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6)

書房。

“你不用再猶豫了,就讓我去吧。”書房的門一關上,姜正則就面對宋景行直言說道。

宋景行抿唇不語, 姜修能忍不出插話:“還是讓我去吧。西北那邊的地形我還是有所了解的,我……”

可他的話還未說完,就被繃着臉的姜正則怒氣沖沖的打斷:“你媳婦兒都快生了!你他娘的就給老子安分的待在家裏!”

“可……”

姜修能明顯還想說些什麽, 可姜正則卻不給他這個機會:“再說老子打斷你的腿!我看你能去哪兒!”

“讓我去吧。”這話是姜修遠說的,對比其他三人黑沉的臉,姜修遠的表情雖然也是淡淡的,但他嘴角還是隐隐彎起, “爹的年紀大了, 到了高地,反應怕是不比我們年輕人來的靈敏。而長公主下個月就要生了, 大哥的确不能走。這樣一來,我是最合适的。”

他這話分析的有理有據,叫宋景行都不禁把目光投到他身上。

姜正則的胸口上下起伏,他覺得自己快被這兩個不省心的兒子給氣死了。大兒子不省心,小兒子也跟着出來瞎胡鬧。

“你給老子滾一邊兒站着去!你以為這事是你想去就能去的嗎?”兒子還年輕, 甚至連媳婦兒都還沒娶過,姜正則怎麽可能會讓他去到那麽危險的地方。

“爹,我不小了,以前總跟在你跟大哥後面,從來也沒一個人領過兵,你們怎麽也得給我一個掙軍功的機會吧。再說了,我可比你們倆都機靈,我肯定能逃出來的。你們不用擔心。”說道後面那兩句話,姜修遠整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臉上還挂着沒心沒肺的笑。

“不用說了!你們倆再說我就打到你們連這扇房門都出不去。”姜正則的心意已決。他又看向宋景行,語氣中帶着不容置疑的肯定,“我知你的顧慮,袅袅那邊我來說。”

宋景行對上他眼神堅定的眸子,過了許久,才咬緊牙根僵着脖子點了點頭。

“爹,讓我也跟着去吧,萬一您到了北地當真适應不了那邊的氣候呢?總要做個兩手準備吧。”姜修遠說着話,一雙笑盈盈的眼睛卻是看着宋景行的方向。

宋景行仔細辨別着他眼中的意思,見他對自己不正經似的眨了眨眼,這才幫腔道:“讓二哥一起吧,他的話不無道理。”

姜正則确是沒去過高地,但他也聽說過他們常年在中原的人去了高地十個人裏有八個都會不舒服,且他年紀也确是大了。此事事關重大,做了兩手準備也是應該的。他這才答應下來讓姜修遠同去。

“既然做了決定,就都回去吧,你也回去好好跟袅袅說,她要是想不明白,你就叫她來找我。”

雖然心情沉重,但姜正則卻暗暗送了一口氣,他将人都送書房趕了出去,自己也跟着出去,準備同妻子道別。只希望妻子不要怪他的好。

四人從書房裏出來的時候已經夜已經深了,整個将軍府裏都是靜悄悄的。

宋景行也不清楚姜思之有沒有睡下,輕手輕腳的進了屋子。

姜思之是早早就洗漱好了的,她一直坐在床上等着宋景行回來,聽見開門的動靜,她噌的一下就從床上站了起來,還未等人來得及跨進內室就已經小跑至他的身邊,拉着她道一旁的圈椅上坐下。

