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三十八 檢查
又過了一周,就到了檢查身體的日子,這期間沈熹已經把設計圖畫好了,不過他也沒急着拿出去,而是先放着等羅馬回來看看還有沒有想要改動的地方,這之後再去找大哥約裝修隊。其實他想要的家的樣子早在心中想過千萬遍,也畫過不少手稿,而今有了框架得以将他所想的細節填充進去的同時,總覺得還能再細致一些,這就好像藝術家在打磨一件作品,明明旁人看着差不多了,藝術家本人卻遲遲不能定稿,如今沈熹就是類似的情況,就覺得還不到定下來的時候。
醫院挂的是專家號,是認識的朱醫生,朱醫生年紀到了便從心外科退了下來,經驗十分豐富,當時就是他給八歲的沈熹做的修補手術,如今定期檢查也都找他在的時間去醫院。如今醫院堪比菜市場,不管上班日還是休息日,到處都是人頭攢動,自助取號機前面的隊伍老長老長,周言谕每次都不讓沈熹摻和,到了醫院就讓沈熹找到相應的門診候診區坐着,他去排隊取號再簽到。
醫院裏看病的人是真的多,開檢查單很快,朱醫生還跟他們聊了幾句,輪到各種化驗又是取號和等候,兩人倒是不着急,他們本來為了檢查就特地空出了一整個上午,二十年定期檢查做下來也算是熟門熟路,只是醫院的變化也着實大,從以前人工挂號收費到現在全都是自助機一臺一臺杵着,現在這家醫院的一樓除了急診已經找不到一個人工挂號和收費的窗口了,全都是戴着紅袖章的志願者們站在自助機邊上協助和服務。
化驗抽血的地方也已經人滿為患,周言谕取了號一看,都已經超過兩百號了,沈熹搖頭感嘆:“如今的醫療行業就是流水線啊。”
抽血的窗口好歹十二個全開,畢竟是大早上的,就這樣還是足足等了十五分鐘才輪到沈熹。
一針紮進血管,沈熹眉頭都不皺一下,周言谕卻擰起了眉,抽完後幫沈熹按了好一會兒的棉花,等血完全止住了,看了看沈熹的傷口說:“這個位置不太好,會烏青。”因為恰好在肘關節內測的血管上,現在就已經腫了,于是周言谕逮着空就用手掌捂着,動作很輕,就怕把人給碰痛了,沈熹不禁打趣說:“我可不是玻璃做的,就看起來誇張了一點,不痛。”沈熹手肘這裏皮膚很白,血管泛青,一針後針孔的位置迅速紅腫起來,在偏白的膚色上看起來就很顯眼。
而後是心電圖和心髒超聲,一樣是簽到排隊,但是因為采血是空腹,在等待的同時,周言谕就去買了早點過來,他自己也沒吃,因此買了兩份,一份三明治,一份皮蛋瘦肉粥,還有一盒牛奶,分量都不大,就只是讓沈熹拿來填一填肚子。
沈熹喝了大半盒牛奶,咬了幾口三明治,就輪到他了,周言谕等在外面的時候沒去動皮蛋瘦肉粥,而是把剩下的三明治給吃掉了,牛奶也喝光了,把垃圾都扔掉,做完這些事的工夫,沈熹就出來了。
最後皮蛋瘦肉粥也是兩人分着吃的,出了醫院,手上除了檢查單幹幹淨淨的。
“還想再吃點什麽嗎?”周言谕上車就問沈熹。
“這會兒不吃了,先去買禮物,買完差不多就能吃了,就當午飯了。”沈熹說。
“也好。”買東西的地方他們之前就商量好了,準備去茶行買茶和點心,再順便買一套瓷杯,正好用來泡茶,沈熹另外還搜羅了幾幅字畫,這年頭時興的就是傳統文化,無論是送給國人還是送外國人,都是最拿得出手的,前提是,不能是仿品。字畫沈熹并不是很有研究,但沈奶奶懂啊!沈奶奶早年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博物館裏工作,專門修複古籍字畫,後來就鑽研了進去,還發表過好幾篇學術文章,如今沈宅裏還有真跡藏着,幅幅價值連城,是以沈熹每到要送人字畫的時候就去找奶奶,這次也不例外,因為沈奶奶除了那幾幅真跡外,也愛好收藏現今書畫名家的字畫,老資格的和年輕的都有,不用說,以沈奶奶的眼光,必然是每一幅都能拿得出手,而且絕不會是贗品或仿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