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3)

去玩玩兒,教他們射箭武功什麽的,買些小東西促進感情什麽的是非常有必要的,握拳!

7弟弟還是自己調教的好(三)

當晚,因為白天與大哥朱高熾建立了新的革命友情,朱高煦和朱高燧小哥倆兒決定去自己大哥的問鴻院找他串門兒去。(深以為,其實他倆兒是去看看大哥那還有沒有神馬好玩兒的。==)

吃了晚飯的朱高熾,在飯後半小時後決定在到院子裏打一套太極拳為一天的訓練作結尾,朱高煦和朱高燧進來的時候便看見他大哥再打一套不知名字的拳法,并沒有所謂的翻轉騰挪,虎虎生威,而是如行雲流水,輕靈圓活,剛柔并濟的一套拳法,兩個小孩兒看的有些愣神,朱高熾一身寶藍色長衫,身形飄逸,拳法純熟,頗為吸引眼球,也難怪倆小孩兒會看呆。

其實他倆兒一進院兒朱高熾就發現他們兩個了,只是沒動聲色,這太極拳博大精深,年少習之對兩個小孩兒将來只有益處,沒有壞處。

朱高熾在現代時就是從小練起,學的是老架拳,(陳氏太極子陳長興後分為三種:老架拳、新架拳、小架拳。新架拳衍變于老架拳,去其震腳發勁,變化難練之架式而得新架拳。小架拳衍變于新架拳,小巧緊湊,圈小步活而得小架拳。)後來又自己研究鑽研學習新架拳和小架拳,發現還是老架拳适合自己。

朱高熾一套拳法下來,兩個小孩兒才回過神來,跑過去問哥哥這是什麽拳,要哥哥叫自己,朱高熾被兩個小孩兒拽着衣服下擺,溺在身上撒嬌。

朱高熾見達道預計效果,非常滿意。雖然如此卻還是故意吓唬兩個小孩兒:“學拳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長年堅持,不可中途而廢,你們倆兒堅持不了!”

朱高煦和朱高燧兩個小家夥兒對視一眼齊聲說:“我們能!”

“能才怪,有一點委屈都要去跟母妃訴苦,還不如不學。”

“哥哥,你小看人,我們是父王的兒子,早晚要練武的,哥哥你的這套拳耍起來好看,我們要學這個!”朱高煦撅嘴說道,旁邊的朱高燧點頭附和,他只知道二哥說好的東西都是好的,他二哥從來不吃虧!

朱高熾裝作沉吟半晌才說:“唔,既然這樣,那以後每天早晚過來跟我練拳。明早開始卯時兩刻(大概北京時間5:30左右)過來,能做到嗎?”

“可以!”倆小孩兒齊聲說。

朱高熾滿意點頭,“你們兩個來幹什麽來了?三弟你的貓要明天才能給你。”

“唔,我們就是來看看哥哥這還有什麽好玩的。哎呦……!”朱高燧嘴快,見大哥問就把真實意圖給說出來了,被朱高煦打了一下。

朱高熾看的有意思,這倆小東西還真逗。

“大哥我們就是來看看你,那個三弟你不是困了嗎?大哥我們先回去睡了。”朱高煦睜着無辜的大眼看着朱高熾說,邊用手推朱高燧,朱高燧還在生氣剛才二哥打他,根本不配合朱高煦,兀自生氣。

朱高熾眯着眼看還沒落山的太陽說:“哦,困了啊?那就回去吧,明早別起晚了,來晚了我可不教了呦!”

