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13)
“呦,動手?你動一個我看看?”啪啪啪朱棣照着朱高熾的嫩屁股又連拍了好幾下。
等到了床前朱棣把朱高熾往床上一抛,得到自由的朱高熾眼疾手快的拽住朱棣一塊倒向床裏,然後一咕嚕翻身壓在朱棣的身上,不管不顧的開始邊親朱棣邊使勁扒他早就想扒掉的裏衣。
“你猴急什麽?我又跑不了。”朱棣撫摸着朱高熾的背,有些無奈的道。
朱高熾擡起頭,眼睛亮晶晶的看向朱棣,高興的道:“父王你同意啦?”
朱棣撇嘴:“又不是沒讓你在上面過,至于說的好像有多苛待你似得嗎?”
朱高熾翻了個白眼道:“那都是多少年以前的事啦?父王你也好意思說,我都快想不起來上一次是什麽時候了。”
朱棣聽後輕咳了下,有些別扭的道:“這麽多廢話,還做不做?不做趕緊下去。”
“做,當然做!嘿嘿,父王我覺得我現在的技術絕對有進步,你就好好享受吧!”
朱棣無語,臭小子話真多!不過話說他最近的技術好像确實有些長進,比過去娴熟多了,不過這動作怎麽越來越慢?等了好半天朱棣擡起頭看向還含着自己一個凸起的朱高熾,朱棣觀察了他足有一分鐘脖子都僵硬了才确定這臭小子真睡着了!
朱棣看着朱高熾睡着後的模樣有些哭笑不得,累成這樣還想着做上面那個,真是不知道說他什麽好。過了一會朱棣見朱高熾沒有要醒的跡象,抱着他翻了個身讓朱高熾睡到床上,臨睡前朱棣心想這可不是老子不給你機會,過了這個村下一個店可就不知道在哪了。
第二天啓程之前朱高熾的臉色一直陰沉沉的,整個人都被無限的怨念所籠罩,看什麽都不順眼,他其實就是在跟自己生氣,尼瑪那麽重要的時刻他居然做着做着睡着了,在看朱棣那明明擺着幸災樂禍劫後餘生的表情,嘴上還非要痛訴朱高熾昨晚的惡略行徑的樣子,朱高熾就覺得自己的頭頂有一把三昧真火在熊熊燃燒。
好在臨出發前朱棣拉過朱高熾在他耳旁輕輕的說,等他回來就把這一次補給他,朱高熾聽後這才臉色稍齊轉怒為喜。心情一好朱高熾才想起之前一直想跟朱棣說的事,他告訴朱棣要防備兩個人,一個叫盛庸一個叫鐵铉,并且叮囑朱棣一定不要輕信這兩個人,這兩個可都不是什麽等閑之輩。
見朱棣滿口答應了,朱高熾才放心的帶人啓程回北平。
白溝河一戰李景隆逃得倉皇,留下不少兵丁被俘投降,所以朱高熾回北平朱棣讓他帶了三萬之前的北平老班底,這些人都是家在北平的士兵,朱棣比較放心。
回北平的路上朱高熾基本沒遇上什麽大股的正規軍阻攔,所以路途還算比較順利,開戰前些年朱高熾跟火器營總旗黎莽研制打造了不少火器,而這些火器的制造點就在之前剿滅的那幫山匪的隐蔽山寨裏,經過幾年的儲備那裏的火器數量相當可觀。
由于戰事吃緊,朱高熾回到北平後并未多做停留,只交代朱高煦和朱高燧照顧好徐冉英,守好北平城等他們回來。
在往回趕的時候,途中朱高熾接到了朱棣已經帶人追着李景隆打到了濟南,而此時駐守濟南城的正是朱高熾走時叮囑朱棣小心應對的盛庸與鐵铉。
歷史上朱棣在這濟南城下吃了幾次敗仗,朱高熾一早就知道,之所以沒有阻止朱棣去攻打濟南,是因為他沒有什麽拿得出的理由勸說朱棣放棄這在他人眼中已經搖搖欲墜的濟南城,而此時的濟南對于朱棣來說也确實很重要,濟南是一個進可攻南京,退可守北平的重要據點,拿下濟南城那麽就離攻破南京就不遠了。
為難的是朱高熾沒有什麽好的說法,他總不能跟朱棣和他的那些大将們說,我是從幾百年後穿越來的,這一戰你們勢必不可能打贏,還是早點撤兵吧!
