樂意!

更何況只是區區四碗水,她就着宮女的手一口氣就喝完了。

宜妃這一開始就說好,也是存着哪怕這法子沒用,并不會遷怒到定貴妃頭上的意思。

顧凝宸說出來的時候也覺得要是法子沒用,宜妃可能要失望了。

如今她聽着,只覺得宮裏頭果真都是人精。

太皇太後不說,就連看着傻白甜的皇太後也是面面俱到。

也是,能在後宮呆那麽久,耳濡目染之下,不可能真的是個傻白甜。

更別提皇太後能熬到這時候,跟太皇太後和康熙的關系都是極好的。

雖說她不會說滿語,只會蒙語,誰說皇太後不是故意為之?

她不會滿語,那麽聽見的就少了,知道的也跟着少了,麻煩就更少了。

如今看皇太後這有條不紊的處置手段,顧凝宸就更覺得這位太後很可能是大智若愚。

換言之,就是扮豬吃老虎。

不過要不是這樣,皇太後也不能在後宮過得如此輕松快活。

如今還多了宜妃這個小阿哥在身邊,她身邊也要熱鬧起來了。

太皇太後看着襁褓裏的小阿哥,雖然面色有點發青,哭起來的聲音還是洪亮,看來沒傷着底子。

稍微養一養,臉色自然就好看多了。

她點點頭,讓皇太後身邊的奶娘接過襁褓,帶回去收拾出來的偏殿安置。

皇太後做了兩手準備,要是宜妃生得順利,孩子就放在隔壁的小間。

如果她生得艱難,需要好好休養,孩子就養在皇太後隔壁的小間。

皇太後能幫着看顧孩子,也不至于吵着宜妃休息。

不過太皇太後知道後就否了,讓人另外收拾了一個閑置的偏殿,如今正好用上。

因着偏殿離太皇太後、皇太後和宜妃都遠,禦醫也就能随意過去,在小間随時守着。

五阿哥要不得勁,立刻就能叫禦醫過去看看,不至于耽誤了。

康熙也覺得這個安排不錯,不會驚擾兩位長輩歇息,宜妃也不必被孩子鬧騰,禦醫又能就近守着。

宜妃這生孩子難了些,如今十分虛弱,吃了點東西很快就睡下。

禦醫開了一個補身的方子,宜妃暫時只能溫補,也不能随意挪動,得好好卧榻歇息。

皇太後撥了兩個手腳麻利的嬷嬷去照顧宜妃,兩人長大高大,力氣也大,換床鋪的時候也能小心抱起宜妃。

其他宮女可做不到,也不會讓宜妃因為下榻走動而難受。

她想得極為周到,康熙看着沒什麽需要他的地方,就準備帶着顧凝宸回去了。

他們出來一陣子,重華宮的毯子已經鋪完了,回去也正是合适。

太皇太後也沒留康熙,知道之後的事只需要她和皇太後照應着就是了。

康熙給宜妃賞了滋補的藥材,太皇太後則是給顧凝宸賞了一盒鹿茸。

她溫和看着顧凝宸說道:“聽聞定貴妃這身子骨之前大病一場後,還是十分怕冷。我問過禦醫,這鹿茸最是适合。”

顧凝宸手腳冷,這是身體寒涼,鹿茸最是養血,她吃着合适。

她連忙謝過太皇太後,接過鹿茸才跟着康熙回去了。

在禦辇上,顧凝宸忍不住對康熙說道:“太皇太後對我真好。”

她就提了個偏方,皇太後十分感激,太皇太後也給了自己賞賜。

康熙握着她的手笑道:“賞你也是應該的,要不是凝宸想起這個偏方來,給宜妃争取了時間,五阿哥也未必能平安出生。”

等兩人回到重華宮,皇太後的賞賜也送來了,是一箱子的皮子。

她估計聽說定貴妃怕冷,索性娘家別的不多,皮子是管夠,一箱子都送過來了。

這一箱子都是上等的皮子,十分厚實,做披風、圍脖和帽子也行,最是暖和。

顧凝宸感覺自己就走了一趟,提了個小建議,居然能收獲這麽多,實在是意外之喜。

其他各宮也聽說宜妃有些難産,好在平安生下了五阿哥。

宜妃還得了後宮三大巨頭的賞賜,不過也是理所當然。

就是聽聞定貴妃跟着皇上去慈寧宮轉了一下,也跟着得了太皇太後和皇太後的賞賜?

惠妃滿臉困惑,難不成這其中還有什麽是她不知道的嗎?

