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晉王眼底一片清明,江莫幽想……

任駿隐藏身份, 他在京城能見的人只有李蓁蓁,李蓁蓁現如今已封為皇後,行事謹慎,兩人見面的事情如果被人發現, 當年的事一旦敗露, 将帶來滅頂之災。

說:“你繼續盯着他, 千萬別讓他發現。”

她總覺得任駿這次進京,目的不簡單。

深秋天氣轉涼, 裕貴太妃身體不适, 江莫幽進宮探病。

江莫幽和侍女甘棠剛進宮門, 正好看見曹品迎面走來,曹品現在是禦前侍衛, 出入宮禁自由。

兩人來到僻靜處

甘棠看兩人說話,退後, 離開一段距離。

曹品看看左右, 小聲說;“六年前那晚出入宮門的記錄沒有,出入宮禁的人記錄都有保存,但是唯獨沒有那天的任何記錄,整頁紙被撕掉了。”

“早有預謀,這人心很細,沒留下任何線索追查下去。”

曹品又說;“我懷疑已經死了的幾個太監被滅口,至于剩下的兩個太監, 是此人的心腹,所以那個人在宮裏一定是有頭臉的大太監。”

江莫幽說;“幾年內當年參與此事的人相繼死了, 不正常。”

她摸出帶在身上的竹哨,“我撿到兇手遺落的一枚竹哨,找行家問了, 此人原籍是四川人,可是太監進宮年頭長了,口音已經改變,不好查。”

曹品接過竹哨看看,“如果這人是四川人,還有辦法,內務府對太監的出身都有詳細記載,可是查內務府的太監名冊,容易引人懷疑和注意。”

“我有辦法查,謝謝你。”江莫幽心中已經想到一個辦法,絕對不會引起別人注意。

深宮險惡,曹品不由擔心江莫幽的安全,此人勢力大,如果發現有人背後查當年之事,盡管江莫幽有晉王妃身份的保護,明着不能動,暗地裏殺人滅口。

說:“謝就生分了,我們從小的交情,你要小心,要有我能幫的盡管來找我。”

“我會注意的。”

欽天監觀察天象,選了黃道吉日,帝後大婚日期定在年前,皇帝封筆,衙門封印,逢年過節,皇後大婚普天同慶。

江莫幽先到慈寧宮給太後請安。

孟梅從宮裏走出來,看見她,恭敬地說:“王妃來了,太後剛用過早膳,正在喝茶。”

引着江莫幽進殿,在寝殿門口,略站了站,通禀,“晉王妃來給太後請安。”

太後姜妤面帶慈愛的微笑,“晉王妃一大早進宮,早飯吃了嗎?”

江莫幽禮畢,笑着道;“臣妾吃過了,晉王走時特地囑咐臣妾,替他陪太後說說話,解解悶,最近宮裏為皇上的喜事忙碌,臣妾想着看有什麽能幫上忙的。”

太後姜妤優雅地品着茶,徐徐道:“晉王平常在哀家和太妃面前盡孝,皇上辦婚事,有內務府操心,都是按照祖宗定下的規矩辦,難為你有心。”

宮女搬過椅子,江莫幽在下首告座位,宮女端上茶水,捧給江莫幽,“王妃請用茶。”

江莫幽接過,說:“今年過年要熱鬧了。”

“皇上大婚,後宮有了皇後,哀家老了,以後頤養天年,不操這份心了。”

眼前的晉王妃令姜妤意識到年華易逝,自己當年豔冠後宮,江莫幽天生麗質,有傾城之貌,忽地,有種錯覺。

江莫幽低頭,拈起茶盅蓋,擡眼,透過袅袅茶霧,驟然看見姜妤一雙美眸透着絲絲寒意。

太後不喜歡她,江莫幽的直覺又一次告訴自己,自己不曾得罪過她。

姜妤很快回過神來,維持溫婉的笑容,閑話問:“你母親近日身體可好些了?”

太後問的是她的繼母蔡氏。

“還好。”

繼母蔡氏她出嫁時在人前露個面,常年不死不活的關在主院,占個太傅夫人的名分。

江莫幽知道了蔡氏與害死她母親無關後,對這個女人有幾分同情。

“你去吧,去看看裕姐姐,你的正經婆婆。”

江莫幽實在不想多待,起身告退,甘棠等在門口,“王妃這麽快就出來了。”

太後姜妤好像不希望看見自己。

主仆二人去福壽宮,福壽宮寝殿裏,裕貴太妃歪在榻上。

乍一見,江莫幽發現裕貴太妃清減了,間或咳嗽兩聲,裕貴太妃看見她,露出虛弱的笑容,“你不用總往宮裏跑,我這老病根,沒什麽大礙。”

宮女端着藥碗,裕貴太妃喝藥,江莫幽上前接過碗,先嘗了嘗,藥汁不燙嘴,喂給裕貴太妃喝,說;“母妃的病太醫院太醫們用藥不能根除,民間的郎中或有奇方,兒臣回去打聽打聽。”

