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劫後生

囡囡醒來的時候還以為是到了陰曹地府,四周黑漆漆一片,鼻子裏是一股焦糊味道。

“你醒啦?”一把沙啞的嗓音在她耳邊響起,“快把這姜湯喝了驅驅寒,你一定是凍壞了。”

迷迷糊糊的就着遞到嘴邊的粗瓷碗抿了一口姜湯,囡囡不禁皺起了眉頭,這東西全然不像是家裏那種兌着紅糖熬成的姜湯,應該只是把姜塊切碎放在清水裏煮成的。

這辛辣刺鼻的味道倒是把囡囡的精神給提了起來,她撐起身子打量四周,發現這裏并非想象中的陰曹地府,而是一個破敗簡陋的木房子。而那個端着碗,正一臉溫和看着她的人,是一個年過半百的枯瘦老漢。

她一回過神來,思及自己昏過去之前看到的一幕,連忙抓着那老漢的手焦急問道:

“我弟弟,我弟弟呢?”

像是回應她,在老漢身後的什麽地方突然傳出一聲響亮的啼哭,一個老婦抱着個白淨的小娃娃過來,把他放在囡囡懷裏。

“有兩個人半夜把你和這娃娃送到我家門口,他們說是在前山的鎮上遇到海寇打家劫舍,出手救下你們兩個娃娃,但不方便将你們帶在身邊,于是托我們老兩口照顧則個,還...還給了我們一些錢。”

老婦捏了捏腰上系的一個布袋,猶豫再三還是取了下來,也同樣放到囡囡手邊。而那個老漢則看了看錢袋,又看了看娃娃,局促的搓了搓手,開口問道:

“你餓不餓,我去給你拿些吃的。”

原來那些事都不是噩夢而是真實發生的,櫥櫃門一經打開,囡囡看見火光映滿了室內,耳邊還能聽見不遠處人們的慘叫聲。那個拉開門的男人伸手來抓她,而他身後站着的那個戴銀箔面具的女人,懷裏抱着的正是自己未滿周歲的弟弟。

“我...這是在哪?”囡囡說。

“哦,這裏是長月山深處,我們老兩口以伐薪燒炭為生,早年有個兒子遇上山洪死了,現在就只剩下我倆,将就活着罷了。”

那老婦坐在床沿,一邊答話,一邊伸手去逗娃娃。囡囡知道,從自家向南走不遠就是長月山,這裏離家應該不算太遠。這時老漢端着吃食回來,來來回回的看着他們兩個,嘴上不住咧出笑來。

囡囡看得出,他們是好人,而且也十分喜歡孩子,她的那個家雖然已是兇多吉少,但囡囡還是想去親眼看看,她把那錢袋重新遞給老婦,向老兩口跪下,求着他們讓自己回家去看一看,老兩口連忙拉她起來,答應了她的請求。

兩日後,老漢帶着囡囡到了山前鎮上,等着她的是家中上下十六口人全被海寇殺害的消息,大火将宅子燒的幹幹淨淨,聽說族裏有遠親來協助案件調查,但囡囡不認識他們,也不想讓他們知道自己和弟弟還活着。街頭巷尾的傳言裏,囡囡和弟弟是被因為年紀小骨頭輕,所以被大火燒成了灰,沒留下屍首,當然又有誰會在意兩個孩子的死活。

囡囡遠遠看了看那塊焦黑的空地,她憶起父親,雖然他嚴厲古板,但卻是那個家裏唯一跟她血脈相連的親人,如今親人已逝,她更是無家可歸。囡囡告訴老漢她願意跟他回去,和弟弟一起做他們家的兒女,老漢聽到這個,又是唏噓,又是高興,簡直不知該說些什麽。

回程前,囡囡和老漢在大路邊燒了些紙錢,囡囡又哭了一場,老漢在一旁也不禁落淚。從今以後,囡囡的人生将重新開啓,雖然不知道那兩個人為什麽要救她和弟弟,但現在他們能活下來,即便是前途未蔔,她也暗暗下定決心,絕不辜負這條宛如新生的性命,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作者有話要說: 這一章其實漏洞百出,仔細想想連我都沒法解釋一對相見不過三四面的男女就這麽動了感情,而且還是從刀兵相見開始。不過再一想,既然有“一見鐘情”這個詞,那麽成歡跟明滅的惺惺相惜之情也沒那麽突兀吧,畢竟這是寫小說,就連現實生活裏,感情這個東西我們至今都難以捉摸。成歡的陳述印證了薛岳的擔憂,在明朝歷史上确有過這樣的經歷,比如張居正雖然政績顯赫,但私生活窮奢極侈,嚴嵩被罵十惡不赦,但對老婆卻恩愛有加,人是這世界最複雜的動物,我們看到的永遠只是他的一面,甚至只是我們想看到的一面,人的理性與感性總是交織在一起,真正能做到客觀,一視同仁的,那是自然規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