此時的朱棣與朱允炆的實力懸殊還是非常巨大的,不阻止朱棣去濟南碰壁,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盛庸與鐵铉的兩次捷報讓朱允炆看到了希望。
由于朱元璋的原因此時朝中能與朱棣對抗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在接下來将近兩年的時間裏,朱允炆将朝中大量的人力物力派往前線支持盛庸平定叛亂,幾年的戰亂讓朱允炆的視線都集中在了其他地方,所以長期下來至使朝中守衛空虛,才讓朱棣抓住了機遇,攻克了南京直搗黃龍。
這樣的時機不是在一天兩天內形成的,而朱棣派兵攻打濟南城大敗就是一個契機,如果因為自己的插手讓這個契機消失,朱高熾不知道朱棣的造反之路是否會因此改變,朱高熾真的不敢拿這個契機開玩笑,所以他在德州攻破後就借機回了北平。
83章
德州城,朱高熾啓程回北平後,朱棣接到消息李景隆帶着他手底下十幾萬人往濟南方向跑去了,此時濟南府守衛空虛,正是一個趁虛而入的好機會。
“王爺,濟南是個好地方,進可攻退可守,這是個好機會!”張玉思索片刻後覺得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機會。
朱棣聽後沒有立刻做出回應,他轉向一旁的道衍:“軍師覺得如何?”
“王爺我們過去的根基在北平,現在深入腹地如果拿下濟南城即可無後顧之憂,現在濟南的守衛松散,能拿的出手的也就是李景隆的十幾萬人,他現在應該十分畏懼王爺的威名,如無意外濟南唾手可得。”
是啊如無意外,現在的濟南就像那柔弱的花任人采摘,但世事難料繼平安之後朱棣最大的對手出現了,這也是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家夥,朱棣将從這裏開始與盛庸開使長大兩年的拉鋸戰。
“既然如此,傳本王令明天一早大軍向濟南方向進發,圍剿李景隆剩餘殘兵拿下濟南!”
朱棣率兵在即将達濟南城的時候,遇到了李景隆的部隊,而此時已經對朱棣怕到骨子裏的李景隆望風而逃,這次他又是故技重施包袱款款的自己跑了,他手底下的那十幾萬人馬再一次全部送給了朱棣。
當朱棣帶着又進一步壯大的隊伍一鼓作氣趕到濟南的時候,盛庸與鐵铉這兩個好搭檔也已經勝利會師,鐵铉原是山東參政,一直在給李景隆的部隊運送糧饷,算是李景隆的後勤部長,當李景隆戰敗後,鐵铉一路收編了那些被打散四處奔逃的士兵,将他們一一整編後趁朱棣還沒到達濟南之前,先一步與盛庸回合了。
歷史證明孤城并一定意味着柔弱嬌軟易推倒,四兩撥千斤也不是只有耿文炳與朱高熾兩人會用,事實上盛庸也是個中好手。
朱棣率軍抵達濟南後,立刻對濟南城采取了強攻,張玉朱能齊虎等大将連番帶人攻城數日未果,此時的濟南城就像一個病嬌瘦弱攻一樣,每次都讓人感覺快要斷氣了,卻在最後頑強的活了過來,并且xx功能依舊十分強大,不時的還能反擊一下。
濟南久攻不破,朱棣的一個手下給他出了一個注意,給盛庸和鐵铉送個消息,就說我們打算決堤放水淹了濟南城,然後給他們半天的時間最為考慮。
盛庸等人固守在濟南城裏,鐵铉之前的到來給他們送去了大量的糧草,所以他們根本是有恃無恐一點也不愁。朱棣不想決堤真淹了濟南,不過吓唬一下也好,實在不行在想其他的辦法。
這樣一封威脅的信很快就被送到了盛庸與鐵铉的面前,在他們看來朱棣連起兵造反這樣的事都幹得出來,那放水淹了濟南也不是不可能,到了這個份上他們兩個死不死的沒有關系,但是濟南城的百姓何其無辜?
