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四十九 夜游

周言谕敏銳地察覺到沈熹整個人好像有什麽不一樣了,雖然很是細微,甚至都無法形容是什麽地方變得不同,可是他總覺得沈熹的情緒仿佛在離開許願池之後變得更好,更暢快了。

周言谕知道沈熹一直都在期待羅馬之行,就好像羅馬有什麽在等着他一樣,又似乎他要在羅馬做些什麽,許願池是沈熹第一個奔去的地方,在許願過以後,沈熹的肩頭都好似輕了許多,像是卸下了什麽重擔一樣,以周言谕對沈熹的熟悉,他盡管能感覺到些許不同,可到底沒有長在沈熹的腦子裏,所以究竟是怎麽回事,周言谕不得而知,只是他暗自留了心,想從蛛絲馬跡中找出來會是什麽緣故。

這天他們沿着許願池一直走到了特韋雷河,沈熹還在阿爾騰普斯宮外圍繞了一大圈,這是羅馬國立博物館的其中一個分館,這個點早就已經閉館了,周言谕問他要不要安排到行程裏,在開館的時間再來看,沈熹就說随緣,又說:“我知道這裏,裏面大多都是雕塑,這是後來擴增的博物館,屬于文藝複興風格宮殿,有機會經過可以進去看一看,不必特地過來。”

阿爾騰普斯宮隔壁就是羅馬拿破侖博物館,走上貝爾托一世橋,在橋上欣賞了特韋雷河的夜景,而後又沿着特韋雷河經過了博爾蓋塞宮和和平祭壇博物館,“對我而言,整個羅馬仿佛就是一個巨大的博物館,這些都是博物館裏展出的建築。”沈熹一邊說一邊路過這些或宏大或繁複的建築,兩人一直走到人民廣場,再從另外一條路回到酒店,只是沈熹似乎仍興致高昂,拉着周言谕要去歌劇院。

“不累嗎?”周言谕問他。

沈熹搖頭,而後變戲法似的變出來一張門票,周言谕愣怔,他是沒想到沈熹竟然還準備了這個,吃驚之餘,心想或許這也是沈熹的期待之一。

時間當然是算好的,這是當天的夜場,位置在最高的一層,劇目是耳熟能詳的《朱麗葉與羅密歐》,沈熹對周言谕說:“這部劇誰都知道發生了什麽,可是我知道你從來就沒有看過。”

周言谕并不否認,說:“我不像你,沒有欣賞藝術的細胞。”

沈熹笑說:“不用你懂得欣賞,你只要願意陪我看一場就行。”

周言谕有些意外:“你沒看過?”

歌劇、音樂劇,沈熹都是會看的,在喜好方面,周言谕和沈熹并不重疊,因此或多或少只是大致知道和了解,而不會連相互看過什麽都一清二楚,而且沈熹也不是看個歌劇都要周言谕陪同的人,有時候他看見想看的歌劇打個招呼就去了,所以如此經典又大衆的劇目,在周言谕看來,沈熹一定早就看過了。

沈熹搖頭,回答說:“所有的版本我都沒看過。”

“為什麽?”周言谕不解,特地買票來這裏看,必然不會是不喜歡的。

沈熹看着周言谕,笑了,只說:“沒有合适的機會,而且,悲劇不喜歡一個人看。”

周言谕不疑有他,下意識覺得是自己工作太忙了,沈熹才沒叫他。

“以後你可以告訴我,我提前把時間空出來。”他說。

Advertisement

沈熹就知道會這樣,只要是他開口,周言谕什麽事都會答應,這一點都不稀奇,可是沈熹自知他越來越貪心,他是要周言谕的陪伴,而且不單純只是陪伴,他是希望周言谕能将整顆心都放在自己身上,就如同他那樣。

但其實周言谕已經是如此了,沈熹也知道,若說周言谕的陪伴出于習慣,那麽他的克制也早就是養成的習慣,只是當愛情來臨,理智總在被沖動挑戰,他那根繃了十年的弦剛剛松開了些許,所有十年間克制的愛戀一不留神就會占據他的心神,他一面不想吓壞了周言谕,一面又想将他最深的秘密告訴周言谕,《朱麗葉與羅密歐》只不過是個幌子,這是一部愛情悲劇,他盡管沒看過,卻早就聽說過,意大利的藝術家們将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改編成了一部時尚音樂劇,劇中朱麗葉死于心碎而非用匕首自刎,他有時候會想象若他的愛情最終被周言谕拒絕,那麽他一定也會心碎而死,可是很快他又自我否決,只因這就好像他在用死威脅周言谕的感情一樣,他知道周言谕最是珍重自己,致使他不能也不願去碰觸這條界線,然而好多事又非要靠自己争取不可,如果他不說,那麽周言谕永遠都不可能知道,因而這一趟羅馬之行,是他給自己的唯一一次機會,倘若成功,那麽得償所願,若是失敗,回國後他便維持原狀,将所有的愛戀全都留在異國他鄉,從此以後只字不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