不然就定貴妃空手去了一趟慈寧宮,就能滿載而歸了?

後來惠妃得知宜妃難産的時候,定貴妃想起書裏的一個偏方,才給禦醫争取時間,好讓小阿哥平安出生。

她心想定貴妃的腦子究竟怎麽做的,又究竟看過多少書,怎麽什麽都知道!

惠妃想着看書居然好處這麽多,關鍵時候還能救人嗎?

于是她吩咐小豆子去翰林院借書,上回的兩本自己看完了,這次要借深奧一點,厲害一點的!

不止惠妃這麽想,收到風聲的後宮嫔妃也是這麽覺得的。

誰沒個頭暈身熱的時候,尤其女人生孩子就是過鬼門關了,關鍵時候能知道一兩個偏方,那就能救命!

哪怕沒能看到這些偏方,好歹多看書,多知道一些,總歸沒錯!

原本後宮嫔妃結束的熱情逐漸退卻了一些,讓翰林院稍微松口氣。

轉頭嫔妃們不知道怎麽又開始熱情高漲,一個個派人來借書。

翰林院又開始門庭若市,吵得他們頭都大了。

顧凝宸自然不知道這些,她回去後,看了一圈收到的賞賜,才讓金桂收去庫房裏頭。

康熙看着她美滋滋的樣子就好笑,就這麽點東西便如此高興了?

藍女官恰逢從翰林院回來,卻是空着手,滿臉愧疚道:“主子,奴婢去翰林院看了一圈,并沒有适合給四阿哥讀的書。”

翰林院的書大多是給官員借的,內容深奧,不适合幼童也是理所當然。

哪怕是圖畫多字少的,嫔妃們适合,像四阿哥這樣的小阿哥卻不适合了。

見藍女官滿臉愧疚的樣子,她倒是不在意道:“我再想想,要不給四阿哥說說故事?”

故事也得合适才行,顧凝宸想到幾個小時候聽的童話故事,随手用筆在紙上記錄了下來。

一是美人魚,二是白雪公主,三是灰姑娘,背景和人物身份改一改應該也能用。

她猶豫了一下,感覺這幾個故事都不太适合。

康熙看顧凝宸寫了幾個字,就問了起來:“這些是什麽?”

她就答道:“是我在一本西洋書裏看到的小故事,是給孩子看的書,只想着說給四阿哥聽好像并不合适。”

顧凝宸簡單說了美人魚的故事,光是這個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魚,就讓康熙一臉嫌棄道:“這是什麽奇怪的東西?而且她背井離鄉,就為了追随看過一眼的男人,不但舍棄了自己的聲音,後來還丢了性命?”

他感覺不管男人還是女人,抛棄自己的家鄉,甚至丢掉性命,就為了追着一個陌生人,實在太莽撞又不珍惜自己。

“再就是她如果真能跟這個國家的王子在一起,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被人知道她真正的身份,這個王子未必能接受,更可能不會護着她。”

所以美人魚不成功了要死,得償所願後很可能也要死。

康熙又沉吟道:“這個國家王子可能不止一個,要被人知道他娶的妻子不是人,就可能影響他繼承王位的機會,到時候他會怎麽做?”

“而且這個故事裏面,王子對這個美人魚一直很親切,當做妹妹一樣看待,他是真的不知道美人魚的心思嗎?是不知道,還是裝作不知道然後另娶他人?”

顧凝宸聽得一愣一愣的,但是不得不說,康熙這話在理。

她看着美人魚的圖畫感覺是漂亮,卻總歸跟人類是不一樣的,而且她得到雙腿後走路就跟走在刀子上一樣,走路起來就特別別扭,不像其他人那樣優雅漂亮。

就為了一個男人,還是一個對美人魚沒意思的男人,失去了聲音,走路還一直疼确實不值得。

康熙又興致勃勃問起另外兩個故事,聽完後也是搖頭道:“娶妻當娶賢,不管灰姑娘還是白雪公主,她們的親阿瑪那個眼光都不怎麽樣,娶回來的續弦都對親生女兒不好。”

他的指尖點了點桌面,又道:“這灰姑娘的後母被娶進來沒多久,她的父親就去世了,這其中會不會有什麽聯系?”

不然一個大活人忽然就病死了,這合理嗎?

顧凝宸後背一寒,聽康熙這麽一說真是細思極恐!

