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四天(2)

巨石下面的缺口裏也都是小一點的碎石,看來是碎石從大岩石上脫離之後,掉下來摔碎的,于是這個缺口裏面也沒有什麽動物生存的痕跡。

碎石有大有小,但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先确定不會再掉碎石下來了。

她折回森林中,挑了一根粗細合适的樹枝,削掉小樹枝,成了一根木棍,返回巨石下面,一點一點的從最外面往裏,敲着巨石的底部。

有一些碎屑掉了下來,沒有成片成塊的碎石掉落。

巨石非常大,大概有4層樓高,幾乎是個正方形,這個最大的缺口最高大概有2米,外高裏矮。

這麽大的石頭,肯定不可能随便滾動,除非地震;排除掉地震,最大的危險就是碎石掉落,只要沒有碎石突然掉下來的危險,就可以住人了。

她計算了一下,最好還是用樹枝在缺口裏架一個屋頂,就像礦井中用的那種木架,這樣安全系數可就是大大提高了;然後用樹枝紮起“牆壁”,這是為了抵擋動物;搞完基礎建設,還可以在外面用樹枝架設防禦工事,仍然是用樹枝,樹枝的一頭削出尖角,然後綁在木架上,尖角對外,這樣要是有什麽動物想吃她,會先被木刺戳死。

狡兔三窟,巨樹上的樹屋也是要蓋的,在小溪的兩邊各蓋一個樹屋,可以當成食物儲藏室;食物不要怕多,一定要多多收集。

說幹就幹。

不過幹活之前,還是要先吃飯。

又從小溪裏抓了一條魚,生了火,烤烤吃了。

這次烤的講究了一下火候,于是比早上那條烤魚好看又好吃,但另一個大問題來了:要上哪兒弄鹽呢?她再有本事,也不能長期不吃鹽,那她過一個冬天就得成白毛女了。

鹽是人類最早食用的提煉物,主要成分是氯化鈉,來源很多,海鹽、井鹽、礦鹽、湖鹽等,沿海吃海鹽,內陸吃井鹽和湖鹽。井鹽和湖鹽的來源差不多,都是地下水在富含氯化鈉的地帶湧出,有的鹽水湖在湖岸就有成型的鹽塊,這是由于水分蒸發留下的結晶;除此之外,想要獲取更多的鹽,就要對含鹽的水進行蒸煮提煉。

動物也是需要吃鹽的,很多動物都會在固定的地方撒尿,然後舔舐自己的尿液,來汲取鹽分。

于是,要想抓住什麽動物,她可以考慮在石頭上撒尿,然後吸引動物來舔舐?

好的,記下來這個主意,以後試驗一下是否有可操作性。

吃完魚,照例挖了一個淺坑,将魚骨放進去,然後掩埋。

埋完了之後,又開始考慮生理問題:是不是可以考慮一下堆肥?反正人類的排洩物也是沒用的,要是以後想自己種點什麽,用來堆肥是極好的,還可以把吃剩下的魚骨頭、動物骨頭扔進去。堆肥的地點得盡可能的遠,但又不能太遠,至少得有10分鐘路程吧。

于是在森林裏找了一個地點,做好了标記,确認樹根下沒有什麽動物撒的尿——動物在樹根撒尿是為了标記地盤——挖了一個淺坑。

下午剩餘的時間,塗莉莉将巨石缺口下的碎石全都清理了出去。

碎石也不是随便亂扔的,而是扔在外面,墊出相對平整的碎石地面。她計劃着弄好睡覺的地方,再花幾天時間,将外面的地面墊起來,從森林裏挖來泥土填充石塊之間的縫隙,最後再用鵝卵石鋪平,這樣就會是一個很惬意的世外桃源了。

碎石清理完畢之後,她就開始收集幹草,将幹草堆在巨石下面,鋪成一張單人床的面積。又拖回很多幹樹枝,将樹枝堆在缺口外面的碎石堆上,圍了一個半圓。做完這一切後,她累得不行,小心的躺在幹草上。

看了一下手機:下午6點了。

天色還很明亮,她得趁着天亮,盡可能的多做一點事情。

休息了幾分鐘,立即起來。

開始挨個打量外面那些碎石。

原始時代的石斧之類,不是什麽随随便便的石頭都行的,石頭的材質要很堅硬,不然沒法敲打成型。她使勁回憶以前看Discovery頻道紀錄片裏面說的,原始人類如何打磨原始工具。

木頭她不缺,森林裏樹木的種類不同,有的木頭較輕,有的木頭質地細密,做木柄肯定是用那種質地細密又堅硬的木材。

鑿出石斧後,要用堅韌的繩子交叉捆住石斧和木柄,這樣就能方便使用了。

這是大石斧,還有好幾種形狀和用途的小石斧和石刀,用來切割動物皮毛、敲開動物骨頭、切割動物肌肉,原始人類已經知道要物盡其用,皮毛做衣服,骨髓可以吃,肉用來做成肉幹。考古發現的動物骨頭上,有細小的工具刮削的痕跡,考古學家因此判斷,原始人類已經有了趁手的工具。

