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野編請願
“拜見陛下,見過睦王殿下!”
劉宛筠行禮之時,二人早已按捺不住,一輛輛掀開馬車簾子,湊頭察看。
本以為能看到的是連弩,沒成想車內全是木頭塊塊,兩人一臉錯愕。
“這……”
“陛下,為不使連弩機密外流,臣特意還未拼裝,便先行帶來長安。”
“哦哦,快快快,安排人組裝。”
昭宗大手一揮,馬車陸續駛入苑內。
等候已久的十萬兵力,照着劉宛筠的圖紙,摸索着拼裝起來。
“愛卿不至于缜密如斯,過于耽誤行軍出征了。”
昭宗在旁,看了一會兒組裝過程後,發覺組裝流程十分複雜,不禁略焦躁道。
“父皇,別急嘛。”李祺開腔說道:“為了不使叛軍繳獲連弩後,将連弩仿造出來反噬唐軍,東院的缜密,可不止這些。”
“哦?是嗎,說來聽聽?”昭宗揚起好奇。
想起劉宛筠把她劫來的糧,都換成了木頭,李祺故作不滿地看了一眼劉宛筠,這才道:
“連弩用的木材,叫鐵桦,鐵桦百年僅能長成五六十尺,三百年初成材,頗為難得,且生長環境苛刻,大唐境內沒有此樹。”
“東院為了連弩只為大唐所用,甚至不惜以糧肉等物資,換鐵桦木,将唯一生長鐵桦樹的新羅國境內所有鐵桦,都壟斷了。”
“屆時哪怕連弩丢失、圖紙洩露,叛軍也造不出來。”
Advertisement
聞聲,昭宗開心的哈哈大笑:“好哇,劉東院果真是,奇才!奇才!”
“這木材如此難得,當真這般無可替代?”昭宗看向劉宛筠問道。
劉宛筠将眼前僅有的一把連弩,擺在石案上,拔出佩劍,淩厲一斬。
卻見佩劍竟崩出火花,目光從不暇中回神時,劍鋒赫然崩壞了個口子。
“嚯,鐵桦區區木頭,竟比寶劍還堅硬?”
昭宗驚奇後更加興奮:“劉東院,朕珍藏了一把赤霄劍,傳說稱,赤霄劍乃是漢王劉邦所佩之帝王劍。”
“這赤霄劍,朕賜給你了,以償東院所損的寶劍。”
如此重禮,甚至還是帝王才有資格持佩的,劉宛筠趕忙要推辭之際,昭宗又道:“這鐵桦,竟比寶劍還堅韌。一時間,寶劍光芒盡黯然,要劍還有何用。”
話音暗喻帝王劍已失高貴地位,劉宛筠也不好再推辭,只得謝恩。
随後,數箱從幽州運回的畫作,擺在昭宗面前。
昭宗一一翻閱。
幽州新城興建,護城河開鑿,均田布政,各類國營監等等,歷歷在目,仿若親眼看到了幽州景象。
再看盧龍鎮全局圖,山河林立,戶屯遍布,主街宅肆,皆細致擺在眼前。
“東院真是畫功妙絕,叫朕如若親臨。”
“若有朝一日,東院行遍大唐,畫遍大唐,大唐仿佛也能如畫般,重現全盤盛景了。”
“以陛下才智,臣有信心,看到那一日的到來。”
……
一個月後,涿州。
千裏護城河道,已全部完工。
幽州一些閑暇的木匠築工等,還特意跑來涿州,提議在打通數條河道、彙流入護城河同時,架設橋梁。
遠的來說,是為國為民,近的來說,是能請領工程賺錢。
劉宛筠牽着李祺,站在拒馬河邊。
張适都尉一聲令下,硝石火藥被引燃。
随着巨大的聲響炸開,拒馬河奔騰的河水,從炸開的缺口處,瘋狂湧入護城河道。
其餘支流亦如此,不出幾日,護城河俨然從無到有,澎湃着波濤,橫阻在涿州城門外。
護城河北岸站着密密麻麻的人,他們振臂高呼,滿臉興奮。
回到軍營,正要收拾行囊,準備轉移之際,張适捧着幾份公牒,随行而來。
“鎮撫大人,有一要事,不得不即刻彙報。”張适都尉說道。
“且說。”劉宛筠靜候話音。
張适猶豫了一會兒,才終于流露着為難,開腔:“大人,末将收到了野編的萬人請願……”
“他們不願入籍涿州,想回義武鎮。”
“這?有點為難啊。”劉宛筠一邊說,一邊翻開大唐輿圖:“義武鎮,下轄易州、定州、祁州,時任節度使王處直,向南臣服于朱晁,西北又背靠河朔三鎮。”
“即便不提朱晁,河朔地區不服唐廷已有百餘年,連朝中都将河朔視為化外之地。”
“即便我如他們所願,強行于義武鎮布政。”
“待我一走,義武鎮又将受制于王處直,且河朔之地,過去幾十年來,反複嘩變,使當地民不聊生,非能長久安定之地。”
張适流露着為難或不甘,又說道:“嗯,末将也跟他們說過些道理,只是……”
“野編們閑暇時,曾去過幾次幽州,見幽州一片祥和繁華,他們便想自己的家鄉義武鎮,也能如此。”
“哦,本官暫且,無能為力。”
劉宛筠的回答,并不如張适所願,張适的心意,是主戰。
“我不過一介鎮撫,雖能調動府兵施工城防,但無權調動府兵征戰,此事還要向上提出請示。”
“但我想,陛下不會批允的。”
劉宛筠看着輿圖上、義武鎮之所在。
義武鎮雖以易州接壤涿州,可其西、北、南周邊,還接壤着六個藩鎮,處境猶如夾縫。
除非周邊六個藩鎮都被平定。否則,難還義武鎮之長久安定。
“大人,您好像,越來越不願開戰了。”張适終于忍不住,開腔問道。
“是嗎。”劉宛筠以鼻息輕笑,擡眼看向張适道:“殺生為護生,斬業非斬人。”
“張适都尉,你也非天生就愛殺戮,你出征時,想的是求勝,期望的是勝利後,一方土地能夠安寧。”
“戰若換不來長久安寧,死傷也枉然。”
說罷,劉宛筠對此事作結尾道:“不過擺在你們面前的,确有一戰,此事過些時日,會與爾等詳議。”
“給野編入籍涿州,許諾他們,未來三年內,他們定能看到義武鎮得大唐平定。”
“屆時賣掉田産、舉家回鄉,随他們心意。”
“是,大人。”
送走張适後,李祺手中捏着雙軸金卷,興沖沖而來:“捷報!皇叔一路所向披靡!濠州大捷!楚州大捷!海州大捷!傳報時已布兵沂州!朝北追擊叛軍中!”
聞聲,劉宛筠再次細看向大唐輿圖——
再過些時日,若淄州、棣州、滄州、莫州也順利陸續大捷,朱晁的潰逃叛軍,就要抵達涿州了!
速度有點快,連劉宛筠都有些猝不及防。
“快快快,叫諸位副将和都尉都過來,召集府兵,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