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046當務之急他需要清醒的告訴這些……

虎知命也沒有想到X799-1的直播間竟然無意間有了這樣重大的發現。當然除了他,許多觀衆從自控光球傳遞的畫面中都看到了那個刻印在裂縫的巨石上的圖案。他們可以使用局部放大自動清晰補全的技術,用更多時間欣賞這個圖案,這優勢是現場下墜的魏星辰比不了的。

[狗一茍:我看到了什麽?那是人首蛇身的圖騰符號麽?]

[熊鑫鑫:雖然太黑我第一眼沒看清,不過彈幕裏說的明明白白,評論區立刻有人蓋樓,我就又放大畫面仔細看了看。這應該是女娲造人神話傳說中的那個女娲。別問,問就是眼熟。]

[魚等十年:等等,你們說的是語文課裏的選修神話傳說中的一篇麽?怎麽在X799的地縫石頭裏都有?難道這裏住了一群人也要參加九年義務教育的考試?]

[馬成功:如果地面下真有人住過,可能還真不是參加考試的人群。這圖案看着挺舊的,存在很多年了,不太像是第一批移民探索飛船的人做的。]

[牛校長:其實女娲造人只是傳說,考古也沒有發現實物證據,除了祖星,別的行星都沒有同類符號或同類文明遺址。何況神話傳說加入了古代人的幻想,與真實事件會有很大差距。]

[辛勤搬運工:最初的人類是上古大神女娲用泥土捏出來的,第一批人類參考了神族的本體,甚至不會變化人形,他們就是神獸,比如應龍、白澤、熊貓……,衆所周知,如今帝國的皇室貴族都有這些神獸血統。後來女娲覺得一個個仔細捏人類耗時耗力,她想出了一個偷懶的方法,用柳枝沾着泥水甩出了許多人類,這就是咱們普通人……]

[路人乙:樓上的就別科普義務教育了,神話裏夾雜了多少後人的意志誰都不好說。我想知道既然女娲是人首蛇身,為什麽沒有蛇族?這裏會不會是蛇族聚居地,就像熊貓族那樣喜歡找個偏遠星球與世隔絕的宅着。]

[狼玲玲:樓歪的太快了吧,會不會是X799早就被人發現了?比如在帝/國建/立之初。]

狼玲玲很精明的用了符號間隔,免得使用敏.感詞語被屏蔽。

祖星毀滅,進化的人類出逃,星際帝國建立之前有一段混亂期,各種勢力分別占據幾個宜居星球,如果非要類比大概就是多國并存聚族而居,各自講着本族語言,很少與外族通婚。

只有身具神獸血脈的族群才能突破生殖隔離,跨種族結合産生後代。這導致了對外的封閉與不信任。

後來擁有白澤血統的帝國始皇帝禹聚開啓了大一統的征戰。

史料記載禹聚精神力達到了人類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3S級,還複蘇了白澤血脈中能夠聆聽他人心聲感應萬物狀态的特殊技能,除了自身戰力強大,也善于利用人心。他分化敵人,調和勸誘,将敵人變成朋友,最終使得各族群心甘情願臣服歸順,還開啓了大融合時代。

禹聚統一人類掌控的星域之後,大力推行帝國通用語,讓各族群打破壁壘交流更順暢,少了猜忌隔閡。帝國還制定政策,積極鼓勵有神獸血統的人主動混血生育,凝聚各大族群。

當然獲利最大的還是上層階級,普通平民基本仍維持着最初的族群特征,很少能被擁有神獸血統的貴族們青睐,提升自己後代的血統含金量。

Advertisement

身份證上登記的族屬是以本體外顯的主要特征來定義,方便發放應急物資開展更精準的醫療救助。舊時代的人往往直接以族群冠為姓,新時代更多崇尚自由多血統本體的人,不願被人一眼就從姓名歸類族群,選了自己喜歡的字為姓,開創新的家族。

