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回憶姐姐,勤工儉學
坊間有傳言,說溫小聖人曾經帶霍禪衣飛出了夜幽皇宮。
宋思君本來也就是把這當一個故事聽聽,可是仔細想,又覺得這世上沒有空穴來風的道理,坊間有這種傳言,那便有可能是真的。
雖然聽起來玄乎,但是在身為穿越者的溫小聖人身上,發生點玄乎的事情很正常。
溫小聖人作為穿越者,那他做出別人做不到或者不敢做的事情,都是正常。
一番細想後,能飛上天的除了飛機就是熱氣球。且不論以這邊的科技能否造出飛機,就算溫小聖人真的是個天才,可以做出來,那他也不可能在出使這麽短的時間內做出來。
那麽用排除法,當初溫小聖人帶霍禪衣飛出皇宮的工具,只有可能是熱氣球。
而這也恰好提醒了宋思君。
爬上拂衣樓不容易,可是坐着熱氣球飄上去就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畢竟做一個熱氣球可比成為第一名容易。
有了這個計劃後,第二日宋思君便開始準備制作熱氣球的材料。
沈映寒帶着兩個孩子站在一旁看着,都是一臉迷惑,像三個好奇寶寶。
于是宋思君便一邊做熱氣球,一邊給三人解釋熱氣球的原理。他本就是理科生,對于這些簡單的物理知識還是非常清楚的。
若是一般人聽了,只會覺得宋思君像個瘋子,可是沈映寒已經知道宋思君是來自未來,聽着他說的那一堆科學理論,驚訝之餘,只是覺得神奇,還時不時還會仔細問問氣壓密度是什麽。
對于宋思君說的知識,沈映寒是勉強能聽懂的,但是對兩個孩子而言,确實有些晦澀,聽了半天,也沒明白多少,沈思思甚至窩在沈映寒懷裏打瞌睡。
見狀,沈映寒便讓沈念念帶着沈思思出去玩耍。
霍西城上學時間也是和現代一個模式,都是上下兩個學期,中間有寒暑假,不過假期要比現代社會的要短一些。
Advertisement
兩個孩子也要再過幾天才能開學,宋思君看着兩個孩子離去的背影,然後對沈映寒說道:“等過了幾天開學了,能遇到同齡的孩子一同玩耍,她們兩個也就不會無聊了。”
沈映寒點頭,然後問道:“你們那邊的小孩子都是去學堂學習嗎?”
宋思君點頭,說道:“在我來的時候,我的國家幾乎做到讓每個孩子都有學上,雖然教育水平高低不同,但是好歹都能認識字。”
沈映寒點頭,對于宋思君口中描述的社會,也心生幾分敬佩,他說道:“聽說讓每個人都會寫自己的名字,就是溫小聖人的願望,也是他創辦這裏的初衷。”
“他倒是大義仁慈之人。”宋思君想了想自己的願望,同為穿越者,和溫小聖人比起來,他有些自愧不如。
他眼中沒有蒼生,你心中也無家國大義,好像一直都停留在自己內心的那一個小小的自我之中,只是想抓住一絲對自己而言,稱為救贖的光芒。
如今,他只想留住沈映寒,和對方過好這不知道何時會結束的歲月靜好。
沈映寒聽楚宋思君話中的自嘲,安慰道:“每個人的志向都是不一樣的,心懷天下确實偉大,值得衆人敬佩,可是普通人只想安穩度日的願望,也不應該被鄙視。”
宋思君聞言,笑着回答:“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嗎?”
沈映寒認可的點頭。
聽他這番話後,宋思君的心情也确實放松很多。
或許他就是個普通人,也沒必要和溫瑾瑜比較什麽。也或許,最初的溫小聖人也和他一樣,本意也只想獨善其身。
宋思君起身,假模假樣的對着沈映寒行了一禮,說道:“多謝侯爺開導。”
看着他這般古靈精怪的模樣,沈映寒無奈的笑着搖頭,然後又問:“你剛才說你來的時候,你的國家已經做到讓每個孩子都可以去學堂,那你小時候呢?”
宋思君走到沈映寒旁邊坐下,說道:“我小時候,國家條件也不好,內憂外患的,對于孩子上學這件事,也是心有餘力不足,所以我小時候是很多同齡的孩子,都是上着上着,就退學回家幫父母種地了。
“那你呢?”