青梅送兩位殿下回母妃那裏,再禀告母妃兩個弟弟明早卯時二刻要來我院子裏學拳,請母妃監督他們早起。

“是,奴婢知道了。兩位殿下請。”青梅側身請朱高煦和朱高燧先行。

“大哥,弟弟們告退。”

“嗯,去吧。”

*****************************************

“大殿下是這麽說的嗎?”蘭亭院內徐冉英聽了青梅替朱高熾轉達的話笑着問。

“回王妃,是的,殿下是這樣交代的。”青梅回道。

“呵呵,這兩個小東西平日也就只有王爺才震的住,如今熾兒能替我管一管這兩個小混世魔王我也省了不少心。”

“你去回你們殿下,我派人監督他兩個弟弟的,要他明天把他們兩個管嚴點,還有萬不可耽誤了他調理身體的時間。”徐冉英又說道。

“是,王妃,奴婢告退。”

第二天早上,朱高熾用完早飯,粉黛來回朱高熾說二殿下和三殿下已經到了,朱高熾聽後起身來到院中,看到兩個小家夥兒頭上戴着毛茸茸的帽子,身上披着白狐貍毛的Q版大氅,跟雙胞胎似的。

朱高熾走過去輕咳了一聲說:“二弟,三弟來啦。”

“大哥,早安。”朱高煦和朱高燧乖乖的問安。

朱高熾點點點頭跟朱高煦和朱高燧帶來的奴婢說:“把兩位殿下的大氅去了,帽子留下吧,裹的跟白面包子似的怎麽練武?”

朱高煦和朱高燧帶來的下人門有些猶豫,怕這麽冷的天凍壞兩個小殿下,不過想着大殿下将來可能會繼承王位,而且王妃又是最疼大殿下的,就過去把朱高煦和朱高燧的大氅解下。

朱高煦和朱高燧小哥倆到時沒管那麽多,哥哥讓怎麽做就怎麽做,心裏還很興奮。

朱高熾走到他們前面對着他們說:“這套拳法名叫,太極拳。拳法取其陰陽開合之理,運剛柔化發之勁,配合經絡學和道家導引吐納之術,形成意識呼吸及動作互結合之內功拳法。”(太極拳是明洪武七年由河南省溫縣陳家溝陳蔔所創,世代相傳,一脈相承已有六百年之歷史。當時還不叫太極拳,太極拳是明萬歷年間由山西武術學家王宗岳所寫“太極拳論”而來的名字。)

朱高熾知道朱高煦個朱高燧還沒上學,只是簡單的背一些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經之類的。只是該說的還是要先說,他們聽不懂正好能唬住好好學。

“你們現在還沒進學,聽不懂我說些什麽,你們只要記住,這套拳法博大精深對你們将來大有益處即可,一定要好好學,等你們到了念書的年紀,認了字長了學問,我今日說的話你們就都懂了。現在先記住我的步伐動作,跟着我說的呼氣吸氣就行。”

朱高熾教的是陳氏太極中的小架拳,小架拳小巧緊湊,圈小步活,比較适合現在朱高煦和朱高燧練。

兩個小孩兒學的很認真,出乎朱高熾的意料。

朱高熾帶着兩個小孩兒打了兩趟拳,便叫他們回去自己想想琢磨琢磨,自己便向山上跑去,開始一天的訓練。

朱高熾最近做完制定的訓練計劃,便負重滿山亂跑,熟悉山頭,訓練自己的叢林越野奔襲能力,或者到處設些整蠱的陷阱,每天亂跑的時候順便去看一下自己的陷阱有沒有什麽獵物,其實這山上真的沒什麽大型猛獸,要不燕王府也不會依着這座山而建。朱高熾只是沒事幹,不想把這些學到的東西忘記,他在每個陷阱裏都藏了食物喝水,怕有人誤落自己又沒及時去查看。

朱高熾今天出來的時候臨時決定,中午不回去了,讓青梅去禀報了徐冉英。所以,朱高燧小朋友望眼欲穿的從早上等到中午,又從中午抓心撓肺的等到快晚飯的時候才把朱高熾給等回來。(等神馬?等白白呢!喵…__)

朱高熾在淘小寶那買了一只白色折耳貓,才兩三個月大小,還是只小奶貓,萌萌的大眼,可愛的緊,趴在懷裏也不亂動,特別乖。

朱高熾就是這樣懷裏抱着個萌物出現在了朱高燧小朋友面前的,朱高燧瞪大了眼睛緊緊盯着朱高熾懷裏的小奶貓,滿眼冒粉紅泡泡。

朱高燧小心翼翼的從他大哥懷裏結果小奶貓白白(__/~估計也就只能叫這個名字了!)小奶貓白白覺得眼前這個胖胖的家夥還蠻順眼的,就喵了一聲!

