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日常棉花、桑葉并不是進來就馬上跟着……

棉花、桑葉并不是進來就馬上跟着主子的,必先要跟着紅線學會規矩才能出現在主子眼前。這個規矩就包括了:日常事務、說話做事,一句話概括就是想主子所想,急主子所急。

蘇家并不是刻薄的人家,但是一旦紅線姐姐覺得不及格,還是會被退回去。在古代,被退回去的結果可比現代試用期沒過嚴重多了。

還沒見到各自的主子,紅線已經在棉花、桑葉身上樹立了對主子的敬畏。

買丫頭、養娃娃、讀書、教學,蘇家的日子沒有了蘇順似乎在正常的運轉着。然而,大家都覺得,沒有了那個人,還是不一樣的。

在衆人眼巴巴的等待中,過了七八天,蘇順托人捎來信件,說已經通過考驗,被李進士收入學堂。只是剛入學,學堂每到月末休三日,待月末再歸家。又說沒料到馬上要入學,讓沈氏收拾些換洗衣物、日常用品、筆墨紙硯讓人捎過去。

蘇祖父讀完信,向大家宣布了這個好消息。

“好好好,今晚加餐。”蘇祖母十分高興。是的,蘇家就是這等勤儉人家,再怎麽高興也甭想多發一個月月錢。

即使是只加餐一頓,衆仆也十分高興。這年頭,仆人跟主家榮辱與共可不是說說玩的,眼見少爺剛中秀才,如今又拜得進士為師,衆人簡直是心裏火熱,自覺日子更有奔頭了。

尤其是新來的棉花和桑葉兩丫鬟,吃上了肉食,覺得蘇家簡直是從未有過的好日子。紅線姐姐見機掏心教育兩句主子好下人便跟着好的道理,棉花桑葉連連點頭。

“順兒她媳婦,又要勞累你了,我讓陳嬷嬷給你拿錢,這筆費用從我們老兩口私房裏出。”蘇*董事長*祖母慈祥的對沈*執行總經理*元娘說到。

“母親如何說這等客氣話,相公能拜得名師我幹什麽都是高興的。只是我年輕,還是要母親你壓場,我就厚着臉皮也領一回母親的賞了。”沈氏笑眯眯的說。

“看你這張巧嘴。”自從生下了亮哥兒,沈氏在蘇祖母眼裏就是完美的兒媳婦,“順兒的事情平日都是你在打理,你盡快把常用的衣物、筆墨紙硯的整理出來,衣物要厚一點,隔壁縣比我們冷呢。還有常用的藥丸子也備一些,他們男人心粗。準備好了,明天讓老馬趕緊給送過去。”蘇祖母又吩咐到。

“是,母親。還是母親考慮的周全,只是有件事,我年輕做不得主,想要問問母親的意見。”沈氏稱贊,又露出一點點為難到,“隔壁能哥兒他爹,也跟相公一起拜李進士為師。我們還承了他一個人情。如今我們要不要問一句,他們有沒有東西要捎帶的,只是我平常與能哥兒他娘也沒有來往,貿貿然前往又怕冒犯。”

蘇祖母沉吟了一下,“于情于理我們都要說一下的,我派陳嬷嬷過去問下能哥兒她娘。我們做了自己該做的,其他的随他們怎麽想。”

“就聽母親的。”沈氏笑到,“家裏這些人情來往,還是得靠母親來給我掌眼。”

“你還年輕,再歷練幾年就熟練了。”

“我再過幾年,有母親兩分功夫就開心到不行。”

婆媳二人相互追捧,一片和樂融融,實在是婆媳關系的典範。

蘇祖父捧着熱茶,一邊聽着二人追捧間把事情辦好,一邊心裏暗嘆婆媳融洽,順兒真是有福啊!

所以說,男人不管多老都是直男。

陳嬷嬷去了何家一趟,帶回來能哥兒她娘也有衣物捎帶過去的消息,只是今晚需要時間整理,明早一早送過來。

第二天一早,能哥兒她娘帶着嬷嬷将兩個包袱送過來。還專門來拜謝沈氏說麻煩了,沈氏自然是一番回禮。兩人來往半響,初步建立了交情。

老馬帶着一大堆行李,駕車趕往鄰縣去了。

又過去十來日,終于盼來月末。

“爹,你回來啦。”蘇明月看見她爹從門口進來。一個激動之下,起步一個短跑,臨到她爹跟前,跳躍,撲進蘇順的懷抱裏。

蘇順被女兒的熱情吓了一跳,但是靠本能的緊緊接住了蘇明月。

然後,像被下了降頭似的,夾着蘇明月的腋下舉起來轉圈圈。

“哈哈哈,爹爹,我還要。”蘇明月驚聲尖叫,大笑着要求。

蘇順也正是興奮,也不管禮儀應要求再轉了幾圈。

“好了,別鬧你爹了,趕緊下來,小心摔着。”沈氏抱着亮哥兒,含笑到。

蘇順放下蘇明月,又問蘇明媚,“媚姐兒要不要。”

媚姐兒眼露驚恐,搖頭搖得小腦袋像轉風車。

“好吧,”蘇順面露失望,轉而又笑起來戳戳亮哥兒額頭“亮哥兒,還記不記得爹爹?”

