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二十六 時光膠囊的內容

離開前沈熹還是問了一嘴“時光膠囊”的事,同樣惹來餘悅好一陣的緬懷,不過最終她搖頭說改建的時候挖掘機挖得到處都是垃圾,也沒人會去從垃圾中将孩子們埋的小玩意兒清理出來,如今是肯定找不回來了。

這樣的結果并不令兩人感到意外,只是覺得世事變遷,二十年的變化不能說不大,然而再如何改變,他們依舊在一起,這樣一想,就又覺得其實外界的變化再大也無妨。

二十年前的事,要說有多可惜也未必,不過沈熹答應了周言谕,回到車上就說:“我當時寫下的是,二十年後的小谕要每天開心,将我的家當成自己的家,不要有煩惱,也不要因為我的緣故而傷心。”

這是沈熹在看見日記時自然而然就想起來的,可其實這也是他一直以來的願望,他由衷希望周言谕活得開心自在,不被任何事束縛,包括他在內,他那時也曾好奇二十八歲的周言谕是什麽樣子的,他擔心自己未必能見得到二十八歲的周言谕,幸好他活了下來,就是沒想過這個人會越長越一本正經,越大越嚴肅,如今是完全扳不回來了,但是偏偏這樣的周言谕在他眼裏還是很可愛,讓他喜歡到心窩裏。

周言谕坐在副駕駛座上,聽了沈熹的話“嗯”了一聲,然後垂了眸也開口說:“我要看着沈熹平平安安活到老,無論是二十八歲,還是三十八歲,四十八歲,一直要到八十八歲。”

沈熹笑了起來,說:“居然要到八十八歲啊,那可是還有足足六十年。”

與其說這是他們二十年前寫下的想對對方說的話,不如說是他們對二十年後對對方的期望和願望,然而大部分都實現了,仿佛人生至此已經圓滿,沒有遺憾,所謂“禍福相依”,這句話不得不說萬分正确,周言谕自小失去雙親,才會加倍珍惜如今的沈家人,而沈熹先天患病,比旁人更加惜命,也更明白他的時間一點都浪費不得,這就使得他們這二十年都活得豐滿和不留遺憾,而不像有的人可能至今懵懂,仍在尋尋覓覓,卻不知道到底什麽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我本來想寫九十八歲的,但覺得已經很貪心了。”周言谕擡眸看着沈熹,他還記得自己在寫那些話的時候就一直擔心這一點,八歲那年手術後醫生說沈熹能活過二十歲就是個奇跡,當時他就是對二十八歲的沈熹寫的,他寫下二十八時就已經覺得自己或許太貪心了,可是他又覺得沈熹那麽好,好人有好報,一定能長命百歲,于是才繼續寫,寫着寫着,就寫到了八十八,他那時看着八十八覺得這個數字吉利,便沒有再寫下去。

沈熹聽在耳朵裏,覺得周言谕從來都平穩的語調裏是好似有些許的懊喪,他忍不住擡手揉他的腦袋說:“無論多少歲,我都已經感恩了,更何況,你一直陪着我,正如你所想,我們不貪心,能活多久,都是上天的賜予,好嗎?”

在兩人獨處的時候,周言谕總是完全放松的,他臉上表情看似少,可這是在他人眼中的,到了沈熹這兒,周言谕連眨一下眼睛都是一種情緒傳遞的信號,畢竟是二十多年下來的形影不離,熟悉程度和親密程度幾乎無人可比,自然連最細微的變化都了如指掌了。

因此沈熹輕易就覺察出周言谕矛盾的心情,這都是因為他的緣故,還記得日記上周言谕甚至寫下願意将心髒換給自己的想法,也就是這樣惓惓之忱的一顆赤子之心,才會讓沈熹一顆心不斷陷落,事實上他對周言谕是心有虧欠的,因為他的心髒生來就有殘缺,可是感情從來都是自私的,如果周言谕完全無動于衷也就罷了,但是偏偏他将自己看得比女朋友還要重要,當年放手讓他交女朋友,又何嘗不是想讓他嘗試另外一條路,想償還對他的虧欠呢?然而事實證明,他們不能離開彼此,他們之間只能存在彼此,根本也容不下第三個人。

自此之後,沈熹再不猶豫,只想牢牢将人綁在身邊,就算一直心懷虧欠也在所不惜。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