朱高燧歡喜壞了也學着白白:“喵!”

“喵?!!( ⊙ o ⊙)”小奶貓白白疑惑的看着朱高燧又喵了一聲。

朱高熾和徐冉英他們好笑的看着這一人一貓,你喵一聲,它喵一聲的!

“哎呦,笑死我了。熾兒累了吧?快來用膳吧,燧兒你也是,先把貓給你的丫鬟抱着,用完膳在玩兒,碧翠你在帶燧兒去洗洗手。”徐冉英吩咐道,她聰明的沒有多問,朱高熾是從哪來的貓,從哪來的給弟弟們的禮物。徐冉英不問,朱高熾也樂得不用扯謊圓過去。

朱高燧戀戀不舍的把貓遞給自己的丫鬟,乖乖的去洗手,乖乖的吃飯,不敢耍賴,怕他的白白被帶走在不給他了。

徐冉英和朱高熾滿意的看朱高燧這麽配合,徐冉英心想:“果然還是熾兒有辦法。”

吃過飯後,朱高煦和朱高燧趴在塌上看白白,朱高煦嘴上誰不喜歡,可一雙圓溜溜的眼睛還是不時的撇向白白,被發現後又裝作不以為然的表示我神馬也沒看。

朱高熾看他們玩了一會兒,便帶着兩個小家夥兒回自己的院子裏去練拳,多走幾步路算是消化食兒。

小奶貓白白被留下來了,本來朱高燧不願意非得帶着它去看自己練拳,朱高熾怎麽可能答應,帶貓一起去你還能好好練嗎?就威脅他說如果不聽話,待會想東想西不好好練拳,就把貓送人!小孩兒這才老實了,乖乖的過來認真練拳。

8老爹太強悍(一)

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轉眼就過去了三個月。

朱高熾在教了朱高煦和朱高燧兩個月後,早上便讓他們自己練習,晚上的時候偶爾過去糾正動作和呼吸吐納,兩個小家夥也練的似模似樣的,口訣背的很牢,朱高熾非常滿意,覺着兩個弟弟還是很上道的。

這日朱高熾訓練回來,看到每個人臉上都喜氣洋洋的,好像出了什麽天大的喜事,便問自己的貼身丫鬟青梅:“今日可有什麽喜事?”

青梅臉有喜色的對朱高熾說:“回殿下,今天前方傳來捷報,王爺打了大勝仗,未損一兵一卒,活捉了敵軍大将乃什麽不花的,捷報傳回來了,估計王爺也就快班師了呢。”

朱高熾也裝作很高興的點點頭,心中想到歷史上朱棣這次确實勸降了太尉乃爾不花,就是派那個叫觀童的人勸降的,這個觀童也是個有意思的人專幹勸降的事,第一次是洪武二十年大将馮勝遠征北元納哈出時,被派去勸降納哈出的就是他,這次勸的是乃爾不花,朱棣倒是會資源在利用,或許可以見一見歷史名人也說不定。随後又曬笑,這裏哪個不是歷史名人呢。

朱高熾邊走邊想,去到蘭亭院,徐冉英果然也很高興,見朱高熾過來拉着他跟他說朱棣打了勝仗,不日便班師回府的事,朱高熾點頭微笑的附和着。

朱棣這次北征是贊足了勁兒,想要做出點功績來給他爹朱元璋看的,同時也是為了圓自己多年統帥征戰天下的夢,數萬人聽從自己的命令,在自己的指揮下勇往直前,是何等的豪氣沖天?!