像是鷹這個姓,本體其實是陸生動物,又有多族血統,就以上古已滅絕的鳥類為姓,區別于舊有的族群。

九年義務教育的課本上都會寫到上述內容,外加一整頁對帝國開創者禹聚的贊美。但是很少有書籍詳細描寫帝國大一統之前的混亂時代。每個族群都有自己的傳說。甚至還有人假想,或許存在一些不為人知的族群,那些不願歸順但逃過滅族災難的人,提前逃亡去到未知的星球再沒人注意。

在狼玲玲的發言之後,的确跟了幾條類似的猜測,有些內容發出來就是一堆口口,看着像是被部分屏蔽,有些內容則根本發不出來。不過連蒙帶猜能看出,基本都是懷疑在帝國大一統前就有人發現了X799,比如帝國的史料根本不會記載的已經被滅族的蛇族。

虎知命真的很佩服這些網友的腦洞。

如果帝國皇族當年真的做了滅族的事,不可能毫無痕跡。越是想封鎖真相,反而越容易被挖出來,這年頭精神力高的不只是皇族,探秘愛好者也多如牛毛。

但是科學界的确有非主流的人在研究,在祖星毀滅之前是不是真的有一支艦隊提前出逃,迷失在宇宙中,航行到了更邊緣的地帶,與主文明體系失聯,那些人甚至并不知道多國混戰與星際帝國的誕生。

那支文明小分隊,能離開祖星,肯定擁有星際航行的能力,也了解晶石能源。他們最終抵達X799,還發展出了針對晶石能源的防禦體系?

看直播顯示的情況以及民用機甲的故障狀态,熟悉機甲的他很清楚魏星辰可能遭遇到了某種攻擊,或者說觸發了某種防禦機制。這使得晶石能源驅動的設備發生了故障。自控光球是混合能源的,才能在機甲故障後持續拍攝。

去X799的無人探測器也有類似的情況,現在可以肯定,只有非晶石能源驅動的設備才能安全進入到觀測軌道。這說明不只是地表,在X799周圍比如那三顆衛星上,甚至在廢墟地帶也有類似的裝置,形成一圈圈的防禦。

晶石能源是進行空間疊躍的關鍵能源,能針對晶石能源設備進行防禦的技術,帝國的科研院還在完善。

如果X799曾經有人占領過,那技術至少要先進帝國科研院同類産品十幾年。星際游俠可沒這種水平。

那麽文明小分隊如果存在呢?他們的人口增長速度肯定比不上帝國,軍事科技的發展理論上也不會比經歷過多國軍備競賽的帝國更強大。除非有什麽外部力量逼得他們不得不放棄其他,甚至沒心情建立高樓大廈開發X799地表的資源,而是将全部力量都投入到了反晶石能源的研發之中。

是蟲族的威脅麽?

……

蘇離傷為了讓魏星辰集中精力操縱機甲,也不想再消耗魏星辰精神力儲備,他并沒有在回程與魏星辰多說話。

雖然沒有什麽證據或先例,但蘇離傷已經确認,自己能從魏星辰這裏汲取精神力。若不是她貼上他的額頭,他不會那麽快蘇醒。若不是在她身邊,他可能會一直昏睡。她主動分享,又從不索取,讓他愧疚的同時又生出了更多要保護她的念頭。

不只是為了她家的美食。

也是為了她。

等到他們回到飛船的時候,已經是晚上7點多,晚于平時一小時

這對于三餐準點的魏星辰而言太不常見了。爸媽憂心忡忡看着她,卻不敢多問。肯定是遇到事了,但不問女兒,難道問狗麽?

蘇離傷表示,語言不通,無法進行精神力溝通,他壓力小很多,裝成一只普通的幼犬,該吃吃該喝喝,大事都讓魏星辰決定就好。

在飯桌上,魏星辰埋頭吃了一陣,理清思路才說:“爸媽,我們今天出門遇險,還好安然無恙回來了。”

“啊?”魏爸爸瞪大眼睛緊張道,“你說啥,是那座山裏有猛獸,還是又地震了?”

