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葉共謙想歸這麽想,但手上整理衣冠的動作明顯認真仔細了很多,甚至還把自己那髒兮兮的外衣給脫了,直接從方旬這邊打劫了件穿身上。

“回頭還你。”葉共謙頭也不回地對着方旬說道,話音剛落地方旬就見不到這人人影了。

“這麽積極?”方旬在嘴裏嘀咕了句。

不過‘明’這個姓氏,京城裏有姓明的大官嗎?方旬納悶着。

這本就是一個小院子,裏面有好些個屋子而已,葉共謙從方旬那邊出來沒走幾步路就來到自己屋子附近,然後就聽到了若隐若現的笑聲。

葉共謙:“?”

抱着疑惑葉共謙緩步走到了自己屋子門口,就瞧見邵奕手裏拿着本似乎是他寫的書,臉上很明顯都是笑意。

他有寫過什麽好笑的文章嗎?葉共謙認真回憶了下,完全沒有任何相關的印象。

“先生在看什麽?”葉共謙直接問道。

邵奕……邵奕沒有聽到。

他已經習慣自己在看視頻的時候周圍放一些沒有什麽關系各類的背景音樂(戲班、樂師、舞者)。

蘇芳也已經習慣了,伸手輕輕扯了下邵奕的衣服。

收到提醒的邵奕微微擡頭,這才發現葉共謙回來了,讓系統把視頻關了,站起來松了松筋骨,對着葉共謙笑着調侃道:“我還以為你今天要回不來了。”

邵奕是有系統在身上的,他最開始會去那個院子就是因為定位葉共謙就在那裏。

聽着這帶笑的話語,葉共謙的目光不由有些幽怨,邵奕這話的意思就是他其實今天也有去那個破舊院子,只是看到那凄慘情況後直接溜了沒有管他,而葉共謙……他今天耳朵裏都在回蕩着那些貧民們對他呼喊着‘章灼仙人’這個稱呼。

不過轉念一想,他本來還在發愁之後要怎麽聯系這位思想出奇的‘章灼’呢,沒想到‘章灼’也是對他一樣的想法,直接就過來找他了。

Advertisement

這樣一想,葉共謙心裏又開心了起來,把那點幽怨抛在了腦後,興沖沖地對邵奕說道:“我把大家的困難都打聽清楚了。”

“東市那邊的李記糧草行拖欠工錢不給,還讓護院打人,三個人有同樣的情況。”

“碼頭那邊工人傷了,主家不給賠償,還說他們弄壞了東西,對他們索賠,共計十一人。”

“還有素紗坊……”

葉共謙一句一句說着,一連幾十條都不帶停的,開頭那些涉及錢財的還算輕的,往後還有家裏人被抓去賣到秦樓楚館的,還有要服役把名字改成貧民的,巧立名目逼迫人買賣家田的。

這些內容聽得蘇芳都忍不住流冷汗,目光隐晦着往邵奕身上撇,覺得按照這新皇性格,只怕是京都裏要掀起巨大的波瀾了。

但實際上邵奕情緒反而還挺鎮定的。

這些事情一些教科書上有寫,有些在影視劇裏也有表現,還有網絡上時不時也會有人整理對舊社會黑暗的抨擊。

只是邵奕那會知道了,是很久很久以前已經不能有所改變的時代故事,現在這些苦難卻是正在進行中,要解決這些苦難最根本的辦法歷史已經給出了答案,那就是對全天下進行一場徹頭徹尾的改革。

但邵奕知道這樣的事情不能由他這個現任皇帝來做,溫王的事情對他來說就是一個教訓一個警告。

改革觸動的是所有上層利益階層,包括文臣也包括武将。

有些聖明的話嘴裏說說,聽起來很感動,拿來标榜一下就好了,比如孟子喊“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從上到下都在歌頌着勸谏着,但沒誰真這樣做。

文臣想換一個皇帝不容易,但是武将卻不是不行,到時候他的皇位被掀了,換了個邵家小娃娃上去,邵朝繼續延續然後世界意志挂了整個世界玩完……

那可太悲慘了。

他只可能做一個幕後幫手。

而且他的這個想法也不能和人言說,畢竟和人說要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就是造反,哪怕是那些貧苦百姓,現在這些人的回答都只會是一個——

你沒事吧?

葉共謙花了十來分鐘的時間才把自己今天收集到的所有訊息闡述完畢,京都為大邵的都府作奸犯科的人數之多也超乎葉共謙的想象,而能在這京都作奸犯科的人無一例外每一處身後都會有強大有力的靠山,并不是葉共謙這樣一個外地來的寒門書生所能比拟。

而葉共謙今天收集到的訊息也只是少部分,選擇來這破舊院子裏瞧瞧‘章灼仙人’的貧民們還是少數的,很多人還沒有聽到這流言,也有很多人聽到了只當做是個新流傳的神話故事,而還有很多貧民們選擇在心裏念着‘章灼仙人保佑’而身體并不願意動彈。

這不是因為他們懶,而是在吃不飽肚子的情況下,不動就是最簡單維持生存的方式。

能夠過來院子的這些貧民已經不是這些人裏過得最苦的一批了。

這事葉共謙心裏是清楚的,也并沒有遺忘,但他隐約感覺到這些苦難背後并不是單純一個個事件而已,單純解決掉這一個個事件并不能結束這些欺壓,有一層朦胧不清的或許類似于概念的事物矗立在這些事件後面。

但葉共謙并沒有為之苦惱,反而目光期盼地看着邵奕,語氣還是那樣的激昂:“先生,你可有什麽辦法?”