最後一個白雪公主,康熙也不忘評點道:“作為公主,她的父親是統治萬民的國王。一個君王連親生女兒都護不住,還任由繼後派人暗殺她,卻一直無動于衷。”

“虎毒還不食子,他這國王估計也當不久了。”

顧凝宸回想了一下,這故事重點都在白雪公主的善良上,另外就是繼後的惡毒,好像基本上沒提過她的親生父親。

康熙深感西洋人的故事奇奇怪怪的,忍不住繼續吐槽道:“還有這白雪公主居然敢随便吃陌生人遞來的食物,然後中毒了,這父親是怎麽當的,從小就不教她要小心入口之物嗎?”

“這後來救她的王子也很奇怪,白雪公主當時都死了,怎麽把人擡回自己的國家去,就該在附近找個山清水明的地方埋了才是。”

不然帶個屍身回去做什麽,送回去也沒用冰,路上不會臭了嗎?

康熙忽然拍了拍顧凝宸的手背道:“你之前讓人給格格們請女先生是對的,不然就跟這白雪公主一樣,善良天真有什麽用,年紀輕輕對人毫無防備,不就把自己害死了嗎?”

他想着回頭得讓女官教導格格們的時候,得加上這個“防人之心不可無”。

顧凝宸看康熙一副操心老父親的樣子,不由抿唇一笑:“不如這樣,皇上這些年的經歷哪個拿出來都是值得傳頌的故事,要不讓人寫下來,給小阿哥念一念?”

“等他們長大一點,也能知道自己皇阿瑪的豐功偉績,以後必定想要當個厲害的巴圖魯,為皇上分憂。”

見康熙面露遲疑,她又再接再厲道:“皇上平日忙碌得很,別說小阿哥,就是大阿哥和二阿哥跟皇上見面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了。他們需要學習的事情也多,如果能從故事裏了解皇上,不也挺好的嗎?”

可以說這個時代,父子之間的關系沒有那麽親近。

每天見面一起吃飯的時候都不多,也就二阿哥年紀小的時候被康熙帶在身邊,見的次數多一些,卻也不可能一天三頓飯的見面。

畢竟之前康熙實在太忙了,需要處理的事也太多。

大阿哥那就更少了,畢竟他被送出宮去撫養,好幾歲才回來,跟康熙就更不親近了。

三阿哥如今才兩歲,一直養在榮妃身邊。

榮妃之前失去了很多孩子,對三阿哥也是看得跟眼珠子一樣,很少讓小阿哥離開鐘粹宮。

接着是四阿哥,那估計更沒幾次。

父子見面的時候少,只能從旁人嘴裏聽康熙的事。

要是添油加醋的,或是因為不夠了解說得不太對,那就太遺憾了。

父親從來都是孩子們仰望的對象,也是希望能夠模仿和超越的目标。

這個父親的形象越是清晰,他們的目标也能更明确了。

康熙聽着就微微笑道:“凝宸是想着,讓他們青出于藍而更勝于藍?”

她笑着點頭道:“是的。”

她已經把所謂的童話故事扔一邊去了,聽這些哪裏有聽康熙說自己這些年來的經歷來得有趣?

這位帝王的人生經歷實在太精彩了,随便選那麽一兩件事,那都是不得了。

顧凝宸都想自個把故事寫下來,不過想想她的文筆,寫報告确實沒問題,文采卻也幹巴巴的,不太合适。

康熙也沒打算讓她動筆的意思,顧凝宸自己寫書,幫着康熙寫算數心得已經夠累了,再添一樣倒也不必:“這不是有個現成的,讓藍女官聽一遍回去寫,寫完給朕過目,然後再讓印刷工坊那邊印上幾冊。”

雖然他感覺這有點自誇自擂,不過看顧凝宸雙眼亮晶晶,滿是期待的樣子,也不是不能寫。

回頭後邊再添一添,等他百年之後,後人也能清楚他的事,倒也不錯。

別是口口相傳,後邊卻變了味,那就不好了。

這事就如此定下了,藍女官因此多了個差事。

她得把康熙的小自傳故事寫完了,才能去給四阿哥念。

至于四阿哥要聽什麽來模仿人說話,康熙就想了個辦法,把這個四兒子送去尚書房跟大阿哥和二阿哥作伴。

這估計是去尚書房的阿哥裏面最小的一個了,上課的太傅是徐元夢,他原本擔心四阿哥要在堂上哭鬧,就會影響另外兩個阿哥上課。

哪知道四阿哥被奶娘和太監陪着,一直安安靜靜的,絲毫沒發出任何聲音,還似乎聽得挺入神?

