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十七

若昀說完往回走了過去,撿起來一看,是一個頑童用的紅色的小發帶,發帶是少見的錦,因為走商,若昀也長了些見識,認了出來,這種錦非常珍貴,幾乎都是大戶人家才用的上的東西,商戶用的都少,一般都是官家才用的,上邊還繡着福字繡工也好,一看就知道是好東西,若昀看着灰撲撲的馬車感覺非常不對,真馬車一看就是個普通的,還有些破舊,不會是個拐子吧,想了想,馬上返回去對陳武幾人道,"這是從那個馬車上掉下來的,大家看看,我感覺那個馬車上不太對勁"

大家都是走商的,看了一眼都明白什麽意思,雖然若昀沒有明說,但是都知道是怎麽回事了,若昀看了一圈,"碰上這樣的事了,大家說怎麽辦?"

若昀這時候沒辦法主動提出來幫忙,這種事可大可小,一不小心容易惹出大麻煩,必須得大家都同意才行。

陳武緊着眉頭看着大家,"既然碰到了就不能幹看着,大家有沒有意見,要是不說話我就當你們同意了"

陳旭答道,"聽陳哥的,大家沒意見"

陳武看了看,大家都點了頭,"既然都同意了就聽我安排,時間緊急,若昀,你和徐鶴先跟着馬車別讓人發現了,留下記號,張圖和張東旭你們在若昀之後接應,也留下記號,我和陳旭去清平鎮上報案,這條路是通往清平鎮的,估計就是那個鎮上的事,要是有大戶人家出了事,肯定也得去報案,這種消息一向傳的快,大家趕緊的,時間不等人"

"好"說罷,若昀等人分別出發。

若昀和徐鶴兩人走走停停,不敢跟的太緊也不敢離得太遠,幸好那輛馬車走的也快,好像着急趕路,要不若昀兩人也沒把握能跟住人,走了大概有兩個時辰,到了一家客棧,客棧是在一個路邊,看着應該是幾個鎮子的三岔口,客棧正好是在三岔口的邊上,若昀兩人遠遠的看着,從車上下來兩個大人還抱着一個棉被,估計小孩子就是被裹在被子裏。

若昀兩人把馬藏好,就在外邊的樹林裏蹲守着,若昀拿過來水袋,喝了一口熱酒,遞給了徐鶴,"徐哥,喝口吧,要不太冷了撐不住,還不知道陳哥他們得幾個時辰呢?"

徐鶴接過去灌了一口,又遞了回去,"陳哥辦事還是挺利索的,應該挺快的,這些人真是太嚣張了,咱們大夏國的法律管的這麽嚴還敢拐帶小孩子,也不知道這些人怎麽想的?"

"能怎麽想,就是不想幹活呗,不想吃辛苦,還想吃好的住好的,只想天上掉餡餅,也不管這錢是怎麽來的"

"這些該死的人渣就該拉出去斬了,免得禍害別人,真是豬畜生不如,不配為人"

徐鶴氣哼哼的,大夏朝的人一向最讨厭這種拐帶孩子婦女的,商行的又都是些大男人,尤其厭惡這種事。

另一邊陳武和陳旭快馬進了清平鎮,看到鎮上好多捕快在搜查,兩人對視了一眼,下了馬坐在了一個茶攤上要了碗茶,老板給來碗熱茶,老板給兩人填了茶,陳武問道,"老板,這是怎麽了,怎麽這麽多捕快?"

老板答道,"我們鎮上的喬府的公子不見了,正在找呢"

陳武道,"喬府,是哪個喬府?"

Advertisement

"鎮上的都知道,是之前辭官回鄉的那個,據說之前在京都做官了,連我們縣府要給面子呢,也不知道哪個作孽的,拐帶人家小孩子也不怕斷子絕孫"老板填完茶還在自言自語。

兩人付了茶錢,陳旭道,"應該就是了,咱們現在去縣衙吧"

"好的,走"

兩人來到了縣衙,找到門房,請人幫忙通禀,不一會就被叫了進去,縣令正在呢,旁邊還站着一位男子,穿着華服一臉的焦躁,陳武兩人見過縣令,縣令道,"聽聞你二人有事禀報,可有要事?"

