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二天一早,王明遠/喬安平和喬爺爺就推着自行車往集會上趕。喬爺爺拿大頭自行車是他在推,而王明遠和喬安平兩個人就背着自己的小背包拿着一些小東西一行三人趕着趕着到集會上已經有好多人在了。喬爺爺看到一些熟人,他們也是來賣寫東西補貼家用,不過他們賣的都是一些筐啊,自己家種的一些農作物和一些生活必須品。
這些老頭們看到老友都有些遮遮掩掩別扭着,畢竟在他們眼裏被看見賣東西都有些不好意思這些在早些年是要批評的,一輩子都在土裏刨食的莊稼漢如果不是生活所迫怎麽會臨了臨了老了幹起了在他們眼裏不太體面的買賣。
喬爺爺原先很是有些忐忑不安現在發現自己不是一個人在幹心中才放心下來,說實話他是有些不願意來做買賣的但是自己都這麽大了小孫子們又太小自己和老太太萬一有個三長兩短的,留下這兩個小孩怎麽辦趁着自己能動多留點錢給他們才好安心,沒爹沒娘的孩子自己不多做準備他們不得在苦水中泡着如果真這樣自己就是不在了也無法閉眼。
在鄉下這種集會是這幾年才流行起來的,人們在過年前把自己家需要的東西買回去準備好好過個年分田到戶幾年了,比起以前人們手中都會有些錢在中國人對過年是非常重視的,所以整個集會來的人相當的多,王明遠他們把糖葫蘆插在靶子上找了個相對人多的地方由喬爺爺扛着王明遠叫賣,喬安平收錢三人分工明确。
“賣糖葫蘆了,又香又甜的糖葫蘆,葫蘆圓葫蘆甜,要知葫蘆怎麽樣,還得客官嘗一嘗,賣糖葫蘆了。”王明遠扯着自己的嗓子賣力的喊着,喬安平看着他這麽賣力也想叫賣于是學着他的樣子喊起來了:“賣糖葫蘆,賣糖葫蘆”不過翻來倒去的就這麽一句。
沒一會就有幾個被孩子推着來的爸爸媽媽們,先開口問的是個四十歲左右的婦女,她的小孩最小才五六歲的樣子,最大的有十五六歲的樣子。
“師傅,你們這糖葫蘆這麽賣啊?”是問喬爺爺的。
“女同志,我們這有五種糖葫蘆,各種不一個價,像這種沙果做的最便宜一毛一支,這種光山楂的兩毛一支,這種帶花生仁的三毛一支,五毛兩只,最後是水果的四毛一支一元三只,你看你要哪種,不是我王婆賣瓜自賣自誇,這些都好吃。”在喬安平和王明遠驚訝的眼神中喬爺爺很是流利的把他們的糖葫蘆介紹清了。
一聽有幾種糖葫蘆,這些在場的爸爸媽媽們就想着怎樣買最劃算在算算自己家的孩子個數。
“給我來兩個一毛的和一個兩毛的。給這是四毛錢”一個帶着三個孩子的婦女最先開口做成了王明遠他們的第一筆生意。
“好,來你的糖葫蘆,拿好,吃好再來。”喬安平麻利的遞貨收錢。
讓在旁準備的王明遠欣慰不不已,他毫不臉紅的認為這的是他調、教有為的成果。
集會上的人越來越多,王明遠他們祖孫三人到後來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中午本來喬爺爺是準備帶他們吃頓好的,不過人太多就一人兩個一毛錢的饅頭吃了,終于在兩點過後他們就賣完了。喬爺爺看着累的可憐兮兮的兩個小孩心疼不已,收拾收拾東西就把他們帶到賣肉的鋪子上準備多買點肉給他們補補。
