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我花開來

嘉靖皇帝喜歡朝廷禮儀,他也喜歡在朝廷禮儀中體态出衆的女人,無論是他的第一任陳皇後還是目前在位的張皇後,無一不是經過精心訓練的以及在大禮中有端莊表現的女人。

煙波樓的新花魁塵埃落定,寧波府一時瘋傳,都說新的花魁獨樹一幟,氣象萬千,會顧全大局,有聖人風範。

戚英姿也從米千裏他們口中聽到些許傳言,她說:“誇得要上天,不知道的,以為你們在誇獎國.母。”

劉若誠也不贊同這般誇獎一個煙花女子,“這話傳出去還得了?動不動就‘我花開來百花殺’,下一句就是滿城盡帶黃金甲。”

傳言就像瘟疫,言語的傳播甚至比病毒來得還要洶湧,徐樂樂在煙波樓的舞臺上一戰成名,多少富家子弟都求着去煙波樓見她一面。不求別的,就求當日她睥睨臺下的眼神再看他或者他一眼。

或許男人都是賤骨頭,也或許煙花場地就是有錢人圖個消遣,這徐樂樂的眼神如此新鮮,倒真是不靠才藝不靠美貌,單單靠一個眼神一段肢體語言殺出來一條血路。

霍韬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正在南京方家做客。舒芬有公職在身,不能随意離開京城,他這個朝廷的閑散勳貴,除了背着個鎮國公的名頭,身上一無封地,二無正職,去到哪裏,都無人監管他。方家是南京碼頭上的絲綢大戶,他們每年運往北方的絲綢不計其數,既然來往于南北通運,那方家的消息自然也不會太閉塞。

寧波府最近傳得風言風語的魁首娘子徐樂樂,有傳她國色天香的,有傳她驚世容顏的,不過方家和霍韬說了句實話,“哪裏就有那麽玄乎了,就是煙波樓死了個人,原先的花魁吓暈過去了,大家覺得她失了大氣儀态,這徐娘子表現得穩重些,便選上了新花魁。”

說話的是方成,他是方家的小管事,他爹方順是方家的總管事,自霍韬來了南京城,方成便一直陪着這位國公爺,吃的喝的,鬧的玩的,方成樣樣都算略懂一二,一則不算抹黑了方家的臉面,二則更不會拖累霍韬的後退。

霍韬仰着頭,坐在方家的後院裏,方家的後院裏全是竹子,夏風一熏,竹葉聲聲。有丫頭來給霍韬上茶端點心,方成說:“國公爺要是對那徐娘子感興趣的話,小的可以陪國公爺去寧波府走一遭。”

“寧波啊?”霍韬做出一副為難的樣子,“那處生的很。”

霍韬要見沈約,他有幾句話單獨提點沈約,這寧波一行決計少不了,但他又不能表現得太過急切,正巧如今寧波出了個新魁首,倒是省了他的事兒。

“國公爺放心,咱們方家雖然不堪用,論起産業不及國公爺家萬一,但寧波府裏咱們也是有鋪面的,若國公爺想去瞧瞧,那小的這就去回禀老爺。”

方成往前院去了,霍韬瞧他背影,忽的一笑。此刻四下無人,霍韬躺在搖椅上聽風,他閉着眼睛,卻聽一個老媽子說:“小姐這樣不對,手勢松垮,重新來過。”

霍韬睜開眼睛,竹林深處有人,一女子肩上墊着書本在竹林裏頭學步,書本并非薄薄的冊子,而是厚重的叢書,那女子背對着她,肩上有書,兩只手上也各托着兩套書,女子背影算穩,看來也是精心訓練過不少時日了。