裕貴太妃聲氣弱,“恒兒為我找了不少民間郎中,都說我這病,是天冷鬧的,開春天暖和自然便好了,不是要命的病,興師動衆的白費了不少銀兩。”

江莫幽心念一動,晉王已經成年出宮建府,照慣例當去封地,離開京城,如果封地在南邊,裕貴太妃可以跟兒子去封地。

這是皇帝決策,江莫幽不便多嘴,深宮裏,行事需謹小慎微,誰知道這福壽宮裏有沒有皇帝和太後的人,裕貴太妃好像和太後關系不錯,又誰知不是表面功夫。

吃完藥,宮女端盆水,江莫幽擰了巾帕,給裕貴太妃擦手臉。

喝藥後,裕貴太妃身體弱,睡着了。

來幾趟福壽宮,江莫幽把宮裏的情況摸清了,福壽宮除了掌事太監鄧寬,四個大太監,四個小太監。

福壽宮掌事太監鄧寬,殷勤地跟在江莫幽身旁,讨好地說;“太妃這幾日生病,身體虛,嗜睡,王妃歇一歇。”

“太妃往年秋天也犯老病嗎?”

鄧寬親自捧上茶水,“每年上秋後,冬天都犯一兩次。”

江莫幽仔細聽他說話,不像四川口音,問;“你老家哪裏人?”

“河南,适逢大旱,奴才家沒米下鍋,斷了炖,正好哪一年皇宮招太監,奴才十三歲進了宮。”

“宮裏的太監是不是河南人多?”

鄧寬小心回王妃的話,“宮裏河南人不少,咱們福壽宮算奴才就有三個,剩下的有山東、河北人,江蘇,山西、陝西。”

江莫幽呷了口茶水,“聽上去口音都差不多。”

同祿端着茶壺,往茶碗裏續了茶水,“進宮年頭多了,家鄉口音主子聽着不舒服,慢慢都改過來了,剛入宮的新人,偶爾說幾句家鄉話,這宮裏遇到同鄉覺得親。”

從同祿口中打探出,福壽宮裏的太監沒有四川人。

江莫幽莫名松了一口氣,望一眼簾子裏睡着的裕貴太妃,裕貴太妃每每讓她想起自己母親。

晉王高恒趕在年前回家。

太監擡進主院三口箱子,晉王高恒對江莫幽說;“這都是海上運來的,我挑了些帶回來給你。”

甘棠幾個丫鬟打開箱子,江莫幽看一眼,箱子裏珠寶、香料、藥材等貴重物品。

海上貿易,本國出口陶瓷、綢緞、茶葉、金銀等,進口香料、胡椒、藥材、金銀珠貝等。

太傅府經常得太後皇帝賞賜,江莫幽對海外的東西不覺得稀奇。

說;“給兩位側妃送些過去,就說王爺帶給她們的。”

甘棠挑了幾樣,帶着兩個小丫鬟親自送到兩位側妃屋裏。

江莫幽問;“王爺這趟差還順利?”

晉王道;“泉州大股的盜匪已經剿滅,小股的匪患一時難以肅清,地方上不少官員通匪,我這次上本奏請皇上,革除一批渎職的官員。”

“王爺辛苦了,這幾個月清減了。”

晉王人黑瘦了,但眼睛炯炯有神。

“地方辦差,哪裏能像在京城逍遙自在。”

“王爺替皇上分憂,為百姓做事。”

這時,秋娘進來,“王爺,王妃,兩位側妃來謝恩。”

江莫幽就知道這兩個人尋個理由接近晉王,說;“讓她們進來吧,她們對王爺想念得緊。”

兩個丫鬟挑起珠簾,趙沛和魏錦容走進來。

行禮,“妾拜見王爺。”

江莫幽命丫鬟搬椅子,兩人告座。

江莫幽看二人精心打扮,趙沛頗有幾分姿色。

賠笑說;“王爺這一趟去幾個月,在外面辛苦,妾用人參炖了雞湯,竈上小火偎着,給王爺補補身體。”

“這是為臣子的本分。”

晉王側頭看江莫幽,伸手握住她的手,“王妃在家辛苦了。”

江莫幽對上晉王的目光,晉王眼底一片清明,想抽出手,晉王微微用力,握着不松手。

江莫幽在心裏感嘆,這是做給兩個側妃看的,無奈,嗔怪地睨了他一眼,說;“跟王爺比,妾身慚愧,在府裏養尊處優,何談辛苦,。”

“太後和太妃的身體可好?”

“太妃在王爺走後,身體微恙,沒什麽大礙,太後操心皇上大婚的事。”

“本王這趟出門,加緊趕在皇帝大婚前回來交差,也要過年了,幸得順利,一刻不敢耽擱趕回京城。”

“王爺先沐浴,晚上設宴給王爺接風。”

家宴後,晉王按照慣例是歇在王妃屋裏。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