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林知望
雨季的天就像娃娃臉,才是稍霁,這會又下起大雨,徐湛徒步來,卻叫了馬車回去,一路催促車夫快些走,最快的趕回徐府,牢頭借他的雨傘也一并落在了馬車上。
徐府的下人早被徐銘臣遣散了,現在房客盡去,空無一人,只留下老管家夫婦和幾個看家的護院。
老管家跟着他進了大門,匆匆禀報道:“郭公子已經用過晚飯了,正在花園練劍。”
“嗯。”徐湛心不在焉道。
“啞巴姨娘找來了,她被判離異歸宗,無處可去。”老管家試探的問。
“那就住下吧。”徐湛煩躁道:“你先去歇着,我去後面找郭公子。”
打發了老管家,也沒心情去找郭莘,而是先去了內宅深處,竹林後幽靜的一隅,伫立着一座小築,名喚雲泥,與他臨水相望。先時通往小築的只有一座石橋,曲折回環,寧靜幽寂,石橋上常坐着的少女,憑欄望月,臨水撫琴,宛若天仙。
愛女殇逝,徐老爺不忍她受到打擾,将小築唯一的通道拆毀,再也沒人踏足過,連後來的租客也不例外。而今天,徐湛卻來到這裏,要打攪她的安魂。
徐湛深吸口氣,縱身跳入水中,往小築游去,雨越下越大,雷聲轟然,仿佛他的舉動惹怒了雷公。抓住岸邊的竹子,徐湛翻身上岸,十幾年沒人打理,竹子瘋長,枝葉縱橫,他折斷了幾株才鑽進去,小築的門已經破舊,用銅鎖鎖着,他挑了塊大石頭,用力砸斷了鎖鏈,破門而入。
屋內并沒有他想象的那樣破敗,上好的家具沒有半點腐敗,只是落上厚厚的塵土和蛛網,還依稀可見從前的光澤。窗簾床幔也完好無損,除了髒一些,還可以看出從前主人的情趣雅致。徐湛踩着樓梯往上走,樓道昏暗,随身攜帶的火折子泡水受了潮,只能一步步摸索着前進。
徐湛借着閃電的光一直摸到卧房,他第一次走進一個少女的閨房。門前一張貴妃榻,被褥用的像是蜀錦,床幔用的像是西洋面料,屋內的擺設平淡古拙,不值一看,但仔細觀察下,卻發現都是漢唐名品,随意一件都價值不菲。床邊琴幾上一把焦尾琴靜靜躺着,徐湛用手指輕輕掠過,铮的一聲脆響,七弦應聲而斷,彈起灰塵亂舞,仿佛預示着房屋主人的不滿。
窗外電閃雷鳴,狂風大作,有竹枝不堪勁風折斷的聲音,徐湛只覺得一顆心在胸腔裏突突直跳,看到靠牆的香案上擺有徐露心的靈位牌,床尾的牆壁上挂了畫軸,畫中的少婦媚眼含羞,在傲雪中吟風嗅梅,題詩曰:
盈盈蓮步,進退千容。情柔态綽,回風舞雪,楚楚含香。有人來,和羞走,華茂若何?春梅綻雪。
落款一行小楷:林知望于靖德三年小寒。
徐湛走到妝臺前,被銅鏡裏狼狽的自己吓了一跳,衣冠不整,頭發濕正噠噠的滴水。顧不得這些,他開始上下翻找,床榻下的暗箱都翻了一遍,除了衣物,再沒什麽其他物件,例如林知望的文章、詩畫。
目光落在梳妝桌上的大妝奁上,徐湛又一次砸了鎖,翻遍釵釵環環,最終從最底部的抽匣裏翻出一張庚帖。
竟是林知望的庚帖,寫有籍貫,生辰八字,祖宗三代……十分詳盡。
徐湛怔怔的呆立在原地,徐銘臣嘴裏的林知望、畫上的林知望、庚帖上的林知望,與昨日剛到韞州赈災治水的欽差大臣,是不是同一個人?如果是……
徐湛蹲下身子靠在牆邊,望着徐露心的畫像,心神混亂,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郭莘在客房等候徐湛到入夜,才見他渾身濕透從內宅出來,腳步虛軟無力如遭人追殺一般。
郭莘上前攙扶住他,見他從衣襟裏掏出一個防水的薄漆盒扔在一旁。問什麽,也不作答,只是任衣服濕着,在屋裏枯坐到了天亮。
天空露出魚肚白時,徐湛終于恢複了神智,他本就是很理智的人,只容許自己脆弱一夜。
身上的衣服已經幹了,他與郭莘一同回到府衙。門口就看到一溜小夥計提着食盒出出入入,想必是酒樓裏訂的席面,正要将食材裝車送至行轅。
郭莘長舒口氣,他昨晚徹夜未歸,幸而郭淼正忙着,沒空與他計較。
姚捕頭匆匆忙忙的出來,險些撞上他們兩人,拖拽着徐湛急吼吼道:“小相公,老爺正找你呢,快去二堂。”
徐湛窘迫道:“容我換身衣服。”
“這身挺好。”姚班頭不容分說,拉着他就走。郭莘則得以脫身從垂花門溜進內院,更衣洗漱後再去侍奉。
徐湛匆匆趕到二堂,被二堂的景象吓了一跳。郭淼的一衆下屬,左貳官,一州四縣的知州知縣已全部到齊,正聚在二堂議事。見徐湛進來,郭淼笑罵道:“怎麽搞的,掉進江水裏了?”