霍韬扭開頭,心中哂笑,好一個方家,原來存的是這種心思。

Advertisement

方成去了前院,留下霍韬一人,正巧方家的姑娘跟着老媽子在竹林學步,這種巧合霍韬一般不會解讀為意外,或者是方家姑娘當後院沒人,弄岔了。

正确一點的解釋應該是,方家的姑娘就是走給霍國公爺看的,為了避嫌,還特意帶着随身的老媽子,但老媽子只有一個,也說明方家不想知道此事的人太多。

禮儀,訓練,儀态,方家的姑娘走這一步,又專程走給霍韬看,豈非就是希望往宮裏走。霍韬重新閉上眼睛,心道:當家的不來說,讓個姑娘來露臉,也是有意思。

不過許是顧及自家姑娘的顏面,從霍韬聽見聲音,到瞧見她的步伐,這位方家姑娘始終都沒有露臉,她從始至終,都是背對着霍韬的。

方成得了方老爺的口令,立即回來禀報霍國公爺,說可以成行,當時當刻,霍韬就站起來了,說:“這就走吧。”

“國公爺現在就要動身,小的還沒安排......”

“不必安排甚麽,這就走吧。”霍韬似沒見過方家姑娘練習儀态,更似甚麽都沒見過一樣,起身就要走。

方成随了霍韬去碼頭,方家自家有船,船上水果點心一有盡有,方家老爺一送走霍韬,就同自家太太道:“壞事了,國公爺不喜歡。”

霍韬當然不喜歡,他比較喜歡直來直往。若是方家的老爺直接告訴他,他有個女兒,很想進宮,那霍韬興許會拉拔一把,這麽暗戳戳蒙着一層蒙不住臉的面紗,霍韬只覺得此事休提。

自南京乘船去寧波,如今五月初夏,水勢正好,風向得宜,這麽一兩日間也就到了。霍韬再沒提過何時回南京的事宜,方成心裏着急,反倒說了一次,說方老爺還指着霍國公爺回方家再住兩日呢。

沈約這些日子都和馬世遠走得近,戚英姿也聽來閑言碎語,說沈約與那位馬大人是一丘之貉,不值得将軍對他上心。

戚英姿不是個随風倒的人,人家說甚麽難聽的好聽的,她都不是那麽在意。她目前唯一只在意一點,托沈約打聽的事兒,怎麽還沒有消息。

馬世遠與貝兆楹近日混得很好,兼之他們帶沈約出去了幾回,又發現沈約不是個多嘴多舌之人,如此一來二去,兩人都願意帶着沈約出門。有時候去煙波樓坐坐,有時候也假模假式地去巡邏衛所,沈約在他們二人身後跟着,好像被襯成了跟班。

一個陽光正好的上午,寧波衛所又來了一位官員,那人穿青袍,上頭有雉雞補服,那人拿出官憑,問:“請問這裏的主事在否?”

趙全一見這人文绉绉的,便轉頭去喊劉若誠了,除了那個狗.腿子沈大人,這裏就屬劉若誠最有文化,對于這種文官,找劉若誠比找戚将軍都管用。

楊寶兒拿出官憑,卻見趙全撒丫子就跑,他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衣袍,覺得好像也沒有失禮于人前,他在衛所前院站着,卻聽後院有人在唱歌。

“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這是李重元的《憶王孫》,受了歌聲吸引,楊寶兒略微往後頭走了幾步,裏頭唱:“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楊寶兒在外頭站着,他初來乍到,一時間想起自己的爺爺,他爺爺在去年死了,再怎麽富貴滔天,再怎麽風光無限的一個人,說死就這麽死了。

楊寶兒無端的有些傷感,他立在那處,又因外頭炎熱,有汗珠子落在眼睛上,他便拿袖子揩眼睛。“你哭了?”清脆動人的女聲,楊寶兒移開袖子,入目便是一張絕美的側臉,那女子眉眼彎彎,眸中星光點點,“你為何要哭?”

“我......”楊寶兒正要說明自己只是汗水落下,并非落淚,就見外頭風風火火又進來個女子,“湘靈,不要到處亂跑,外頭刀劍無眼,你要穿鞋。”後進來的女人徒手抱起那美貌女子,她丢她在椅子上,“說過多少次了,出來外院行走,一定要穿鞋。”

楊寶兒瞧那穿雪青紗裙的美貌女子,她果真沒有穿鞋,一雙雪白的腳腕露在外頭,她動的時候有清脆鈴響,似乎身上挂了鈴铛。

戚英姿将白湘靈抱到椅子上,這才轉身,看見楊寶兒,“你是?”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