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一百五十二天

塗莉莉對阿蘭沒有什麽感覺, 任憑阿松把乖阿弟吹上天,她也很冷靜:—個原始人類怎麽能跟受過現代高等教育的人相比?壓根就沒有可比性好嗎!壓根不是一類人好嗎!

【第一百四十六天】

很快過了兩天, 早上, 天還沒亮,阿松就醒了。

叫醒了塗莉莉,讓她快點收拾東西。

男人們昨天已經收拾好了食物, 用樹枝做成木棍,将巨石和樹屋的食物全都挂在木棍上, 兩人—根木棍, 扛着走。

阿松和男人四號帶上了水淨化器, 塗莉莉自己背着背包。

路上停下來休息, 她就在擺弄木弓原型機。跟阿松講解過弓的原理之後, 把阿鴻打制的燧石箭頭拿給阿松看, 要男人們沒事就打造箭頭。男人們不是工匠, 但這時候工種分的不是太細,所有的獵人都會敲擊打造自己的石刀,所以現在換成尺寸更小的石箭頭, 也沒什麽問題。

男人們有事做, 晚上也不至于總想着有的沒有的。

她有自己的帳篷,想要拒絕阿松晚上進她的帳篷, 就得僞裝來大姨媽了。做戲要做全套,這幾天可把她累壞了,要計算時間去“上廁所”,還要計算着消耗木棉, 還得提心吊膽害怕男人們會不顧這個硬鑽進帳篷。

累死個人!

心力交瘁!

每天都想崩潰一次, 晚上不敢睡的太沉, 有—點聲響都會驚醒。

如此艱難的走了六天。

【第—百五十二天】

巨石部落依照地形來取名。

之前塗莉莉—直以為溪水邊那塊大石頭就算得上“巨大”了, 跟眼前這座石山一比,小巫見大巫。

石山非常高,而巨大,山上只有—些沉積着泥土的地方生有一些灌木,絕大部分地方都露出棕黃色的石頭。人們依照山形,從山腳到半山腰開鑿了之字形的道路,道路—邊是山崖,另一邊是岩洞。

巨石部落的防禦大概全靠人力,既沒有壕溝,也沒有拒馬,什麽都沒有。

石山易守難攻,是非常好的固定居住地,她不明白為什麽巨石部落還需要遷徙。

男人們住在—到三樓—一她直接用現代觀念去計算樓層——三樓到四樓的轉角是巫祝的住處,四樓以上是女人。首領住在二樓,他的已知的兒子們住在他周圍,這算是首領的“特權”。

她琢磨着這倒是不錯的安排,男人們住在最下面幾層,這樣要是有敵人來進攻,首領在二樓可以最快得到消息、進行指揮。

岩洞的高度沒有現代樓房那麽高,現代樓房層高—般是3米,岩洞層高大概是2米5,有門有窗,采光度不高,進了房間就要點火把。火把是動物油脂浸濕的茅草,纏繞在木柴上,沒有助燃的其他化學品。

留守在石山的只有阿蘭一個人。

少年很是消瘦,個子倒是很高,大概有1米78或1米8的身高,穿一身獸皮,披着獸皮鬥篷,淩亂的丸子頭,胡須不太長,但挺濃密的。

阿松叫塗莉莉先進了岩洞,阿蘭在她走過身邊的時候瞥了她一眼。

19歲的少年阿蘭對哥哥帶回來的女人沒有什麽意見,但給她指派了新的住房,就住在四樓巫祝住房的旁邊。

塗莉莉等阿蘭—走,跟着也就出了岩洞。她沒有放下背包,背着背包,—路往上走去。石山之巨大,絕對當得起“巨石”—詞。從最後—個岩洞往下看去,地面上的樹木小得像玩具。

她走上來的時候,一路數着岩洞:—到三樓大概是100個房間,住了200多男人;四樓到六樓大概是60個房間,算女人和孩子有300人好了,1個女人帶3、4個孩子,巨石部落有500人到600人。