朱棣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生于戰火,死于征途,在這一個名将成堆的時代,從小聽到最多的就是別人談及今天斬下多少敵軍頭顱,繳獲多少戰資,長年混跡于各個名将中聽別人怎麽打仗,怎麽能不讓他年幼的心裏烙印上這個最深的念想?

就和朱高熾在現代的小時候一樣,他們心底最深處都有這樣一個夢想,他們都愛上了這樣一種殘酷的美。

打了勝仗的明軍三軍之內皆是大喜,朱棣心中也很高興,張玉和朱能更是喜不自禁。

朱棣這一戰成名,未廢一兵一卒拿下乃爾不花及其麾下所有戰将士兵,與之相比的晉王朱棡則毫無作為,連敵人的毛也沒找到一個就灰溜溜的回去了。

朱能唯一不滿意的地方是找了那幫兔崽子這麽久,居然都沒能動手揍他們一頓解解氣,誰讓王爺不準呢!

原來朱棣帶軍出征後,并未魯莽進兵,而是派了幾只騎兵四處查探,經過多番查找終于找到了乃爾不花的部隊,朱棣帶領部隊悄悄的向北元駐紮之地行軍,在即将到達的時候天突降大雪,好多人都認為不祥,不利在行軍前進,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朱棣卻下令軍隊繼續前進,這時朱棣從各個名将身上吸取的多年經驗得到了驗證,他的決策是正确的。

當明軍到達乃爾不花的營地時,元軍驚呆了,更讓元軍驚訝的是明軍并沒有馬上發動進攻,而是埋鍋做飯,安營紮寨。

張玉和朱能當時都有些摸不着頭腦,冒着風雪找了這麽長時間,找到了怎麽還不打了?出其不意,速戰速決不應該是這個時候最好的決策嗎?

朱能多次想開口問一問朱棣,卻都被張玉給瞪回去了,張玉是相信朱棣的決策的,朱棣既然做這樣的決定,那麽肯定就是有他的道理的,他們要做的就是等。

朱能瞪着攔住自己的張玉,張玉也不理他。等到觀童出現在大帳的時候,張玉略一細想就明白了朱棣的想法,在心裏直嘆王爺好謀算。

朱能就這樣看着觀童進來了,又出去了,等他在回來的時候他們就勝利了?!

張玉拍了一下還在發愣的朱能腦袋一下說:“憨貨,還愣個什麽勁兒?就你那腦袋能想

出什麽來?你只要記住,打了勝仗高興就行!還有可以班師回北平過年了!”

朱棣班師回到北平的這天,天氣晴朗,萬裏無雲,朱高熾帶着兩個弟弟在北平府城門口等候迎接朱棣大軍的歸來。

因為通訊問題,只知道今天到北平,具體幾點未知,所以朱高熾這天一早便帶了兩個弟弟在成門口等着,這一等就等了一上午,沒辦法雖然将士們也歸家心切,但是畢竟好幾萬人馬,還有糧草之類的,所以行軍并不算太快。

這可要了兩個小的親命了,這倆小祖宗哪站過這麽久啊!

但是必須得站,這是迎接他老爹呢,天地君親師,這在古代孝道壓死人,後面一溜北平府內大小官員,哪敢開後門讓那倆兒小祖宗找地兒歇着啊!只能借着上廁所去別的地方歇一會兒,但也不能去太長時間。

朱高熾到是悠閑的很,單手負在背後,站得筆直,站軍姿嘛!對他來說就是小意思。

朱棣的大軍,就是在朱高煦和朱高燧內心哀嚎,朱高熾悠然自得,一衆大小官員猛擦汗的情況下漸漸出現在衆人的眼前的。(你問大冬天出的什麽汗,虛汗!累的!)