現代人類接受的教育、獲得的各種知識肯定要比遠古人類多得多了,有了工作方向,大不了失敗幾次,總會成功的,她很樂觀。

她挑了兩塊大小适中的石塊,試着互相敲擊:岩石的質地堅硬,兩塊石頭都沒有什麽碎屑掉下來。

重新挑了兩塊石頭,一塊是比較好抓握的卵圓形,一塊是比較薄的長條形。

菜刀什麽樣子,誰都見過,用卵圓形石頭在長條形石塊較薄的一面敲擊,掌握好力度,砸了十幾下,砸下來一小片石塊。

雖然很費勁,但這個方法是可以的。

她不缺小刀,保養得當,瑞士軍刀用個幾十年絕對不是問題,她缺的是能夠砍樹的大斧子。還得做幾個大小不等的石錘,用來将樹枝敲進地面。

石錘的制作就簡單多了,這兒有一大堆石頭,她很快就找到一個個頭夠大,她又能拿得動的長方形石塊。

有了石錘的錘體,再挑選合适的手柄。

但怎麽組裝起來呢?登山繩太粗,而且不可能用登山繩來做錘子,太浪費了。

這個暫時放下。

又找到另外兩塊稍小一點的長方形石頭,也是放在一邊。

又挑出幾十塊比較小但有棱角的石塊,放在幹草旁邊。

傍晚了。

塗莉莉離開巨石,爬到附近的巨樹上,小心觀察。

有大概4、5種、幾十只動物到小溪邊來喝水,體型最大的仍然是那種毛色較深的鹿,動物們成群而來,各自待在自己的地盤,喝完水就走了。不太安靜,有動物的叫聲,走來走去的踩着樹枝樹葉的聲響,喝水的呼嚕呼嚕的聲音。

沒看到狼,都是食草動物,一片祥和。

沒有動物到巨石附近去,當然了,那一片沒有水,它們确實不會過去。

她在樹上待到天黑,所有動物都離開了水邊。

打着狼眼手電筒,深一腳淺一腳的走回巨石下面,再次查看了四周:沒有動物。

挑了一些幹樹枝折斷,堆成帳篷狀,在底部塞進一大團幹草,用打火機點着幹草。

火焰漸漸明亮。

地上有不少石頭碎屑,沒法一下子清掃得極為幹淨,不過這不是什麽問題,明天用幹草當成掃帚,團成團,花不了10分鐘就能清掃幹淨。地面上沒有螞蟻之類的小蟲子,但還是要小心。似乎沒有蠍子,也還是沒有看見蛇,火堆不滅的話,幾乎所有動物都不會靠近。

她今天存儲了足夠的幹樹枝,這一點不用擔心。

再間雜着扔一兩根濕樹枝,就會有一點點不太嗆人的煙,這樣蚊蟲什麽的都會被熏跑,便不用擔心蚊蟲叮咬的問題了。

其實野外生活也沒有想象的那麽糟糕嘛!

她樂觀的想。

部分解決了食物問題,暫時解決了住宿問題,塗莉莉就覺得前途一片大好,對着暖烘烘的火堆,已經在暢想要把這個小根據地做大做強了。

食物有的是,過幾天整理好宿營地就該考慮吃肉問題了。魚是好吃,可是沒鹽,也不能天天吃,在成為白毛女之前還有時間可以去找鹽,但紅肉可不能等。至于香料問題,要找找森林裏有沒有紫蘇和茱萸,雖然吧,這兩種她都不記得長什麽樣子……

還有花椒,花椒她是認識的,花椒8月已經結果,香味濃烈,絕對不會認不出來。

還要去采蒲草的花,用來做睡墊,每天帶2、3垃圾袋的蒲草回來,用不了幾天就能鋪上厚厚一層。

至于糧食……看起來不太可能會有什麽成熟的水稻啊小麥啊這些了,原始人類吃肉多,吃水果多,粟、藜、黍、菽、稷、麥不知道是什麽時候開始種植的。

五谷是稻、麥、黍、菽、稷,稻麥不用說,現代中國人主食;藜是野菜,粟是黃小米,黍是黃米、菽是豆類、稷是高粱,只要随便找到一種糧食作物就不用愁了。

糧食類植物的馴化還是很早的,可能跟狼馴化成狗的時間差不多。野生的稻、麥就已經是人類能食用的品種了,跟現代水稻小麥品種相比,差距在産量和抗病蟲害等方面,她又不想變成遠古袁隆平——沒準這是什麽異世界呢——只要找到野生稻和麥就行了。

現在睡覺還太早,也不閑着,一邊腦袋裏想着要做的事情,手裏開始用瑞士軍刀削樹枝。跟手腕差不多粗細的樹枝,長短不需要太嚴格講究,将樹枝的一頭削成尖角,用來建造圍牆和做防禦木刺都是一樣的。

瑞士軍刀的小刀畢竟太小,只能慢慢削,一晚上也只做了3根木刺出來,放在幹草的床鋪邊。

困了,累了,眼皮不住打架。她将削下來的木屑都扔進火堆裏,又往火堆裏添了幾根樹枝,躺下,睡覺。

作者有話說:

*莉莉妹妹要從無到有搞生産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