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太後

楊若愚七日前剛從博陵傳旨後回到京城,他最是清楚皇帝第一封聖旨的意思,無非是敲打博陵侯不要因趙縣救災有功而自鳴得意。可萬萬沒想到,博陵縣內的官吏竟然那麽不争氣,害的陛下在朝上丢了這麽大的臉。

“陛下,長信宮的人來了。”楊若愚躬着身子,目光低垂。雖只看見桌腳,但也能感受到案幾後的小主子那壓抑的氣息。

如今陛下已年滿十四了,還未行冠禮,後宮被太後把持,前朝霍氏外戚更是一門二侯,再這樣下去,這天下到底是陳氏的江山還是霍家的呢。楊若愚替小主子抱不平,前朝尚有不滿十二歲就行冠禮的皇帝,可偏偏太後說什麽不合規矩,若真是拖到小主子二十才行冠禮,前朝後宮豈不是都要被姓霍的給占滿了?

這件事陳睿更着急,他不明白為什麽太後不讓他提前加冠。總說霍家是親人,無論是周陽侯還是博陵侯都是他的親舅舅,這世上誰都會算計他,但是兩個親舅舅不會。可他看到的卻是周陽侯的平庸,博陵侯的荒唐。是,他們是親戚,可一門二侯已經是無上的榮耀,太後卻還覺得不夠,明明他才是太後親子,他才是皇帝啊!不知不覺中,陳睿默默握緊了拳,博陵侯不過是做了一件對的事,就宣揚的全天下都知道,還欲拿此事來逼迫他向他要好處,霍家的人就是這樣,永遠不知道滿足!

他只是想敲打這些人,讓他們安分些,聽話些,難道這樣也不可以嗎?聽到外面傳來太後前來的聲音,陳睿只覺得心煩意亂,太後肯定是來為博陵侯說話,以前在京城時,哪怕博陵侯鬧的再荒唐,太後最多只是訓斥兩句不懂事,連稍微重些的話都不會說。如今博陵侯都站到有理的一方了,還不知太後要如何發作呢。

“睿兒。”霍太後款款走來,雖已年快五旬,但保養的卻如三十出頭,此刻柔聲道,“吳國糧草的事朝上說的如何了?”

“已經運了五百石前去,吳王率領吳國将士奮力抵抗北疆,除了最開始失去的三城,其他的地方倒是都守住了。”

“哎,不知又要死多少人了,這才過了幾天太平日子啊。”霍太後微微蹙眉,面容看起來格外溫柔。

但陳睿卻是知道自己母後的手段的。說起來,霍太後和博陵侯乃是龍鳳胎,也難怪他母後這麽寵愛博陵侯了。

果然,下一刻霍太後便問道:“哀家聽說有一個叫陳子懷的竟然敢在糧草上動手腳,可有此事?”

“是。”陳睿回道,“只是此事尚未調查清楚,兒子已經派了易陽郡守前去,想來這幾日就會有新的消息傳來。”

“你長大啦。”霍太後輕輕撫着兒子的肩膀,慈愛的看着他,“所做的決斷哀家向來支持的。只是戰時不比尋常,必須快刀斬亂麻,若是讓前陣将士軍心不穩,便會出大事啊!”

陳睿只覺得渾身充斥着一種無力感,又來了,每一次只要是涉及到霍家的事情他的母後就會用這樣溫柔的語氣告訴他,你應該怎麽做,不應該怎麽做。

“兒子……”陳睿心中發狠,嘴上卻恭敬道,“兒子會給易陽郡守便宜行事之權,他去博陵後便可便宜行事!”

霍太後欣慰的點點頭。一向老實的周陽侯都敢上本了,想必博陵那裏是萬事妥當,只等易陽郡守去走個過程,就可以讓那個陳子懷還有魏文傑滾蛋了!

見太後還不肯離去,陳睿立刻一副好兒子的模樣将今天大朝的事情都與太後一一說明,提及趙縣時疫之事時見太後略略蹙眉,陳睿立刻道:“母後可覺得有什麽不妥嗎?”

