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皇帝有個過世的小皇後
次日早上。
蕭定一睜眼,發現自己竟然趴在桌案上。
這丫頭竟沒去龍床睡?
他坐起身體一看,才發現桌案上攤着數張紙,紙上歪歪斜斜的寫滿了字,蕭定定睛一看,上面寫的是前朝詩集中的一句詩詞。
字跡歪歪斜斜,是那丫頭寫的?而且不止一張,他略略一番,發現竟然十數張寫滿字的紙。
這一晚上,野丫頭都在練字?
随後,蕭定發現桌案上擺了不少書籍,有詩集,有史書。
蕭定嘴角露出笑意,看來野丫頭不但練了字,還讀了書。倒是個勤奮好學的。
蕭定将九月用過的紙全部收進抽屜,又把九月看的幾本書擺好,便叫人進來為他洗漱更衣。
今日有朝會。
下朝後。太後請皇帝過去一趟。
太後并非蕭定的生母,蕭定幼時和太後并不親昵,等他長大後常年在外行軍打仗,和太後更沒什麽母子情分。只因太後是先帝皇後,皇帝便留她在宮中奉養。
蕭定當了皇帝,也并不在意禮儀規矩,向來不會給太後晨昏定省。也很少去祥如宮陪伴太後。而蕭定言行暴戾,朝中幾位大将軍都是他的心腹,太後也不敢說什麽。
聽到太後有請,蕭定有些厭煩,不過想着好幾個月沒見過這位“母後”了,便還是去了祥如宮。
進了殿內,蕭定對着太後随意行了禮。
太後也沒計較,指着旁邊一名宮裝少女道,“她叫雪兒,你帶回去吧。”
Advertisement
蕭定:……
“母後大概忘了,朕不喜旁人往我後宮亂塞東西。”
當初麗妃就是太後非要蕭定冊封的,蕭定妥協讓麗妃入宮封妃,但是整整五年了,他沒碰麗妃一根頭發。
太後臉色微變,“陛下,你誤會了。她是昨晚你在春華宮救下的宮女,我想着你既然喜歡她,不如将她納入後宮。”
蕭定:……
自打每晚他會和九月互換身體後,蕭定第二日就讓王全恩将他晚上做過的事情複述一遍。
和大皇子玩他忍了,路過春華宮救了一個宮女……純粹是多管閑事。
“我不過随手救了她。如果引起母後不必要的誤會,那拖出去砍了吧。”
“……”
雪兒臉色慘白,她噗通一聲跪下,滿臉是淚。這一夜一日,她從絕望到希望,又從希望到絕望。整個人已經是精疲力盡,麻木至極了。
太後無奈,只好擺手讓雪兒出去。
“陛下,您已經登基五年多了,是時候立後了。”太後語重心長道。登基五年多不立後,也無子嗣誕生的皇帝,當今陛下是獨一個。他這樣肆意妄為,朝中老臣多有不滿,奈何蕭定手握軍權,誰敢不服他就砍了誰,不少老臣都只能默默不吭聲,不敢勸誡。
蕭定冷着一張臉,壓根不搭理太後。
“你難道至今還忘不掉她?”
蕭定眸光瞬間暗了下來,“是。”
太後直嘆氣,“你何必騙我?那沈小姐死的時候,還不足三歲。你和她有什麽情分?”
蕭定盯着太後,笑得十分詭異,“我對她不止是情分,更是愧疚。如果不是因為我,她一家何至于慘死?她不足三歲,便死無全屍,朕永遠無法忘懷。”
太後後背發涼,“……沈小姐确實是苦命人。不過,那都是過去的事情了……”
“她本不該命苦。要不是有人謀害她一家性命,她如今就是朕的皇後。”蕭定繼續盯着太後,目光如利刃,似乎是質問太後。
太後吓得移開目光,“……沈大人一家是被山賊殺的,這是巧合,怎麽是有人謀害呢?”
蕭定冷笑一聲,“沈大人一家三十幾口是不是被人謀害,母後難道不清楚的嗎?”
