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前世今生
宋愈回來在他剛剛拒絕林樾蓉後,最初的迷茫褪去,他也想過,要不要反口接受林樾蓉。一切都還沒發生不是嗎?
但是,他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念頭。一來他內心深處無法接受與前世的繼母在一起,盡管那還沒發生。而二來,午夜夢回,他忘不了周暄含淚的眼睛。
他曾對周暄一見鐘情,三媒六聘娶她進門,本以為少年夫妻,恩愛不移。可他卻狠狠地傷害了她,一想到後來兩人之間的怨怼,他就胸口發疼。
算起來,是他負了她。她臨終之際,他曾不顧她的反對,握着她的手發誓,若能重來,定不相負。
上天垂憐,他得以重新來過,他有什麽理由不善待周暄?至于林樾蓉,也許當初他拒絕她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了只能錯過。
他告訴自己,林樾蓉會很好,她的人生會有不少人願意幫她分憂解難,不缺他一個。可他仍想幫她做些什麽,就當是了卻前世的遺憾。
林樾蓉以合理的價格将馥香齋轉給了宋愈,她畢竟心有不舍,不忘勸宋愈好生經營。
宋愈應下,心內卻頗不以為然。前世馥香齋出事,就是因為生意太好,惹人嫉妒。他若接手,只維持一個日常運營罷了。
臨別之際,林樾蓉道:“宋公子既然快要訂親了,最好還是少與別的姑娘私下會娘,傳到了周家姑娘耳中,就不大好了。”
宋愈愕然:訂親?他與周暄之事目前并未能成啊?林樾蓉是從哪裏聽來的風言風語?心裏想着,他口中說道:“這話從何說起?我何曾訂親來着?”
——莫非,她此刻還關注着他?她對他仍不能忘情?這個想法教他的心砰砰直跳。明知道不應該,然一時半會兒,他卻消不了念頭。
林樾蓉一愣,以她對宋愈的了解,宋愈斷不會在這樣的事情上撒謊的。那麽真相只能是宋愈真的還未訂親。甚至可以說,不但沒訂親,連議親都不曾。
怎麽可能?明明這個時候,他該和周家訂親了啊!她記得她還因為打聽到此事,大病一場。怎麽會沒有呢?
她心中一凜,暗想,莫非是因為她重生了的緣故?可是她并沒有做什麽啊!
前世,她得知宋家和周家訂親一事,大病一場,心裏發狠,暗忖着做不了他的妻子,就幹脆做他繼母,她不快活,也不能叫他和那姓周的快活。故此,她設計與泾陽侯有肌膚之親,迫得泾陽侯不得不娶了她。終是心願得逞,進了宋家的門,處處與周暄作對……
可是,她重生歸來,除了與周暄往來,她并未與宋家任何人接觸啊。若真是因她之故,教宋愈夫婦這一世也不得周全,那她的罪責就大了。
Advertisement
——這輩子,她想做好人的,她想成全,想彌補的。
林樾蓉微微一笑:“是嗎?那興許是我聽錯了。”
她暗暗思忖,也許她得幫忙把他們夫妻的姻緣引到正軌上去,也算是她對他們的補償吧。
經林樾蓉一提醒,宋愈想起婚約未能定下,有點煩躁。算起來,他回來也有半年了,可他除了改變周暄落水這一事件之外,什麽都沒做到,甚至連原本該定下的親事,也沒能成。
兩人雖未言明,但都不約而同在心裏計較着如何促成這樁婚事。
而這一切,周暄絲毫不知。她翻閱了路征使人送來的游記,又為祖母高氏的壽辰發愁呢。
高氏是父親周恕的嫡母,将父親撫養長大。父親對她極為敬重。
高氏生辰将近,作為孫女,周暄自然要盡心準備賀禮。
只是她思來想去,也找不出一個有新意的來。
連翹建議:“要不,姑娘抄部佛經?”
周暄搖頭,祖母從不念佛,送佛經做什麽?
“姑娘也繡個屏風?”
周暄又是搖頭:“不了。”她知道,周一柱、周一弦那對雙胞胎就是要合繡屏風。
而且,去年表姐陳苑獻給高氏的也是屏風。祖母房裏,哪裏擺得下那麽多?
楊氏知道她為此事發愁,笑道:“哎呦,我當是什麽?這也值得你愁?你祖母哪裏就缺你們那點壽禮了?不過是心意罷了。”
這道理周暄也明白,她琢磨着祖母一生不曾出過京城,恰好她剛看了游記。不如,就依着書中所言,畫一畫各地風光?
她幼時學過繪畫,雖不敢自誇精通,還是有幾分本事的。她備了紙墨,每日埋頭繪畫。
畫各地風光,說來容易,做起來卻不是個簡單事兒。她許久閉門不出,連有人邀請她做客,她也推了。
終于在高氏壽辰前兩日完工。周暄又有點犯難,她筆下的不過是人家書本上的風景加上她的想象,有幾分真,她也不知道。
說起來,祖母不曾出過京城,她又何曾出過?她着實羨慕路征,小小年紀,就能跟着舅公暢玩山水,還美名曰“實地考察”。
偏巧江南那邊大哥周旸也教人送了賀禮過來。可能是怕妹妹沒準備好,周旸還替周暄準備了一只碧玉做的壽桃。蟠桃形狀,晶瑩剔透。
周暄見了,甚是歡喜,将壽桃和畫比了又比,都很喜歡,決定兩個都送,一個當面送,一個私下送。
高氏是先帝的表妹,若論輩分,今上還得喚她一聲表姑。皇帝念舊,對這些年老之人頗為敬重。
是以高氏生辰當日,忠勇侯府賓客盈門。
往年亦是如此,周暄并不奇怪。她随着母親,給高氏磕了頭,獻上禮,就被周一柱和周一弦給拉走了。
她磕頭期間,高氏一直無甚表情,只在她獻上壽禮後,高氏才點了點頭,說句:“有心了。”
今日忠勇侯府客人多,雙胞胎姐妹也要去招呼那些随母親前來的年輕姑娘們,她們自然見不得周暄輕松,也拉了周暄一道招呼。
周暄不以為意,只是沒想到,竟能在給祖母祝壽的人中,看見林樾蓉和林樾溪這姐妹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