當天下午朱棣接到了一千多降兵,和他們同時送來的鐵铉與盛庸聯名的降書。降書內容及其莊重嚴肅言辭懇切,中心意旨就是投降可以,但是他們不敢相信城門打開後朱棣會不會屠城,他們對朱棣的人品持懷疑态度,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朱棣你既然想要讓我們投降就必須拿出點誠意來,今天下午若你敢獨自一人前來受降,我們便相信你會厚待濟南城的百姓,事後我們二人任憑你處置。
再精明的人也有犯糊塗的時候,當時做的時候沒覺得,但事後總會想我當時怎麽那麽傻逼,明明這事放到平時怎麽想都不可能會去做的,當時肯定是被穿越了不然不會幹出這麽傻的事。
就像前幾天一向自诩精明幹練的我,就被騙了幾百塊大洋,我就覺得當時我肯定腦抽了,如此漏洞百出的騙局我居然信了。
于是朱棣同志也幹了這樣一件事後萬分唾棄自己的事,他同意了盛庸和鐵铉的要求,從來都是精明狡詐無比的朱棣就像被人洗腦了一樣同意了!
最後喜聞樂見的朱棣同志被騙了,當他來到城門下剛剛打算催馬進到濟南城的時候,城門樓上放鐵板的兄弟手抖放早了沒抓到朱棣,反倒把他激怒了。
逃回大本營的朱棣在沒有朱高熾降火的情況下,心情十分糟糕,他決定直接用大炮哄城門,盛庸那裏可沒有改良過後的大炮和精準的射手,所以朱棣可以毫無顧忌的對着城門炮轟,朱棣現在手裏的炮彈已經不多了,但是炮轟城門應該還是沒什麽問題的。
之所以先前沒一上來就拿大炮轟,一是因為朱棣根本就沒覺得濟南城會有這麽棘手難攻,二是因為在朱棣的思維力一直都是相信自己的精騎多過于火器,雖然現在有所改觀,但是火器這一項還沒有在朱棣腦中形成根深蒂固的觀念,所以他才在一開始的時候沒想起來。
經典的一幕來了,當朱棣的大炮對準濟南城的時候,城牆上噼裏啪啦的甩出無數用繩子拴好的木牌來,其中懸在城門下的那塊面積最大,上寫八個大字:太祖高皇帝之靈位。
甭管這些木牌有多粗制濫造,但那八個字就能讓朱棣不敢輕舉妄動,個人認為盛庸的這個計策比朱高熾往牆上澆水還要經典,朱高熾的冰牆李景隆還可以讓士兵去爬一爬,濟南的這面城牆朱棣想過去,就只能與當時的李景隆大兄弟一樣坐飛機了。
朱棣在濟南耗費了太長時間,他也沒有那個實力圍困濟南等待他們糧草斷進,攻又攻不破耗又耗不起,所以朱棣只得暫時退兵,而讓朱棣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盛庸竟然敢帶着他那為數不多的人悄悄跟在他身後偷襲了朱棣,并且一舉收複了德州。
這樣一來沒有了德州城這個根據地,朱棣只好帶着人班師了北平,并且在路上碰到了朱高熾等人。
見面後朱高熾只安慰了朱棣一句話:“父王,你不是神!你只是一個凡人,沒有人能夠一直長勝不敗!”
朱棣皺着眉頭斜眼看向朱高熾道:“我怎麽聽了你的話以後更火大了呢?”
“呃……好吧我不會安慰人,父王你就當沒聽見吧!”