陳武答道,"我們兄弟是永平鎮上跟着商行走商的,這次往回走的路上……特來禀報"

陳武說完站着的華服男子一下子竄了過來,語氣激動,"你說的是真的,你真的看到了,發帶在哪,拿出來給我看看"

陳武忙把發帶拿了出來,男子接過發帶,激動的手都直抖,"果然是我家小兒的,果然是,縣令大人"

縣令點頭,"我明白了,我馬上調派人馬,請這位壯士帶路吧"

陳武回道,"應該的"

這邊若昀兩人正在等着呢,兩人在原地小幅度的踱步,凍得瑟瑟發抖,剛剛過完年,又是寒冷的冬天,差不多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好在進出客棧的人并不多,這麽半天了,也只有幾個人進去,沒有人出來,若昀拿出帶着的幹糧,"先吃點吧,不知道陳哥那邊怎麽樣了?順不順利"

徐鶴也拿着大餅啃,"應該快了,陳哥辦事放心吧,在喝兩口酒暖暖吧,等會凍僵了,這該死的拐子,都怪那些人"

兩人吃完就趕緊閉嘴了,張張嘴空氣都是冷的,吃完不一會,就看到遠遠過來一隊人,打頭的就是陳哥幾人,兩人高興了,實在是太冷了,人都要凍僵了。

兩人迎了上去,和旁人見了禮,又說了情況,縣令道,"好的,我明白了"

看着兩人凍的不清的樣子,說道,"我派個衙役先送你們去鎮上,找個客棧休息一下,這大冷天你們也辛苦了,這裏之後就交給我們了"

幾個人都應聲好,也知道幾人不适合出面也沒必要出面,就和一個衙役往鎮上走。

若昀和徐鶴幾人确實凍的不清,到了客棧幾人趕緊要了熱水姜湯熱水泡澡,折騰了好久才休息,第二天,陳武去衙門問消息,果然那夥人已經被抓住了,不是簡單的人販子,是專門奔着喬家去的,打算敲詐勒索,只不過貌似運氣不太好,正好遇見往家趕的若昀等人。

幾人很是高興,也不算白辛苦一趟,好歹也算是救了一個小郎君。又等了一天,若昀幾人感覺緩和了不少,手腳也沒出現嚴重的凍傷,打算收拾東西出發,那位喬相公來到了客棧,拱手道,"這次小兒的事多虧了各位壯士,大恩之情無以為報,略準備些錢財望各位壯士收下"

若昀幾人對視了幾眼,陳武開口,"本來就是應該的,畢竟碰到了,既然喬相公盛情,哥幾個就不推辭了"

說着收到了銀錢

"喬某還有要事在身,家裏事情還需要喬某出面,喬某在此祝各位壯士一路平安"

陳武幾人一起拱手,"謝喬相公的美意"

幾人又寒暄了幾句,喬相公就告辭了。

徐鶴道,"陳哥打開看看吧,不知道這位喬相公出手如何"

陳武打開了荷包,是幾張折好的銀票,一共六百兩,張東旭呵呵笑,"咱們這也算善有善報吧,也沒白忙一場"

陳武道,"既然咱們收了人家的錢,那就不算白幫忙了,回去之後這件事別往出說了,也省着不必要的麻煩"

衆人都說好,接着收拾東西,分完銀錢就出發上路了。

又走了半個多月,一隊人風塵仆仆的,終于到了家,若昀幾人高興的回了家,若昀到家的時候家裏人都不在,柳大哥和二哥出門做工了,柳老娘領着柳小妹回娘家串門了,嫂子們也趁着沒開始春種回娘家看看,就柳老爹在家。

若昀帶着東西回了屋簡單收拾了一下,到了院子裏和柳老爹說話,"阿爹,最近家裏沒什麽事吧"

"都是農家裏,雞毛蒜皮的小事,這次出門怎麽樣,這次出去的有些久呀,你的信上說出了遠門了?"

"出門挺順利的,就是臨時出了一趟更遠的地方送些東西,阿爹,我想去鎮上看看鋪子,要是有合适的我打算買下來開個米鋪"

柳老爹興致不錯,"是嗎,開個米鋪不錯,以後就是不走商也可以有事做,而且怎麽也不會差,到時候雇人還有收糧的事都打聽清楚了?銀錢可夠用?若真是要開鋪子可得準備齊全"

柳老爹支持就行,"只要阿爹你支持就行,銀錢是夠的,收糧什麽的都打聽清楚了,我打算到時候咱們一家都搬到鎮上怎麽樣?"

柳老爹樂道,"你們一家搬去就可以了,我們搬去也沒有活幹,再說家裏的地還得種呢,租出去不合算,還是自己種吧,你大哥二哥也得有點事做,不能幹待着"

若昀沒接着這個話題聊,反正這都是以後的事,到時候慢慢勸着就是了,"對了,阿爹,悅兒去哪了"

柳老爹一臉你才問的表情,"趁着還沒開始春種回娘家了,你嫂子她們也是,你明天去你岳父岳母家看看吧,估計他們也惦記你呢"

"嗯,好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