“我聽說皇上叫人代為攝政,此事可當真?”姜思之迫不及待的問了她在心裏憋了一整天的問題。

宋景行“嗯”了一聲,擡手揉了揉她的頭頂,不知道為什麽,他有些不敢直視那雙水光潋滟的杏眸。他心虛,卻不知道自己在心虛些什麽。

在來漪瀾苑的路上,他已經在心裏自問過,他做錯了嗎?他自覺沒有做錯。雖然這個決定很難,但他知道,無論拖多久,最後他還是會這樣選擇的。

“那豈不是今後什麽朝堂上的決定都要由你做主了?”姜思之的一雙眼睛忍不住的發光,用滿是愛慕的眼神看着自己的丈夫。

宋景行從圈椅上站了起來,單腿屈膝蹲坐在她的身前,仰着頭看她。

姜思之不明所以,但她知道,宋景行每每要同自己說要緊的事情都會這樣蹲坐在自己的面前。

“可是有什麽要緊事兒嗎?”她歪着腦袋問道。

宋景行捏着她的一雙小手,柔軟、溫暖。他用自己的大掌抱住她的,許是今日已經說了太多的話了,他的聲音沙啞。

他将西北的戰事簡單的說了一下,又把今日子啊宮裏武将們商量的對策細細說給她聽,包括要有兩萬人送死這件事。

姜思之的手被他握着,動憚不得,她沒法去拽自己的衣衫,只能用貝齒緊咬着下唇聽着,越聽越緊張,越聽越覺得不對勁。

“這……這和咱們有什麽關系嗎?”她的心裏隐隐有着不好的猜測,怯生生的問。

宋景行這才對上她的雙眼,他能清楚的看到她眼裏的緊張與期待。他知道她在期待什麽。

只是,有些事往往事與願違。

宋景行的手下意識的用力,姜思之被捏的吃痛,卻已經無暇顧及。

“袅袅……爹、你爹……會領兵去……”

不知道哪兒來的力氣,姜思之竟然一下子甩開了他的手,她猛地站了起來,美眸圓睜,一臉不可置信。

“你說什麽?!你說爹領兵?!領着兩萬要去送死的兵。”她的聲音出奇的尖銳。

宋景行不置可否,沉默了。他也知道這件事情難以接受。

“宋景行,你在說笑是不是?”姜思之的嘴角勾出牽強一笑,她将宋景行拉起來,看着他,等他回答自己。

宋景行握着她的雙肩,不知該如何安慰她:“袅袅……”

姜思之扭動身子,掙脫他的桎梏,打斷了他的話:“我不聽。”

她後退了幾步,倚靠着圓桌,雙臂向後撐着。她冷眼看着他說:“宋景行,你不是代為攝政嗎?你換一個人行嗎?誰去都可以,別讓我們姜家人去行嗎?”

不待他回答,她又換上一副可憐兮兮的表情,耷拉着嘴角說道:“求你了,夫君,算我求你了行不行?”

宋景行知道她心裏難受,不光是她,他又何嘗好過。他上去抱住她,在她耳邊一遍遍的哄着:“袅袅,對不起。對不起,袅袅,我也不想的。而且這是岳丈自己提出來的。”

姜思之怒極反笑,反問他:“但是你答應了對嗎?”

宋景行說不出話來。

“放開我。我要去問爹。”她的聲音聽起來無比的冷靜。

宋景行不為所動。

“我說了放開我!”姜思之幾近尖叫出聲。

宋景行松開了她,她面無表情,除了一雙發紅的眼尾,看不出任何異樣。可就是這樣,他才覺得慌張。姜思之怎麽可能會如此冷靜?

**

另一邊的主院裏,姜正則也把所有的事情同鐘氏說了一遍,他告訴鐘氏,他必須得去。他已經是三超大将,他沒有理由推诿。

如果他窩囊的縮在家裏,看着那些年輕人去,他會瞧不起自己的,一輩子都瞧不起。

他在戰場上厮殺了那麽多年了,每一次都是做好了必死的準備的,每一次他都或者回來了。或許在他十幾歲的時候他就該死在死在戰場的,可是他幸運的活下來了,之後的每一次,他幸運的活下來了。

如此一想,至他第一次邁上戰場到如今,二十多年了,這二十多年都是多活的。

“小花,你會理解我的對嗎?”姜正則一個人滔滔不絕的講了許久,鐘氏都沒插過話。

末了,鐘氏問他:“什麽時候啓程?”

“那邊已經等不及了,怕是最遲明天傍晚必須要走。”姜正則算了算時間。

鐘氏斂眸點點頭,然後自顧自的走到衣櫃前打開,開始替他收拾起東西來。

姜正則就這樣看着她忙碌不停的背影,看着她一言不發的收拾着。

他走到她身邊,她正彎着腰疊着衣服。他一把拉住她的胳膊把她拽到自己的面前,看清了她的面容,他愣住了。

鐘氏早已滿臉的淚水,她一直在無聲的哭泣。

他于心何忍啊,這是他最愛的女人啊,愛到願意把自己的一切都給她,除了他的命。

他的命是大周的,他沒有權力去選擇。

他把她拉入懷中,任她一雙手一拳拳的垂着自己的胸口。

“我當年就應該聽祖母的話,我就不應該嫁給你!”鐘氏哭的停不下來。

姜正則把人摟的更緊,厲聲說道:“你生是我姜家的人,死是我姜家的鬼,崽子都給我生了三個了!現在後悔早就來不及了!”