“過來!”朱棣張開手臂待朱高熾靠近,便把他攬進了懷裏讓他坐在自己的腿上,臉埋進朱高熾的脖頸,靜默的抱了好久。
建文二年十一月,朱允炆下旨撤去李景隆統帥之職,親封盛庸為征北大元帥,封平安與陳晖為左右副總兵,令盛庸統領三軍開拔征讨朱棣。
上一任元帥李景隆同學兵敗濟南後一路跑回京城,禦史們紛紛上奏要求立斬李景隆,但被朱允炆以李景隆乃皇親血脈為由給拒絕了。
經過休整朱棣趕在盛庸之前率先對南軍發起了攻擊,一路從滄州開始先後攻克了德州、濟寧、臨清等地。
再次開戰,朱高熾深深的思考過,要不要順應歷史就這麽走下去,東昌之戰險之又險,不僅折損掉張玉這名朱棣的心腹大将,朱棣自己也更是險些九死一生,扯淡的第二次妖風誰知道會不會準時出現。
朱高熾至今都在後怕上一次的兵行險招,朱高熾覺得當時自己一定是昏了頭了,才會讓朱棣去當誘餌,如果那天稍有偏差朱棣很有可能就再也出不來了。況且朱高熾并不想看到從小看着自己長大的張玉就這麽慘死,北軍士兵死傷慘重,這并不是朱高熾想要看到的。
而盛庸的幾次連勝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有效的遏制住朱棣南下的腳步,使得山東境內的重要戰略地點得以鞏固,讓當時的時局得以保持平衡,不至于出現一邊倒的局面,然後經過長時間的拉鋸戰,使得朝中守衛空虛,從而讓朱棣抓到機會南下。
這是一個慢慢消耗的進程,但是之前的朱棣需要循序漸進,是因為盛庸使用了正确的方法對付朱棣,他找到了朱棣弱點。
他的手下平安了解朱棣的指揮方法,而盛庸自己則是找到了兩樣對付朱棣騎兵的法寶,火器與毒弩。這兩樣東西朱高熾并不陌生,實際上這是他最為熟悉熱愛的兩樣東西,如果與盛庸對決朱高熾并不認為他會輸。朱高熾覺得自己笨死了,為什麽早沒有想到這一點。
想明白後的朱高熾決定幫助朱棣加快進程的腳步,南軍連連敗退一樣可以消耗朱允炆的實力,但是這樣變被動為主動,卻可以省卻他們很多事,戰事早些結束大家都安生,百姓也可以不再受戰火侵擾,士兵的死亡人數也可以減少。
做好決定的朱高熾頓時渾身輕松了不少,想這麽多彎彎繞實在是太費腦細胞了。
開戰之前朱高熾特意去為盛庸準備了一份空前的大禮,盛庸你拿毒弩來射我爹,那麽對不起作為本文有點護短的男豬腳,我打算對你使用一下先天的金大腿。好吧,其實也沒有神馬金大腿,不過還是希望你能對這份大禮感到滿意。
84章
得知朱棣即将到達九昌的消息,盛庸率軍背城而戰,事實證明被動挨打不如主動出擊,一味的防守為人驅趕只能助長敵人的氣焰,換來無限的騷擾和逐步的蠶食,這種時刻唯一的辦法就是一棍子打殘他,讓他在沒有嚣張的本事,否則你就永遠只能受人欺負。
盛庸特意針對朱棣排兵布陣做好了陷阱等待朱棣,他相信自己的布置絕對能夠起到作用,朱棣的精騎确實厲害讓敵人聞風喪膽,但那又怎樣?他為了這最後的決戰放棄了很多城池,一步一算有計謀的敗退,最終将朱棣吸引到了九昌。是死是活,就看這一戰了!
兩軍對壘,朱棣率先領兵對盛庸展開了攻擊,根據朱高熾的安排,讓朱棣和張玉兩人各自率領騎兵攻擊盛庸的右翼和右翼,這純粹是為了給南軍制造一點小混亂。
戰前朱高熾興致勃勃的拽着張玉和朱棣兩個人抓阄,張玉由着朱高熾開心,畢竟是自己看着長大的,決戰前讓他放松一下精神不至于那麽緊張。朱棣自己則是抱臂上觀,看那兩個人折騰,其實左翼右翼對朱棣來說都差不多,不過朱棣覺得這臭小子的皮又緊了,話說他的習慣真的這麽明顯嗎?
