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午後, 沈府東院書房。元策仰頭靠着椅背疲憊地揉了揉眉心,因裴雪青那幾個提問,從汀蘭水榭回來後, 腦海裏就一直反複回閃着與兄長有關的畫面。

他從記事起就知道兄長的存在, 而兄長卻直到出征前夕才知道他。三年前,兄長初到河西, 仿似不敢相信自己當真有一個孿生弟弟。相逢那日,他們在弱水河畔遙遙對望,兄長看見他摘下那張屬于斥候的面具, 露出與自己一模一樣的臉,眼神裏滿是震動和奇異。

後來兄長在明帶兵打仗, 他在暗處一面繼續刺探前線敵情, 一面輔佐兄長制定戰略, 戰鼓停歇的間隙, 他們在無人處對談、下棋、切磋、過招,明明相逢不久, 卻好像已經相識十數年。

自然,他們也常在行軍用兵的策略上産生分歧。兄長溫和保守, 而他冒險激進。燈火闌珊處, 兄長嘆他不惜自身, 他說他從小學到的便是如果不能每一次都以命相搏, 那麽這條命留下來也無用。

兄長卻說, 那是因為父親想要他做沈家、做玄策軍中最鋒利的刀, 可他不希望自己的弟弟成為一把刀, 希望他做一個活生生的、能夠被珍重的人。

兄長說,哪怕他只比他早出生一刻,也是他的兄長, 長兄如父,他必須聽他的話。

記憶裏的畫面一幕幕閃過,最後浮現在眼前的,是五月裏那個雨夜。

那一戰之前,他與兄長已有多日未見,前線戰事緊鑼密鼓,他們不得不分頭行動,奔走在各自的戰場。當時分別的前一夜,他向兄長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這一戰,由他代替兄長披甲上陣。久戰兵鈍,他們已無精力再消耗下去,他想以身為餌,殲滅北羯最難纏的那支騎兵隊,一次扭轉戰局。

兄長毫不猶豫地回絕了他。他們在分歧中不歡而散。再次相遇,是他冒着大雨千裏奔赴戰場,在屍山血海裏親手找到兄長的屍首。

那個雨夜,他失去了兄長,也失去了做一個活生生的、被珍重的人的資格。

當他再次決定以身為餌,他已是玄策軍說一不二的少将軍,再無人與他并肩而立,對他說:不許。

……

元策慢慢睜開眼,長長沉出一口氣,低下頭再次看向書案上那枚玉佩。

這樣的兄長,這樣一個連兄長身後事都要守護的姑娘,已沒有任何理由懷疑這其中摻了假。這枚玉佩的主人就是裴雪青。

那麽假的那個只能是姜稚衣。

可為何姜稚衣發自肺腑地認定自己三年前拿着這枚玉佩與兄長私定了終身,還苦苦等候他三年之久?

Advertisement

發自肺腑的認定……

元策反複咀嚼着這幾個字,忽然聽見一陣急促的叩門聲,穆新鴻心急忙慌進了書房:“少将軍,出大事了!”

元策擡起眼來:“她醒了?”

今日離府去水榭之前,他曾囑托他們務必穩住姜稚衣,倘若姜稚衣中途醒來,就算說他死了,都別說他去見裴雪青了。

“不,不是,是李先生發現,郡主兩月前的醫案上曾記載,那次在城郊遭遇山賊之後,郡主不光受了皮外傷,還在後腦勺磕了一個包,李先生判斷郡主的血瘀之症就來自這裏……”

元策臉色嚴肅起來。

“您先別着急擔心郡主,”穆新鴻連忙打住元策,“據卑職與李先生方才商讨,您現在要擔心的,可能是自己。”

“?”

“李先生說郡主所傷之處并非要害,兩月來也沒有任何不适,這血瘀對郡主的身體并無實質損傷,倒是李先生今日查閱了大量典籍,發現在過往此類病例當中,磕到此處的傷者許多會患上失憶之症,暈厥過後有的想不起自己是誰,也不記得自己的家人,有的則是記憶颠三倒四,将一些夢到的事,胡思亂想出來的事當成真事,醒來以後胡言亂語……”

“卑職與李先生說了郡主遭遇山賊當日在軍營醒來後的狀況,再聯想裴姑娘今日這一出,李先生目前懷疑,不,應當說基本斷定——郡主與大公子所謂的私情,根本就是郡主傷到腦袋以後産生的臆想!”

