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接回六妹,改名念念
經由長公主那邊傳達,吳家已經知道沈映寒要過繼六妹的事情了。
對于吳青而言,少一個庶出的女兒,卻能和沈家搭上關系,是天大的好事。
不過六妹的邵氏母女一場,還是要這孩子送母親最後一程後,等邵氏出殡後,在将她接到沈家。
邵氏出殡日,沈映寒的病也好了,帶着宋思君去了吳家,打算送走邵氏,便将六妹接回沈家。
邵氏是妾室,又是丫鬟出生,所以她的葬禮只配在後院簡單走個過場。
沒人悼唁,也沒有哀樂,只是讓原本的後院變得更加凄涼。
沈映寒和宋思君來到邵氏的住處,廳內停放着邵氏的棺椁,六妹和三妹跪在棺椁旁。
三妹抱着剛出生的幼弟,利用弟弟稚嫩的小手,将黃紙投放入火盆。
見狀,宋思君先是一愣,正要詢問原因,話到嘴邊,卻已經明白。
他想起小時候奶奶去世,他也像三妹他們一樣跪在一旁燒紙,到了晚上,他覺得困倦,便讓姐姐代替了他。
而姐姐卻因此挨打。
因為女孩子不配給祖宗燒紙。
父親和他說,姐姐以後要嫁人的,所以是外姓人,燒的紙錢,奶奶是收不到的,祖宗會魂魄不靈的。
年幼的他又問父親,那母親能給奶奶燒紙嗎?
父親回答不可以,因為兒媳婦也是外人。
年幼的他不懂,未出嫁的姐姐在家裏是外人,嫁人的母親在家裏也是外人,那麽女子何時不是外人?
Advertisement
愚昧又荒唐的封建思想,卻傳揚千年,并被人認為理所當然。
六妹靠在姐姐身邊,抽泣着,她雖然不太懂,但是也明白以後便見不到母親了。
比她大幾歲的三妹也滿臉憔悴,卻故作堅強,照顧着弟妹,操辦着母親的後事。
看見吳青帶着沈映寒他們過來,三妹知道是時候要和六妹分離了。
她心裏舍不得妹妹,卻也明白這對于妹妹而言,是一個好去處。
三妹對幾人行禮後,吳青說道:“侯爺要帶六妹回去,三妹帶六妹收拾一下東西。”
三妹聽話的點頭,然後将幼弟放在一旁的搖籃中,便進屋拉着六妹準備收拾行禮。
六妹走了兩步,回頭看向沈映寒他們,雙眼通紅,看着哽咽問道:“我以後還能回來嗎?”
“不能。”沈映寒沉聲回答。
宋思君有些驚訝,不解的看向沈映寒。
六妹聞言,也是委屈極了,眼看快要哭出來了,一旁的三妹呵斥道:“不許哭,侯爺是為了你好。”
六妹憋住了哭意,揉着眼睛,被三妹帶進去收拾行禮。
等到兩個孩子進屋後,宋思君問道:“侯爺為何不讓六妹回來,她舍不得姐姐家人,也是正常。”
沈映寒輕嘆,也有些無奈,說道:“若是她總是和這邊走動,心中便會把一直把這裏當家,又怎麽會和你親近?只有斬斷了她和吳家的關系,讓他逐漸忘了這裏,她才會變成沈家的姑娘。”
這話有道理,可是對于一個孩子而言,又有些殘忍。
此時,被放在一旁的嬰兒哭了起來,宋思君便走過去将孩子抱起來,耐心的哄着。
他以前在婦科工作,平時也會接觸到小孩子,所以哄小孩子還是相當有經驗的。
很快孩子便不哭了,一旁的吳青見狀立刻拍馬屁道:“侯爺夫人這般會照顧孩子,以後六妹也是好福氣。”
看他這狗腿子嘴臉,宋思君打心底裏厭煩,便直接無視對方。
沈映寒此時說道:“你若是喜歡這孩子,可以把這孩子也帶回去,六妹他們也可以互相有個照顧。”他說着看向吳青,“吳大人覺得如何?”
吳青自然是高興的,他子嗣衆多,完全不在乎這個妾室生的孩子,但是這孩子能過繼到沈映寒名下,對他便是有利無害。
六妹畢竟是女孩子,以後能繼承沈映寒名下産業,卻不能繼承爵位。但是若是這孩子也被過繼了,那就可以繼承爵位了。
以後兩個孩子長大,即便感情生疏,那他們和吳家也是血脈相連,自然也會幫助吳家。
吳青笑着說道:“侯爺和夫人願意,是這孩子福分。”
吳青和沈映寒都有這個想法,宋思君卻搖頭拒絕。
他心裏有着自己的盤算。這孩子是他接生的,因為腹中缺氧,有很大可能會出現腦部缺氧性部分癱瘓。以沈家的財力,養活一個腦癱兒是不難的。可是沈映寒還不知道能堅持多久,一旦沈映寒走了,宋思君也會離開沈家,他自認為是沒有能力帶走并撫養這孩子,那兩個孩子必然會留在沈家。
六妹已經懂事,就算沒有沈映寒和他庇佑,起碼活着不是問題。但是一個天生殘疾的孩子就不一定了。而且這孩子留在沈家,到時候也會拖累同樣寄人籬下的六妹。
這般後患無窮,不如把孩子留在吳家。吳家縱使不好,吳青也是他的親生父親,身邊還有姐姐三妹照顧。
宋思君将孩子放回搖籃,扭頭看向吳青,說道:“你請大夫給這孩子看過身體嗎?”
