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硝煙

幾乎所有接到懿旨的霍家人的第一反應——聖上終于要選後了。大婚意味着成年,也意味着太後要退居二線,将天下交給皇帝與皇後。

不僅是霍氏,全國範圍內有實力的家族都躁動了。在出了個霍太後之前,霍氏不過是個三流貴族,自先帝去世,霍太後柄權後,霍氏一族頓時躍進了上層貴族圈,一門兩侯,這是何等的榮耀。沉積了好幾年的京城貴族圈,因選後之事再次熱鬧起來。

丞相柴彥安召集了族人就選後一事做商議。

其堂弟柴榮道:“想要兩代聯姻帝室,霍家這吃相也太難了。當年若不是姓葛的左右搖擺,如今哪有他們霍家什麽事!”

柴彥安微微擡着眼皮子掃了他一眼:“好漢不提當年勇,更何況……當年的事很光榮麽?”

柴榮聽得兄長語氣不悅,又道:“家裏的女孩兒與聖上年紀相仿的也有四五個,但也不能全壓在這皇後之位上了。倒是七娘,無論品行還是氣度,都是世家裏數得着的。”這是打算集中精銳部隊,免得雞蛋都砸在了一個籃子裏。

柴家七娘乃柴彥安的嫡孫女,其父乃柴彥安第三子,官至谏議大夫,六百石。此官看起來不大,但卻是光祿勳旗下屬官,而光祿勳及其屬官基本上全部都是皇帝的智囊團成員。位小而權重,正是如此。

“霍家似乎并沒有适齡的女子。”柴彥安道,“周陽侯家的那幾個……”說着,立刻淺淺笑了。柴榮不屑地接道:“那幾個連和七娘提鞋都不配。”

“博陵侯……”柴彥安略略想了一會兒,“他似乎就一個嫡女,而且還嫁了出去,剩下的全是妾室所生。但是……”

柴彥安眼神一淩:“妾室所出無緣皇後之位,但聖上的後宮可不會只有皇後一人,太後的注意怕是打在了昭儀身上。”

出身差怕什麽,當年的霍太後初入宮時還不只是一小小良人,随後一步一步地從良人爬到了美人,最後成了霍昭儀,在先帝去世後,母憑子貴,一躍成為太後。

“太後老姐姐這次也坐不住了啊。”

侯府內,聶冬也在為此事而煩惱。無論是趙縣赈災還是遠赴吳國,這些都沒有将他難倒。可對上這種女人間大戲,聶冬表示:哥做不到啊!

自從穿越後,其實他一直在避免和博陵侯後院的人打交道,在見識過楊女士的手段後,聶冬對博陵侯留下來的小妾們都是敬而遠之。可現在太後明确告訴他:将家裏的姑娘們都跟老娘帶過來!

聶冬頭疼的想要撞牆。

他自己還是個未婚青年呢,為毛要操心一個十五歲少女的婚事……

博陵侯一共四子二女,霍文萱已出嫁,府裏還剩下庶出的霍五娘,今年剛剛及笄,正是要找婆家了。聶冬原打算将此事交給兒媳婦餘氏去打理,奈何太後懿旨一下,只得将這嫩的能掐出水的小姑娘一并帶入京城。

霍五娘的生母周氏卻激動的好幾晚都睡不着。

“太後娘娘是老侯爺的親姐姐,自然也就是你的親姑媽,入宮後一定要讨得太後娘娘歡心知道麽。”周氏不斷囑咐道,“娘知道你從小就乖巧可人,這次是你的大造化,可得要好好把握住。”

“可爹爹明顯更喜歡正院的那個人啊。”霍五娘努努嘴,“我雖也去了京城,萬一爹爹不帶我入宮怎麽辦。”

“別瞎操心。那個野丫頭看着都快二十了,就她那樣的進宮是給陛下當嬷嬷的嗎。更何況她的生母還是沒名分的外室,聖上後宮怎麽可能要這樣一個女人。”周氏道,“你好歹是正經入了霍家族譜的女兒,比起那個野丫頭強出了一座山去,侯爺在大事上從不糊塗,怎麽會将你落下呢,落下你對咱們侯府又有什麽好處。”

霍五娘點點頭,覺得周氏說的頗有道理。

殊不知聶冬壓根就不想湊這次熱鬧。在他的印象裏,皇宮那就是吃人的地方,而後宮中的女人們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政治的犧牲品,因為贏家只有一個。

“可我不能替五娘決定她的人生。”聶冬嘆道,這姑娘生在侯府,就注定了不會平凡的過一輩子。“若太後傳召,我會将她帶入宮中,至于以後如何,就看她自己了。”聶冬如是想着。

此時此刻,他突然覺得霍文萱嫁給沈江卓或許是一種幸福。沈江卓身為世家,卻是旁支,身份上有所欠缺,可家裏人口少,麻煩的事也少。沒有遠嫁,而是待在侯府周圍,雖然老侯爺不喜歡他,但好歹親哥還在,還算有一個娘家人能時刻照應,且沈江卓自身素質也不錯,打過幾次交道後覺得此人脾氣溫和,是一個很斯文的書生。可這只是一個現代人所認為的幸福,而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堂堂嫡女沒有聯姻京城貴族,簡直不可思議。

“霍南鵬,你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

聶冬陷入了沉默,他不能拿現代人的幸福去衡量古人。

當老侯爺以往的記憶漸漸蘇醒後,聶冬越發覺得此人十分複雜。博陵侯仿佛一直活在一種巨大的矛盾漩渦之中,時而理智,時而瘋狂,時而溫情,時而殘忍,結合到霍文萱的身上,聶冬有時候都會懷疑這算不算是家族精神上的遺傳病?