元策從座椅上慢慢站了起來。

一旁青松代替情緒不上臉的公子震驚地瞪大了雙眼。

上一次主仆三人在這間書房裏如此僵硬,還是得知姜稚衣與沈元策有私情的時候。

但凡這間書房有自己的想法,這時候可能也哽住了,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要承受這麽多事情。

元策一動不動站在座椅前,低頭看了眼書案上的玉佩,又擡頭看了眼西廂房姜稚衣所在的方向。

……雖然此事聽來荒誕離奇,可如此一來,一切的确都對上了。

姜稚衣和兄長的關系是假的,卻因臆想将它當成了真的,所以在他面前,她的喜怒哀樂全都發自肺腑出自真心,看不出一絲一毫的破綻。

而姜稚衣從對他頤指氣使,到忽然一口一個“阿策哥哥”,也正是從那日被山賊吓暈之後開始的。所以她那天不是單純的吓暈,而是傷到了腦袋。

只是營中軍醫不便上手貼身驗傷,光憑把脈又沒有李答風這般能耐,不曾發現。

姜稚衣如今身邊的婢女又剛好是今年新來的,對她三年前的舊事一無所知,這便将她所說的一切誤以為真。

所有人都陪姜稚衣入了一個根本不存在的故事,包括他。

元策緩緩掀起眼皮,慢聲道:“所以——她和兄長根本不是什麽相好,她只是摔壞了腦袋?”

“是啊少将軍!這事鬧的,真是害人……”

“不淺”兩個字還沒出口,穆新鴻一擡頭,忽見元策的嘴角一點點彎了起來。

“……?”

穆新鴻着急提醒:“少将軍可是還未想到此事的要害,郡主這血瘀或遲或早總有一日會消,等她醒過神來會如何看待您這段時日的所作所為?她很可能就猜到您不是大公子了!”

“她只是摔壞了腦袋,”元策坐回座椅,靠着椅背點了點頭,好像并沒有看見穆新鴻的滿頭大汗,輕輕摩挲了下扶手,彎唇一笑,“她只是摔壞了腦袋——”

穆新鴻遲疑着扭頭看向青松:“……是我說的不夠清楚嗎?你聽懂了嗎?”

青松緊張得兩股戰戰:“聽懂了,以郡主和皇家的關系,肯定不會站在公子這邊,到時候将公子一告發,咱們就全完了……”

對啊,可不就是這個理嗎?穆新鴻恨恨一拍大腿,又看回元策。

卻見元策依然笑而未語,那張臉陰霾全掃,前所未有的如沐春風,春風得意,得意忘形。

“…………”

穆新鴻和青松緩緩對視了一眼——

少将軍公子的腦袋恐怕也壞了。

黃昏時分,西廂房內。元策坐在榻沿,垂眼看着床榻上安睡的人。

安神香已經熄了一晌,過不了多久,人就該醒了。

李答風的判斷應當不會有錯了,眼下只剩最後一道疑問不解——

既然她這錯誤的認知是記憶的颠三倒四,那麽那些記憶是從哪裏來的?

元策眯了眯眼,盤算着該如何弄清楚這件事。

歇了一天的覺,榻上人已養回了白裏透紅的臉色,烏黑的長睫靜靜覆蓋在眼下,只是眉頭依然微蹙,嘴角也耷拉着,好像還在生他的氣。

元策伸出手去,拿拇指指腹強行撫平了那道眉心。

眉下那雙眼睛輕顫着睜了開來。

四目相對,元策落在人眉心的手一頓,對上姜稚衣尚未緩轉的懵懂眼神,見她迷茫得仿佛不知身在何方,心生起警惕。

李答風說她的血瘀之症已比之前有所緩解,這就難怪她最近會因記不清從前的事而自我懷疑,該不會今日這一情緒波動氣血上湧,便恢複如初了吧?

元策試探着盯着她道:“醒了?”