朱棣的指揮風格總的來說就是,騎兵沖擊偏愛側翼,以正合以奇勝從來不用陽謀只愛陰招,為了配合盛庸的思路,朱高熾安排兩支騎兵去混淆視線,先讓盛庸以為朱棣已經上鈎,然後又派朱能和齊虎帶着人攜帶大禮去攻擊盛庸的中軍。至于他自己嘛……
戰局一開先是張玉帶人去攻擊盛庸的左翼,在張玉全力攻擊下盛庸的左翼果然巋然不動,張玉一見之下心中暗贊果然如殿下所見,不過想歸想雖然毫無進展,但他仍舊帶人奮力來回沖擊。
密切關注着戰局的朱棣,在前哨送來進攻的消息後,親自帶着人攻擊盛庸的右翼,南軍一開始稍稍慌亂了一下,但很快就鎮定下來,盛庸自己也不太着急,他想着朱棣肯定堅持不了多長時間,可出乎意料的是朱棣似乎打算跟左右兩翼死磕到底,半點都沒有要到中軍來的意思。
盛庸思考半晌後叫來手下詢問:“叛軍內可還留有人手?”
“回将軍,留是留了不過也就不到兩萬人馬,末将認為那應該是他們看管糧草辎重的後方守衛,那兩萬人馬倒是不足為慮,現在帶人攻打咱們左右兩翼的人,分別是張玉和燕王自己,”
盛庸摩挲着跨在腰間的劍柄又問道:“燕王手下的那幾員大将可都在?”
“這個……除了鎮守後方的陳九問,燕王手下的那幾員大将好像就只有朱能和齊虎好像沒見着面,不過開戰後人荒馬亂的看不見也實屬正常。将軍的意思是他們還有後招?”
“還不好說,不過還是要盡快引燕王到中軍來,以他那個打法我怕時間久了右翼方面還真不一定撐得住。這樣你讓人密切關注戰事動向,待會聽我命令讓右翼開一條口子讓朱棣到中軍方向來。”盛庸想了想決定還是看情況嗎,誘敵深入比較好,不過朱棣怎麽突然改變策略了呢?
“末将遵命!”
時近傍晚,兩軍從天命碰面開始一直打到現在局勢依舊未果,盛庸多次想轍讓朱棣到中軍來皆未奏效,反倒是一心一意專攻兩翼的張玉和朱棣開始一點一點蠶食起盛庸的人馬。
交戰之初盛庸的軍隊之所以能夠抵擋住朱棣和張玉的騎兵進攻,那是因為他一早就算準了朱棣會選擇兩翼進攻,所以他特意在兩邊着重增加了不少人馬在那裏,但盛庸的騎兵數量太少整體素質也比不上朱棣的北軍,所以時間一長他的弊端就顯現出來了。
就在朱棣與張玉帶人一點點挺進的時候,天剛一擦黑朱能和齊虎兩個人分別帶着兩千人從兩個方向進發,朝着盛庸的中軍摸了過去,這兩千個士兵身上除了腰間誇的長刀和箭上背的弓弩外,每人腰間都別着兩枚手榴彈,朱高熾給朱能與齊虎的任務就是,在半盞茶的時間內務必讓所有人都将手中的手榴彈扔到敵方陣營裏去。
這真的是一份大禮,四千人一人兩顆手榴彈,那麽就是八千顆手榴彈,這可真夠南軍喝幾壺的了。
為了這份大禮,朱高熾提前讓葛二蛋和魏漢着手訓練了這一萬個人将近一個月時間,就如何讓一萬個人在十分鐘之內,有條不紊的扔光手上的兩枚手榴彈這個課題,朱高熾着實和葛二蛋、魏漢兩人商讨了好久,人多一個注意不好就很容易先自亂陣腳。
于是如何扔,幾個人一起扔,扔完以後怎麽換下批人,成了當務之急必須先解決的問題。但是這個東西沒有先例,所以朱高熾智能帶着人一點一點的實驗改動,最後總算功夫不負有心人,出征的時候總算勉強能夠達标了。
當朱能和齊虎帶人來到南軍中軍之前時,南軍的士兵總算松了一口氣,哎呦可終于來了,黑暗中他們也沒看清楚對方究竟有多少人,反正不管怎麽樣有人來了就行,不過兄弟來都來了你們到快動手啊!你們動了手我們好依照上頭吩咐的讓你們進來啊!