一家子都有潛在的歇斯底裏人格。

收拾完行囊後,聶冬終于啓程去京城了。

各路歸國的列侯、諸侯們也紛紛帶着家眷們離開封地,向天子朝賀。

霍明明打私心裏不願離開博陵,人還沒找到呢,她走什麽走啊。奈何皇後欽點了她,真是人怕出名豬怕壯,明明都是老侯爺為了拖延謝豪行軍進度的計謀,偏偏最後躺槍的是她一人。

這段日子,博陵侯還專門給她送來了一個據說是宮中出來的嬷嬷,讓她盡快惡補宮廷禮儀。她每天出去找人都覺得時間不夠用,哪兒有工夫學這玩意兒啊!

可那嬷嬷也是個有手段的,知道她目前頗得侯府寵愛,當她不想學的時候,也不責罵,只是跪下磕頭。看着三十多歲的人磕的砰砰響……

作孽喲!!

霍明明仰天長嘆,她這是倒了八輩子黴啊,竟然遇到了皇帝選秀這種事。想她已經二十四歲的高齡,小皇帝今年才十五,只要這皇帝不是明憲宗,她壓根就沒戲好麽,完全就是個陪跑的。

京城因諸侯王及列侯的前來也熱鬧了起來,進入五月後,京城的警戒便提到了最高一檔。皇帝防着諸侯王,諸侯王們也擔心這是一場鴻門宴。

陳氏諸侯們對皇帝選後興趣不大,反正不可能是自家的閨女。他們更害怕皇帝引的自己離開封國,然後找個借口将他們扣下。

不少諸侯将世子留在了國內,只帶次子或幼子前行。在聽說博陵侯将霍文鐘帶來後,幾乎所有人都翻了個白眼——這個沒心沒肺的!

當初就是他,第一個将列侯府內部分屬官的任命權交給中央,害的其他人不得不也跟着上表;如今又是他,竟把嫡子就這樣大大咧咧的帶入京城了,要不要這麽急着表忠心啊!要知道霍文鐘不僅是嫡長子,還是博陵侯唯一嫡子,讓其他只帶着小兒子或者只是庶子的人怎麽辦!

“哼,他還算有些眼色。”皇帝陳澤聽聞此事後,對博陵侯的做法表示了滿意,“不過別以為做些花樣子,就真的将朕當傻子糊弄了!”雖然沒有實質性的證據,但陳澤得到暗報博陵侯一連十幾天沒露面八成就是去吳國了。

奈何博陵侯這只老狐貍沒有留下任何把柄,反而還把謝豪訓了一頓,陳澤心中頗為不悅。太後還讓他将府裏女眷帶來,聽聞博陵侯只有一個嫡女,已經嫁了,那麽這次帶了的肯定是庶出。

“母後也太偏心了!為了博陵侯,難道要将一個庶出的女子塞進朕的後宮?!”陳澤知道自己應該不久後就會大婚,他的皇後當然應該出身名門,他也不介意納幾個庶出女子,可博陵侯的女兒……

“那樣的人家能教出什麽來!”

“他……真是這樣說的?”霍太後抖着聲音,不可置信的看着鄧公公。

鄧公公恨不得将頭埋在地上:“許是奴婢聽岔了,奴婢該死,奴婢該死。”說着,便開始掌嘴。

長信宮內一片靜谧,宮人早在鄧公公來之前就被打發到了外面。

霍太後捂着胸口,她費盡心血,先帝後宮中那麽多的女人,她好不容易在這宮裏站穩了腳步,她是為了誰才這樣!

而如今,她的親生兒子,将她的娘家說成是“那樣的人家”。

呵呵呵……

當年她在宮裏死了三個孩子,若不是博陵侯拿命換到了可以守備宮廷的衛将軍一職,恐怕她早就死在了深宮之中。

“他以為他的舅舅是為了誰——,才歸的封地!!”

嘩的一聲,矮幾上茶盞摔了一地,茶水從矮幾上緩緩滴落在地上。

“太後息怒啊。”鄧公公跪行到霍太後腳邊,“聖上還小呢,還需您慢慢教導才是。聖上都是被那些傳聞給蒙騙了,等老侯爺進京後,聖上一定會喜歡侯爺的。”

“六弟就是心太善,以為交了兵權朝堂裏的那些個人就不會說什麽,殊不知人善被人欺。”霍太後語氣溫柔,目光卻透着冰冷,“哀家不能讓他們毀了哀家的兒子!傳哀家懿旨,博陵侯入京後,便立刻進宮。”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