來到肉鋪子,人群剛剛散去,望着鋪子上只剩些排骨和個豬蹄,喬爺爺臉上就不好看了,本來是想買鞋五花肉做小孩子們最喜歡吃的紅燒肉的,結果都沒貨了早知道就先來肉鋪子買肉了。看着排骨和豬蹄就讓師傅都包圓了,師傅還添了塊豬肝做添頭,王明遠和喬安平可沒想那麽多,他們想着這次他們到底賺了多少,還有今晚的鹵豬蹄和紅燒排骨,不行要流口水了。
回去的路上,王明遠坐在自行車的前座喬安平做在後座喬爺爺騎着會來到。喬奶奶一早就回在門口了,看着三個風塵仆仆的祖孫趕緊讓他們進屋暖暖端上熱茶取暖,等他們歇了一會才開口問今天的事,本來想作弄下奶奶的王明遠看着老人關心的眼神還是老老實實的把賣的情況如實說了,還把喬爺爺賣的豬蹄和排骨拿出來讓喬奶奶好好大顯身手。
喬奶奶知道今天開張大吉,提着豬蹄和排骨豬肝就進了廚房想着今天好好露一手犒勞犒勞這祖孫三。王明遠等不及就把喬安平的背包翻出來把裏面的錢倒在桌上,一毛一毛的數起來。
Advertisement
“一百六十一塊一,一百六十一塊二,一百六十一塊三,爺爺,哥,我們一共賣了一百六十一塊一,除去本錢四十六塊錢,我們一共淨賺一百一十五塊三毛錢,嘿嘿我們賣的不錯。”
“你說多少,一百一十五塊三,我的天哪,我們那時候去挖鐵路才五塊錢一天,累的要死不說還不要女的,你奶奶我當年可是羨慕的不得了,現在就一個糖葫蘆的營生一天就賣了這麽多,是不是數錯了?你在好好數數。”從廚房出來的喬奶奶聽到王明遠報的數大大的吃驚了。
不僅喬奶奶吃驚了連自诩見過世面的喬爺爺都有些不相信了,認真的看着兩孩子想再聽聽清楚,王明遠看兩位老人吃驚的眼神不出意料之外,畢竟在現在農民年均收入不過一兩百元的年代,一天趕上一年是非常讓人吃驚的雖然自己知道小東西賺大錢但是真拿到手的錢心情還是很激動的,不要說喬爺爺和喬奶奶,喬安平是這些人之中最淡定的一個人,因為他堅信王明遠,他認為什麽事在王明遠的手上都能說的通,就一詞:盲從。
王明遠再三說明他這個數字的真實性,喬爺爺和喬奶奶才完全相信,王明遠乘熱打鐵的想兩位老人提出到縣上去賣,集會不是天天有,而縣裏在過年的前一個月都是人山人海的,他們去賣的話一直到過年還能賣二十天,照着今天的樣子他們賣的好能賺個小三千,這樣他們家就能更好的生活。
雖然糖葫蘆賺錢了,不過讓喬爺爺去縣上賣王明遠還是沒有什麽把握的,不說其他,他們集會去賣只是一天別人不會說什麽,等到了他們掙了錢有些人會眼紅編排了些就能讓喬爺爺顧慮了,現在雖然家家都差不多,但是古語又曰:不患寡而患不均。連王明遠自己都覺得只要他們家想要掙錢想要改善生活就肯定會有一些人氣不服不過這就是個早晚的問題,喬爺爺肯定是知道的就是不知道他會不會肯早些面對這些問題。
喬爺爺聽王明遠提這個話題沒有接話,心中還有些顧慮不過答應明天在講。喬奶奶看一家人的氣氛不是太好就趕緊去張羅着吃晚飯,今晚可是要讓自己家的兩個孩子好好吃都是做了他們喜歡吃的,鹵豬蹄和紅燒排骨還有一道豬肝湯,本來還想留些明天吃看着幹巴巴等着的兩個小子就用海碗一齊盛了端上來了,一上桌,王明遠就抓了一塊豬蹄啃了起來,喬安平則是向排骨進發,兩個小孩啃的滿嘴是油,喬爺爺和喬奶奶看着吃的歡快的兩只都笑了起來,把心中的擔憂都去了大半。
其實平時王明遠還是很注意形象問題的,不過現在嗎,嗯,這個豬蹄真好吃,再來一塊,在吃貨面前什麽都是浮雲,形象?能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