等了一會北軍士兵喜聞樂見的動手了,但是,呃……他們在幹什麽?
北軍初一接近自己的中軍,盛庸就接到了消息,他摩拳擦掌的撥馬向前,打算親自去迎敵,漫長的等待讓盛庸忘記了最終要的一個問題,那就是來攻打中軍的是不是朱棣本人。
當盛庸興沖沖的快要跑到中軍前沿的時候,巨大的炮彈的爆炸聲讓他胯|下的戰馬受了驚,他本人雖然沒有被爆炸所波及,但是瘋了的馬卻在陣營裏橫沖直撞起來,無論他怎麽勒馬缰都無濟于事。
接下來的十幾分鐘裏,此起彼伏的爆炸聲接連不斷,南軍士兵被震懵了,太可怕了!他們扔的這是什麽暗器?怎麽在他們手中的時候還是好端端的,到了自己跟前卻趕上大炮的威力了,這也太欺負人了吧?
連續的炮彈轟擊,雖然沒讓南軍出現太大的傷亡,因為畢竟是人力投擲,但是巨大的爆炸聲卻還是起到了威吓的作用,因為慌亂和驚馬南軍士兵內出現了大量的踩踏現象,盛庸本人也不知道被擠到哪去了,南軍一時群龍無首紛紛潰逃,朱棣和張玉見狀按事先商量好的計策,将南軍朝同一個方向趕去。
這邊形勢出現了一邊倒的情況,我們來說說不敬業的朱高熾同志在幹什麽,白溝河一戰給了朱高熾啓發,他打算效仿前人也來個地雷戰。所以你當朱高熾沒出現在前面戰場上沖鋒陷陣是在幹嘛?當然是在預先設定好的地方挖坑埋雷。
幹了一天苦力的朱高熾此時正待着他的小分隊們,正躺在山腰上邊休息,邊等待迷途的小羔羊們自己闖進陷井來。
夜晚來臨,當連綿不絕的爆炸聲響起,朱高熾騰一下從地上坐起,仔細辨別着聲源,待确認無誤後才又躺下。
黑暗中魏漢的聲音響起:“殿下,那邊炮響了,是不是快過來了啊?”
“嗯,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估計快來了!”
幾個人坐在山腰上瞪着眼睛豎起耳朵等待着,寂靜的山裏除了遠處的轟隆聲就只有一兩聲夜莺的叫聲。終于,在又過将近半個時辰以後,山下終于傳來了雜亂的腳步聲和馬蹄聲。
“殿下,來了!真的來了!”葛二蛋坐在旁邊激動的不行,挖了一天的坑總算派上用場了。
朱高熾心裏也高興,但還是習慣性的打擊了一下葛二蛋:“殿下我就在這呢,從哪來?”
“嗚,殿下你老欺負我!都這麽多年過去了,你怎麽還在記仇?”葛二蛋憂桑了,真沒沒見過這麽小心眼的人,這麽多年過去了,還是時刻不忘打擊報複。
朱高熾就喜歡看葛二蛋吃癟,這孩子這麽多年過去了,還是這麽呆萌二貨,朱高熾撲上去按住葛二蛋一頓蹂躏。
接收到葛二蛋哀怨的小眼神求救,魏漢一臉黑線十分無語的對朱高熾道:“那個……殿下,他們已經到山腳了。”
“啊?哦,是嗎?咳……”朱高熾清了清嗓子,扒拉了兩下衣服淡定的坐回去:“好啦,好啦!二蛋快坐好,大不了以後都不欺負你了!”