鐘氏不說話了,只趴在他胸口放肆的大哭起來。

姜正則的大手扣着她的後勁,一雙眼睛發紅,聲音發沉:“鐘鳶娓,老子告訴你,這次我要是回不來,你也得認,你要是敢改嫁,老子做鬼都不會放過那個野男人的!”

☆、第 91 章

三更天的時候, 下人來敲響了姜正則夫婦的房門。

“老爺, 小姐找您,說有事要同您商量。”奴仆的聲音從房門外響起。

姜正則和鐘氏并未休息,夫婦倆正躺在床上說着話。聽到是女兒來找自己, 姜正則自然知道是為了什麽。他嘆了口氣, 沖門外說:“叫小姐去書房等我,我一會兒就過去。”

等聽見門外的腳步聲遠去,他撫了撫妻子的臉,柔聲說道:“袅袅怕是想不明白, 我過去一會兒,你若是累就先睡。”

鐘氏知道女兒的性子,有些不放心的跟着坐直身子:“要不我去同袅袅說吧。”

姜正則披上外衣, 又扶着妻子讓她躺下:“我去吧,沒事的。”

鐘氏點點頭,只讓他好好跟女兒說。

等姜正則到書房裏的時候姜思之已經站着等了一會兒了,見父親推門進來, 她就急急忙忙的上前詢問。

“爹, 宋景行說你要領兵去西北可當真?”她的神色慌張,手裏拽着姜正則的衣袖。

姜正則揉了揉女兒的額發, 手放在她的頭頂遮住了她看着自己那種可憐巴巴的視線,開口答她:“是,明日就要走了,是我自請出征的。”

姜思之用手一把打掉他的手,強迫他對上自己的眼神, 質問道:“為什麽?!爹,我不懂為什麽!你可知道有多危險嗎?”

她的心裏還抱着一點僥幸的心理,或許父親并不清楚此行的風險呢?

聽見女兒這般不善的語氣,姜正則也不惱怒,反而用着更是寵溺的眼神看着她。

“爹當然知道,正是因為知道此行有多危險,爹才更應該去。”

姜思之震驚了,她不懂父親為什麽要這般上趕着送死去,她雙眼噙着淚,緩和了語氣。

“就不能不去嗎?爹,你已經那麽大年紀了,這些年你已經打了那麽多仗了。”

看着女兒這般強忍着眼淚的模樣,姜正則也于心不忍,可是有些事情于他而言,是使命,是責任,他不能逃。

“袅袅,爹是将軍,是大周朝官職最高的将軍,這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你明白嗎?”他試圖說服她。

可姜思之卻将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似的,用力到甚至甩出了眼角的淚花,她的聲音帶着哭腔,哽咽道:“我不明白,也不想明白,我只知道我不想叫我爹爹去送死。”

“袅袅,有些事情,總有人要去做的。”姜正則知道女兒的固執,心下有些疲憊。

姜思之的确固執己見,她像是陷入了牛角尖一般走不出來。

“爹!我知道如今朝堂是宋景行攝政,我去同他說,叫他換一個人去。不會有人說什麽的。”姜思之緊緊攥着他的衣袖,像是怕他現在就要奔赴戰場似的。

她的水眸潋滟,透着期許的光芒,等着父親的贊同。

可姜正則卻臉色大變,大手一揮甩開她,沉着臉怒叱:“胡鬧!姜思之你真是糊塗了!竟說出這般胡話來!這些年我當真是把你寵壞了!”

他是真的被氣到了,氣到連都不願喚她的閨名。他光明磊落了大半輩子,豈會在這種時候借用自己女婿的權力去做這種事情,當一個逃兵?

若真是這樣,等他那天歸于塵土,怎有臉面去見底下那些跟着他拼死拼活最後戰死沙場的兄弟?!