衆人紛紛附和了笑,想必剛剛的話題還算輕松。徐湛看看身上,昨天被雨淋、被水泡的濕衣服已經完全烘幹,滿是褶皺,相當難看。
徐湛負歉的一笑,告罪道:“學生去後面更衣。”
又過了兩盞茶的功夫,衆人同去行轅,身穿各色官服,胸前補飛禽,頭戴雙翅烏紗,官轎旗牌均按照規制,只是為避免擾民免了吹鼓手吹吹打打,太過惹眼也是不好的。
欽差行轅選在城內一座精致的園子,換名盈園,曾經的主人是江南道布政使左鄂,致使後長居南京,将盈園捐做韞州府公用。
徐湛挑簾一望,乖乖,韞州城竟還有這樣美的景致——盈園外山石嶙峋,綠水環繞,将整座園子嵌入其中。攙扶郭淼下轎,入園便見廊腰缦回,古木蔥郁,湖石假山栩栩如生,古拙大氣,令人驚豔。徐湛第一次見識到這樣高大上的園子,心向往之,竟兀自做起升官發財的白日夢來。暗自掐了一下大腿,罵自己忒沒出息。
說話間,他們已被引進正堂,林知望早已等候在此,接受一衆官員們的參拜,緊接着一一入座,開始商議治水之策。到了正午,衆人開始饑腸辘辘,頭眼發花,除了郭淼,其他人早上是不敢進食進水的,如果被欽差大人、府尊大人接見途中缺席如廁,就太窘迫了,搞不好還要被人當成消極規避。
總算熬到入席,席面設在花廳,衆人為欽差大人接風洗塵,見林知望脾氣古板,也不敢妄動,一個賽一個的拘束。徐湛和郭莘則只能站在郭淼一旁伺候,添茶倒酒上菜,絲毫不敢怠慢。
林知望仿佛也不滿這樣的氣氛,緩和了臉色道:“諸位大可不必拘謹,時候不早也都餓了,先吃些東西墊墊再飲酒吧?”
“甚好。”衆人附和着。吃了幾口,便有人大膽提議:“不如我們行個酒令如何?”
“也好也好。”郭淼接茬笑道:“還請部堂先出令。”
在座的從知州知縣到左貳官,最次也是同進士出身,另有郭淼這樣的大文豪坐鎮,林知望還真敷衍不得,連道客氣,沉吟一番道:“有了,我出一上聯抛磚引玉,水有蟲則濁,水有魚則漁,水水水,江河湖淼淼。”
劉知縣對曰擱下筷子:“木之下為本,木之上為末,木木木,松柏樟森森。”
衆人稱贊幾句,由郭淼出下一聯:“竹寺等僧歸雙手拜四維羅漢”,竹寺為等,雙手為拜,思維為羅,衆人倒吸口氣陷入沉思,郭淼真不愧是大家。
林知望略一思量,對出下聯:“木門閑可至,兩山出大小尖峰。”
贊嘆之聲四起,林知望自謙幾句,見徐湛從侍女手中接過一道鲈魚上了席,韞江入海口盛産鲈魚,鮮嫩松酥,遂又出一聯:“鲈魚四鰓,獨占韞江一府。”
人們聽得出這是玩笑獨占韞州一府的郭淼,但席上除了郭淼誰都不敢接茬調笑知府大人,一時冷了場,沒人敢接。
正當席上陷入僵局,就聽一旁侍立的徐湛輕聲道:“螃蟹八足,橫行天下九州。”言罷,忙作揖告罪。衆人萬分驚訝,待看知府大人如何收場,連郭淼也沉下臉來。
“有趣。”林知望絲毫沒有怪罪的意思,只是點點頭,對垂首立在身邊的徐湛又出一聯:“寸土為寺,寺旁言寺,詩曰:明月送僧歸古寺。”
“雙木為林,林下示禁,禁雲:斧斤以時入山林。”徐湛不慌不忙的應道。開玩笑,這類文字游戲是他八歲起就玩膩了的。
“坊間傳你做神童,果然有據。”林知望溫和了臉色竟對他和郭莘二人道:“你們兩位辛苦了,一并入席吧。”
衆人更加吃驚,這冷面欽差竟對兩個後生和顏悅色。郭淼擱下筷子輕駁道:“年輕人本就浮躁,部堂不用縱着他們。”
林知望笑了笑,卻一時忘了徐湛的名字:“你叫……”
“學生徐湛,湛露的湛。”徐湛擱下酒壺躬身施禮,面色平靜,目不斜視。
“可有臺甫?”
徐湛回答:“還不曾有。”
林知望點點頭,思量一陣,面色和悅道:“本官賜你表字“澄言”可好?”
衆人笑着唏噓,賜表字,林知望是在隐晦的告訴徐湛,他想要收學生了,只要徐湛不傻,就該立刻跪下拜師才對,林知望是靖德元年的狀元,聖眷正隆,才學文章也是一等一的好,看到徐湛竟動了收徒之念,這在旁人看可來是莫大的殊榮。
徐湛卻冷着臉,怔怔望向郭淼。郭淼不滿的催促道:“還不謝過部堂!”
徐湛不敢遲疑,忙恭敬的施禮道:“謝部堂。”
衆人見他并沒有其他表示,紛紛替他遺憾,覺得他犯了糊塗。
劉知縣忙轉個話鋒炫耀道:“澄言是我們吳新縣人,跟部堂還是老鄉呢。”
有了這麽個插曲,席間氣氛俨然輕松許多。還不到下午,一衆官員便要告辭散去,各回本衙。
送走衆人,林知望重新坐下來,靜靜看着侍從們收拾滿桌杯盤狼藉,随身的侍從名叫何朗,送上茶水給他漱口。
林知望喝水的功夫,餘光撇到桌底有個不起眼的油紙包,蹙眉撿起來,以為是哪個官員以這樣的方式送上賄禮。滿心以為是寶鈔或銀票,憤然拆開後卻大吃一驚,雙手都有些顫抖。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有加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