魏星辰趁着爸媽震驚猜測的時候又将幾塊肉扒拉到碗裏吃完,才簡單的避重就輕的把下午的遭遇講了一遍,當然過程中反複強調她一直在駕駛艙內,不會冷到不會磕碰不會接觸外界的不明氣體物體,又有小白這個熟悉機甲的高人在幫忙,總之有驚無險。

不過爸媽還是擔憂不已。

魏星辰只能抛出了新觀點轉移爸媽的注意力:“我們兩人都覺得,那片區域之下有什麽秘密武器,比如說能讓機甲失控的,能制造重力紊亂,或者地震坍塌等事故,反正不是自然現象。這顆行星說不定早有文明存在過,只是現在他們離開或者蟄伏起來,不能或不願與我們接觸。”

“你們兩人?”魏媽媽反應了一下才習慣狗子也算人的概念,“那小白怎麽說?這不是剛被發現的行星麽?”

“如果剛才的推測是真,我們遇險都不是自然現象導致的設備故障,那可能是某未知文明的攻擊或防禦體系。”魏星辰将蘇離傷的想法轉告爸媽,“以我們目前的設備根本應付不了那片區域。反正我們在這片生活一直沒事,兔舍也蓋好了,那片山裏不是恐獸就是巨大的鳥,全是食肉的兇猛動物,以後還是少去為妙。”

蘇離傷的目的就是不讓魏星辰再遇到危險。山林那麽大,他們又不是專業科考人員,遇到了奇怪的危險的地方最好不要再去招惹。标記清楚,以後繞道。

魏家人對星際時代、對帝國的文明淵源都不太了解,瞎猜了一陣就将話題轉為了明天吃什麽菜上。可蘇離傷這一次并沒有認真聽魏星辰說好吃的事,而是走神了,陷入了對于那片區域的猜測之中。

如果此時虎知命在,蘇離傷就會發現自己的想法與虎知命的推測不謀而合。畢竟是同一所軍校畢業,彼此搭檔了很多年,知道的信息和思維模式都無限接近了。他們在許多事情的判斷上有着驚人的一致性。

除了關于那個文明小分隊的假設,蘇離傷還想到了另外的一種可能。

如果X799與祖星一樣孕育過文明呢?

據他所知,目前帝國科學院還沒有搞出來針對晶石能量的防禦體系,那麽遙遠的祖星分離出來的文明小分隊就真能搞的出來麽?

學術界對祖星文明的各種考古證實,祖星的文明似乎也像是外來文明。很可能存在另外的文明發源地,能到達祖星,也能到達X799。

X799上莫名出現的魏家人,那個替換了睡眠艙的他們的房子,這些神奇現象根本是現今的科學無法解釋的。

魏家人是穿越時空,還是來自其他的文明體系?無論哪種情況,都打破了傳統學術界的那些已知的理論。這樣再看X799上的謎團就不那麽奇怪了。

時空交融的地方,存在一個不為人知的文明遺址有什麽不可能呢?甚至可能那些失蹤的第一批移民探索飛船是穿越了,去到千年前的X799,建立起了燦爛的文明。直到現在,給他們留下了一堆謎團。

蘇離傷沒有将自己的想法故意隐藏起來,魏星辰能輕松的看見他冒出的一個個猜想。

她不禁感嘆星際時代的人腦洞真大啊,那有否可能他們此時與外界失聯,其實是穿越了時空,壓根不在星際帝國的時間線上呢?

蘇離傷聽到這個想法,雖然覺得可能性很低,卻還是莫名向往了一下。

如果魏家的飛船以及他,都真的是被迫失聯,迷失于過去或未來的某個時空,那他是否就不用糾結自己的身份和責任了呢?