姜思之看着怒氣沖天的父親心裏也有點犯怵,可如今也顧不得這些了,她不死心的邁步上前,繼續說道:“為什麽不可以?!宋景行有這個權力為什麽不可以這麽做!?我只是希望自己的爹爹好好的活着,陪着我,難道有錯嗎?!”

姜正則看着她,眼裏滿是不可置信的失望,他的雙唇抖動,竟是氣的連話都說不出來。

可姜思之依舊沒有停下來,她咄咄逼人的繼續說道:“你已經是大将軍了,何必需要親自去冒這個險,你……”

她的話還沒來得及說完,就看見向來對自己和顏悅色的父親一只手的手指并攏成掌高高舉起,帶起掌風,竟似是向着自己的臉的方向落下。

姜思之下意識的将身子往後縮,眼睛緊緊閉着。

可預期而來的這一掌終是沒有煽下來,她沒有感到疼痛,緩緩睜開眼,看見父親的依舊舉着手掌,手臂卻隐隐發顫。

姜正則雙眼猩紅,兩腮抽搐,他陡然拔高音量,呵斥着她:“你有家人,別人就沒有嗎?!你以為同去的将士們都是一個人活在這世上的嗎?他們難道沒有父母沒有子女嗎?!”

“你看看你身上穿的衣裳戴的首飾!你看看咱們家的院子!你以為你憑什麽能安然享受這些?!是因為你爹我的戰功嗎?!不!正是因為有這些千千萬萬的戰士在邊疆守着!”

姜正則的情緒漸漸平穩下來,他拍了拍女兒的肩頭哄道:“袅袅,爹知道你孝順,知道你是擔心我,但是爹不光是你的爹,還是大周朝的臣子,是千萬将士的統領。”

他也知道此事突然,又因着姜修能先前出征北上的事情,女兒許是一下子沒有辦法接受。

他扭頭看了看窗外的夜色,想着還在房裏等着的妻子,回過頭又勸說女兒。

“袅袅,你已經是個成了家的大人了,爹希望你能明白,有國才有家,爹是去保家衛國,是以另一個形式守護咱們的小家。你娘還在等我,爹就先回去了,此事與宋景行無關,你也莫要因此事與他不快。”

姜思之一言不發,眼神黯淡,陷入沉思。

姜正則嘆了口氣,開門出去,又轉身合上書房的門,招來一個奴仆囑咐道:“聽好裏面的動靜,小姐要是有什麽不對勁的就趕緊來通報。”

姜思之在聽到父親對下人的叮囑,也聽見他遠去的腳步聲,她知道自己讓他失望了。

她跌坐在身後的椅子上,喪氣的垂着腦袋,任由眼淚一顆顆的往地上掉。

爹說的那些道理她怎會不知道,可有的時候就是這樣的,大道理都懂,但真的要眼見着自己的親人去送死,怎麽可能真的無動于衷呢。

她捏着衣袖在自己臉上胡亂擦了一通,擡起頭環顧着父親的書房。這書房她已經許久不曾踏足過了,書房裏的擺設還是同她小時候看到的一般,只是許多物件都開始犯舊,桌案書架上都有細小的劃痕。

她站了起來,走到牆邊,仰着腦袋看着挂在牆上的那幾把劍。她慢慢的走着,一把一把仔細的看着。這四把劍她年幼時甚至都把玩過,卻從沒像今天這般仔細瞧過。

她走到書架旁,目光瞥及架子上那個漂亮的玉團花蓋罐和它後面牆上一道微不可見的細縫。

嫣紅的嘴角不自覺的上揚,姜思之歪着腦袋回憶着,就是架子這個位置的後面是父親的一處暗格。她小的時候曾經淘氣的爬上架子将暗格裏父親的印鑒換成了自己竹葉編成的小鳥。

父親為此還将自己責備了一頓,怪她爬架子太過危險。

兒時的回憶翻湧而來,姜思之的鼻頭又泛着酸澀的感覺。

她努力壓下情緒,想起明日就要出征的父親,她雙手伸了過去,将蓋罐端開,鬼使神差的将手伸了過去……

**

宋景行自姜思之離開漪瀾苑後就一直坐立不安,還是後來等到了鐘氏特意打發人來告訴他姜思之跟着姜正則去書房談心後才稍稍放下心來。

他一直坐在外間等着,直到黎明時分才終于将人等了回來。

姜思之一聲不吭的邁入房間,看着宋景行一臉擔憂的湊到自己身邊。

“袅袅,怎的這麽晚才回來,你……心裏……”宋景行端詳着小妻子的臉,一對杏眼發紅,臉上還有顯而易見的淚痕。他心疼,他想問問她是不是還在怪他,可話說了一半卻不知如何說下去。