亮哥兒咿咿呀呀邊啃手指邊流口水,看起來一臉萌。

“他才幾個月,人都認不清呢。”沈氏笑到。

無奈,蘇順只好放下奢望,收回正形,“爹,娘。”

“嗯”蘇祖父一如既往的板着臉。

蘇祖母就很略顯激動,“回來了,累了吧,先去洗漱,待會吃中午飯。”最後又打量打量,說了天下母親都會說的一句,“都累瘦了,回來好好補一補。”

蘇順放下行李,洗去滿臉風塵。

蘇明月圍着她爹轉來轉去,叽叽喳喳的獻殷勤,“爹,給你熱毛巾。”“爹,我給你帶了家常換的衣服。”,等他爹換完衣服,又舉着小拳頭說,“爹,你累不累,我給你捶捶。”

像一只小蜜蜂,圍着她爹轉呀轉。蘇順還享受女兒的小殷勤,很配合,“謝謝月姐兒。”“好。”“那就麻煩月姐兒給我捶捶了。”

蘇明月舉着個小拳頭,硬着頭皮捶了一會,捶到手到酸了她爹還不叫停,只得越捶越慢,越捶越輕。

“哈哈哈”最後還蘇順忍不住,點了一下蘇明月的小鼻頭,蘇明月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到了中午,一家人一起吃了午飯,又有蘇姑媽帶着大大小小的食材來慰問,“我哥肯定吃不慣外邊的吃食,我給他帶點過來。”

飯後,蘇順跟蘇祖父一起到了書房。

蘇祖父細細問了李進士收徒情況,還有課程水平。

蘇順都一一解釋了,李進士目前只收了5個徒弟,4個秀才一個家裏塞錢進來的童生。

教書水平不好下結論,畢竟目前只上了十幾天的課程,初步看來比以前的許舉人好。

蘇祖父又細問李進士教授了哪些文章,蘇順憑記憶講述了部分情況,兩父子又對着蘇順的課業本子細細分析一遍。

蘇祖父雖然只是個秀才,但是兩父子相互印證又有不少收獲。何況蘇祖父放棄科舉之後,讀了家中不少藏書,理解的角度又比蘇順寬廣些。

最後兩人呆了大半個下午,得出一個結論,李進士做學問的水平還是有的,更難得的是為官多年(雖然官不大),官場思維和對朝廷政策的解讀尤為可貴。

父子兩讨論完半下午後,蘇順又去找了蘇祖母。

陳嬷嬷笑着說,“老太太正念叨少爺呢,再不來就該去書房抓人了。”說完,陳嬷嬷識相的推門出去,把空間留給母子二人。

蘇祖母拉着蘇順坐下,“這半個月,可是累壞了?”

“娘,讀書求學哪有不累的,我自己覺着也還好。”

“嗯,你可記着,學問之事急不得,身體最重要,可不要苦熬。身體好了,才是基礎,你要切記,家中尚有老母幼兒呢。”

蘇順自然是諾諾應是,蘇祖母又神神秘秘的說,“你爹又叫你去書房半天做啥?你就順着他說點就行了,他考了半輩子科舉,如今把期待都放你身上,想着靠你複興蘇家咧。”偷偷放低聲音,蘇祖母叮咛說,“你自己有主意就行。你考秀才比你爹還早好幾年呢,他半夜都笑醒好幾次。他半輩子就考了個秀才,你已經比你爹聰明了。”

“娘,”蘇順苦笑不得,“我知道了。”

蘇祖母見兒子聽話,轉而又關心起衣食住行,“小石頭照顧得可好?你們住哪?李進士家還是自己賃房子住?在哪裏吃飯?”

“小石頭用慣了的。我們自己賃房子住,我跟隔壁何德大哥賃了一個小院子,他在東間我在西間。吃飯李進士家包了,只是要另交錢。”

“哦,那吃的還行?聽聞隔壁喜歡吃茱萸?你可吃得慣?”

“還行,有辣的也有不辣的,不辣的吃多點,辣的吃少點。”

“嗯,”蘇祖母沉吟一下,“也沒有辦法了,畢竟是在別人家,沒有自己家方便。”

母子兩細細說了半響,又到吃晚飯的時間。

晚飯後,蘇順才找到時間跟妻兒好好說兩句。

沈氏也問了一些蘇順情況,蘇順亦都說了,回答得跟蘇祖母大不離。

反倒說蘇順,細細問了沈氏在家如何,沈氏自然是回家中和睦,身體康健,兒女聽話。

又舉例說了亮哥兒會擡頭看人了,月姐兒活潑了許多,媚姐兒文靜穩重已經學着拿針。

“辛苦娘子了。”蘇順并不是認為妻子就應該無怨無悔照顧家中老小的男人,他很是感激,“當年求娶你,曾說過給你遮風擋雨,如今卻獨留你一人在家?”

“有相公這一片心意,我便已滿足,并不覺辛苦。”

兩人越說越近,漸漸相靠在一起。正是多日未見的年輕夫妻,可謂春宵苦短日高起。

胎穿被認為是傻子以後

···
下一章 上一章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章 .日常棉花、桑葉并不是進來就馬上跟着……

17%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