Advertisement

“趙縣時疫這都快兩個月了,那個縣令還沒處刑嗎?是證據不夠還是因其他之事?”

陳睿道:“此時牽扯官吏甚多,是以廷尉還在審。”

“哀家記得四月初的時候,一應口供證據都送到廷尉府了,難道是這些證據有誤?”

“并無。”陳睿只覺得越來越煩躁,趙縣縣令的确是有些不到之處,可最大的問題難道不是博陵侯擅離封地嗎,而這些太後卻一字不提。只是面對太後,他知道怎麽說才會令她滿意。頓時道:“兒子也覺得廷尉審此案有些慢了,既然證據确鑿,就直接判吧。”

淩遲,這是易陽郡守和博陵諸人在所呈奏折上所寫的,陳睿圈了個可。心中卻覺得這是博陵侯挾私報複,趙縣徐廣文縱然是在時疫上處置不當,判其絞刑便可,沒想到竟是淩遲。陳睿心中長嘆,卻也不得不照辦了。

辦完這些事,陳睿只覺得累極。待霍太後立刻後,立刻命宮人都出去。滿宮有太後的人,他堂堂天子想要發洩竟然只能将自己縮在床榻之上用力捶床!

“母後,你到底想要我怎麽做啊!”陳睿咬着牙,“是不是要朕将這江山送給博陵侯你才會安心呢!!”

長信宮內,詹事梁信剛從太醫院回來。

“回禀太後,太醫令已挑了兩位醫術高超的太醫前去博陵,二人皆是精通氣虛體弱之症之人,想必老侯爺定會安然無恙的。”

霍太後眉頭不展,顯得憂心忡忡:“我那弟弟我知道,他本就是個急性子,如今竟然被一個六品小官構陷,真不知侯府的那些佐官是幹什麽吃的!”

二人正說話,門外宮人來報雲陽長公主陳寶來了。

霍太後這才有了些許精神,陳寶是她唯一的女兒,原本公主離宮後應去封地雲陽,但霍太後舍不得與親生女兒分離,便在京城裏建造了公主府,讓陳寶長長久久的住在這裏。

“母後,你看我給您帶什麽來了。”

陳寶笑盈盈的走來,寬大的袖袍在微風中微微飄動,身後裙擺迤逦,一根青鸾金釵橫在發間,整個人散着一股風韻與活力。身後的宮女小心翼翼的提着一個金絲鳥籠,裏面的八哥長得十分精神。

“瞧你這風風火火的,不知道的還以為哀家生了一個猴兒來了。”話是如此,卻聽到一絲責備的意思。霍太後早年死了太多的孩子,陳寶是她第一個活下的孩子,自然是百般的寶貝。

陳寶命人将鳥籠拿上來,“大将軍,快說長命百歲。”

籠內八哥震動着翅膀挑了挑,尖着聲音突然道:“長命百歲!長命百歲!”

霍太後頗為驚奇:“這鳥兒竟會說話?”

“它叫大将軍呢。”陳寶嘿嘿笑着,又道,“快說太後萬福。”

大将軍八哥果然又學了兩句,霍太後笑的樂不可支,長信宮內一掃之前的沉悶。

母女閑話了幾句,霍太後心情大為舒暢,依照往常一樣留陳寶在長信宮內用膳。陳寶進宮自然不僅是給母親逗樂的,坐在太後身邊,瞧瞧将藏在袖中的一封書信遞了去。

“五舅舅說這段日子他不方便進宮,這封信讓我趕緊送來。”陳寶低聲道,“似乎是關于十六弟的。”

霍太後面不改色,只是揮退了一些宮人。

“母後,五舅說什麽了?”陳寶有些好奇,“現在朝上都在說舅舅們,難不成這也是和小舅舅有關嗎?”可縱然陳寶想從霍太後的臉色中找出些端倪,太後依舊面色如常。

“沒什麽,一封家書罷了。”霍太後淺淺笑了笑,“上面說你十六弟去了博陵,如今住在你小舅府裏。”

霍府想要讓霍明德與翁主陳雙薇議親的事,除了霍明德這個當事人,就只有太後和周陽侯知道,由于事情還未定下,所以就連永安王也并不知曉。如今事情并未傳開,顯然是博陵侯做了防範的措施,不然親事說不成,還要平添一個仇家!