姜思之看了他一眼,又越過他沉默的走近裏屋。她走到窗邊,背對着他,說話的聲音輕輕的,幽幽的,平靜的沒有半點起伏。

“宋景行,真的不能讓別人去嗎?”她問道。

宋景行跟着她的步伐走到窗邊,立在她身後,他伸手出想抱住她,可聽見她的話,一雙手尴尬的僵在半空。

他緩緩的垂下手,在心裏掙紮了半饷,還是選擇告訴她實情:“姜修遠此行也會同去,西北氣候不佳,若是岳丈到了那邊身體出現不适,就會由二哥頂替而上。”

他說話的語氣也是平靜如水,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心裏有多忐忑。

姜思之明顯沒料到他會說出這樣的話來,她一愣,然後冷笑了一聲才開口:“倒真是做足了準備。”

她轉過身來,背對着窗外還昏暗的晨光,宋景行看不清她的臉色。

“如果,如果你不能改變主意的話,我們就和離吧。”姜思之的聲音再次響起,語氣依舊平靜的聽不出半點情緒。

這回換宋景行愣住了,他怎麽也沒想到姜思之會說出這樣的話來。他走到她面前,緊緊扳住她的肩頭,用力的晃着她的身子強迫她擡起頭看着自己。

他盯着她的眼睛,試圖從裏面看出一點點戲弄的情緒。

“袅袅,你在說笑是不是?”宋景行勾着一抹苦笑,笑的比哭還要難看。

姜思之覺得自己很冷靜,十六年來,沒有比現在更冷靜的時候。

“如果明天父親和二哥出征了,我們就和離。”她重複了一遍,語速緩慢,一字一句咬的清清楚楚,眼神堅定無比。

四目相對卻是無言,日頭越爬越高,将屋子裏照的亮堂了起來。

宋景行卻沒從她的眼神裏看出一絲松動。他有些慌亂,也很無奈。

“袅袅,我是右相,我的責任很大。”

“我知道。”姜思之接話道,用毫無波瀾的口氣。

宋景行徹底沒了主意了,可他深知自己是不可能改變主意的。下意識的,他再一次想逃避。

松開了扶住她肩頭的手,往後退了一步,用盡量自然的神色說道:“袅袅,天亮了,我得先去上朝。”

他試圖讓自己的語氣聽起來輕松一點,好緩和屋子裏嚴肅的氣氛。

姜思之沒有說話,只面無表情的注視着他,看着他逃一般的轉身離開了。

☆、第 92 章

一上朝, 宋景行就宣布了領兵西北剿滅叛軍的人選, 除了姜正則、姜修遠還有兩個将軍也一道出行。

同時另派一名少将北上助王副将守着北疆,以免尋事的突厥人趁機來犯。

昨日新帝既已叫宋景行攝政,自然不會反駁他的意見, 對此點了頭。

其他人也不會提出質疑的聲音來, 姜正則和姜修遠,一個是宋景行的岳丈,一個是他的二舅哥,他能做到這出這樣的決定, 也是大公無私,讓昨日原本對他攝政還頗有微言的人徹底沒了聲音。