看見大軍已到,除了朱高熾以外,其他人內心都是長出一口氣,朱高熾則是有些糾結的,他其實還是有點怕見朱棣的,他怕被朱棣發現蛛絲馬跡,雖然已經做好了鋪墊。可是朱棣這個人太厲害了,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對其他人狠,對自己更狠,所以朱高熾更不敢掉以輕心。

朱棣能在大軍找到近在眼前驚慌失措的敵人時,忍住一般人第一時間想要做的事,就可見心內城府有多深。

一般人碰上這種情況,第一念頭肯定是狠狠的打,勝利就在眼前,打他個措手不及。而朱棣卻是派人去勸降,然後大擺筵席好吃好喝的招待敵軍主将。

這一仗朱棣之所以能夠一戰成名,就是因為他能兵不血刃的取得勝利。一将功成,萬骨枯!很少有人能夠在如此大的誘惑面前,還能沉着冷靜的思考如何以最少的代價獲得更高利益。

更何況此時的朱棣是第一次坐上住帥的位子,兒時的夢想近在眼前,他還需要急着向自己老爹證明自己,但他忍住了,這也為将來靖難之役時,如此多的人願意跟随朱棣造反,有莫大的幫助!

朱棣另一個可怕之處在建文帝削藩之時可以體現,這個人為了達到目的是什麽手段都可以用的,當然他沒有像漢高祖劉邦一樣無恥,逃跑時老婆孩子都可以往馬車下踹,當時的朱棣還沒做好起兵的準備,裝病的套路已然沒有用了,朱棣就裝起了瘋,減輕建文帝的戒心,最後獲得了準備的時間會師南下。

這樣的朱棣讓人膽寒,他太可怕了!

朱棣的大軍就是在朱高熾想東想西的時間裏到了眼前,朱高熾穩了穩心神,帶着兩個弟弟上前恭迎朱棣:“兒子,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恭迎父王凱旋。”

朱棣騎在馬上,看着下面三個單膝跪地的兒子叫起,只是匆匆一撇後,後面等候的北平府官員便上前恭迎朱棣大軍,朱高熾兄弟三個自然是要退到一邊讓位置的。

一番迎接過後,大軍進城,朱高煦和朱高燧坐馬車,朱高熾騎了一匹棗紅色的馬跟在倆小孩兒的馬車旁。

朱高熾的騎馬的技術不算太好,只是沒參軍時經常去馬場溜幾圈,但是抛去這個,除了火箭,他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海裏游的沒有不會開的。

倆小孩兒本來看他們大哥不是跟自己一樣坐馬車而是騎馬就想要鬧,但是被朱高熾沉着臉罵了句:“站起來還沒馬腿高,騎的什麽馬?”就乖乖去坐馬車了。

這幾個月跟着朱高熾練拳,朱高熾恩威并施的小鞭子抽着,小禮物送着,把倆小孩兒唬的乖乖的,讓徐冉英直嘆可有人能治得住他們兩個了!

朱高熾三兄弟回到燕王府的時候,并沒有見到朱棣等人,大軍回城還有很多事情要安排,所以朱棣沒有直接回燕王府,而是去了軍營坐鎮指揮安排,張玉和朱能等人是肯定也要跟随一起去的。

朱高熾等人回來的時候去了徐冉英的蘭亭院,徐冉英聽了情形,就交代朱高熾用了午飯後先上山去,上午為了迎接朱棣沒去,下午朱棣不會回來太早,只是趕上晚上的慶功宴前回來即可,

徐冉英是真的怕朱高熾的身體在變回過去那樣,她覺得現在的朱高熾很好,真的很好!

徐冉英在交代了朱高熾以後,就吩咐碧翠準備膳食給朱棣送去。他還要再去廚房看看,晚上的慶功宴也不能有什麽差錯。

朱高熾聽了徐冉英的話後并沒有什麽異議,并在心裏再次肯定徐冉英是一位很好的母親。吃了午飯後朱高熾便上山自己訓練去了!