這一晚朱高熾親眼驗收了他們廢了一天時間布置後的成果,當年朱棣也是這樣被算計後一腳踏進地雷陣的,戰争就是這樣殘酷,心慈手軟注定在這個弱肉強食的時代無法生存。
夜色中朱高熾帶着人在爆炸後煙霧缭繞的山林裏漸漸遠去,這個夜晚漫長又凄涼,有人歡喜有人憂,有人一将功成,有人埋骨他鄉。
朱高熾唯一能承諾的是,他會盡全力監督朱棣做一個。
85章
建文三年三月,東昌之戰後盛庸率領的南軍大敗,朱棣帶人在随後的幾個月裏,又馬不停蹄的先後占領了幾座城池,最終在夾河再次遇到了整頓而歸的盛庸。
投彈隊是不能再用了,上一次盛庸被算計的太慘,任誰下一次都會小心防備,由于這一次是遭遇戰,并不像前一次一樣大家一早就知道會碰面,所以現在盛庸的隊伍裏是什麽情況朱棣一無所知,朱棣派了幾波偵察騎兵去探查敵方的陣營,卻都在剛一接近的時候就被火槍和弓弩射成了篩子。
“齊虎,你去點一隊騎兵過來,本王親自去探查。”
“啊?不行,不行!王爺您不能以身犯險!”朱棣的話吓了齊虎一跳,這不那啥呢麽?
“王爺,殿下不會同意的!”朱能說了一句大實話。
朱棣白了朱能一眼:“他是老子我是老子?你們別告訴他不就完了嗎?”朱高熾和張玉現在都不在帳中,朱高熾帶着人去清點火器,張玉則去找陳九問去了。所以現在帳中就他們三個人,而齊虎和朱能兩個誰也勸不住朱棣。
“快去,磨蹭什麽?誰也不準驚動,王爺我一會就回來!”
“那……那末将跟王爺一起去。”齊虎撓了撓頭道。
“你跟着幹啥,老實的在這待着湊什麽熱鬧?”
朱棣前腳剛走,後腳齊虎就去把朱高熾給找回來了,從齊虎那裏得知朱棣的舉動後,朱高熾的火騰一下就上來了,媽蛋這老豆腐是在作死吧,作死吧,作死吧?
尼瑪也幸虧營盤比較大,朱高熾快馬加鞭的在朱棣将将出營地的時候追上了他,二話不說就把朱棣攔下來了。看到朱高熾追來,朱棣暗暗在心裏把齊虎罵了一頓,心說這家夥吃了豹子膽了,居然敢陽奉陰違趁自己走了馬上就去搬救兵。
回中帳的路上朱高熾騎在馬上,那臉黑的跟鍋底一樣,兩人并排騎馬往回走,黑麒麟和大棗兩個不時的望望對方,表示對這兩人很無語。
中軍帳外看到朱棣和朱高熾回來的身影,齊虎和朱能還有聞訊趕過來的張玉陳九問幾人不約而同的擦了擦頭上的汗,幸虧追回來了。
到了朱棣的帳前朱高熾面無表情的自己翻身下馬,跟那幾個守在門口的人點了點頭,也沒管朱棣自己進了大帳,朱棣騎在馬上看了看天,然後沖自己的那幾個手下揮了揮手道:“你們先下去準備吧,待會聽我命令。”
等那幾個人走後,朱棣又在馬上坐了一會,然後才下了馬撩開帳簾,果不其然朱棣一踏進帳中,朱高熾質問的眼神就直直的射向朱棣。
朱棣走到朱高熾的面前摟着他坐到附近的椅子上道:“我沒打算真到對方營盤去勘察,你父王我又不傻,還能真上趕着去找死?”
“你以為我會信嗎?騙傻小子吶?”這明擺着是真打算去的,話說朱允炆是什麽情況?按照之前的表現來看,難道他下的不應該是勿傷吾弟這樣的旨意嗎?為什麽是勿傷吾叔?