因為戰事吃緊,大軍從京城出發至西北還需要幾天的腳程, 今日的朝議便早早就散去,好讓要出征的幾個将士趕緊回去收拾東西與家裏人道別,約定于未時至城門口出發。

姜正則與姜修遠其實是昨夜就知道消息,出行的行李早已經收拾妥當, 此時回家也只是在多陪家裏人待上一會兒。

宋景行原也是要跟着一塊兒回将軍府去的, 可是臨走時卻叫幾個老臣拉住,要商量太皇太後郁氏還有其他一些事情, 委實脫不開身。

無奈他只得在皇宮裏跟姜正則還有姜修遠告別。

姜正則看着他欲言又止,最終只囑咐他定要好好照顧好姜思之。

宋景行應下了,可心裏卻想起了清晨兩人在房裏說的話。

父子三人回到府裏的時候,飯菜早已經準備好了,就等着人回來就用飯。姜思之和宋景行小夫妻倆昨夜鬧矛盾的事情其他人不清楚但鐘氏是知道的。

今兒一早起來鐘氏就敏銳的覺察出女兒情緒不對, 可試着旁敲側擊的問她,她也什麽都不說,只道是舍不得兄父遠行。

這會兒見爺仨回來卻不見女婿,鐘氏有些擔憂了朝女兒看了一眼又向丈夫詢問道。

“宮裏有事,他脫不開身,畢竟要代新帝攝政,總是會比以前要忙一點的。”姜正則解釋道,但這話其實是對着女兒說的。

他聽小厮說昨夜女兒一個人在他的書房裏待到近天明才離開,不過漪瀾苑的下人說後來并沒有聽見屋子裏有兩人争吵的動靜,他才稍稍放下心。

姜思之心不在焉的點點頭,也不說話,等大家兄父都入座後才慢吞吞的左臉下來,低着頭一個人一聲不吭的吃着飯。

這個場景多少有些熟悉,就在半年前将軍府裏也是這樣子安安靜靜的吃了一頓臨別飯,只是這一回換了送別的角色罷了。

桌上都是鐘氏親手做的飯菜,可除了要出征的父子兩人,其他人都食不知味,幾乎沒怎麽下箸。

到最後就變成了桌上四人看着父子倆扒拉着飯菜,将桌上的菜吃了個幹幹淨淨。

“小花的手藝還是這樣好,就是這些年性子賴怠了些,你說說你都多久沒給我做過這樣一桌子的菜了。”姜正則放下碗筷,用手一抹嘴邊的油漬,三分抱怨,三分委屈的看着鐘氏說道。

鐘氏叫陳媽媽去拿了濕布巾來,拉過他剛剛擦嘴的那只油漉漉的大手替他仔細的擦拭着。

“等你回來,我再給你做就是了。”她低着頭,說話的聲音細軟。

姜正則的心裏說不難受是假的,他伸手替鐘氏攏了攏耳邊的散下來的一縷碎發,打趣她道:“都是要做祖母的人了,還是勤快些的好,沒的讓孩子們笑話。”

鐘氏擡起頭,似嗔似怨的瞪着他:“你如今倒是開始嫌我了?當年娶我進門的時候可是怎麽答應母親的?你可是說了要讓我天天在家享福的。”

姜正則咧着嘴,笑的有些不好意思,眼眸一轉掃視了身旁坐成一圈的孩子:“行,那就讓孩子們伺候你,天天給你端茶倒水可好?”

說完他又瞧了瞧大兒子和兒媳,語氣變得和藹起來:“我是看不到孫子出生了,你媳婦兒這半年過得不容易,你可得好好對她。”

姜修能颔首。

一頓午膳用的再慢,也總是會吃完的。眼瞅着時辰差不多了,父子倆便叫人去把行李給拿出來。

姜修能想送他們去城門口,被姜正則阻止了。

“你留在家裏陪着你娘她們,不用再送了,又不能送到西北去,不差這一點路了。”姜正則站在廳堂裏,說什麽都不肯叫他們再送半步,哪怕送到大門口都不行。

姜正則走到姜思之的身邊,用力捏了捏她的臉,看着她白嫩的小臉上被自己掐出幾道紅印來,倒是顯得蒼白的臉色多了幾分好氣色。

“袅袅,爹走了。”他不知道經過這一夜女兒有沒有想明白,也不好多說什麽。

“嗯。”姜思之木讷的點頭,一雙圓眼紅的跟草叢裏的兔子似的。

“得空就多回來陪你娘說說話,如今既成了家,就早點要個孩子。往後跟你大哥家的也有個伴兒。”

“知道了。”姜思之應聲,她一定會好好陪着娘的。

見女兒乖順的應了下來,姜正則的心裏也算好受一點。

他退至廳堂的正門,看着妻子,故作輕松的沖她道別:“小花,我走了。”

