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三天
有了前一晚的經驗,塗莉莉對在樹上過夜已經迅速調整好了心态。這沒什麽大不了的,不就是克服困難野外生存嗎?現代人類好歹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跑,只要森林裏有野果有水源,她就能生存下來。
她給自己打氣,樂觀的想着,沒準以後回到文明社會,還可以寫個自傳什麽的,一定大賣,成暢銷書,她就可以躺在家裏數錢數到手抽筋啦!
像昨晚那樣在兩根樹枝之間做好了繩網,今天要比昨天編的快了一點。
今晚她有了足夠多的幹樹枝,但還是十分小心的使用,保持火堆有足夠的熱量,不要一股腦兒扔太多樹枝進去,以免過早的将下面的濕樹枝點燃了。
手裏拿着一根幹樹枝挑着火堆裏的樹枝,又想到要是蓋好了樹屋,得想辦法弄一塊扁平的石頭放在樹屋裏當做火盆使用,這可比用濕樹枝做的底盤耐用多了。還可以自制木炭,木炭就是沒有燃燒完全的木頭,用水打濕,中斷燃燒的過程,然後曬幹,就成了比樹枝輕又容易點燃的木炭,還方便攜帶。
她拿出筆記本,記下想到的這些東西:水源、樹屋、石塊、木炭。
然後是衣服、被褥、鞋子。其實要是蓋好了樹屋,回到樹屋裏,她可以裸奔,以此減少衣料的摩擦磨損,這樣衣服可以多穿幾個月。不然要怎麽自力更生做衣服呢?她可不會紡織,也沒有什麽現成的動物皮毛,但保暖的衣服必須在冬天來臨之前解決,不然她肯定會被活活凍死。
這麽算算,哪一項都是急需解決的大件事。
就算現在仍然是8月初好了,本地氣候四季分明,要到10月上旬才會真正入秋,天氣轉冷,11月初才算入冬,她還有3個月的時間來準備過冬的衣服和食物,算起來時間很充裕。
又想起來下鄉進村做工作的時候,村民都說“靠山吃山”,山裏的出産還是很多的,本地還出板栗,現在板栗樹也該挂果了,板栗的外面有一層帶刺的殼鬥,成熟後會裂開,裏面是兩粒板栗,所以板栗的一面是半圓,一面是扁平。也有殼鬥裏有三粒板栗的,品種也多,本地種的是大個頭的南方栗種,澱粉含量少,适合做菜,板栗燒雞可是本地名菜之一呢。
野生的板栗個頭肯定偏小,至于澱粉含量就不做要求了,能吃就行。
這麽想想,沒準明天就會找到其他的果樹,前景還是一片大好的。
白天走了一整天,這會兒閑下來,就覺着腿肚子有點酸疼,反正也是閑着,便用手揉着腿肚子。
又吃了幾個青果子。
不到9點,她就睡着了。
今晚睡的也比昨晚要好一點,一覺醒來,都是淩晨3點多了。
火堆差點要熄滅,只留一點餘燼,趕緊塞了一把幹草進去,對着那點餘燼呼呼的使勁吹了好幾口氣,點着了幹草。
重新點了一個火堆,想着如果森林裏有其他人類,會不會看到火光,跑過來看個究竟?不過森林裏枝葉茂密,不到很近的距離,是看不見的。這也許是好事,畢竟你不知道會遇到什麽“人”,沒準是野人,也沒準是什麽別有用心的犯罪分子。
——等等!你千萬不要以為這還是“正常”的世界!你現在什麽都不知道好嗎!
塗莉莉一方面希望這兒有“人”,這樣她就不會是孤獨的,沒準還能互通有無什麽的;一方面又不希望遇到什麽“人”,畢竟你不知道自己會遇到什麽人、什麽事情。
這可真難辦!
【第三天】
早飯依然是青果子。
不能刷牙的問題她已經飛速抛在腦後了,吃飽要緊。
打理了一番後,将昨晚挖的淺坑掩埋起來。在上面插上樹枝标記一下。
今天要往東方搜索。
用指南針指示方向,盡量保持筆直的路線,在樹幹上刻下記號,上午7點出發,9點回程。
上午的收獲非常大!
除了青果子樹,她還找到了幾棵棗樹,棗子不大,青色居多,高處有一些棗子開始泛紅,出乎意料的很甜,并且在棗樹附近看到了好幾只松鼠。
這可是重大發現!
