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一眼萬年
崔蓬沒想過她回到大明朝, 最想見的人沒有見到, 卻會先見到他的新娘子。
唐家三小姐出閣, 京中人人都在傳頌這件事情, 哪怕你捂上耳朵, 大街小巷裏也有人說:“我親戚在陝西見過一回,聽說是唐三小姐是仙女兒似的标致的人物,就是瑤池上的九天神女啊。”
八月的京城一下子熱鬧起來了, 這熱鬧程度, 崔蓬仿佛回想起了六年之前, 徐樂樂奪取花魁的那段時間,真是‘戲子瑣事天下知, 将軍白骨無人問’。
“怎麽,不去看看熱鬧?”
崔禮與崔蓬在北京城最繁華的大街上開了間鋪子,鋪子後頭連着一個私家宅院, 宅院裏有兩套小樓, 中間用人工挖掘的渠水隔開, 渠上還架着個小橋。
這種全靠匠心堆砌的東西, 崔蓬不以為意,她在寧波府見多了,想想蕭大學士.的.寧波別院, 和這個一比, 簡直天上地下。
但崔禮很喜歡,崔禮堅持要買下來,買下來之後, 他與崔蓬一人住一套小樓,冬生他們幾個沒成親的男孩子都住在東邊偏院裏。
崔禮說:“十裏紅妝啊,都要街門口了,你真的不去看一眼?”
崔蓬背過身子,“不去,看什麽,新郎官都沒有。”
“原來你是想看新郎官,”崔禮哧哧笑,“看去吧,新郎官來了,在馬背上坐着呢。”
新郎官來了?崔蓬捏着手指,心想,不應該啊,楊寶兒說沈約随行去了南都巡查,這麽點子功夫他就從南京城回來了?不應該啊,崔蓬搖頭,“哪裏有新郎官?”
“喏”,崔禮說,“出去看,出去就看見了。”
唐家的嫁妝從頭到尾能繞半個北京城一圈,新郎官确實就坐在高頭大馬上,崔蓬順着人流往馬上看,新郎官穿着紅衣裳,手裏還拿着一段紅綢,周圍人聲鼎沸,“新娘子來啦!”
崔蓬的眼神慢慢移到沈約身上,說實話,她有點兒緊張,六年不見,再見卻是他成為新郎官的時候。崔蓬先看見了馬上男人的腿,然後是他的腰帶,接着是他的上裳,等瞧到男人脖子的時候,崔蓬就感覺出不對勁來了。
沈約的身姿很挺拔,他的背脊很直,不管是站着的時候,還是坐着的時候,他的整條脊背都是直挺挺的,絕不會如這個男人一般,略勾着腰。
崔蓬直接往那人面上掃,他很像沈約,卻不是沈約。
Advertisement
不知怎麽的,崔蓬好像松了一口氣,縱使知道沈約是一定要娶唐玉蝶的,但這人不是沈約,她還是深深松了口氣。
“怎麽,你這是甚麽表情?”崔禮道:“你別被刺激瘋了吧?”
崔蓬扭頭,“他不是新郎官,新郎官不長這個樣子。”
“他不是新郎,那他是誰?”
崔禮莫名其妙,“他不是新郎官,那迎什麽親,大明朝還搞物換星移這一套?”
“咳”,崔蓬道:“不是物換星移,是李代桃僵。”
“那他是誰?”
“我不知道。”
......
在沈家門前迎接唐三小姐的男人的确不是沈約,他是沈約沈大人的弟弟,沈醉。
不知情的百姓高喊郎才女貌天作之合,知情的都躺在屋裏說笑話,例如張千山和霍韬,“這真他.媽.的是天大的笑話,沈約這麽一擺,算是把唐縱的臉都給拉光了!”
霍國公爺仰着頭,“是唐縱先把人家的臉拉光了,也不怪沈約來這麽一手。”
張千山越想越樂,樂到後來,開始吱吱笑,“喂,沈約是你的人吧,你說他怎麽想的,自己跑南京城去,将新娘子丢給自己弟弟,這.尼.瑪是他娶媳婦啊,還是他弟弟娶媳婦?”
