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哦,是麽?
Vacation住宅內大戰的劇情, 可惜沒能放到節目中,不然每天都是一出好戲,天天上演互相坑害還不會帶重樣的。
前一秒大家好吃好喝,下一秒你追我逃, 最後進行一場無人傷亡的鬥毆。精彩萬分的同時, 還會讓人升起無限期待:因為他們打着打着還會揭短。
好兄弟的的短當然是要現場說出來紮心才能讓自己更快樂。
今天碰上賀君提早離場, 鬥毆當然沒有了, 只有葉浩叨叨兩段, 最後各回各房間, 第二天各忙各生活。
網絡上關于這檔綜藝的套路是愈演愈烈,一個個都紛紛發表個人觀點。
還有人看完第三期,開始嘗試各種水稻的口感,專門做起了測評。
這位做測評的專業人士,機智掌握住流量密碼,以非常專業的角度給衆人講解了各種水稻之間的主觀口感, 還折騰了一下粥和湯泡飯, 讓人方便挑選起自己喜好的大米。
最終他挑選了幾款大米,又并行做了一下營養含量的對比。
還有一位做測評的, 測評的是水稻性價比。從成本投入和産量上分析,在售價上進行解釋:“為什麽有的大米不好吃, 但依舊很貴。有的大米味道極好,卻售價便宜。今天就給大家帶來水稻分析——”
分析完性價比,這位做測評的兄弟另外說了一下支持水稻發展研究這事:“水稻現在其實已經到了非常內卷的地步,光那麽多品種, 就能讓人輕易挑花眼。因為有內卷,所以有進步。我們可以為了支持事業而購買研發出來的新水稻,也可以支持自己最愛吃的水稻。畢竟市場決定了水稻發展方向。”
總而言之, 言而總之,衆人對大米産生了無限興趣。
議論紛紛的群衆并沒有對節目的播出産生任何影響。
這檔節目拍攝完畢後,各大廣告早就已經占好了顯眼位置,以一種既讓人心動,又不會妨礙大衆觀感的狀況,直白插在節目中。
要不是電視劇和網播廣告不一樣,有些不起眼的地方會被偷偷糊掉,恐怕都沒什麽人發現。
在議論聲紛紛裏,第四期緩緩上線。
熬夜黨無所畏懼,集體沖過來先行打卡:“又是晚睡熬夜的一天嗚嗚。”
“為了看最終兩人有沒有進入名單,真是拼了。”
“實不相瞞,如果說學位論文或者期刊投稿的話,現在應該是可以查的。我沒查到,估計大概率是沒有寫上名字。”
“前面閉嘴,嗚嗚嗚——讓我再有點期待啊!”
衆人期待中,第四期片頭放了出來。
一望無際的水稻田下,一排酷炫的拖拉機行駛過去。這些拖拉機像機甲戰士一樣,舒展開肢臂,輕易就将水稻割下。更讓人目瞪口呆的是,這些水稻輕易就被收攏起來,然後一條龍當場脫穗變成一粒粒收攏到麻袋中。
拖拉機上坐着的正是兩位老戲骨。
這兩位老戲骨完全看不出先前穿五六十年代衣服時的樸素,也沒那種研究員的文氣,說不上來具體是什麽個感覺,只讓人忍不住多看兩眼他們利索的動作。
這一場收割行雲流水,看得人內心無比舒适。當稻穗被運輸到糧倉裏,更是讓人禁不住瞪大雙眼。
一望無際的糧食,恍若海洋一般,看得人心潮澎湃。
糧倉裏的糧食再按部就班被運輸出去,封到一個個袋子裏,最終到達商超,進入購物車,被煮成米飯上桌。太過順暢的路徑,讓人意識到這就是如今便捷商業化的好處。
轉眼片頭結束,小人推出了标題。
彈幕震驚:“?片頭放完了?”
“太過絲滑,以至于我都沒發現已經過去了三分鐘……”
“驚了,真的已經放完了原本的時長!”
