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9鮮幣)七、一江煙水照青岚,奈何青岚籠淩霄(3)

朔王奪回王宮只費了三日。

負責先遣的衛宇軍部隊趁夜竄入宮中,将守門的滬王府駐軍盡數殺絕,然後舉火為號,大開宮門,剎時,大量朔軍殺進宮殿,經過兩個時辰,滬王軍死的死、逃的逃,場面已被朔王鎮壓。

夜晚再度歸於寂靜,朔王於堂前審視犯臣,正是被他查到與滬親王有所牽連的馮丞相馮冀。

朔王目光如炬:「供出滬親王所在,本王念丞相功勳,可免一死。」

馮冀侍奉兩朝,年逾花甲,搖曳的火光映在身體上更顯蒼老,面對朔王的話,他拒不回答。

自老朔王駕崩以來,相較於衆公子年幼無知,他認定唯有老朔王親弟、即是滬親王有這資格承繼大位,怪只怪朝中同僚愚昧,守舊派以過半優勢支持老朔王的長公子繼位,導致後來孟廣瑜領軍報複,奪得王權。

孟廣瑜在位期間,他私下屢屢建議滬親王忍辱負重,暗中招兵買馬,前些日子好不容易從兒子唯青口中得知朔王将要暫離朔國,他才将此事與滬親王商議,決定趁隙起兵。

無奈王印遍尋不着,倉促之間的謀反無法用正當的名義維護。

短短的十來天,朔王再度回到宮中執政,仍是用那年輕跋扈的聲音再次開口:「丞相,本王的耐心是有限度的!」

這個甕中捉鼈的計畫朔王本以為天衣無縫,誰知道竟讓滬親王趁亂逃走,當下他氣得斬殺守候東門的一批軍隊,只因為滬親王據說是從東側逃的。

「朔王誤會老臣了,老臣只是恰巧進宮,如此而已。」造反是誅九族的大罪,權衡之下,為了獨子與親人,馮冀如此說道。

朔王挑眉:「你以為本王是三歲孩童?」

滬親王與誰暗中有聯系,他早有打探,從他承繼王位以來無不戰戰兢兢,朝野中誰有能力與他作對,誰有僭位之心,他心中有譜。

自從得知滬親王與馮冀有書信往來,那時他便決定要引蛇出洞,直到尚熙被俘於業國時,他知道時機來了。

與馮唯青互換身分,自己親身前往業國,即便馮唯青沒有主動透漏,疼溺愛子的老丞相又怎會掌握不住兒子蹤影,自然而然,會發覺朔國之王不在宮中。

於是潛伏已久的形跡,逐漸露出臺面。

Advertisement

朔王要的就是這個時刻,堂而皇之的将敵人斬盡殺絕,除去障礙,當個随心所欲的王!

馮冀又道:「老臣對朔國絕無二心。」

朔王忽然哈哈大笑,他相信這老丞相對朔國沒有二心,但對他這位朔王可就未必了,朔王臉色陡然轉變,有着不容置喙的決絕,沉聲道:「把人帶上來!」

這時會有誰來?

往身後望去,馮冀不再保持平靜,他馮家唯一的香煙馮唯青正走入殿中,與他并行跪下。

「朔王,這……」

莫非朔王要以其子性命要脅於他?!

「別急啊。」朔王笑道:「聽聽你的愛子怎麽說吧!」

馮冀不甚明白,驟聞身旁愛子吐出幾句話來:「家父與滬親王私交甚篤,意圖叛亂之證據在此,請朔王明鑒。」

随後有人呈上百封書信於朔王眼前。

朔王不去看那些書信,反倒是睨着馮冀的臉,那大驚失色的老臉帶着濃厚的絕望,他滿意極了,對着馮唯青贊道:「馮愛卿大義滅親,實屬難能可貴,本王特赦你免於滅族之禍,加封右督禦史,賞黃金千兩!」

馮唯青欣喜跪拜,大呼:「叩謝朔王!」

驀地,馮冀單手揚起,硬生生賞了馮唯青一個巴掌,怒斥:「逆子!逆子啊──!」

馮唯青整個人趴倒在地,捂着臉頰,心底隐隐作祟的糾結在這時猛地爆發,可下一瞬,朔王下令将馮冀打入死牢,見自己的父親已不在眼前,他的心境才漸漸回複方才的平靜無波。

他并沒錯!

為了朔王,他情願背負不孝之名,只因他深愛着朔王,從幼時首次見到朔王開始,他的一顆心始終懸在朔王身上。

當這場面上再無他人,朔王彎腰下探,微微拉開馮唯青手腕看着他發紅的頰:「你做得很好,青兒。」

馮唯青自己揉了揉有些僵去的臉,然後振奮起精神:「青兒沒事!」

依舊笑靥如花。

當晚,朔王藉着滬親王謀反之事肅清了所有與滬親王有關聯的朝臣,并全面追緝在逃中的滬親王。

菜市口血流成河,血漬三天三夜,仍未流乾。

相較於馮唯青升任右督禦史,尚熙則是被貶職。

右督禦史從正二品,是直屬於皇帝的監察部門,可說是位高權重,當上任的消息一傳出去,馮唯青的禦史府大門的門檻幾乎快被踏穿,當初,馮唯青沒有官爵便能在朝議事,如今官袍加身,更顯示出朔王的器重,自然有一堆人抱着禮物登門巴結。

尚熙本是殿前大将軍,手掌重兵,為武将之首,然經頤遠城一役戰敗,聲勢已漸跌落,朔王本有意将之削職,不過念其在滬親王政變當中領軍沖殺,特将其降為京師廷尉,負責保衛京城,除定期彙報外,無故不得進宮。

城樓上,一道孤鴻之影。

斜陽如血。

尚熙遙望着雲端,又是一天過去,城中朔王與馮唯青兩人之間的傳言沸沸揚揚,聽得他心神不寧,可縱然他相思成瘾,獨上城頭,看到的不過是冰冷的磚瓦,不過是遙遠的情衷……

等到他再度見到朔王的面,也已是三十天之後。

莫問歸路

···
下一章 上一章
上一章下一章

第31章 ☆、(9鮮幣)七、一江煙水照青岚,奈何青岚籠淩霄(3)

70%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