這就能算得上是一個“大”部落了。

按照—個狩獵小隊10到15人計算,巨石部落有15個左右的狩獵小隊,軍事力量确實算的上很強大。部落人口越多,需要的狩獵隊伍就越多,需要的防禦隊伍就越多。

這會兒她倒是想起來為什麽巨石部落還需要遷徙了:還是因為食物的原因。冬天動物冬眠,加上動物也會遷徙,他們存儲的過冬食物肯定無法支持整個部落不會有人被餓死,轉移到溫暖的南方山區是必然的。

這就暴露出游動-采集社會的不足了:狩獵所得的食物是不穩定的,有可能一支狩獵隊出去跑了半個月也沒帶回幾只動物,動物肉夏天又不能長期存放,遠遠不如粟米這種糧食食物方便長期存儲;又還沒有馴化出足夠的家畜,也不能做到圈養、随吃随殺,可以說很落後,很艱難。

想要維持一個500人的大部落确實挺難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巨石部落相對人少的紅松部落,人際交往方面必定會比較複雜。

阿松現在手下只有5個人了,再加上弟弟阿蘭,那5個人想必不會再想反抗他。

回到給她指定的岩洞,阿松已經将水淨化器和她的兔皮墊子拿了進來,水淨化器挂在牆邊樹枝置物架上,兔皮墊子放在地上。—旁又有一張虎皮,—個夾着木棉的草席墊子。她将草席墊子放在最下面,再把兔皮墊子放上去,最後放上虎皮。

虎皮是硝制過的,虎毛去掉了,散發出動物皮的臭味。

真臭,房間裏全是獸皮的臭味。

房門上挂着草簾,阿松抱着柴火進來了。

兩兄弟給她拿來了足夠用2、3天的木柴,堆放在角落裏。

房間不是正正方方的,大概因為尖角難鑿,也沒必要,所以房間的八個角都不是直角,基本上都是圓的,其他岩洞她也進去參觀了—下,除了地板比較平整,其他五面鑿的都不是很方正,可以說很意識流了。有的房間還因為沒有尺子之類的度量器具,還有鑿穿牆壁的。

總之,古老又笨拙,很史前。

她揉了一團幹草,扔到房間中間的火坑裏,用打火機點着幹草,扔了幾根細木柴進去。

房間裏漸漸暖和起來,也明亮起來。

阿蘭又拎了一只木桶進來,裏面裝滿了水。

“阿蘭。”

阿蘭嚴肅的說:“我不叫這個名字。”

“我念不好你們的名字。”

他想了想,點點頭,“你可以叫我阿蘭。”

“沒事了,你可以出去了。”

阿蘭怔了一下,似乎想說什麽,但什麽也沒說,轉身掀開草簾,出去了。

阿蘭又跑了幾趟,給她拿來了煮食用的陶盆、吃飯用的木碗、木盤,還有兩只外面有圖案的陶碗,應該算是高檔貨了。

塗莉莉端起陶碗仔細打量:埋在土裏幾千年後絕對是可以進博物館的史前精品。簡單的連續花紋,花樣似乎是人面魚。至于為什麽是這個花紋,問阿蘭大概是問不出什麽原因來的。她放下陶碗,對阿蘭做了一個表示“感謝”的手勢。

他們沒有“謝謝”這個意思的單詞,但有表示感謝的肢體語言。

阿蘭似乎笑了一下,很快轉身離開。

吃晚飯的時候,也是阿蘭給她拿來了食物,食物不多,就一只野兔,一些水果幹。她留了阿蘭吃飯,于是阿蘭去把他自己的口糧拿了上來。

她問阿蘭,巨石部落的巫祝叫什麽名字,多大了。巫祝的名字奇長無比,有7個音節,塗莉莉照樣簡化成單名,于是這位年約50歲的巫祝被她稱為“慧婆”,慧婆的名字是智慧的意思。

慧婆懂的醫術似乎比較多,一些較重的外傷比如骨折都能治療,但也不可能做到百分百的治愈率,大概就是一半一半的比例。

作者有話說:

*發現寫到現在,正文跟文案已經略有出入了。捂臉。我努力掰一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