徐元夢自然不可能說些讓一歲孩童能聽明白的課,而是按照以往那樣給另外兩位阿哥授課。

康熙的意思也很明确,只讓四阿哥旁聽,不必理會他。

徐元夢能怎麽辦,也只能接納了這個最小的阿哥,讓他坐在後邊第三排的位置。

顧凝宸不得不說這個辦法是真的高,徐元夢是康熙十二年的進士,精通滿漢蒙三語,且學富五車。

上他的課堂熏陶一二,四阿哥估計很快就能開口說話了。

她回想了一下,還真記得這位叫徐元夢的太傅。

畢竟他實在太有名的,歷經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的太傅,教導了三朝的皇子。

而且徐元夢三十八歲的時候教雍正,六十九歲的時候教乾隆,八十歲還得教乾隆的兒子。

可謂活到老,教到老了。

不過他能得到三朝帝王的肯定,品行和學識方面自然是一等一的好。

四阿哥那麽小的年紀就跟着前頭兩位阿哥去尚書房聽課,朝廷大臣聽了,只覺得皇上有些急,甚至有點拔苗助長了。

不過朝臣們誰不敢說什麽,甚至有的覺得是康熙對四阿哥的重視,才會早早讓他上課堂的。

榮妃聽說後,就有點坐不住了。

這大阿哥、二阿哥和四阿哥都去聽課了,就她的三阿哥還在鐘粹宮滿地跑,這不就要落後了嗎?

榮妃哪怕不知道後世孩子們的起跑線,也覺得自家孩子被落下,就要吃虧了!

她忍不住去乾清宮求見康熙,進去後就表達了自己想把三阿哥也送去學堂的心思。

康熙一聽就無語了,三阿哥這孩子皮得很,在鐘粹宮上房揭瓦,他也是耳有所聞的。

如果說佟佳氏因為身體不好,再三叮囑奶娘們照顧好四阿哥,于是照顧得過分溺愛。

那麽榮妃也是如此,甚至有之過無不及。

想想三阿哥這皮孩子再被寵下去,都要拆房子了,康熙就勉強點頭道:“也罷,既然他的兄弟們都在尚書房,讓三阿哥也跟着上好了。”

榮妃喜不勝收,歡歡喜喜回去就抱着三阿哥道:“你明早也要跟着兄弟們一起上課,記得乖一點,不要在堂上亂叫亂跑,知道了嗎?”

她一疊聲讓宮女們張羅準備好文房四寶,想着上課肯定要用這些。

另外榮妃還點了身邊的大宮女紅瑞跟着三阿哥去課堂,滿宮裏除了榮妃,也就紅瑞稍微能勸得住三阿哥了。

康熙原本以為只是多個孩子去上堂,剛下朝就見徐元夢來拜見。

這位太傅難得苦着臉,行禮後就忍不住訴苦道:“皇上,三阿哥太年幼,實在坐不住,不如緩上兩年再來聽課?”

他聽得疑惑,李德全就湊過來小聲解惑道:“皇上,三阿哥進了課堂坐不住,被宮女紅瑞抱着就哭鬧了起來。”

畢竟三阿哥在鐘粹宮的時候到處亂跑,誰也不會阻攔,榮妃甚至覺得孩子這樣精神奕奕,才是健健康康,哪裏會讓人攔下呢?

如今忽然換兩個陌生的地方,大家安安靜靜,還要一直坐着,三阿哥安靜了一會就憋不住。

紅瑞小心翼翼抱着三阿哥,小聲勸了又勸,最後還是沒能勸住,三阿哥哇一聲就哭了起來。

他以前一哭,榮妃就什麽都依了自己。

然而在尚書房,大阿哥和二阿哥嫌棄地看着三阿哥,只覺得這個三弟太鬧騰,不如四弟來得安靜。

四阿哥安安靜靜瞪大眼看着哭得滿臉淚水的三阿哥,只覺得稀奇極了。

被人圍觀,誰都沒搭理自己,三阿哥哭了一會就停下,卻又開始嚎着不想繼續留在這裏了。

徐元夢沒辦法,課都上不下去,只好來找康熙這個親阿瑪哭訴。

康熙聽得頭大,恨不能立刻提溜這個三兒子狠狠教訓一番,比如打屁股什麽的。

他正打算去堂上走一趟,訓斥三阿哥幾句,就見二阿哥身邊的哈哈珠子過來報信,說三阿哥不哭了,還乖乖坐好。

康熙聽得疑惑,問道:“這是誰過去勸住了三阿哥,他就不哭了?”

徐元夢也愣住了,畢竟他到禦書房來的時候,三阿哥還在扯着嗓子嚎,嚎得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