霍韬如今不愛吃揚州糕點了,他切了一碟子胡椒烤肉在桌上放着,要吃的時候,就用竹簽子串一塊丢進嘴裏,他說:“人吶,年紀大了,口味就重,或許沈大人是喜歡點重口味的東西。”
“吃吃”,張千山越發大笑,“甚麽玩意兒,沈約這麽一鬧,等着唐縱剝他的皮吧。”
“唐縱不是早就把人家的筋都抽了嗎,人家現在還有皮可剝嗎?”霍韬将剛剛串肉的竹簽子往地上一戳,簽子穩穩插在青石板路中間的縫隙裏。
“唐縱綁了人家全家,扣在榆林,逼着沈約娶他那個妹妹,西北那邊誰不知道他那妹妹是個毒婦,陝西哪家人敢要他家的三小姐?我呸!唐縱能做初一,就別怪人家做十五。”
張千山笑夠了,開始嗑瓜子,“我說也是,沈約這手來得漂亮,唐縱幹這種缺德事就不怕折壽,折自己的壽。哎,他那妹妹,聲名遠播,誰不知道那女子是個瘋子,天天養蜈蚣養蜘蛛的,不知道的,還以為她煉丹想毒死誰呢。”
霍韬嘆口氣,“沈約躲去南京,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他要是敢不回來,唐縱就敢把他全家殺了,包括他那個代替他迎親的弟弟。”
張千山瓜子嗑得啧啧有聲,他正在為沈約操閑心,卻不知自己的親妹已經死在了幽居的深宮裏。等消息從內廷傳出來的時候,張皇後都已經準備靜悄悄下葬了。
嘉靖帝并沒有為他的第二任皇後舉行厚葬儀式,包括讓她葬入皇陵前的大禮榮光,張皇後靜悄悄死在了宮裏,也一樣靜悄悄埋進了陵墓裏。
唐三小姐出嫁,新郎官沈大人不出現,反而派了一個與自己長相七分接近的贗品出來迎親,外人都把當天的事情當個笑話看。人家當笑話看,唐家不能。
唐家的人不高興,自然,唐三小姐的親哥哥也不高興,中軍大都督唐縱不高興了,他一不高興,就往南京寫信,問巡查組的工作做得如何,自己妹夫的表現怎麽樣?
信是寫到兵部左侍郎張簡之張大人手裏的,張簡之是陝西人,與唐縱同出一脈,中都督的信都來了,也就是提醒張簡之,差不多得了,該回程就回程,我妹妹還等着新郎官圓房呢。
張簡之必然不會拂了唐縱的面子,但南直隸案件衆多,每年秋審、熱審、大審的案子多不勝數,他們還不能回行北京,張簡之便私下裏同沈約說,說他與方孝安夠用了,請沈約不如先回北京。
又是一場鬧劇,唐縱在衆目睽睽之下撕扯沈約的皮囊,沈約想走,後頭的人就揪着他的皮。想走?走到哪裏去?
沈約只得先行回程,南京城的官員都當此事是個笑話看,南直隸官員的茶餘飯後又多了一起笑談。沈約的心情如何崔蓬不知道,她只知道,她該找霍韬談談了。
八月初九晚上,崔家的小樓裏燃起煙火炮竹,崔禮帶着人往崔蓬的小樓裏挂滿了鈴铛,金鈴铛,銀鈴铛,當真是金滿屋,銀滿屋,人滿屋。
冬生那八個孩子一人捧着一樣東西,崔蓬瞧着他們,“怎麽,要祝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啊?”
冬生道:“少爺,這都是你喜歡的東西,你打開看看。”
冬生的盤子上蓋着一塊紅綢,崔蓬掀開一看,原來是條金玉帶,白玉十二月令組佩,崔蓬看崔禮,崔禮說:“齊大有托人帶來的東西,他說佘奶奶一直幫你保管着。”
夏生的盤子裏是一小包澡豆,春生的盤子裏是一點點龍涎香,崔禮說:“都是齊大有他們托人帶來的,說都是你的東西,他們一直給你保管着呢。”
後頭幾個盤子裏是菜,佘奶奶親手做的鹹菜,他們用瓷壇子密封了,尋人帶來的。
崔蓬低着頭,崔禮說:“感動啊,想哭啊?還有我的賀禮,你要不要看看?”
“甚麽?”