吳青愣住,顯然是沒有。
宋思君:“這孩子出生時候,腦部缺氧,以後可能會出現四肢不協調,發育遲緩,智力低下,生活不能自理等問題。”
吳青大驚,“這孩子是個腦癱?”
“可能會。要等孩子一歲左右,觀察一下。”
吳青皺眉。
此時三妹帶着六妹走了出來,手裏拿着六妹的行禮。六妹在吳家的條件并不好,所以行禮也不多。
三妹看了眼沈映寒後,将手中的行禮交給六妹,對六妹說:“以後要聽侯爺的話,不許像以前一樣胡鬧了。”
六妹看着三妹,癟嘴要哭,看見對方皺眉後,又憋了下去,“姐姐……”
三妹摸着六妹的頭,“乖,過去,去侯爺身邊。不許哭。”
六妹點頭,拿着行李走到沈映寒面前,她雙眼通紅,眼淚在眼眶裏打轉,“侯爺安好。”
沈映寒看着面前的六妹,也有些不忍心。
可是人生便是如此,很多時候很多事情都是不得已。
留在吳家,六妹的日子不會好過,還會成為姐姐三妹的負擔。
宋思君想過把三妹也帶走,可是沈家畢竟不是他做主。
除此之外,若是把三妹也帶走,三妹必然不願讓弟弟獨留在吳家,無人照顧。
帶走三妹就要帶走她弟弟,但是那男嬰又身有殘疾。
沈家也不是福利院,即便沈映寒願意,長公主那邊未必許可。
而且宋思君無法保證以後也對着三個孩子負責,便也不敢開口請求。
随後,宋思君又給邵氏上了一炷香。
對方自殺的理由雖然愚昧,卻也是因他而死,宋思君嘴上說着對方活該,心裏卻還是生出幾分愧疚。
上香之後,沈映寒他們便帶着六妹回到沈家。
衆人回到沈家已經是黃昏時分,認祖過繼的儀式也就安排到了明天。如今便是先帶六妹熟悉一下沈家,以及告訴她以後的住處。
長公主也知道孩子是今天過來,得知他們回來,便過來看看六妹,提前讓六妹認個臉,免得明天過繼儀式上見面害怕。
長公主只有沈映寒這個孩子,看了六妹這個女娃娃,心裏也是喜歡,便笑盈盈的說道:“這孩子我看着便喜歡,是我們沈家的人。”說着便伸手想要抱六妹。
第一次見面,六妹認生,害怕的躲開,跑到了沈映寒身邊。
沈映寒安慰的摸了摸六妹的頭,說道:“別怕,這個是奶奶。”
長公主聽到奶奶這個稱唿,愣了一下,随後笑道:“這叫奶奶,把我都叫老了。”
此時沈華卿也走了進來,手裏還拿着一個撥浪鼓,笑着調侃道:“殿下永遠是十六歲的小姑娘。”
“大哥從小就愛取笑我,我們都一把年紀了,還不放過我。讓孩子看笑話。”
沈華卿微笑着,然後對長公主說道:“我教你怎麽和小孩套近乎。”說話間,他走向六妹,把手中的撥浪鼓遞到對方面前。
六妹看着面前的撥浪鼓,果然動了心,在得到沈映寒的許可後,便接了過去。
沈華卿輕聲笑着,然後問沈映寒:“這孩子叫什麽名字?”
“六妹。”
“有些敷衍。”沈華卿在一旁坐下,“既然過繼到你名下,身份變了,名字也要改一下。”
沈映寒點頭。
沈華卿道:“按照族譜,他們這一代,從思,思念的思字。”
沈映寒道:“思君名中有思字,給孩子取名,還是要避開的。”
“那便用念字,沈念念,如何?”沈華卿看着沈映寒和宋思君,“所謂念念不忘,必有回響。你們在這麽多孩子中挑來選去,最後遇到了她,可不就是應了這句話。”
除此之外,還有一層含義,念念不忘,便是不希望這孩子忘了沈家的恩情。
這名字簡單,卻也頗有含義,沈映寒十分滿意,看向宋思君,“你覺得如何?”
宋思君覺得名字也出不了什麽花樣,以前在婦産科,幾乎每個月都有幾個叫子軒或者浩軒的孩子……
宋思君說道:“很可愛……”
于是名字便這樣定了下來,只等明日寫入族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