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信使’(3)

=============================

“莉兒,來吧,加入我們!”伯特萊姆踩着足球,朝二樓露臺上的艾普莉招手,希望她加入兄弟們的集體活動。

艾普莉靠着欄杆揮揮手,然後就飛快地消失在露臺後【小貓探頭.jpg】

對于艾普莉來說,這就是明确的拒絕了...今天有倫敦難得的明媚陽光,是孩子們戶外活動的好日子,但艾普莉受不了這個。她不喜歡曬黑,更重要的是,她太容易曬傷了。

退回到陽光無法直射的區域,艾普莉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那頭傳來艾米麗因為電流有些失真的聲音:“莉兒,你有時間嗎?有個泳池聚會...哦,你可以來,我有重要的事想和你談一談。”

“室內泳池嗎?”艾普莉捧住手機,小小聲回她。

“是的,是室內泳池。”艾米麗爽朗地笑了。其實這樣陽光明媚的日子,在夏天的尾巴,當然是海邊或者室外泳池更受歡迎。但她認識艾普莉已經很久了,知道她厭惡日照。

但她又很喜歡陽光強烈的夏天...真奇怪。

艾普莉換了一條裙子,帶着裝泳衣,就去了艾米麗家。

艾米麗過去自己租公寓住,最近在創業,反而搬回了家裏在倫敦的房産...創業期花錢如流水,住在自家的房産,還能省錢。

艾米麗家在倫敦的房産位于梅菲爾一帶,和貝奇丹克府所在的貝爾格萊維亞區一樣,是倫敦的頂級富人區。占地面積比貝奇丹克府要稍小一些,不過多裏斯家并不長住這裏,現在更是只有艾米麗一個多裏斯住,所以也就沒什麽了。

艾米麗親自出來接艾普莉,挽着她的手臂:“親愛的,我的‘狄更斯’,我的‘天使’,我的‘金錢鳥’...你終于來了!”

“你喝了酒嗎?”艾普莉湊得很近了看她。

艾米麗另一只手扇了扇風:“一點點,一點點利口酒。”

确實不像是醉了的樣子,艾米麗之所以微微迷醉,更像是因為心情愉快。

“親愛的,你知道現在《信使報》的發行數量嗎?”艾米麗很快說到了這個話題。

艾普莉默默搖頭。

“今天的《信使報》印了五萬份,還是供不應求!我們已經和印刷廠談過了,明天起印數要增長到七萬份!”艾米麗紅光滿面,憐愛地看着艾普莉,稱得上柔情似水:“這全是親愛的,你的功勞!”

在英國,小報的銷量頂點能有幾百萬份之多!但這個行業就和大多數行業一樣,頭部占據了大量的市場。單就小報來說,能有小幾十萬的發行量,就算是小報中的霸主了。發行量超過十萬的小報,也都活得很滋潤。

大量的小報每天的發行量都是不足萬份的!

作為一份新出現的小報,《信使報》讀者增長迅速,發行量已經數萬份,還能不斷增長...這是非常驚人的成績!本來艾米麗已經做好一年左右的時間都要承受虧損了,但現在,發行不到一個月,《信使報》就有扭虧為盈的趨勢了。

這一切都是因為《玫瑰戰争》,艾米麗是非常清楚這一點的,心裏也很感激。

事情發展到現在,其實是有運氣成分的。《玫瑰戰争》是一部很有趣的小說,特別是現在是網絡時代了,信息傳播速度很快,優秀的作品被埋沒的幾率很低,艾米麗當然也相信她一定能受到市場歡迎。

但即使如此,能這樣迅速地走紅,成為一種流行,也是鴻運當頭!

《信使報》原本是一份很普通的小報,相比起很多創業者,艾米麗優勢在門路多、不怕失敗。她在做《信使報》時,是比較講究的,報紙出來就很成熟,達到了市面上小報的主流水平。

可作為一份新報紙,這并不能讓《信使報》脫穎而出。英國有太多小報了,如果只是這樣,是出不了頭的。

《玫瑰戰争》就是《信使報》的王牌,是其他小報沒有的資源。事實也是如此,大家對《信使報》的追捧,正是源于《玫瑰戰争》。

青少年,以及大量職場女性,都對《玫瑰戰争》非常感興趣,這些人本來就是小報的目标讀者!一開始只是少數人覺得《玫瑰戰争》寫的很好,願意追看。後來,随着口口相傳,《玫瑰戰争》成為了圈子裏的流行。

一旦成為流行,擴散起來是非常恐怖的。

這對于《信使報》來說是巨大的機遇,這也是任何一家小報都夢寐以求的機遇——很多小報同質化嚴重,就以小報龍頭《太陽報》來說,難道真的比《世界新聞》、《每日資訊》這些低一個量級的小報明顯強嗎?并沒有,只是馬太效應之下,維持着占有市場的慣性。