“可能就是太過順暢,日常生活裏完全沒覺得這樣的環節有哪裏特殊的。”
标題結束,童文樂穿着一身白大褂,在實驗室裏說出經典語錄:“習慣了管家拿的雞蛋,就會認為雞蛋是管家下的。習慣了吃大米,就會認為撒把種子就長出稻谷了。”
彈幕人傻了一下,傻完突然覺得這個邏輯非常正确。
“是哦,很多小孩子現在根本看不到農田。估計見過最大面積的土,就是小區和學校的綠化。”
“別說,現在秋游春游都最多去爬個山。一年兩次還動不動取消了。”
“我即世界,我周圍真的比較少看見農田。我都懷疑有多少人現在還知道下地要怎麽種田。”
鏡頭裏對話在繼續。
賀君表示:“那是因為我們在教育上有疏漏。小孩子看得懂的內容少。知識會精簡化。等人成長過後,看得懂的內容多了。但只有大半夜的時候,會對世界充滿探究精神。”
童文樂瞬間代入,當場笑死:“你說得也對。”
兩人穿着白大褂,結伴從水稻實驗室往另一個實驗室走。
他們新走進的實驗室,有電腦,有顯微鏡,有各種用來測試和觀察數據的設備。角落裏還有個高毅然,這會兒正在他個人的筆記本電腦上噼裏啪啦打字。
電腦邊上不遠處有一臺打印機,潘慧正在打印機旁翻看剛打出來的資料。
電腦打到一半,高毅然停下手,皺着眉頭看着屏幕:“我這篇論文是不是前面寫太長了?概述性質的東西太多,搞得好像看論文的人是傻子。”
潘慧翻了一頁:“字數多不好麽?非要寫那麽拗口,除了專業內的人看得懂,其他人都看不懂。你當寫密報呢?摩斯密碼,滴滴滴滴。”
高毅然:“……滴滴滴滴。”說得有理。
賀君問了一聲:“有什麽需要我們幫忙的麽?”
潘慧想了下,和兩人解釋:“水稻呢,第一年試種植,是在一塊區域上種植。如果說第一年成功了,我們第二年一般就會擴大種植地區,到各地進行一個試驗種植。如果性狀穩定,到第三年,審批通過之後再進行推廣。”
兩個藝人看向潘慧,等她說出後面的話。
他們參與的這個小組現在已經進行到了第二步。小組成員将水稻種子帶到各地進行種植,接下來就是要看水稻品質是否合格,各種性狀是否穩定,産量是否合格。
高毅然和潘慧現在做的事情,估計就是将這些數據資料統籌整理到一起。
潘慧想了下節目組交給自己的任務:“水稻要推廣,就要參加展會。我們現在就可以開始陸陸續續準備年底的展會了。研究所每年都會去幾個人。”
倒也不一定是去開展,大多時候是去和同行碰個頭,看看別人家的大米什麽樣。而如果說要參與其中的,那提早半年準備并不誇張。
賀君詢問了一下:“能讓我看下以前的展會信息麽?”
高毅然鼠标點了點:“哦,我知道。我這裏有前幾年展會的各種資料。這個展會基本上是分大米類、雜糧類、還有各種專區以及設備。”
“大米的話,有機大米、富硒大米這種都有。還有米制品、深加工後的話還有膳食纖維啊飲料。都屬于大米類。雜糧類就是撇去這些後其他的五谷雜糧,紅豆玉米都屬于這塊,也包括加工制品。專區就有比如綠色專區之類。設備你們懂的,農具、現在也有各種高科技系統。”
電腦上是高毅然的,裏面資料豐富。高毅然雖說只是個研究生,也會說自己什麽“哎呀得過且過”之類的話,但該幹好的工作每次都會幹的非常優秀。
賀君看向電腦,發現上面內容非常完善,往後翻看還有各種行程。這種展會給了供給雙方一個很好的平臺。有大米需求的可以直接在展會上預定,想買哪個就可以找哪家,都不用在各地跑來跑去,現場就能貨比三家。
除去買賣市場外,還有專門的授課。
主辦方會邀請各地的研究所或者農業科技公司,上臺去講一些發展上的要點。
但是時間上在年末,賀君算了一下。童文樂應該可以去,但他未必有空。
現在是籌備時間,距離年末還遠着:“我要幫忙做什麽?”
高毅然嘿笑一聲:“寫我們這個米的相關介紹,用那種誰都能聽懂的話,推廣性的來說。我們要是回頭審批過了,指不定一口氣賣出去好多。我們這叫預售。”
賀君沒想到賣大米還有預售環節。
他點頭:“行。”
童文樂在邊上看見電腦屏幕上的內容,問了一個補充問題:“加工食物的籌備也要這麽早麽?這個米汁、挂面、米酒,都算吧?我們要自己研究來做麽?”
另外三個人齊刷刷看向童文樂。
賀君斟酌了一下:“雖然你回來後,減肥成功了。但你話的意思,是不是想說你可以去籌備食物這塊?”
高毅然:“不,我覺得童老師的意思是說。他想問如果籌備這些,能不能邊試邊吃。”
潘慧深深看了眼童文樂:“童老師,不至于,真的不至于。”
童文樂頓住,深吸一口氣,強調證明自己的清白:“我真的沒有要吃的那個意思。我就是随便問問。因為你們現在種植的水稻産量肯定不夠做食品。大衆吃不到聞不到,就聽你們說……”
産品總歸要試了才知道好不好,光口說沒有憑證,顧客怎麽對着預售買單?
另外三人注視童文樂,眼神裏充滿不信任。
哦,是麽?
童文樂沉默兩秒:“我要說什麽,你們才會相信我?我其實真沒有很能吃。”
然而另外三人的眼神依舊是:哦,是麽?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