葉共謙的語句是疑問句,語氣卻是完全篤定。

他認為能看出不公直接對着書生們訓斥的邵奕,肯定早已經了解了這些,能給他指出一條讓所有人站上去一齊開辟出來的道。

在葉共謙這殷殷目光之中,邵奕也回應得非常幹脆:

“把這些人統統都抓起來!家裏的東西全都給他抄了!”

“手裏有人命的,宰了。”

“為禍鄉裏欺行霸市的,宰了。”

“手裏不幹淨坑百姓的,宰了。”

“和官府勾結的,統統都宰了。”

葉共謙說那些罪行嘴裏沒有停歇,邵奕這邊說解決辦法也是嘴裏‘宰了’這兩個字也是沒有帶個停歇的。

葉共謙:“……”

“先生,我沒有和你在開玩笑。”葉共謙十分無奈地說道。

邵奕擡着頭看着葉共謙,眼神也很認真:“我也沒有和你在開玩笑。”

“這些百姓們的利益已經被那些人吃下去了,你想要他們吐出來不是那麽簡單的事。”

“就好比你們這些住在這院子裏的書生們,你們想要科舉,這必然會拿走一部分世家所有的權力,所以你們苦熬了十幾年看不到希望。”

“你們文質彬彬,溫良恭儉讓,一手錦繡文章,能改變這個事實嗎?”

邵奕回想着剛才方旬對着他誇贊葉共謙的話,那些着重突出感恩必報的內容,微微搖了搖頭,“你們只能選擇對世家搖尾乞憐,表示自己有多能用。”

“即便是沒有被挑選中,你們讀書識字能寫會畫,無論如何都能混到口飯吃,餓不死,有退路。”

“但他們不一樣,他們沒有被眷顧的人只能被餓死,拿回他們應該獲得的東西是有關于生存的,這是沒得退的路。”

“你想和那些人坐下來聊聊就解決是沒可能的,必須要用極大的力量威懾住他們,他們才會去學會對百姓們溫良恭儉讓。”說完邵奕笑了笑,“說來你不是一直推崇新皇嗎?新皇收回權力所用的方法,難道不類似嗎?”

“你覺得我之前說的辦法太過了,所謂矯枉過正,可這世道只有過正才能矯枉。”

“那些貧民們已經沒有什麽可以失去的了。”

“零星的火焰很容易被撲滅,京都內共有人口逾百萬人,除去那些有資産者及其傭仆還有四十多萬人。”

“團結起來所有你能團結的力量,讓全天下人都聽見這些無聲者的訴求。”

邵奕沒有直說,但是翻譯一下這個意思就很明确——

造反吧!

當然邵奕知道在在場的另外兩個人耳中理解,大概是類似于游行示威這樣的意思,把事情搞大搞到衆人皆知,那些藏污納垢的地方都暴露在光明之下無處遁形,讓那些土豪劣紳貪官們驚懼服軟退讓認輸。

但這對于邵奕來說就可以了。

[他們若是集結起來鬧事,要求給予公道的話,京都的守衛官兵肯定是會出動的,雙方必然會起沖突,我到時候先把京城裏的守軍先給安排出去一波,再收買些要錢不要命的人在裏面煽動一下,大喊一聲‘王侯将相寧有種乎’,一場突如其來起義就會不得不開始。]

[到時候我再在皇宮裏出一些昏招,這個大邵絕對能亡!]

邵奕在心裏已經編寫好了接下來一整套劇本,中間或許會有些偏差,但邵奕覺得在民意之下重新扶向造反的‘正軌’上并不太難。

“團結所有能團結的力量?”葉共謙輕聲低喃着,心中一個想法逐漸成型。

“在下明白了!”葉共謙完全喜悅地大喊着,一個激動上前緊緊抓着邵奕的手,“共謙能遇先生實乃三生有幸,在下若是想要聯系先生,應該去往何處?”

蘇芳瞧見葉共謙這個動作,頓時臉都黑了,立即一個上前把葉共謙的手狠狠拽了下來:“休得無禮!!”

葉共謙這時才發現自己過于激動了,連忙對着邵奕道歉。

邵奕到不覺得這有什麽,想到自己能解脫了心情也非常愉快,于是他認真想了想葉共謙想要聯系他這件事應該怎麽解決,畢竟他也想知道造反的進度如何來着。

雖說有系統這個作弊器,但是系統只能收集信息,人心向背這些想要了解,靠系統這個情感白癡就完全沒有什麽用。

而且這破系統還能源不足,什麽都要節約着用。

“葉兄若是要聯系我,那便托人送書信到工部吧,送呈寫給明輝即可。”至于怎麽托人送,想來葉共謙在京都多年,還不至于送一封信的門路都完全沒有。

“工部?”葉共謙表情驚訝,完全沒想到邵奕會和那邊有關系。

畢竟三省六部裏工部那可是最末流的,按照葉共謙對邵奕的家世推斷,怎麽想也不覺得這樣的家世會在工部當差。

不過葉共謙很快就反應了過來,想想以現在三省六部現在的繁忙程度,邵奕還能出來在他這小院裏待大半天還沒着急回去,只怕是個和邵奕熟識的人在裏面可以幫忙轉交罷了。

而邵奕聽到葉共謙這驚詫到類似反問的話笑了笑,對着葉共謙眨了眨眼:“對,工部,我不是說了嗎,我是一名工人。”

--------------------

作者有話要說:

文中一些話語改編內容原形如下: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致,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矯枉必須過正,不過正不能矯枉。”——《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歷史問題的決議》

文章作者可能會被和諧,就不注明了,大家應該都知道的。

若是真實的話鬥争不可避免伴随着血腥,但是作者更傾向于寫個童話故事(誤),畢竟标簽打着輕松嘛。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