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輔導功課劉父說幫,也不打無準備之仗……
劉父說幫,也不打無準備之仗,先是到銀樓選了一個最精巧的珠釵,然後選一個章氏心情好的晚上悄悄拿出來。
“兒子送你的。”
章氏接過珠釵,往發間比劃兩下,選一個合适的位置,拆入烏黑濃密的發髻中,“現在知道來求我了。”
“年輕人嘛,都這樣呀。你吊一吊他就行了,吊急了小心你盼了好久的未來兒媳婦跑掉。”劉父笑着求情說,幫章氏扶一扶新發釵,“這樣好看。”
章氏噗嗤一笑,“就說你們男人不懂,現在蘇家正是一家有女百家求的時候,我上門太頻繁了,人家還以為我盯上大女兒了呢。而且這姐姐還沒訂親,哪有妹妹跨姐姐,讓他慢慢等着吧。”
“是,這個家還是得靠夫人。”
、、、、、、
第二天。
“成了,”劉父對劉章說了章氏的一番理論,“記得給我報銷珠釵的費用。”
“哦。”
章氏料得不錯,蘇家現在正是一家有女百家求的狀态。
蘇明媚本人已經在及笄宴上證明了自己一手女紅女工,加之一直跟着蘇祖父讀書,看沈氏這個做母親的日子過得蒸蒸日上,女兒管家理事不會差。身材相貌、家庭教育、個人素質,蘇明媚統統拔尖,平山縣同齡的姑娘幾無敵手,拒了蘇姑媽,除了被自己兒子擊退的章氏,還有絡繹不絕的媒人上門。蘇家的門檻做的還是太低,容易被踩爛。
媒人上門多,沈氏卻不急,慢慢挑,蘇明媚年紀還小,女孩子,最矜貴的也就是這幾年了,嫁人猶如二次投胎,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忙忙碌碌中,突然一個大消息砸下來。
許舉人,不,許進士,他終于在京城跑官成功了。任職前準備回到平山縣大擺宴席,告慰祖宗。
這絕對是平山縣這幾年最轟動的大事。許進士擺宴,連縣老爺都要上門喝一杯喜酒的,一是許進士是本地人才,算縣老爺政績,二是聽聞許進士求得了西南一個縣令職位,以後就是同僚了。
許進士設宴,蘇順作為跟許進士有一師之誼的人家,被安排到第二天的宴席上。何家也被邀請了,但何能正在守孝,不便上門,蘇順便代何能置辦了一份禮物,以示恭賀。
當天,沈氏随蘇順赴宴,這種場合,當然是要帶上兩個女兒見見世面露露相的,尤其蘇明媚,當日來赴宴的正是家境相當的人家,在場的夫人很可能就是以後的婆母了。因此,沈氏花了大力氣來裝扮兩個女兒,既要出挑又不能過分喧賓奪主。
蘇明媚一身粉色羅裙,梳着垂鬟分肖髻,胸前一縷烏發垂下來,耳帶粉色珍珠耳環,發間一只白玉發釵,眉若彎月,眼若流波,正如三月春花初綻的,讓人望之心喜。
蘇明月則梳着雙平髻,留着薄薄的劉海,劉海下一雙大眼圓滾滾,黑白分明,生氣勃勃。身着一身淡綠衣裙,暗淡少許,細看又似冬去春來那一抹初綠,無限生機。