太後臉色發白,“所以,你想為沈大人一家報仇。”
蕭定笑了笑,不做聲。
“曹侍郎貪污枉法,你處死他喂了狗就算了,為何要将曹侍郎的大公子淩遲處死?”太後終于忍不住問道。
太後姓曹,曹侍郎正是太後衆多侄子之一。
想到侄子和侄孫死得那般凄慘,太後心中不甘憤怒,可也無可奈何。
她心裏明白,陛下已經知道當年是她派人殺死了沈重景一家。
“曹雲之當衆大放厥詞痛罵朕是暴君,難道不該死?其實朕還是寬厚了,曹侍郎一家十幾口,全死了才有意思。”
太後:……
見太後吓得說不出話來,蕭定嗤笑一聲,轉身離去。
曹氏一族,他要留着慢慢折磨,以償他這十數年的悲痛和愧疚。
數日後。
顧家村。
一連幾日的晚上,“九月”都會上山打獵,運氣好就會帶回兔子或者野雞。
張氏因為怕顧老三真趕走她,又惦記着九月打回來的兔子和野雞,這幾日倒是沒怎麽打罵九月了。
九月白日煮飯,洗衣,砍柴,晚上就在東來殿看書寫字,慢慢習慣了這種日子。
轉眼菊月要到了,離城附近幾個村的百姓,每個月初一都會去城裏趕集,交換東西。
九月已經大半年沒進城了,她很想進城一趟,便找了跟顧老三。
“我想進城買一些好的箭頭,這樣我可以射到更多的獵物,沒準能射到一頭小野豬,那能賣不少錢。”
九月這麽一說,張氏心動了,她眼睛一亮,“小野豬?”
一頭小野豬起碼三四十斤,那能賣好大一筆錢呢,可不比小野兔和小野雞強多了?
“不成,我要忙農活,陪不了你。你一個女孩子,去不了城裏。”顧老三搖頭。
“我和田叔說好了,和他一家同去。”九月早就籌劃好了一切。
“這倒是可以。不過,我可沒錢給你。”張氏急忙道,想買新的箭頭,那得有錢吶。張氏是不會把荷包裏的錢掏出來給九月的。
“沒關系,我跟田叔說好了,讓他先借一點錢給我,等我買了新箭頭回來,還他兩只野兔。”
九月早就把張氏的摳搜本性了解透徹了。
看九月都規劃好了,顧老三也不好說什麽,他點點頭,“那你一路要聽話,可別給田叔添麻煩啊。”
“我知道。”
“九月,你這一去一回得兩天,你今天得多砍點柴,把家裏衣服都洗好。”張氏急忙道。張氏心裏也清楚,家裏沒了九月,最累的就是她。誰讓她的小妮不懂事呢。
九月點頭,“娘,你放心。我一會兒就上山砍柴。”
九月下午上了山,她将自己埋在山洞邊的盒子取出,從裏面拿出幾十個銅錢,又将盒子裏面的東西整理了一遍。
除了她存的銅錢,盒子裏還有幾本書,和一枚環形玉佩。這是九月親娘留給她的遺物。
九月親娘并非這裏的人。
當年九月親娘家中遭逢變故,九月親娘帶着九月僥幸逃出,逃難的路上她們遇見了顧老三。後來顧老三就把九月母女帶回了顧家村,對外聲是他在外頭娶的媳婦兒。
九月親娘當時手中有一些金銀首飾,靠着這些東西,顧老三一家最初過得還不錯。
後來九月漸漸長大,九月親娘堅持帶着九月在離城中住過兩年,還為九月請了老師。
好景不長,九月親娘後來生了病,在九月八歲的時候就去世了,顧老三又娶了張氏,九月好日子就到頭了。
九月親娘死了,只給九月留了這只玉佩,剩下的一些東西,都被顧老三拿去娶新媳婦兒了。
這次九月想進城,就是想見見她曾經的老師宋先生,并向他打聽一點事。
當天晚上,九月在紙上給皇帝留言,告訴皇帝:
明日要去城中,來回要兩日,會在城中歇息一晚,勿要慌張。
次日一早,蕭定起來看到九月給他留的字條,差點笑出聲。
慌張?笑話!
想到九月要去李城,蕭定心中雀躍,這些日子他白天當皇帝,晚上當獵戶早就有些不耐煩了。
他讓夏無方去查李城顧家村,可夏無方這個蠢蛋,查來查去也沒個結果。
眼下他親自去李城,搞清楚李城的方位,然後派人去把九月抓到宮裏來養着,就不必每晚去打獵,還要被毒婦辱罵了。
想到這裏,蕭定頓時心情愉悅。
他再看看桌案上,果然又多了十幾張寫滿字的紙。
他知道九月想要練字,就專門找了幾本适合女孩子練習的字帖放在桌案上,九月于是每晚勤奮練習,再也不去他後宮搗亂了。
真是個聽話的好姑娘。
也很聰明,才練了幾天字,就長進不少。
蕭定決定格外開恩,等把九月抓回來,把她留在東來殿當宮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