朱高煦和朱高燧累壞了,吃了午飯便去睡覺了,上午真是太痛苦了,朱高燧都沒來得及和白白玩鬧就睡着了,小奶貓白白看主人朱高燧都睡了,就也鑽到朱高燧的被子裏睡覺去了,朱高燧身上的肉軟軟的暖暖的,睡在他身邊正好眠。

9老爹太強悍(二)

朱高熾下午沒出去多長時間,他回來的時候朱棣還沒回府。朱高熾回來後沒什麽事幹就去了朱高煦和朱高燧那,這倆小家夥兒還小,所以暫時跟徐冉英住在一個院子裏,等到再大些就搬到獨立的院子去。

朱高熾進屋的時候,看見朱高煦和朱高燧都在暖塌上,朱高煦在研究華容道,朱高燧在對着小奶貓白白說話,絮絮叨叨的也不知道在說些什麽,只是一人一貓,一個不停的在說,一個懶洋洋的眯着眼睛甩尾巴。

朱高熾站在塌邊看朱高煦玩華容道,小奶貓白白見到朱高熾喵了一聲打招呼,站起來走到朱高熾身邊蹭朱高熾以示親熱。朱高熾伸手摸了摸白白的腦袋,又用手指撓撓它的下巴,白白舒服的眯眼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

朱高燧看白白站起來走了,擡起頭後看見朱高熾站在塌邊歡喜的說:“大哥你來啦!”朱高煦聽到聲音才知道朱高熾來了也過來問好。

“你們兩個小搗蛋,今天怎麽這麽乖?”朱高熾問。

“嘿嘿,大哥今天外面太冷了,再說…再說父王不是回來了嗎!”朱高煦無辜的看着朱高熾賴皮的說,朱高燧抱着白白點頭附和。

“呦,是嗎,外面冷吶?平日也沒少見你們兩個出去折騰,直說是因為父王回來了,你們倆怕了就得了!”朱高熾戲虐的眨眨眼。

朱高煦臉有些紅,被大哥發現并且當場戳穿了,真是的,一點也不給他留面子,大哥什麽的果然太讨厭!朱高煦不高興了,就鬧上了,撅着嘴惱羞成怒,瞪着朱高熾。

朱高熾一看弟弟不禁逗,炸毛了忙說:“好了,好了,不說了還不行嗎?小氣包!”用手指戳戳他鼓鼓的腮幫子。

朱高熾不說還好,一說他更生氣了,還敢用手戳他,(@)~哭給你看!

一雙圓眼裏馬上蓄滿淚水眼看就要決堤,說時遲,那時快,朱高熾一看不好,邊關告急,馬上從懷裏掏出兩本小人書,金剛葫蘆娃!(==)拿起一本扔到朱高煦懷裏,一本扔到朱高燧面前。

朱高煦被他大哥這一舉動弄懵了眼淚也沒了,低頭翻看手裏的東西,裏面全是有意思的畫,當下心裏很滿意,擡起頭沖朱高熾撇了下嘴,算你識相!

朱高熾很無奈,誰讓他欺負小孩兒在先呢?

朱高燧很高興,抱着書看裏面的畫,他倆還不太認得字。(⊙﹏⊙)。有禮物收誰不高興?誰像他二哥那麽傲嬌,聽話的孩紙才菜有肉吃︶。

朱高熾見朱高煦小盆友情緒穩定了,才放下心來。沒一會便有下人來報王爺回府,慶功宴一會就要開了,徐冉英派人來找他,讓他和朱高煦朱高燧換衣服去赴宴。

朱高熾回去換好衣服後,就去接兩個弟弟和徐冉英一塊去前廳。他們到的時候朱棣與此次北征有功的部下已經落座,一陣寒暄請安後徐冉英坐在了朱棣的旁邊,朱高熾帶着兩個弟弟坐在朱棣的左下方,右邊坐的分別是張玉和朱能和陳九問。這三個人都是朱棣的心腹地位自然不一般,這次北征陳九問沒有跟朱棣一起去,至于因為什麽朱高熾也不太清楚。

整個宴席上氣氛很好,畢竟是打了勝仗凱旋而歸,徐冉英坐了沒多久便離了席,畢竟都是大男人,王妃坐上面他們也放不開。

徐冉英和朱棣從小就認識,天下還沒有大定還在連年征戰,大人們都忙着打仗,朱棣即不是長子也不是幺子,小孩兒家整日無聊,朱棣就在他爹的各個大将家到處流竄,比如常遇春家,李文忠家,湯和家,在比如徐達家。