“我爹娘一直希望我能出人頭地,所以堅持供我上學,後來我也成為我們那邊第一個大學生。”而他光鮮亮麗的背後,是姐姐的不可拒絕的犧牲。
沈映寒說道:“看來你父母真的很疼愛你。”
宋思君苦笑,“或許吧,他們對我是真心疼愛,可是我還有個姐姐。”他看向沈映寒,“我姐就比我大一歲,上學卻是和我一起上的,家裏窮,所以只讓姐姐讀書到二年級,便讓姐姐退學,回家幫忙做農活。但是姐姐很聰明,她會看我的書,在問我學了什麽,就那樣自學。”
往事種種,再次浮現在腦海你。
感慨心痛,最後都化為無奈的平淡,宋思君語氣平淡的講述着腦海深處的記憶。
宋思君五年級的時候,姐姐每天天沒亮就會帶着一些農産品,徒步走兩個小時的路程去集市,然後把東西賣掉,獲得的收入大部分都會交給父母,而她只能獲得幾毛錢作為獎勵。
宋思君擡頭看着天,“那時候全球變暖還不嚴重,冬天會下很大的雪,我們鄉下偏僻,路上也不會有人鏟雪,姐姐每天就踩着到半腿深的雪,一路走過去,等中午回來時,褲子都是濕的。他那時候也就和思思這麽大。整個冬天她都是在這樣過來的。”
沈映寒安靜的聽他講述着。
宋思君說到此處,眼睛便有些發酸,“小女孩,小時候受了寒,長大後身體就會不好,她也落下了病根。”也正是因為留下了病根,才導致道二胎不适合生育……最後還要了她的命。
環環相扣,都為因果。
“那後來呢?”沈映寒問道。
宋思君端起一旁沈映寒的茶杯,喝了口水,讓自己冷靜下來,繼續說道:“我五年級過年那天,姐姐拿出她賣東西攢下來的錢,和父母提出想要去上去。父母有些不高興,但是姐姐自己出學費,也就答應了。他們本想着姐姐好幾年沒上學了,就算去了也跟不上,到時候中考考不上,就有理由讓她辍學了。”他說完,又補充道,“我們那邊上學是分為小學,中學,高中,大學,一次次通過考試,才能繼續往上。”
沈映寒點頭,表示明白,“就好比科舉的秀才,進士一般。”
宋思君點頭,“只是他們沒想到,姐姐自學也靠上了初中。得知這個消息後,父親便開始在家發脾氣,總是沒理由的訓斥姐姐。”
“為什麽?”沈映寒不解。
宋思君說道:“那時候我也不明白,我以為真的是姐姐做錯了什麽,後來長大一些我才懂得,或許在父親眼裏,姐姐的錯就是考上了中學,需要他給姐姐交學費。父親是不希望姐姐繼續上學的,可是上學并不是一件錯誤的事情,他好面子也不好說出自己沒錢的事實,就只能對姐姐發火,希望用這種方式逼迫姐姐妥協。”
沈映寒皺眉,“那你姐姐妥協了嗎?”
宋思君搖頭,“中學需要的學費要比小學多很多,姐姐知道賣菜不可能攢夠錢,所以她就跑去城裏給人刷盤子打掃衛生。而我的國家,為了保護孩子,是不允許雇傭童工的,那些敢雇傭姐姐的,也多半是黑心老板,給的錢不多,活卻很重。姐姐為了省錢,便睡工作的廚房裏,每天吃的也都是客人留下來的剩菜剩飯……”
說到此處,宋思君的眼淚便掉了下來,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哭,“她吃得苦,我都不知道。還鬧着讓她給我買球鞋。初中開學前,她從城裏回來,真的給我買了雙球鞋,我還嫌棄買大了……她說故意買大的,可以多穿幾年……”
姐姐只比他大一歲,而這個暑假,他在家裏鬥魚摸蝦,姐姐卻在外面咬着牙生活,為兩人攢夠了學費。
之後的每一年都是這樣。寒暑假期間,姐姐出去打工掙學費,等到開學,為兩人交學費。
這樣一過便是六年,直到兩人同時考上大學。
那時候,大學的學費對于農村人而言就是天價。
一年幾千塊……要知道,那時候幾千塊可以蓋極簡平房了。
姐姐說她可以繼續打工掙學費。可是她打工的錢,只夠交一個人的學費。
她本可只交自己的,可是六年來的習慣,讓父母覺得她理所應當也為自己的弟弟交學費。
父親說:“女孩子讀那麽多書沒有用,反正是要嫁人的。你別上了,出去打工,能供你弟上大學,還能自己存點嫁妝。”
姐姐低着頭,坐在破舊的板凳上,沉默着,手裏還在幫母親掰玉米。
那時候宋思君就站在一旁,腦袋一片空白。
“我想上學。”許久後,姐姐聲音顫抖着回答,眼淚掉在了金黃色玉米上,也滴落在宋思君的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