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他也是有脾氣的人

第二天一早吃完飯,林瑜帶着林子言後面跟着秦瑄往鎮上去。

上次在他家門前的一場混戰之後,秦瑄也算是在村裏人面前露了一回臉。

三人來村口坐牛車,村裏的大姑娘小媳婦時不時的看他一眼,林瑜還看到幾個小姑娘臉紅了。

林瑜眯眼看向秦瑄。

秦瑄坐在林瑜身旁,正經端坐一派優雅的仿佛屁股下面不是木板而是龍椅一樣。

幾個小姑娘看着秦瑄眼裏放光,湊在一起小聲的說着他好英俊,好優雅之類的話。

林瑜聽的心裏酸溜溜的,不就一張臉嗎,有什麽好看的,膚淺!

要知道他上次坐這牛車,這些女人看的可是他,今天和秦瑄一起,他徹底被忽略了,他何時受過這種忽視。

女人就是善變,林瑜哼了一聲摟緊懷裏的林子言扭頭不看了。

牛車晃悠了半個時辰,就在林瑜感覺身體快要散架時終于到了。

林瑜活動了一下肩膀,不知道怎麽回事,他感覺肩膀有點酸。

“怎麽了?肩膀不舒服嗎?給我,言言我幫你抱着吧!”秦瑄低聲問道。

林瑜也沒有客氣,直接把林子言放到他懷裏。

他揉了揉胳膊,這半個月來林子言吃胖了一些,再也不是林瑜剛來時摸到的排骨樣了,臉蛋也白了不少,最重要的是有肉了,也算是他這半個月來最大的收獲了,林瑜也挺滿意,就是抱着出門有點累了。

北街這邊還是這麽熱鬧,劉叔把車停好,抽了口旱煙照例說道:“還是那個時間回村,大家別忘了,還坐牛車回去的再回這地兒。”

衆人應了一聲就散開了,他們有的是過來采買,有的是來把自家種的菜,舍不得吃的雞蛋,攢到一堆拿到鎮上來賣,換點錢後再買點鹽、粗糧之類家裏需要的東西。

Advertisement

不只是他們,普通的老百姓生活都是如此,南玥國已經算是比較富裕的國家了,至少還能吃飽飯,北邊的一些游牧部落,每年到冬季就會死很多人,當權者更是經常更替,南玥國的現任皇帝也算是個明君,勤政愛民,朝中雖然有奸臣、但也不多,多得是中正賢臣,與先皇時期相比,百姓的生活可以說是已經相當不錯了,而且當今聖上還十分年輕,只要不長歪,老百姓的生活只會越來越好。

以上這些都是秦瑄說給他聽的,林瑜聽完後突然覺得他現在的狀況好像也不是太慘,穿越大神雖然不顧他的意願把他弄到這個陌生的朝代,但好在國泰民安的,萬一給他整到那個什麽游牧部落去,他可能活不過這個冬天。

林瑜苦中作樂,終于在這落後的時代裏感到了一絲欣慰。

不過……

他看向秦瑄問道:“你知道的還挺多呀!”連朝中有哪些奸臣和和忠臣都那麽清楚。

秦瑄眼神閃爍了一下,冷靜道:“我也是聽城裏的說書先生說的。”

“哼哼~”林瑜看着他意味不明的笑了兩聲,我信你的鬼話。

秦瑄別開臉,輕咳了兩聲,轉移話題道:“碼頭怎麽還沒到?”

林瑜也沒再追問,看了一眼街邊的商鋪,“快了,這條街走到頭,拐個彎就到。”

這時旁邊店鋪正在攬客的的店掌櫃,看到抱着林子言的秦瑄眼睛一亮,忙走上前來熱情的招呼道:“唉,這位公子,今日店裏上新品,裏面還有許多孩子愛吃的東西,公子要不進來看一眼?”

秦瑄被人攔住,停下了腳步,聽到對方的話,側頭看了一眼趴在他肩上呼呼大睡的林子言。

“有他能吃的。”

“有有有,小店裏有好幾種又軟又糯的糕點,就是給孩子和老人吃,您進來看看?”

林子言閉着眼睛,也不知道是不是聽到好吃的了,小嘴還吧唧了兩下。

秦瑄看着輕笑了一下,也沒拒絕,點頭,“可。”

店掌櫃的聽得心裏一樂,臉上笑容更盛,“公子,快請進。”

這位公子氣質不凡,看穿着也像個有錢人,這年頭沒有錢可穿不起錦緞,懷裏還抱着孩子,一看就是疼孩子的人,他多推銷兩句,說不定這個有錢的公子能把他店裏新研究出的幾種糕點都給買了。

至于有錢公子身後的人被他忽略了個徹底,穿着粗布舊衫一看也不像是會給孩子買糕點的人,要是平常,他還會出言招呼一聲,可現在有個大客戶,就沒必要了。

店鋪不算太大,但收拾得幹淨整潔,剛進去就能聞到一股甜香味,靠牆有三層又大又長的木架,上面擺滿了糕點,用輕紗籠罩着,防止蠅蟲之類的東西。

林瑜不知道自己被人嫌棄了,看着兩人進店的背影,他抱臂站在後面郁悶。

好家夥,他就這麽沒有存在感嗎?居然一點也不招呼他,這眼神,難怪東西賣不出去,林瑜在心裏腹诽。

不招呼我,我還不想進去呢。

他可是有脾氣的人!

林瑜在心裏冷哼一聲,轉身看向兩旁。

見不遠處擺着一個賣竹編制品的攤子,擡步走了過去。

再過一個月就得冬種了,地裏的雜草得先清理一下,在這個不能撒除草劑的年代,除草全靠人用手薅,林瑜想買個竹帽,防禦一下太陽的暴曬,他雖然不怕曬黑,但也不想曬禿嚕皮,最重要的是,暴曬容易禿頂。

擺攤的是個五旬老人,手裏正在編制一個竹筐,看到林瑜過來笑道:“想要什麽自己挑!”

攤上東西不少,有竹帽、竹簍、竹爬簍,還有一卷大竹席。

林瑜上手摸了一下,冰涼細滑不紮手,上面的小細刺被人精心處理過,邊緣縫隙都很緊密紮實。

他問道:“叔,這都是你自己編的嗎?手藝可真好。”

被人誇手藝好,老人高興不已,笑道:“是啊,都是我自己弄的,正好趁着農閑編些東西,看看能不能賣出去?”

“肯定行的,這個竹席多少錢?”

“這個是大件,花了兩天多的時間,你給二十文吧!”

“行,再給我拿一個竹帽,一共多少?”

老人看了一眼林瑜手裏的竹帽說道:“竹帽三文,一共二十三!”

“成!”林瑜點頭。

這要是在他那個時代,這可都是傳統手工藝,他曾經在旅游區看到過,門口有人擺個小攤子,上面一些竹編的小玩具,也就巴掌大小,有蜻蜓,青蛙之類的,20塊錢一個,一會兒的功夫賣出去十多個,一天少說能賣出去四五十個,生意好的話,一天抵得上普通人半個月的工資了。

竹編的手藝在這裏卻不稀罕,村裏的老老少少基本上都會,所以也不值什麽錢,一般也就家裏老人閑的時候會編上幾個拿到鎮上換點錢,換不到也可以自己用,青壯年多是外出給人幹活,就像那天林瑜在碼頭給人扛大包一樣,一天下來好的話有個五六十文,純苦力。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