下一瞬,一只白生生的手掌慢慢擡高,利落一揮,啪一下拍開了他落在她臉頰邊的手。

元策猶疑地看了眼自己被打了一巴掌的手,回過眼,再看姜稚衣一雙眼怒意正盛,像在看什麽十惡不赦的負心漢,別開頭輕笑出聲。

姜稚衣愣愣眨了眨眼:“……你還笑?我都被你氣暈了,你還有臉笑?!”

元策背過身,像許久沒有如此快意過,笑得雙肩打顫。

姜稚衣又愣又疑,氣不打一處來,從床榻上坐了起來:“沈元策,你別太過分了!”

元策收起笑,回過眼去:“怎麽連名帶姓叫了?”

“因為我在生氣啊——!”

“叫聲別的。”

“?”

元策擡擡下巴:“四個字的。”

姜稚衣一愣之下反應過來四個字是什麽,氣笑了:“我都被你氣暈了,我有嘴叫,你有臉聽嗎!”

“你是被我氣暈的?”元策一挑眉梢。

“不是嗎?”

“你再好好想想。”

“……”

姜稚衣沉默不語着,不自覺抿起唇輕舔了一下,臉頰可疑地紅起來,拉高被衾往床角縮去:“你——你解釋不出來,你就用嘴給我下迷藥!”

元策別開頭又是一聲笑。

“你到底在笑什麽……?你再不解釋,我現在就走了!”姜稚衣生氣地掀開被衾就要下榻。

元策一把攔下了人:“不是我不解釋,是我确實解釋不出來。今日那裴家姑娘突然上門,說你給我的玉佩是她的,還給我看了她的另一半玉佩,我還想問你這是怎麽回事?”

“又來倒打一耙了是吧?”姜稚衣拿手指着他,“我告訴你,這回門兒都沒有,天王老子來了也不是我的錯,那玉佩我三年就給了你,我怎麽知道為何會突然多出另一半?”

“那我這三年遠在河西,我又怎麽知道?”

兩人無聲對峙僵持着,叩門聲突然響起:“公子,裴府來了位嬷嬷,說是裴姑娘的乳母,想與您和郡主說幾句話,可要請進?”

姜稚衣一愣。

元策眼底也閃過一絲意外之色,琢磨了下裴雪青今日在水榭的那番話,默了默,道了聲進。

一位四十來歲的嬷嬷謙恭有禮地進了門,走到榻前,向兩人各行了一禮:“天色已晚,冒昧打攪郡主與沈少将軍,老奴此番前來,是有些事想同郡主與沈少将軍解釋。”

“我家姑娘近來得了罕見的臆病,因沈少将軍與姑娘意外亡故的意中人有幾分相像,姑娘打心底裏不願相信已與意中人天人永隔,便臆想着沈少将軍就是那個人,以為自己與沈少将軍有什麽舊情,這才屢次打擾到沈少将軍,令郡主心生誤會。”

姜稚衣驚地睜大了眼:“竟有這樣的事……?”怔怔品了品這話,又看向元策,“所以你是真的不知道……”

元策看了那嬷嬷一眼。

裴雪青并未與他商量此事,應是回府之後細想,猜到他會在姜稚衣這裏遇到麻煩,擔心因她今日這一出而暴露他的身份,便請信重的乳母過來編造了個半真半假的說辭。

對上那嬷嬷暗示的眼神,元策朝姜稚衣點點頭:“是,我不知道。”

“那、那玉佩是怎麽回事?”

那嬷嬷颔首答:“我家姑娘或許在哪裏看見過郡主那枚玉佩,這便叫人打了相似的另一塊。”

元策迅速接上:“我修補那玉時曾叫匠人看過,可能是那時洩露了出去。”

姜稚衣千想萬想,也沒想到這事會是這麽個緣由,回憶着捋了好一會兒,想起裴雪青現出異常正是在她的玉佩摔碎不久之後,時間确實對得上。

再看這位乳母,眼見得禮數周到,舉止得體,定是相府裏德高望重的人物,也不像為着這種事扯謊的人。再說,誰會騙人家說自己得了臆病?