《信使報》過去和別的小報也沒有差別,但因為《玫瑰戰争》,走進了很多人的生活。即使今後沒有《玫瑰戰争》了,這些讀者也會有很大一部分留存下來。

艾普莉睫毛快速翕動了幾下,然後又重歸平靜——她當然知道艾米麗說的發行量、影響力、廣告商...是什麽,也知道《信使報》大獲成功的意義,但這些對于她來說,都像是別人的故事,很難說有什麽興趣。

因為是泳池聚會,艾普莉先去換了泳衣。她今天穿的泳衣是全黑色的連體泳衣,肩部是系帶的那種,簡潔、經典,但并不死板。

艾普莉的皮膚很白、很細膩,少女的消瘦感非常明顯,無論是腰、小腿,還是手臂,都細細的。穿簡潔經典的泳衣更凸顯了這一點,讓艾普莉一出現,就像是文藝片裏的少女角色,青澀、純潔,又矛盾。

泳池裏有幾個年輕姑娘,都是艾米麗的朋友。艾米麗交游廣闊,朋友很多,如果只是社交意義上的‘朋友’‘閨中密友’,就更多了。今天她最主要的客人是艾普莉,所以請來參加泳池聚會的,有的是本身就和艾普莉也認識,有的則是性格比較包容的那種。

不是艾普莉性格糟糕,需要別人的包容...只是艾米麗不想有人在今天作妖。而衆所周知,她們這些人的圈子裏,‘閨蜜’撕逼是永恒的,其樂融融才是中場休息。平常她不在乎這個,但今天她不想要場外因素打擾。

從某個角度來說,這些邀請來的朋友,其實就是她和艾普莉談事情的‘背景板’。如果只是談事情,艾普莉可能因為不感興趣,就不來了。

艾米麗和艾普莉泡在水裏,離其他人稍微遠一些。艾米麗恭喜了艾普莉,為《玫瑰戰争》獲得的成功。她并不是只說官方辭令,而是在慣例的恭喜之後,說起了最近自己的日常:“《信使報》空前成功,很多過去的朋友都來邀請我,我現在已經是社交圈裏最受歡迎的人了。”

艾米麗所說的社交圈,是頂級繼承人們的圈子。對于他們來說,《信使報》的規模,以及現階段帶來的利益,簡直不值一提。但艾米麗是完全脫離了家裏的支持,然後取得的成就,這在同齡人中還是很厲害的。

這段時間,大家都對她熱情了很多...本質上與明星們互相蹭熱度差不多。

“對了,其中不少人和我打聽‘瑪麗·倫敦’...即使是我也沒想到,他們會喜歡《玫瑰戰争》。”艾米麗又笑了一下:“對不起,親愛的,我不是說《玫瑰戰争》不好,只是這是一部流行愛情小說。”

還打算再混十年日子的繼承人也就算了,她的圈子裏可是有一些人已經為自家的商業帝國效力了!平時很有精英的樣子呢。這些人裏,女孩兒為主,甚至還有幾個男孩兒,也在追看《玫瑰戰争》。

這些人,和一本流行愛情小說,實在是不搭。要知道一般說起流行愛情小說,普遍瞄準的目标讀者,都應該是充滿少女心的女性,其中包括學校裏的甜心女孩兒,忙于家庭的專職主婦等等等等,很多都憧憬愛情、不習慣思考太深刻的東西。

“女孩兒們都很喜歡丹尼爾和施耐德...”說到這裏的時候,艾米麗的臉頰也有點兒紅了,她是真的不知道艾普莉這個年紀,怎麽寫出如此有性張力的場面。一開始是丹尼爾,昨天和今天連載的內容裏,施耐德也迎頭趕上了。

丹尼爾就不用說了,陰郁、危險又偏執的男孩兒,這種類型的男性角色,在市面上的愛情小說裏非常受歡迎,也很常見——《暮光之城》算是這類角色代表了,很多人因為男主角愛德華對伊莎貝拉的愛,覺得他是一個溫柔又正面的角色,而忽略了愛德華作為吸血鬼,在設定中的陰郁本質。

市面上這類角色那麽多,不同在于作者的完成度。

艾普莉就做的很好,她的文筆真是絕妙——她擁有的是最好的文筆,可以寫嚴肅小說的那種。但她又不至于真的将商業小說寫的晦澀,讓大多數讀者不能輕松投入進去。

在她的筆下,珍妮弗與丹尼爾的互動,每一次呼吸都能讓人感受到熱度在上升。見過無數大尺度的讀者,只看他們普通的互動,也會臉紅...那是一種難以言喻的魅力,比看片還要刺激百倍!

而緊随着丹尼爾,幾乎是同一時期出場的重要男性角色施耐德...他又是另外一種。

--------------------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2-07-03 08:51:58~2022-07-04 08:49:2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奔跑的?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