她記下了棗樹距離宿營樹的時間,摘了半個背包的棗子,然後就開始往回走。
條件有限,什麽洗洗再吃是不可能的,在T恤上擦了擦,發現棗子還挺幹淨的,基本上沒有灰塵,也就閉着眼睛吃了。
吃了大概一斤棗子和4個青果子當午飯,休息了一個小時,1點半開始往北走。
地面上有很多樹葉,多年積存,下面幾層樹葉已經腐化,最上面一層樹葉是去年落下的,都沒水分了,幹了,但還沒有開始腐化。這種環境下,樹葉層下面肯定是有很多蟲子的,個頭不大的話,塗莉莉基本就當沒看見了。
還好到現在都沒有看見蛇,大蛇小蛇都沒有看見。
一只細長的綠色蜥蜴從她腳尖匆匆爬過,森林裏有一股特有的泥土的味道,腐敗的樹葉的味道,一點輕微的動物身上的騷臭味道。
這是之前她沒有聞到的。
或許是沒有留意?她回憶了一下,斷定确實之前兩天沒有聞到過。
是不是說,附近有動物?不知道會是什麽動物,她回想以前看過的《動物世界》之類的電視節目,森林裏似乎沒有什麽大型食肉動物,大概是因為森林裏視野不夠開闊,也不好奔跑,就是野狼也不住在森林裏,而是住在山上,占據山洞為巢穴。
她已經确定這附近沒有山,所以野狼這一條似乎可以排除了。
但她還是非常小心,走路盡量不發出太大的聲音——多少電影電視劇都是毀在一根被踩斷的樹枝上面的啊!
她走的很小心,但走的并不慢,注意腳下,繞開樹枝。
那種動物身上的味道越來越濃烈了。
塗莉莉尋思着,這附近莫非有什麽動物的巢穴?
再走了20分鐘,她發現了一處動物巢穴:在幾棵巨樹的中間,地面上有一個個近似圓形的淺坑,淺坑裏是幹草和幹樹葉,巢穴裏沒有動物,但有着濃烈的動物的氣味。
很不好聞。
她摒住呼吸,小心的踩在淺坑之間,繞在巢穴裏走了一圈。淺坑裏有一些脫落的動物毛,她小心的拈起一簇:不算短的茸毛,暗褐色,偏硬。
她想不到這會是什麽動物。
她小心的離開巢穴,爬上不遠處的一棵巨樹。
等待是枯燥無味的,但這段時間不會浪費,她一邊想着巢穴裏會有什麽動物,一邊想着如果要捕獵的話,她要準備什麽工具。她數了淺坑,巢穴裏有至少6頭大動物,但體型不算很大,不知道會不會有幼獸。動物的妊娠期除了少數幾種動物外,都比人類妊娠期短,所以要是春天3、4月份發情,4、5月份懷孕,一般要到秋天生産。
很多食草動物出生不多久就能滿地跑了,比如馬、牛、羊的幼崽,鹿也是。要是她沒辦法捕獵成年動物,似乎可以考慮在母獸生育的時候過來捕獵,這樣至少能抓到母獸和幼崽,做成風幹的肉幹的話,可以保存久一點,算它一個月吧,這就解決了冬天的1/4食物問題了。
動物們傍晚6點多回來了,是鹿。
品種不知道是什麽,體型比較小,毛色很深,沒有斑點,頭上也沒有角。6頭成年鹿,其中2頭體型相對略小,有3頭鹿腹部隆起。
這可真是太棒了!
有動物巢穴,其實就意味着附近一定有水源,而且距離還不會很遠。她記下了鹿群回來的方向,小心爬下樹,饒了小半圈,往鹿群回來的方向走去。
方向是西,應該在昨晚宿營的巨樹的西北方向。
仍然是每隔幾棵樹就在樹幹上做記號,她得記住鹿窩的地點。
走了不到半小時,她看見一條小溪。
其實,是先聽見了流水聲,順着水聲找了過去,就是一條水面有1米多寬的小溪。
潺潺溪水歡快的流淌着。
真是太棒了!
流動的水比池塘裏的水幹淨,看了看上游,沒有其他動物在喝水,于是她從背包裏拿出礦泉水瓶,蹲下來,灌了滿滿一瓶水,然後一口氣喝了大半瓶。
接着,洗了手、洗了臉。
拆了一個壓縮毛巾,在水裏打濕,擰幹,擦幹臉。
能夠洗洗臉還是很舒服的,最好還能洗個澡。不過眼看着已經傍晚,天色漸暗,先不着急。
又喝完了礦泉水瓶裏剩下的水,再次灌滿礦泉水瓶,收到背包裏。
既然找到水源,她就不慌了。
她在心裏計算了一下從小溪邊到鹿窩、從鹿窩到昨晚的宿營巨樹的距離,覺得花個2小時回去是浪費時間,她沒在那兒留下什麽東西,小溪邊也有得是幹草和幹樹枝,完全不用回去。
天還沒有完全的暗下來,還有10分鐘。很是昏暗,但還可以看清地形。
塗莉莉在小溪的東邊尋找合适的大樹,一邊收集幹草。幹草是一種葉子細長約有一指寬的低矮草本植物的枯葉,夾雜在今年的新葉中間,很多,遍地都是,小溪邊尤其多;還有其他種類的草,其中一種草長得很高,草的莖很長,開着白色的棉花似的花,有點像是某種菖蒲之類的草。
蒲草的花可以跟幹草夾雜在一起,做被子和褥子都可以,只要她不對蒲草的花過敏的話。她捋了一點蒲草花,在左手內肘處揉了揉,然後把花絮扔了。
這是試驗是否對花粉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