鐘氏坐在圈椅上沒有站起來,天知道她根本已經難過的動彈不得,可為着不叫其他人擔心,還得忍着眼淚端着笑。

“唯願夫君一路平安。”她柔聲說道,淚眼朦胧。

“會的。”姜正則鄭重的颔首。

三個女人留在了廳堂,姜修能送他們到府外。

“就送到這裏吧,快回去,你娘肯定哭了。”姜正則催促他回去,可自己又何嘗不是眼圈發紅呢。

“父親和二弟切記要萬事小心,平安歸來。”姜修能也有些哽咽。

姜正則沒有再說什麽,翻身上馬。

姜修遠勾着是一抹混不吝的笑說道,“大哥,等我侄子長大了,記得告訴他,他的仲父可是個威猛無比的大将軍。”

說完便也利索的翻身上馬,帶着爽朗的笑聲跟着父親策馬揚長而去。

“臭小子……”姜修能的眼前都是被馬蹄帶起的塵土,飛進他的雙眼,痛的他滿眼是淚。

**

宋景行從宮裏出來後直接先趕去了城門口送姜正則和姜修遠。等看着大軍啓程出城後便馬不停蹄的趕去了将軍府裏。

他心裏惴惴不安,到了将軍府門口也不等将軍府的下人上來說話,就撂下人往漪瀾苑裏飛奔而去。

到了漪瀾苑裏,整個院子卻是靜悄悄的。他看了看日頭,心想姜思之會不會正在房裏歇息,不自覺的放輕了腳步,朝屋子裏走去。

可待他走到房門口,卻不見桃夭葉蓁的身影,只有許嬷嬷站在門口一臉為難的看着自己。

“夫人可是在裏頭休息?”他問許嬷嬷,說話的聲音卻是帶着微不可聞的顫意。

“夫人、夫人她帶着人去了京郊的別院……還說,還說……”許嬷嬷欲言又止。

“還說什麽?”宋景行有些不耐煩。

許嬷嬷在他身前跪了下來,垂着腦袋戰戰兢兢地回話:“夫人還說以後都不需要老奴伺候了,叫老奴回宋府去。”

宋景行還來不及對許嬷嬷的話做出反應,身邊跟來一個氣喘籲籲的小厮。

小厮是拼了性命似的跑過來的,此時是上氣不接下氣的摁着胸口大喘着氣說:“姑爺,您跑的太快了,在門口小的就想跟您說來着,小姐去別院裏住去了,說您的東西她都給您收拾出來放在裏屋了。”

宋景行聞言臉色大變,也不等小厮的話是不是說完大步跨進裏屋,果然看見自己的衣物都被收拾的整整齊齊的已經包裹好放在了桌案上。

包袱的底下還壓着一封信。

他抽出信封,上面沒有署名,但他知道這是她留在自己的。

心裏隐隐生出不好的預感,拿着信的手抖得厲害。

他拿出裏面信箋,薄薄一張。

将信緩緩展開,他看清了上面的字,是姜思之的自己,但裏面的內容他卻十分熟悉。

他覺得自己的腦袋轟的一下炸開了,竟雙腿發軟再也站不住,一下跌坐在一旁的圓墩上。

他死死盯着桌上那張信箋,躍然于紙上的,是姜思之親手抄錄下來的。

那是當初他在姜正則書房裏寫的和離書,一字不差……

“姜思之……你好狠的心吶……”

**

另一邊,姜正則帶着大軍緊趕慢趕終于趕在叛軍前到了玉陽關附近。依照探子送來的情報,鎮平王的兵馬怕是這兩日就會到達玉陽關附近的大雅丹山。

十萬大軍已經分成了四撥,兩萬人引敵,一萬人封路,五萬人埋伏至山頭,剩下兩萬留守營地以防生變。

在行軍的路上,姜正則就已經叫人将分批的任務散下去,也叫個統領跟将士們言明了引敵的危險。

姜正則原是打算叫大家抽簽的,畢竟這回等同于去送死,不願意也是人之常情。但當統領把話帶下去後,出乎衆人意料的是,竟然有一半的人都站了出來願意跟着姜正則誘敵。

用這些将士的話來說,将軍都不怕,他們怎麽會縮在後頭呢,既然已是随軍出征之人,又豈是貪生怕死之輩。

因為自願請戰的人太多,最終還是用了抓阄的辦法選出了兩萬人。

隊伍既然已經分好,姜正則和另外兩位将軍商量過後決定讓大家在營地修整半日,待夜黑風高之時才領兵出發。

西北的天暗的比京城裏晚些,夜裏就要出兵了,這頓飯用的時間比往常顯得格外久,明明已經過了飯點了,但還有許多士兵捧着碗一口一口扒拉着,竟像是要把下半輩子的飯通通吃進腹中一般。

