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官銀案4

公孫策臉更紅。索性也不說話了,老實的站在亭子邊兒。

飛燕見他這個樣兒,與二牛繼續閑聊:“趙大哥既然住在附近,定然是知道二龍山了。”

公孫策有些吃驚飛燕與人提及二龍山,微愣,看她。

在他看來,現在的飛燕不是一個會做無用功的人。

二牛熟絡的:“幾位要上二龍山?”那樣子是吃驚的。

飛燕點頭,“是啊,我們想過去看看。”

這與他們之前商量的不符。不過周鏡和公孫策兩個人都沒說話,倒是細細打量起這個二牛來,飛燕為什麽要和他講這個。

二牛正色道:“姑娘,我看,你們沒事兒還是不要去那裏了吧?這二龍山山勢險峻陡峭異常,密林也經常有兇猛野獸,山上又沒有人,你們上去,太不安全了。”

飛燕假裝神秘的靠近些二牛,問:“你沒聽說麽,我可是聽說了啊,這二龍山有寶藏啊。我們還想着去尋寶呢。”

這下子幾個人都是愣住了。

二牛連忙擺手:“怎麽可能,這山上能有什麽寶藏。就算是我們上山打獵,也是要倍加小心的,更何況你們幾個,兩個文弱公子,一個女流之輩,可千萬不能以身犯險啊。”

“趙大哥原來上過這二龍山嗎?”

二牛點頭:“偶爾打獵我會過去的。饒是我們這樣的獵戶,也是不敢亂走一氣的。”

飛燕冷笑:“你不敢怎麽我們就不敢麽?”

樣子挑釁極了。

二牛更急:“你這姑娘,我是好言相勸,你怎麽就執迷不悟呢。罷了,随你們吧。”

Advertisement

“我這人吧,慣是願意和別人唱反調,既然你說随我們,我倒是不去了。”她坐到涼亭內的石椅上。

二牛一剎那的錯愕并沒有躲過周鏡的眼睛,他似乎是一下子明白了什麽。

“你別鬧了。對不起哈,趙大哥,我這妹子,自小嬌生慣養慣了,就是個不懂事兒的,凡事都願意湊合上去,這不,聽說這二龍山有寶藏,就非要撺掇着二弟來,我二弟,你也看出來了,就是個軟弱的,架不住她幾句好話。沒辦法,我只能也跟着,這也是看顧着他們,多少我還是會些拳腳,不然就這麽兩個人出門,我哪裏放心的下。”

看剛才公孫策和飛燕的狀态,這二牛大概也是看出了,這兩位都是不靠譜的。

遂與周鏡寒暄:“可不是嗎,這怎麽能放心得下。不過這二龍山寶藏之說我們倒是沒有聽過,可家裏的老人也說過,當年那批失蹤的官銀就是在二龍山失蹤的,怕是啊,這謠傳的寶藏,就是這個了。”

飛燕不在接話,公孫策還是照舊的臉紅,周鏡也沒多說什麽,一副都是假的,我不想去的模樣兒。

二牛尴尬的摸了摸頭,眼裏的意思也挺明顯,覺得這三位可真都不是好相處的人。

不過也還好,這一會兒的功夫,就見雨過天晴了。

陣雨就是如此,來得快,去的也快。

二牛見天晴了些,連忙和衆人打了招呼,之後離開。

見二牛着急忙慌的離開。

周鏡和公孫策都看着飛燕,等她解釋。

飛燕也不含糊:“你們覺不覺得,咱們這一路上有些太過順利了。”

“可是我們之前不是也讨論過了麽,蘇友寧是想引着包拯來杭州的。”

“可我們與包拯他們分開能有三天了吧。你們覺得這三天我們順不順利。”

雖然在蘇家什麽也沒有查到,不過在蘇家的墳地那裏,他們可是查到了大問題的,蘇友寧的身世。

“和這個二牛有什麽關系。”公孫策知道飛燕定是對這個二牛有所懷疑,不然是不會那麽說的。

“他出現的時機啊。而且我看得出來,他是很想讓我們去二龍山的。可是卻偏偏要反着說。後來我說不去了,他又故意把話繞回來。”

“之前可是你先提起的二龍山。”

“可是在這個時候背着一捆柴出現不是很奇怪嗎?而且他看起來是很憨厚,但是,我卻覺得,他給人的感覺很不舒服。”

周鏡坐到飛燕的對面:“要是照你這麽說,那剛才的老者更加令人懷疑。自己送上了門,又講了這麽多的秘辛。”

“我沒說他不可疑啊,剛才我沒有多想,可是看見這個樵夫二牛的時候,我就有一種很不好的聯想,是不是,有人在引誘我們往他們所期待的路上走?”

“那目的呢?目的是什麽?要是照你這麽說,最有可能的,就是希望我們去二龍山,難道是為了讓我們上山找線索?亦或者是,找官銀?”

其實在飛燕的心裏,确實是有這個想法的。不過第一個倒是看起來不像。

“我覺得,他希望我們去二龍山找官銀。當然了,這都是我自己的想法,蘇友寧再也沒有任何線索,我覺得,這個時候包拯他們應該也已經進了杭州城了,如果蘇友寧真的是想伸冤,那麽她一定會去找包拯。可是現在你看看這些線索,條條都在引着我們往二龍山走。會不會,他們是希望我們去二龍山的。”

“這事兒真是越來越複雜了。”

“希望包拯他們那邊有新的線索吧。你們覺得,我們要不要過去會合一下?互相交流一下彼此的發現?”

看包拯對楚楚的态度就知道,這典型是一個情商低,智商高的産物。

也許他會有不一樣的見解呢。

“行吧。我覺得這事兒也是可行的。”

“我不贊成。”久未開口的周鏡看着兩人,提出自己的意見。

見公孫策和飛燕有些吃驚,他解釋:“去找他們固然能夠得到更多的線索,可是也會混淆你原來的想法,查案這種事兒,多角度才能更全面的看清事實的真相。後期我們是要多溝通,可現在也只是開始。”

“有道理。”公孫策想了一下,附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