同人不同命,現在的太子朱标當年卻在朱元璋有意的操作下,早早的便跟軍中學問好的劉基等人念書,而像朱棣這樣爹不疼娘無力的孩子只好散漫的混着日子。

徐冉英那個時候的性格是有些野的,從小就和他二哥徐增壽一起跟着朱棣和李文忠家的李景隆到處亂竄,跟個假小子一樣比朱棣這幫真小子們還淘幾分,反正她他爹那時候就她這一個閨女,疼的不得了闖了禍也不怕,又有她二哥護着,旁人也欺負不到她頭上去。

這樣到處野的日子并沒有因為朱元璋打入南京稱帝而結束,而是在情窦初開遇見那一個人時,才結束了這樣漫無目的到處野的日子,只是後來一步錯步步錯。

徐冉英在很多年後,依然會夢到那個人一身铮亮威武的铠甲出現在自己的眼前,滿眼笑意逗弄的對自己說:“小冉英這是在等誰,穿的這般漂亮?莫不是在等你茂哥哥我?不若這樣,等你長大後就嫁了我去吧!啊?哈哈哈”

徐冉英走時本想把兩個小的也帶回去,可是他們兩個看他大哥不回去,所以也鬧着不回去,都齊刷刷的撅嘴看着朱高熾,這讓朱高熾嘴角一陣抽搐直想扶額,最後實在鬧不過他們朱高熾只好讓來帶朱高煦和朱高燧走的丫鬟,回去和徐冉英說他會照顧他們兩個,不會讓他們搗亂,等宴會結束後會親自送他們回去的。

朱高熾想的是朱棣剛回來,待會兒肯定是要去徐冉英院裏的,自己照顧兩個年幼的弟弟,是多麽的識相和善解人意啊!(衆人:…… -- )

打發走了丫鬟,朱高熾回頭看着那兩個小混蛋,卻見他們兩個正湊在一起賊笑,瞪了他們一眼罵道:“笑什麽?還不快坐好,好好吃飯!”朱高煦和朱高燧對視一眼,乖乖坐好。

過了一會兒有人過來安排朱高熾和兩個弟弟過去給朱棣敬酒,朱高熾領着兩個胖墩墩的弟弟端着酒杯來到朱棣面前拜道:“兒子恭賀父王凱旋歸來。”

此時朱棣已經有些微醺,眯着眼看着面前的三個兒子,兩個小的長高了一些,變白胖胖虎頭虎腦的看着更結實了,變化最大的是這個大兒子朱高熾,臉上褪去了有些病态的白,取而代之的是健康的小麥色,身姿更加挺拔,跟過去最不同的是眼神,此時的朱高熾眼裏沒有了原來的拘謹與生澀,而是眼神清亮,目光堅定,炯炯有神。

他沒有錯過剛才三個兒子在下面的互動,兩個小的什麽時候跟大兒子這樣親熱了?朱棣看着這些變化是有些疑惑的,看來今晚一定要到冉英那裏解下惑了!

朱棣一般喝多了酒是不願意去蘭亭院打擾徐冉英的,徐冉英也知道朱棣的這個習慣。不得不說朱高熾同學的自以為識相是有些多餘的!

朱棣打量了三個兒子幾眼,伸手接過兒子們端着的酒一一喝下。

朱棣在打量兒子的同時,朱高熾也不着痕跡的看了朱棣幾眼。

依朱高熾專業的角度目測朱棣身高應該在186cm,體重65公斤,鞋號48碼左右,三圍 … 呃 … 三圍 = =這個就不說了…(專業角度就是觀察敵情,對手的身高體重武力值什麽的,你有沒有瞎想什麽不純潔的東西?說你呢!就是你,還在看誰?)此時的朱棣才剛剛30歲,正值壯年,身材挺拔偉岸,臉部線條有些冷硬,劍眉斜飛入鬓,一雙墨瞳帶着些閑散的玩世不恭,仔細看卻深不見底,飽滿的嘴唇微抿着,聲音有些沙啞,總之給人一種有些雅痞的感覺,第一眼看上去很正派的一張臉,卻偏偏讓朱高熾覺得這是個有些痞的人,不知道為什麽。