“可不就是個傻小子,呵呵……”不傻又怎麽會愛上他?
朱高熾黑臉掐住朱棣的脖子惡狠狠的道:“你跟朱允炆到底是什麽關系?為啥他下旨不讓人傷你性命?”
“你還敢說?這難道不應該是本王問你嗎?他怎麽會莫名其妙的看上你,還為了你下這麽一道旨意?熾兒,你不覺得應該跟我解釋解釋嗎?你是不是還保留了什麽沒說?”
“呃……扯平,這事回頭再說,父王今天這一仗您打算怎麽打?”好吧,他确實是挑挑揀揀只跟朱棣說了部分內容。比如他被朱允炆灌醉再醒來的時候朱允炆明顯跟他同床共枕了這樣的事情,還有他脖子上挂着的吊墜,其實是他情敵送的然後他還帶了十幾年的事情,朱高熾是沒膽跟朱棣說的。雖然沒發生什麽事,但以朱棣的脾氣恐怕短時間內遭罪的還是他自己。
朱棣瞪了轉移話題的朱高熾一眼:“盛庸上一次吃了大虧,這一次他在外圍放了大量的神機營的人,不如先派人去試探一下虛實然後再議。”
朱棣手下有一個将領叫譚淵,這個人也是一直跟着朱棣東征西讨很多年的老部将,但是人總有出錯的時候,譚淵就幹了一見糊塗事,當天朱棣派人去攻擊盛庸的左翼試探虛實,由于兩軍對壘動辄幾十萬人,譚淵駐守的地方離朱棣的中軍有點遠,當看到己方部隊對敵人的左翼已經發起了進攻,還沒接到命令的他便帶着自己的部屬一擁而上對南軍的左翼展開了猛烈的進攻。
由于譚淵誤打誤撞的進攻,盛庸不得不派自己的中軍過去圍剿,譚淵本人受到南軍的夾擊戰死,但這一下卻讓一直無處下口的朱棣找到了機會,朱棣趁夜派齊虎與朱能偷襲了盛庸的後側,南軍的陣勢很快被沖垮,并且同樣也擊殺了一名南軍的大将。
這一仗兩軍誰都沒有占到便宜,契機出現在第二日開戰之時,兩軍剛一開交火戰場上就刮起了大風,朱棣的北軍是順風的那面,而南軍則是頂風的那一面,風沙大的讓南軍士兵們都睜不開眼睛,更遑論作戰殺敵。
于是朱棣率軍順風而下,對南軍發動了總攻,盛庸再次敗北帶着人逃了。
五月,朱棣在南京的暗線送來消息,南京守衛空虛,趁虛而入一戰定江山。
六月朱棣經過周密的籌劃,改變思路放棄借道山東,直接從館陶渡河而過,當得知朱棣再次率兵從北平出來,盛庸、平安、鐵铉等人早早的擺開架勢等待朱棣來戰,可誰知朱棣卻取道館陶,一路進攻到了徐州。
這下在後知後覺的人也察覺出異樣了,朱棣這是要直接打到京城去了!聞訊而來的平安被朱棣半路埋伏擊潰,九月朱棣終于抵達到揚州城,而此時揚州知府在得知朱棣兵臨城下後不戰而降,朱棣未費一兵一卒的進了揚州城。
入城的當天,朱高熾痛痛快快的泡了個澡後,蒙頭大睡了一下午,時近傍晚才被餓醒。
此時朱高熾正仰躺在大床上,一臉幸福的抱着被子舒服的來回滾了好幾圈,奶奶滴一晃從北平出來已經好幾個月了,行軍打仗朱高熾基本上每天都是灰頭土臉一身血,每天睡前別說洗澡了,就連晚上睡覺的時候都穿着盔甲,刀劍枕在腦後一有動靜就得立刻蹦起來,神經繃的跟上了發條一樣。
朱高熾已經有幾個月沒睡過一個安穩覺洗過一個熱水澡了,更別提吃肉了,他現在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