哪怕無法維持穩定的人形,他也可以開開心心與魏家人生活在一起,每天吃吃喝喝。避開危險的地方,最好那些蟲族都別來,來了也是退化狀态,随便被魏家人斬殺。真若是能過那樣的日子要多幸福,就算給他皇位也不換。

……

與網絡上民衆們不着邊際的發言相比,一群專業人士此時很認真的坐在加密會議室內,真人讨論着X799上的新發現。

太子殿下禹啓璋作為X799科考任務的總負責人,甚至也親身莅臨了這場小範圍的非正式學術會議。

這次會議除了演示用的素材之外,不允許任何高科技設備記錄。與會衆人只允許讨論、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腦子記。最終這個會議得出的結論,顯然不會對外公布,就連是否要保留書面記錄都需要太子殿下決斷後再實施。

禹啓璋于百忙中更改了行程,特意親身參會,主要還是這個會議涉及到的事不能夠對外洩露。任何高科技設備,比如加密的虛拟會議室其實都需要設備支持,而設備是可以被破譯被監聽的,遠不如真人面對面在一個屏蔽非常好的空間內說話保密性更高。

帝國幾個頂級專家已經沒有了平日的一團和氣,各自據理力争。

“你憑什麽認為那個模糊的人首蛇身的圖像代表的是女娲崇拜?沒有親眼看見的,通過AI校準放大的東西,都不能作為最終實證。”一個古文明學者質疑。

一個搞AI研發的專家則跳出來反駁:“現在的AI還原技術是合理補全,支持放大高分辨率觀看,并不會失真。就算親眼去看也沒有目前從屏幕看見的清晰。”

古文明學者吹胡子,擺出了一副只相信自己眼睛的架勢。

另有一個文化考古學家說道:“女娲造人只是祖星古文明時期某一地區的傳說,後來編入九年義務教育的內容經過了無數次藝術加工,女娲的真實形象缺少足夠的實物和遺址證據。相信所有看到放大圖像的人都覺得這是我們認知的女娲,特別像課本上畫的那幅假想圖。你們不覺得奇怪麽?這其實屬于同源文化共鳴現象。因此我認為從文化及圖騰崇拜角度來分析,留下這幅壁畫的文明與我們的淵源很深。”

古文明學着則說道:“那是因為搞AI的人讓AI學的也是這套啊,AI補全放大的圖案是根據我們的視覺特點及文化邏輯編出來的。如果是抓個蟲族來看那幅圖,或者用蟲族的AI放大圖案,會不會是一條蟲子?所以我覺得必須真人去現場看才靠譜。”

另外一個角落,有幾個人為了別的事也吵得不可開交。

“你什麽意思?你居然覺得這麽偏遠原始的星球才是文明誕生的源頭麽?那祖星是什麽?文明傳播過程中的一個落腳點?”

“憑一張模糊的類似女娲的壁畫就敢有這種結論,腦洞大到夠寫小說了。這根本不是一個正經專家會提的觀點。”

“你說誰不正經了?大膽假設合理論證,如果都像你們這幫老頭子一樣保守頑固,我們現在多半還在祖星上等着被大鯉魚吃呢。”一個相對年輕的專家對着周圍兩個指責他的人,梗着脖子争辯道,

“你們最多只敢想那地方是文明分支,比如祖星毀滅前還沒進化的人逃過去了,或者是帝國統一前流亡的族群在X799建立過文明。那憑什麽不能更大膽一點,加入我的這個假設呢?我又沒說這是實事,只有将所有假設否決,才能找到真相啊。”

“幾位先別吵了。祖星毀滅前未進化的人類建造了宇宙飛船離開祖星尋找新家園的事是真的,不過以他們的星際航行能力,至今也到不了邊遠的X799。還有網絡上說的帝國大一統之前秘密遷徙的族群,後來都被帝國專門的搜救艦船找到了,而且都陸續臣服帝國了。那時候X799所在的恒星系周邊都沒有空間疊躍站,晶石能源驅動的宇宙飛船肯定到不了X799。”