“十六他一向都愛往小舅舅那裏跑。”陳寶笑道,“只是小舅舅那裏正忙,他這一去豈不是添亂嘛!母後,有件事外面傳的可有意思了,你想知道嗎?”

“又在胡鬧了。”霍太後身後點了點陳寶的臉蛋,“整日跑來打趣你母後,什麽時候你不來,我可就清淨多了。”

陳寶抱着霍太後的手臂,依偎道:“母後才舍不得我呢。”撒了會兒嬌,這才說到正事,“睿弟如今已年過十四,有人說今年長信宮要給瑞睿弟看美人了,雖說皇後還早,可如今後宮空虛,早些送些女子進來,也可近水樓臺。”

霍太後的面容依舊溫柔,可目光卻頓時鋒利起來:“都有誰在傳?”

陳寶道:“女兒也只是在大司農夫人的花宴上聽了這麽一耳朵,也許是聽岔了也說不定。”

“他們不就是想讓睿兒盡快行冠禮麽。”

陳寶聽得霍太後語氣微沉,立刻坐直了身子。無論誰入了她弟弟的後宮,她依舊是皇朝獨一無二的長公主。普通後宮女子倒是無所畏懼,若一個不對付的女人成了皇後,那影響可就大了。

雖然外面對太後壓着皇帝不讓行冠禮事而诟病,但陳寶卻覺得這并不是什麽大問題。太後是他們的親生母親,陳睿更是太後冒着高齡所生的兒子,寶貝都還來不及,怎麽會去害他呢。之所以不行冠禮,肯定有母親自己的考量。

“睿兒現在還小,正是要固本精元的年齡。”霍太後道,“更何況如今國事慎重,哪裏又能沉湎于男女之事上,真是可笑!”

陳寶聽得此話,頓時就放心了。太後沒有要給皇帝擴充後宮的打算,她也有時間再去挑些稱心的美女以備不時之需。

遠在博陵病危了好幾日的博陵侯再次收到了太後的大禮包。薛太醫看見兩位舊友,激動地熱淚盈眶,他終于不是一個人奮鬥了!!兩位太醫顧不得疲憊,立刻背着藥箱去給博陵侯診脈。

聶冬到不作假,直接伸出手:“太後可好?”

兩位太後連忙道:“太後娘娘鳳體一向安康。”其他的就不再說了,身為太醫,嘴緊是生存的第一法則。

過了半響,二人躬身退出。老侯爺脈象虛弱,的确是不祥之兆,但要說病危吧……還是差了點。只是大家都是在太醫院裏混的,自然是明白這裏的門道,決定先去向前輩薛太醫取取經,而後再來開方子。

與太醫同日到的還有易陽郡守,聽到皇帝已給易陽郡守便宜行事之權,聶冬終于從床榻上起了身。

“易陽郡守想要拜見父親。”霍文鐘道,“不知父親何日……”

聶冬卻道:“本侯身體不适,只能請郡守大人原諒則個了。”

霍文鐘也不勉強他爹,決定自己先去府衙探探情況。剛一走,秦蒼便從院外回來,附在聶冬耳旁低聲道:“高安已将信送到了周陽侯府。”

聶冬點點頭。霍明德這個豬隊友,早送走早安心,放在他侯府簡直就像是個定時炸彈一樣。誰料秦蒼還有後半句話:“他還帶回了一個人。”

“誰?”

“吳王幼子!”

“什麽?!”聶冬驚得的直接從椅子上站起,“還不趕緊帶過來讓我看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