駐地最中間的營帳是姜正則、姜修遠和另外兩個将軍用的,此刻四人還有其他幾名副将也正在用着吃食。都是在死人堆裏爬過來的人,營帳裏的氣氛到底比外頭輕松一點。

外頭的天色也暗了下來,距離夜半出征也就兩三個時辰的事兒了。姜正則開始打發衆人回去休息,養精蓄銳,明日才能有精神好好打仗。

姜修遠不知道從哪兒找來了一壇子酒,還有幾只酒盞,他背對着衆人将斟滿酒,将酒盞一只只分至每個人的手裏。

姜正則看着兒子端過來的酒,微蹙濃眉,顯然不覺得這會兒是個飲酒的好時候。

姜修遠怎麽會不清楚自己的親爹在想什麽,面上還是那樣沒心沒肺的笑,露着一口白牙:“就一碗酒,過了明日也不知道還有沒有命喝了。”

明明是殘忍無比的話,他卻用帶着笑意的聲音賤兮兮的說了出來。

但這話也沒說錯,今兒這片營中滿滿當當的擠着那麽多人,誰知道明天會多出多少空着的帳篷呢。

姜正則接過碗,對着姜修遠的用力一碰,仰頭一幹而盡。他用舌尖舔了舔嘴角的酒漬,咂嘴道:“這西北人的酒味道可真不怎樣,到底不比咱們京城的好。”

其他人讪讪一笑,也将酒喝下。

酒也喝了,姜正則又開始叨叨大家快去休息,許是年紀大了,竟有些喋喋不休的架子,活脫脫就是一個嘴碎的老婆子。

姜修遠筆直的站着,也不挪步子,笑盈盈的看着自己的父親,看着他說話的聲音漸漸輕了下來……

“這……這酒後勁……還挺……”姜正則覺得腦袋發暈,眼前都是交疊的人影,他心覺不對,可話都沒來得及說全,整個身子就沖一旁重重的栽了下去,徹底沒了動靜。

營帳裏剩下的人瞧了瞧那個倒在地上的人,相互對視了一眼,一名副将小步湊到姜正則的身旁,費力的将他的身子翻了過來,蹲在一旁看了看,見他的确已經不省人事才擡頭沖其他人比了個手勢。

這回大家都開始動作起來,拿出不知道藏在哪兒的鎖鏈,上去将姜正則的手腳仔仔細細的綁了起來,又使勁拽了拽,确定将人縛緊了動彈不得。

将人收拾妥當,姜修遠早已經收起臉上玩世不恭的笑容,一撩衣袍單膝跪了下來沖大家抱拳,正色道:“姜修遠謝過各位将軍!”

一名也有些年紀的将軍連忙将人扶了起來,“姜小将軍何須行如此大禮。時間不早了,你快些去休息吧。明日……明日切記要小心啊!”

這名将軍家裏也有一個半大不小的兒子,看着面前這個唇紅齒白的年輕人,竟也有些失态的哽噎了。

姜修遠應聲,又把眼神投向一旁的兩名副将:“還望兩位副将替我照顧好父親……他醒來若是生氣,還望諸位替我美言,叫他少罵我幾句。”

他的嘴角勾着笑,雙眸光流溢彩般奪目耀眼。偏偏就是他這般雲淡風輕的樣子,卻叫營帳裏的武将大漢一個個都紅了眼。

子時過半,營中開始響起此起彼伏的號令聲,這是要整隊出發了。要攀上雅丹山埋伏的五萬人率先集合完畢,由一名将軍帶隊先行出發,摸黑上山。

營地另一側,負責誘敵沖鋒的兩萬人也都戎裝加身手握兵刃整齊排列着。所有人筆挺的站着等待統領他們的将軍。

天還未亮,夜色漆黑,只有統領臺上幾根火把熊熊燃着,火光中,一個身穿鍍銀铠甲的人站了上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