于是這對父子就這樣的第一次友好會晤了!~(vv)~

朱高熾三兄弟敬過酒後,又有許多人連番上來敬朱棣,兩個小孩兒坐了一會兒就不耐煩了,奈何他們老爹坐在上面,大哥又在旁邊壓制着,所以不太敢造次,倆小孩兒吃飽飯後就有些困,小腦袋一點一點的,好在沒一會兒宴會就結束了。

朱高熾一手抱着一個往徐冉英的蘭亭院走,兩個小東西也願意讓他們大哥抱着,很安穩的把小腦袋一左一右的搭在朱高熾的肩膀上。

張玉和朱能跟在朱棣和朱高熾後面,朱能已經不醒人事了,張玉有些無奈的扶着他的腰往前走,邊往前走邊看着前面的朱高熾和朱棣,朱高熾懷裏抱着兩個小孩兒,朱棣喝多了被三寶扶着,不知道的還以為朱高熾才是那兩個小孩兒的爹呢,吃飯的時候給夾菜,睡着了抱着往家走。

“不過話說,不是都傳大殿下身體一向不太好嗎?連王爺自己好像也提起過,可看今天大殿下的精神,還有抱着兩個小殿下的時候腳步平穩沒有一絲勉強,可見身體是極好的,而且看得出來是有些武功功底的,怎麽也不像是弱不禁風的樣子。”張玉有些疑惑。

朱棣已經喝多了,被他的近侍三寶扶着,最後也沒去蘭亭院,因為他沒跟三寶說,三保就按照慣例把朱棣扶回楓橋院去了。

朱高熾還挺納悶,怎麽走着走着朱棣不見了?他也沒多想,把那兩個小祖宗送回去後就回自己的問鴻院去了。

********************************************************

朱棣第二天醒來的時候看着床頂有一瞬間的錯亂,好半晌才回過神,想起自己已經回到北平自己的燕王府了,頭還有些痛,朱棣慢慢回憶了一下昨天的事情,好像有什麽事想要辦還沒辦的,對,想想…昨天大軍回城,熾兒帶着煦兒和燧兒來迎接自己,熾兒…對,熾兒!

朱棣從床上做起身,拉開帷幔,本就沙啞的聲音變得更加低沉,對外面喊到:“來人!”

徐冉英一早就到楓橋院來了,知道朱棣昨日肯定是要喝醉了的,而且他醉着得的時候是不肯喝醒酒湯的,第二天就要早早的給他準備好送過去。

徐冉英到了沒多一會兒就聽到裏面朱棣喊人的聲音,親自端着溫度剛好的醒酒湯進去,先讓他喝了然後親自伺候他穿衣洗漱。

“冉英,都說了這些事情就讓下人們去幹,這大冬天的一大早跑過來生病了可怎麽好?聽四哥的話吧,小時候也沒見你這樣溫柔體貼,野的跟個小子似得,你那時候…”說到這裏朱棣似是想到了什麽,沒有在繼續說下去,朱棣看了徐冉英一眼,發現徐冉英臉色依舊如常,才悄悄松了口氣。

“對了冉英,熾兒身體好像大好了?我昨日見他精神很好,臉色也不錯。”朱棣轉換了個話題。

“嗯,正要和四哥說呢。”徐冉英轉身揮退了碧翠和三寶,雖然他們很衷心,但是有些事情還是知道的越少越好。

“這件事還要從王爺出征後第三天說起……”徐冉英這樣那樣的把前因後果都對朱棣說清楚了,朱棣對兒子能有這樣的奇遇也很新奇,到是對朱高熾教朱高煦和朱高燧練武到時沒怎麽放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