沈氏剛進女眷廳,遠遠地便看見章氏在向她們招手,“沈妹妹,沈妹妹,來這兒。”沈氏見狀帶着兩個女兒笑吟吟的移步到章氏處去。
“來,我跟你介紹,這是縣文書家夫人劉姐姐,跟我相公他們八百年前是一枝了。我們正聊起你呢,說你呀,養的女兒特別好。”章氏笑着介紹到,只是沒有說這位劉姐姐,家裏正好有兩位适齡公子。
“不過是平頭正臉,當不得章姐姐如此誇贊。”沈氏笑道,“來,媚姐兒月姐兒,見過章伯母劉伯母。”
“章伯母好,劉伯母好。”蘇明月蘇明媚齊齊屈膝問好。
“要我說,沈妹妹你就是太謙虛了,這叫平頭正臉,那我們年輕的時候叫什麽,灰頭土臉。”這劉氏也是一個幽默人家,“我呀,一見你家兩個丫頭便愛上了,其實平日也有聽聞的,只是沈妹妹你藏着掖着。來,第一次見面,劉伯母給你們一點見面禮,可不要推辭了。”說完,拉着蘇明媚蘇明月兩姐妹的手,分別從手上褪下兩個手镯給帶上。
蘇明媚蘇明月看一眼沈氏,見沈氏微微點頭,便順從受了,“謝謝劉伯母。”
“這才對嘛,來,沈妹妹,你坐我們這邊,我們好好親香親香,讓我們這些沒有女兒的,也過過眼瘾。”
一場宴會下來,跟主人許夫人沒說着幾句話,沈氏卻已經跟周邊夫人打成一片,當然,這些夫人無一例外家中剛好都有适齡優秀男青年。
赴宴歸來,沈氏接下來已經有了邀約,無非是幾個相見甚晚的夫人一起想約燒香拜佛,夫人出門嘛,孝順的子女總是需要護送的。大家稱贊一下各自的子女年輕有為,人中龍鳳罷了。
“文書陳家的陳二公子,年方19,生得是一表人才,剛剛考過了童生試,正在學館苦讀中。”陳家也是平山縣大族了,幾代都是平山縣文書,任縣令如何更換,當地的小吏差衙一直由幾個家族繼承,說不準這個平山縣由誰治理。沈氏卸下發釵,跟蘇順閑聊到。
“陳二公子,我似乎有點印象,是一個儒雅有禮的男青年。不過,19年,才剛過童生試,也沒見多有才華的名聲。能不能養家呀?”蘇順是如此的雙标,完全忘記了他自己當年也是一名老童生,生了女兒之後才考中秀才。
蘇順忘了,沈氏可沒忘,瞥一眼蘇順,“陳二公子還年輕呢,我約着陳夫人三日後去上香,到時候讓媚姐兒月姐兒陪着我去吧。”
女兒大了呀,蘇順怔怔嘆口氣,“去吧。”
第三天,正是陽光明媚的好天氣,沈氏帶着蘇明媚蘇明月去上香。
上香嘛,便不能做赴宴的隆重裝扮了,但真正的美人,便是荊布衩裙也難掩其色。蘇明媚一身淡黃棉裙,頭上只虛虛插着一根普通白玉釵,耳邊別着一朵粉色迎春花。如此簡單的裝扮,更突出了蘇明媚的頭發是如此的烏黑濃密,臉龐又是如此的白嫩光潔,唇色無須胭脂便已鮮紅。
反正,陳二公子是看呆了眼,整個人像一個木樁,根本沒有其他人說的儒雅風範,才思敏捷。
蘇明月看一眼低下頭耳尖粉紅的蘇明媚,再看一眼看呆了眼的陳二公子,來回對着兩人瞄。
成了!
