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這個時期哪怕是作為知識分子的文臣們大多也都信仰着鬼神,只是在這個已經有人喊過‘王侯将相寧有種乎’的時候,也經歷過邵朝諸位皇帝瘋狂短命暴斃的各種行徑。
更何況新皇還是他們挑選出來後推舉上位,是他們的功勞,這個皇位總體來說在朝臣們心中水分很足,沒有朝臣對邵奕的話有感覺,當時都只覺得邵奕這就是自己給自己臉上貼金。
現在情況擺在他們面前,頓時有那麽一部分朝臣們心神動搖。
也許……新皇是真的呢?
登基的時候摔那一跤,昏迷瀕死又突然康複過來,整個挺有傳說中那股神異的味道,或許那個摔倒并不是什麽意外,而是受到神谕呢?
文臣們心神動搖了陣後,很快就鎮定下來。
真說起來,他們國度的傳統不一向就是逆天而行嗎?這個世界上即便是有鬼神,他們的信仰也不是這些祂們,而是心中的真理。
文臣們每個人的想法和立場都會有不一樣,只是最終商議後還是統一了意見,絕對不能讓新皇就這樣胡來!
新皇之所以能這麽嚣張,那還不是因為他後邊站着武将一派的人?只要滿朝文武都是一個立場,那麽即便邵奕是皇帝也不可能奈何得了他們。
文臣這邊絕大部分的立場都統一了,他們現在需要争取武将那邊的支持。
這件事情對于文臣來說是有些尴尬的,畢竟說是和武将那邊談談,實際上現在京城這邊兵權除了皇帝手中拱衛京都的駐軍之外,其他的都主要由金吾将軍統轄。
而這位金吾将軍文臣們剛得罪過。
畢竟這回皇帝和文臣們鬧得這麽難看,最開始的起因就是文臣們不願意讓金吾将軍之女做皇後,給皇帝各種上書勸谏,要另選貴女才造成現在這個局面。
并且他們和這位北邊來的金吾将軍确實是沒有什麽交情,以及考慮外臣和執掌京都軍權的将領走的太近對誰都不是好事這點上,最終文臣們仔細盤算了下人選。
這人要德高望重能說服大多數武将同意他想法的,也要能和新皇說得上話,不會和他們一樣張口聽都不聽直接貶谪去。
能滿足這些條件的,有且僅有一個——
Advertisement
鎮北侯!
于是兩天後,邵奕無數次和系統抱怨這些大臣們效率太差後,終于他那親愛的太監總管蘇芳低聲和他說道:“陛下,鎮北侯求見。”
邵奕:“……”
那是誰?
邵奕默默自我反省了下,自己是不是太不努力好好做暴君了,連他要對付的這些官員們誰是誰都沒有搞清楚。
不過在這安靜了兩天後突然求見的家夥,肯定不會帶來什麽好事。
……唔,也不對。
他的目标是做亡國之君,所以按照相反的邏輯,這位鎮北侯應該算是來做好人好事的!
邵奕在心裏略微理了下邏輯後眼前一亮,毫不客氣對着系統說道:[統子,給我下這個鎮北侯的資料。]
這個要求對于系統來說可比最開始邵奕讓他查妃子情況簡單得多。
因為邵朝只有軍功才能封侯,而且只能降爵繼承,鎮北侯能叫這個名字自然是有實打實的戰績記錄在冊,只要京城裏面有記錄,這對于系統來說查找就不是什麽難事,很快系統就有了結果。
[鎮北侯湯廷,正二品輔國大将軍,六十四歲……]系統簡略和邵奕說了一些鎮北侯生平以及功績,最後還貼心給了個小說明:[……他以前是你爹上司,你剛滿月的時候他還抱過你。]
邵奕倒也沒什麽意外,畢竟是鎮北侯嘛,畢竟他這個系統不是太靠譜,所以他自己這半個月來也有稍微去了解了下這位同位體的經歷。
同位體他先前就是在北部的邊疆生活的,既然是鎮‘北’那肯定是和同位體有些關系才會這時候來。
看來是想打感情牌啊。
邵奕心裏有些失望。
難怪說文人造反十年不成,這真拖泥帶水地不夠幹脆。
“來來來,蘇芳擺駕,不要讓鎮北侯久等。”邵奕毫不客氣在心裏指指點點逼逼賴賴,面上還是仿佛聽到這個消息一片歡喜的模樣。
只是這片歡喜落在看人臉色技能滿點的蘇芳眼中十分的虛假,新皇的目光中并沒有半分笑意,而是透着一片無趣的味道。
蘇芳越發覺得自己完全看不懂這位新皇陛下。
這位新皇陛下的高興是假的,生氣也是假的,甚至喜好都是假的。
皇宮裏新皇經常召喚戲班樂師舞者等表演,日日不停歇,外頭好些文人這幾天來沒少用這個抨擊新皇昏聩,只有近身伴随在新皇身邊的蘇芳知道,其實從半個月前新皇第一次招戲班開始到現在,新皇的注意力從未在臺上停留過。
天威難測。蘇芳隐隐覺得自己似乎真的開始明白了這個詞,想想這半個月來自己得到過新皇最真誠的贊賞還是幾天前承天門那次,新皇對他安排儀仗的速度十分滿意。
隐約明白自己最大的優勢在哪裏,蘇芳半點不敢在效率這兩個字上有所怠慢。
邵奕不知道自己偷偷讓系統給自己放視頻看的行為,以及自己十八線的演技水平給周圍的人造成了多麽大的心理陰影,人的悲歡并不相通,他只對自己五分鐘就坐上轎子的速度感到滿意。
[如果那些大臣們造反有蘇芳這樣的效率該多好啊。]邵奕帶着些微怨念,不過很快情緒就回轉過來,[不過現在武将也摻和進來了,造反這件事,還是手裏有刀的靠譜啊!]