姜稚衣:“原來是這樣……”

“我家姑娘身在病中,自己也不知為何做出有違常理之事,還請郡主勿怪。姑娘今日回府突發高燒,無法親自前來,老奴代我家姑娘向郡主與沈少将軍賠個不是。”嬷嬷說着彎下身去。

姜稚衣回過神,連忙擡手請起:“既是誤會一場,清楚了便好了,不怪罪她,倒是裴姑娘如今這狀況,可請醫士看過?”

“郡主放心,想來今日鬧過一場,姑娘應當也醒神了。”

姜稚衣回想起今日書房裏與裴雪青的幾番對話。

“可我今日好像對她說了些重話,”姜稚衣看向元策,小聲道,“是不是我把人氣病了?早知道我光罵你就好了……”

元策:“……”

“郡主不必多慮,這人心裏頭裝着事,久不發洩容易憋出病來,您今日點醒了姑娘,姑娘如此高燒一場,興許反倒是好事。”

“我知與至親至愛天人永隔是何打擊,她定是實在太不好過才會得這樣的病……”姜稚衣出神地碎碎念着,想起什麽,問元策,“李軍醫醫術高超,要不請李軍醫過去看看?”

元策看向嬷嬷。

“多謝郡主美意,此事不宜宣揚開去,便不再請旁的醫士了,郡主與沈少将軍若能幫我家姑娘保守這個秘密,老奴感激不盡……”

“這說的什麽話,不必你說,自然要保密。”姜稚衣想了想,“既然如此,回頭你家姑娘若願意見我,我去拜會她,我與她有些相似經歷,興許可開解開解她。”

“多謝郡主,那老奴這便回去照顧我家姑娘了。”嬷嬷與元策對了個眼色,退了出去。

廂房裏只剩兩人,姜稚衣細想着裴雪青的經歷,也忘了生元策的氣,自顧自喃喃着:“怎麽會有這樣的事……”

“行了,別想了。”元策打斷了她。

姜稚衣擡起頭來:“你這人怎麽如此無情?”

“我無情?”

“這即便只是個故事也叫人觸動,何況是發生在你我眼前的事,你怎一點也不在意?喜歡一個人,喜歡到在他亡故之後,仍臆想着與他在一起,得是多深的感情才會如此,這不叫人感懷嗎?”

不過謊話一樁,元策正要打消她多餘的感想,忽然一頓:“……喜歡一個人,喜歡到臆想着與他在一起?”

“是啊,裴姑娘不就是這樣嗎?”

裴姑娘是不是這樣,他不知道。

但姜姑娘看起來好像很理解這種事。

穆新鴻的聲音忽然在耳邊重新響起——

郡主與大公子所謂的私情,根本就是郡主傷到腦袋以後産生的臆想!

無論如何,臆想的産生總有個緣由,記憶可以颠倒,但不能憑空冒出來,她心底既然有一個如此詳盡的故事……

“你若是喜歡一個人,也會這麽臆想?”元策盯住了她。

姜稚衣莫名其妙地看着他。

“我喜歡的人不就在我眼前,雖然今天剛吵了一架……”姜稚衣冷哼了聲,“但我用得着臆想嗎?”

“那若是你喜歡的人并不喜歡你,甚至另有心悅之人,而他對你的态度十分惡劣,你可會生出臆想?”

“不喜歡我就算了,還有人敢對我态度惡劣?”姜稚衣蹙了蹙眉,“你這假設根本就不成立!”

怎麽不成立?兄長從前便是這樣對她的。

照兄長真正的性情,也許過去并非刻意得罪她,只是為扮作纨绔,在外行事不得不過分出格。

但姜稚衣并不知情,假若她其實喜歡兄長,臆想出一個——他與她在外故意扮作死對頭,實則與她相好的故事做做青天白日夢,豈不合情合理?

且她還不光臆想兩人是相好,甚至都臆想到了兄長親她這一步……

什麽仲春二月草長莺飛,什麽紙鳶挂在樹上,什麽一個回頭一個低頭……簡直目不忍視。

“姜稚衣,想得還挺美?”元策眯起眼,抱着臂涼涼看着她,“你的美夢從今天開始,到頭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