燒香回來,劉氏很快便派媒人上門,沈氏做好陳二公子背調,雙方找人看八字、問吉時、下聘書,正式定親。
這個事情說起來就那麽幾個字,走起來卻特別耗時耗費心力。而從定親都正式完婚,走完聘書、禮書和迎書,經過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6個階段,起碼經過2-3年的時間。
當然,定親就是暫告一段落,接下來的事可以不必那麽着急。
陳蘇兩家定親,平山縣适齡人家一半喜一半悲。
悲的是家有适齡男青年的人家,這劉家咋手腳這麽快呢,好姑娘馬上就被搶走了。
喜得是家有适齡女青年的人家,太好了,雖然少了陳二公子,但是也少了一個強勁的競争對手,不然相親市場行情都要被擡高了。少了陳二公子一棵樹,還給了大家一片森林。實在是太好了。
身為間接媒人的章氏,對自己的安排十分得意。經過此事以後,自己跟沈氏是跟親近了,想必以後為兒子提親又多了一層砝碼。
我真是一個寬容大量又慈愛的母親。章氏得意的想。
沈氏可不知章氏有此深意,自從蘇明媚的婚嫁提上日程之後,她是忙的腳尖打後腦勺,凡事尤想盡善盡美。
蘇明月見此,便把照顧亮哥兒日常起居、檢查學業功課的工作接手了過來。這檢查,便發現了問題。
因為蘇家讀書的氛圍十分濃厚(天天一群小學生在上課,幼兒園和小學開在自家中,想不濃厚也不行),亮哥兒從小耳濡目染,基礎打得十分紮實,起碼比同齡人紮實多了。
但是問題也在于此,亮哥兒的學習多而雜亂,他沒有邏輯架構和大局思維,現在看不出來,以後必将會制約亮哥兒的發展。
這可不行,身在古代,娘家給不給力,直接影響了她以後的生活呢。看蘇姑媽,娘家親爹給力,親哥接力,她地位可不就穩如泰山,婆家對她常回娘家看看的行為毫無怨言甚至大力支持呢。
蘇明月苦苦思考,想到現代的思維導圖的核心就是先理清事物的邏輯、結構和關系,在此的基礎上再慢慢豐滿,十分适合亮哥兒的情況了。
思及此,蘇明月便讓棉花準備一些未裁剪的大宣紙,準備搭建四書五經的思維導圖。這可是一項大工程,需要投入巨大的時間和精力,幸而亮哥兒才剛讀到《論語》,那就先從論語開始慢慢來呗。
《論語》全文共20篇492章,蘇明月從1-20-100-400這樣分層展開,層與層之間又是相互聯系的。幸而蘇明月聽完整過蘇祖父的《論語》教程,此舉對她來說,就是将她腦中的論語知識搭建一遍。
這一遍功夫下來,蘇明月自己的覺得自己對《論語》的理解更深一層。
更別提亮哥兒,亮哥兒以前的學習方法是蘇祖父教授到哪裏便學習到哪裏,一遍一遍的重複,身體力行地貫徹了古人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理論。幸而亮哥兒腦瓜子尚算聰明,記得住。但終究他年紀小,只覺得學習的東西越來越多,越繞越亂。
蘇明月思維圖一出,亮哥兒先記住大綱,日常的學習就是往大綱裏填內容,所有的知識都是有固定位置的,有邏輯關系的,再也不是亂糟糟的一團了。邏輯越來越清晰,思維越來越活躍,學習成績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亮哥兒的變化引起了蘇祖父的注意,但是蘇祖父想着,可能亮哥兒是開竅了,實在是可喜可賀。
蘇祖父還偷偷的跟蘇順分享了這個好消息,蘇家後繼有人了。
蘇順作為一個父親,沈氏在忙,有此好消息,蘇順不便直接誇贊亮哥兒以免亮哥兒自滿,但在休沐期間,多親近兒子間接獎勵一下還是可以的。
亮哥兒最近的課業本子都放在蘇明月房間呢,蘇順便想着先看看亮哥兒的課業情況,恰好小書房桌子上擺着一張大大的宣紙,上面寫在《論語》,裏面的文字用無數的細線箭頭聯系起來。
《論語》嘛,蘇順自是熟悉的,蘇順低頭細看,越看越着迷,越看越驚奇,終于,他忽然醒醐灌頂,明白了這是什麽東西,但又無法明白這樣一個對讀書人至關重要的東西,如何能輕飄飄的就這樣毫不設防的放在他閨女的書房裏。
“月姐兒,這是什麽?”蘇順驚得聲音都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