系統被邵奕這樣說得也很激動,立即掃了下全京城的武将,結果顯示一片祥和。
[武将們并沒有想要造反啊。]系統覺得邵奕判斷失誤了。
邵奕對系統掃描的結果并沒有什麽失望的情緒,他是武将們推上來的,所以武将們肯定還是想再搶救一下的。
這都不是什麽問題。
邵奕信心滿滿地說道:[沒事,他們會想的,我現在也算是熟練工了。]
他都氣倒好幾個老臣了,絕對熟練!
于是十分鐘後,邵奕滿臉乖巧地坐在鎮北侯的對面,語氣溫順又無辜:“大将軍前來宮內見朕,所為何事?”
這不溫順不乖巧不行啊!
為什麽在這個封建社會一個六十多歲臨近古稀之年的老人,還能做到精神看起來比他這個二十小夥還奕奕,手腕可能掄起來能比他脖子還粗!
文人的舌槍唇炮邵奕可以和他們玩個不講道理,但是面對武德服人的時候,邵奕只能說自己還是很講道理的。
什麽?系統說世界意志可以保他不死?
但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詞叫做生不如死,那個拳頭邵奕覺得自己稍微磕到都會得腦震蕩,人類的從心告訴他,不要賭一個氣急的人理智上還會記得不能揍皇帝。
被邵奕恭敬對待的鎮北侯看着邵奕也是滿臉慈愛。
他這把年紀了,雖然還領着二品官職,本質上已經是不管事養老的人了,不管是導火索那個朝會還是承天門那事,他都沒有親眼見過。
前天幾位文職體系那邊的大臣找上門來和他做說客的時候,那些人說什麽‘昏聩、任性、肆意妄為’還有什麽‘完全視天下和朝堂為兒戲’的,好像很暴戾的樣子,他還想着自己十多年沒見過的小娃娃,居然變成這樣了嗎?
現在這麽近距離一看,鎮北侯完全不覺得那些文臣們說的是對的。
這位新皇的溫順乖巧的樣子看起來是有點假,可是整個人那種沉靜的氣質以及透亮的雙眼,顯然是個很有主意,至少是知道自己是要做什麽的人。
真正昏聩或者暴戾的人眼裏是不會有這樣的神采的。
完全可以說閱盡千帆見過世間百态的鎮北侯十分肯定這點。
唯一讓鎮北侯有些奇怪的只有一點——這新皇給他的感覺倒是不像是北部邊塞長大的孩子,反而一股子書生氣。
鎮北侯心裏閃過這麽絲念頭,不過并沒有深想什麽。
畢竟邵奕這眉眼樣貌,完全就是他們邵家皇室典型的模樣,不是他還能是誰呢?
文臣那邊彎彎繞繞給他們武将們挖坑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鎮北侯很快就把那些文臣勸他兩天的內容抛到腦後,和藹地對着邵奕說道:“臣并未有什麽事,只是聽說那些文臣讓陛下不開心了,便來看看陛下。”
“那些文人成日裏抨擊這彈劾那的,路邊看到一頭驢不走路都要罵句不守規矩。”鎮北侯毫不客氣地罵道,“陛下這罰得可真的是好好出了我們心中一口惡氣啊。”
邵奕聽着這誇贊的話并沒有什麽觸動,反而有些警惕,他可不覺得不管事的鎮北侯特意進宮一趟是來玩誇誇樂的,這種先表示認同,把人心防卸下,讓對方覺得他們是一夥的後,再進行攻城略地的話術邵奕他可熟悉了。
如果他真的是同位體那個被懵懵懂懂推上帝位的人,指不定還真的就被套住,把鎮北侯當自己人了。
都六十多歲的人了,怎麽還帶欺負小孩的?
不愧是玩戰術的大将軍,心髒真的是最基本的操作了。
邵奕心裏這樣想着,臉上卻是立即變成終于得到認同的那股憤慨,像是和家長告狀一樣對着鎮北侯大聲道:“是!他們太過分了!朕下旨讓他們即刻上任,這都三天了還在京城裏磨磨唧唧,簡直是完全不把朕放在眼裏!”
“朕要斬了他們!”邵奕怒而拍桌。
管這位心髒的鎮北侯接下來要怎麽操作呢!反正——
迅哥兒!我來學你拆房頂了!
--------------------
作者有話要說:
最後一句梗來源:“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礕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裏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窗了。”——《無聲的中國》
魯迅:這話真是我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