禹啓璋知道這位專家說的不錯。

在晶石能源尚未被發現前,祖星的危機也沒有那麽嚴重的時候,有一批尚未進化的人類用低效的能源驅動成功建造了可以遠航的宇宙飛船。雖然他們沒有科學的休眠設備,但是在宇宙飛船中建造了自給自足的生态系統,自然繁衍幾代人,試圖去往幾十光年外的宜居星球。

他們的出發、航線以及目标都有記載,保留在皇家密檔之中,也只有眼前這一屋子人能有資格查閱到。

但是這些人至今沒有發回任何消息,也不知道是否到達既定的目的地。無論怎樣,他們那艘落後的飛船從祖星出發,就算能在半途中升級飛船,改為晶石能源,沒有空間疊躍站的中繼支持,也肯定是到不了X799那麽遙遠的地方。

大一統之前秘密遷徙的族群,也的确全都找到了,活見人死見屍。始皇帝陛下的特殊能力讓他不會有任何遺漏。再說那時候人類文明的技術水平并不足以支持遠距離的逃亡。

禹啓璋被剛才那個大腦洞的年輕學者提醒,不由得想看看非專家們會有怎樣的想法,說不定能拓寬思路。整個加密會議室裏,也只有他能有資格随時看外網的消息。

自從上次見到了二弟,禹啓璋還是關注了X799-1這個直播間,雖然沒時間看完整直播,還是能抽空偶爾翻看一下評論區。這并不全然是消遣,畢竟他主持的科考工作目的地就是X799,提前多了解一下民衆對這顆星球的看法,也利于将來引導輿論。

X799-1的評論區內關于那個疑似女娲的圖案議論非常多,當然大多數很膚淺,遠不如了解更多真相的專家給的假設靠譜。

[熊鑫鑫:你們聽說過星際游俠麽?據說他們游走在政府管不着的地帶,悄悄占領不起眼的地方作為據點,X799是不是早就被他們發現了?]

[賈專家:肯定不是星際游俠,他們技術不行。三年前那麽多X級移民探索飛船都沒能成功到達,現在連無人駕駛的探測器都傳不出信號,這說明沒那麽容易登陸。]

[考古研究生:那個圖案雕刻在巨石壁上,筆畫與材質都有嚴重風化的跡象,還深埋在地底,初步判斷不太像三五年的時間能形成的。]

[狗一茍:莫不是真的經歷了幾百年時光?魏星辰無意中跌入了某種未知文明遺址之內?]

[魚等十年:那怎麽解釋這個女娲圖騰呢,和教科書上畫的那麽相似啊。]

[馬成功:會否因為AI自動補全不清晰的畫面,也是參照教科書或者程序設定者輸入額已知數據呢?]

[狗一茍:@馬成功,你說的太對了。現在的AI大數據很可怕,據說都是想人之所想,你想看什麽就推送給你什麽內容,實際上是已經足夠熟悉你的思維模式。]

連民間都這樣認為,看來必須要親眼去看了那個圖案才能展開更進一步的研究。那麽假如壁畫真的就是帝國人民心目中那個熟悉的女娲形象,這說明此地文明與帝國文明是同源?

禹啓明皺了皺眉。

更大膽一點,除了起源或者同源,還有文明更疊的假說。

考古學家早就發現了祖星文明經歷過幾次更疊。人類瀕臨幾次毀滅,也發生了幾次進化。浩瀚宇宙中,是不是曾經出現過更繁華燦爛的星際古文明?

他們早已經掌握了更先進的星際航行技術。X799或許不是發源地,祖星也不是,宇宙中已知的那些宜居星球都只是上古文明的人類可能的定居點而已。

禹啓璋甩甩頭,讓自己的思緒從暢想中收攏,他不能由着自己的興趣參與到那些讨論中,他不是科學家,他是帝國的王儲,是站在更高處掌控局勢的人。他來參會,需要給這些專家們指明一條切實可行的道路。

他需要清醒的告訴這些專家們,什麽才是當務之急。

他擺了擺手,釋放出了精神威壓,打斷了專家們熱火朝天的争論。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