白玉風鳥海棠簪,崔禮從匣中拿出一根簪子來,“這可不便宜,宋朝的物件,你可別鎖在屋子裏,浪費我的一番好意。”
崔蓬低頭笑,她點頭,“我明天就用,明天一早就用。”
崔家的小樓裏鈴铛響響,笑聲盈盈,在張千山府裏可就沒有這麽好的氣氛了,張千山坐在堂中,他手裏拿着一對張皇後沒出嫁時常戴的玲珑翠色琉璃簪,男人沉着臉,手簡直要把那水藍色的琉璃簪給捏斷了。
下人們都在外頭站着,見自家主人站起來,琉璃簪又放進紫檀匣子裏,“埋了。”
嘉靖十六年八月初十是嘉靖帝三十歲生日,也是崔蓬三十歲生日,這位大明朝曾經的女将軍和她的帝王其實同年同月同日生。但他們可能不會同年同月同日死。崔蓬想,在這麽個夾縫中活着,自己到底還能再活幾年,誰也不知道。
霍韬在自家院子裏坐着,坐了一會兒,有人上拜帖,“平壤崔蓬。”
“崔氏?”霍韬心道,終于來了。然後霍國公爺站起來,“将客人請進來,花廳備茶。”
“是。”
崔蓬穿着一身白衣,腰間系着碧玺帶扣,衣擺下方是宋徽宗時期的青玉雙鶴佩,頭上戴着白玉風鳥海棠簪,遠遠從外頭走進來,透着一股子奢靡之風,也正好與霍家奢靡的園子相配。
霍韬在花廳坐着,瞧見那白衣人越走越近,等崔蓬站定了,霍韬本要端茶的手擱下來,下人們上了茶,又上茶果點心,霍國公爺揮手,“下去,都下去。”
崔蓬彎腰,“在下崔蓬,平壤崔氏,久仰霍國公爺大名,特來拜會。”
崔蓬彎腰說着場面話,霍韬一句話不說,他圍着她轉了兩圈,等崔蓬站直的時候,霍韬手揚起來,崔蓬道:“國公爺何為?”
“我瞧你就是個虛凰假鳳”,霍韬的手往崔蓬臉上摸,崔蓬去攔霍韬的手,霍韬扯住她袖子便是一扭,“戚英姿,女人做得不痛快,幾年不見,當男人去了?”
霍韬硬功夫不夠,手腳倒是靈活,崔蓬和他在屋裏來回過了幾招,霍韬倏地往崔蓬袍子下頭看,“下頭少了一塊肉吧?”
“你!”
崔蓬被霍韬這麽放誕的言語羞紅了臉,霍韬倒是哧哧笑,“裝啊,接着裝啊,裝腔作勢!就你這模樣,再去日本國三年我也能認出來。”
霍韬與崔蓬雙手雙腳纏在一處,外頭卻又來了人,舒芬與沈約一同走進來,舒芬說:“你怎麽先回來了,沒聽見張簡之回來的消息啊!”
“說來話長。”
霍家的下人直接領着舒芬和沈約往花廳裏走,霍韬卻在廳中調戲崔蓬,他要去拔崔蓬頭上的簪子,女人捏住他手腕,“行了,別鬧了。”
霍韬的手都觸碰到崔蓬束發的簪子了,兩人聽到門外動靜,霍國公爺又将崔蓬的簪子戴正,他說:“接着開始你的表演。”
“咳”,霍韬的手從崔蓬頭上移開,崔蓬低頭摸了摸頭發,她低頭弄發冠的時候,沈約已經瞧見她了。
“喲!有客人啊,這位是?”舒芬張嘴就來,不待崔蓬擡起頭來,舒芬就盯着她胸前的別針道:“翠雕葫蘆,這在哪裏制的,手工真不錯。”
舒芬是個自來熟,眼看着就要往崔蓬胸前湊,想要看得仔細一點。“咳”,崔蓬坐直了,待她擡起頭來,沈約這才瞧見她的臉。
“啊......”沈約微微張着嘴,似乎想說點甚麽。
還沒等沈約說點甚麽,外頭沈家的下人就來了,“奶奶聽說老爺回來了,奶奶請老爺回府。”
沈家的下人,不,許是唐家的下人候在門口,“請老爺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