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亂世綢缪
高柔默然,好久沒有說話。
他知道了陳恒的意思:既然比我們兩人才智更高的荀彧,都認為曹操比袁紹更能成就大事,那我們又何必離開兖州投奔河北呢?
原本他是來勸陳恒一起離開的,卻反過來被陳恒勸說留下來,而且理由很充分。他看到的眼前的戰亂将起,而陳恒着眼的是兩個家族的未來發展。
陳恒看着高柔陷入沉默,不由心裏一動,有了勸高柔加入曹魏陣營的想法。反正歷史上你也是為曹魏貢獻了一輩子的,還不如現在就來,還能熬個好資歷。
嗯,未來也能和他有個照應。
“文惠兄,曹世叔與陳家有舊,而且新入主兖州,官吏必然缺少。如兄有意,恒願修書一封将兄推薦,或許能謀個一官半職。”
“唉,柔不及子初看得遠啊。兄之好意,柔先謝過了。”被陳恒一句話問醒來的高柔,感慨了一聲,還抓住了陳恒的手。
好嘛,大漢朝的古人對人表示親近,都是抓住對方的手,男人和男人....
陳恒一陣惡寒,後世知道太多太美好畫面的他,實在受不了這個習俗。連忙起身親自給高柔的酒尊斟滿水(守孝不飲酒),也拿起自己的一飲而盡。
“文惠兄莫這麽說,兄之才遠在恒之上。只不過,恒如今已是家主了,思慮的事情難免會多了一點,唉...”
是的,他必須要比高柔考慮得更多。因為陳太公已經入土為安兩年有餘了,世間已經沒有人為他遮風擋雨了。
“柔之過,不該提及這些,讓子初想起...”
“沒事,沒事。”陳恒制止了高柔的道歉,“文惠兄,你覺得恒的提議如何?”
“唉,柔...柔恐怕是有負兄之好意了。”
高柔看着對方殷殷期盼的眼神,不由嘆了口氣,又抓住了陳恒的手。
好嘛,這次沒有理由把手抽出來了。
Advertisement
“為何?兄不見那王佐之才荀彧都...”
這次變成陳恒急了。
“子初莫急,柔并非是不知好歹之人。然從兄有書招柔去河北,而且此事宗族衆人也都決議定下了。”
高柔說完又是嘆了一口氣,也帶動了陳恒的嘆氣。
古人宗族抱團觀念很強,既然是宗族內都一致決定了,那麽高柔也不會獨自一個人留在兖州。
唉,算了,不強求了,反正以後高柔還是要回來曹魏陣營的。
想到這裏,陳恒也不再糾結,又是一個拱手,“既然如此,那恒就期待着與文惠兄再次相逢的一天。屆時必然與兄煮酒論春秋!”
他又趁機把手抽出來了...
“好!柔屆時一定與兄煮酒話春秋!”
好吧,歷史的軌跡還是一樣無法改變。那麽小姐姐蔡文姬的悲慘人生呢...
陳恒目送着高柔遠去的背影,心裏擔心起遠赴長安的陳到和廖化來。
公元192年,夏4月,王允與呂布殺死董卓。
而陳到也趕回來了。蔡邕并沒有回來,但終于放下了固執,讓小姐姐和其他家眷都回了陳留圉縣。
并不是陳恒的勸說多管用。而是看到董卓将整個家族的人都封了候,連個才出生一百多天的孩子都有了候印當玩具。
月盈則虧、盛極則衰的道理,做了一輩子學問的蔡邕還是懂的。剛好陳家的私兵也到了,當下就一拍兩合。而他自己沒回來,是恪守着大漢官員的骨氣。
唉,他永遠都無法活着回來再看一看鄉裏了。
當陳恒看到小姐姐蔡文姬的時候,心裏就忍不住嘆息。
是的,蔡文姬來訪陳家。一方面是表達對陳家的護送之情的謝意,另一方面是代表父親來憑吊一下陳太公。蔡邕膝下只有兩個女兒,沒人代勞了。
只是和陳恒見面了,還是有點小尴尬。
她回到鄉裏就聽蔡家裏人說了,陳恒在亡父的墳茔前發過誓。
“子初...”
一番禮畢,年已經十八歲,長得驚豔天人的蔡文姬猶猶豫豫了一會兒,便拿出了羊脂玉墜,“此玉墜還是物歸原主吧。”
“小姐姐,”陳恒沒有伸手接過,張口就叫出了小時候的稱呼,猛然又驚醒改了口,“文姬,此玉墜你就留着吧。嗯,還請原諒恒之前的孟浪。”
蔡文姬聞言臉上有點燒,垂下了頭。她知道陳恒是指陳太公的叮囑,讓整個陳留郡都茶餘飯後他們兩個。
“咳咳,”陳恒臉上表情也很不自然,“如文姬不棄,恒願以弟禮侍之。”
嗯,繼續當世家之交的姐弟吧。
“就依恒弟之言。”
沒多久,小姐姐蔡文姬就告辭回去了,然後也守了孝。
蔡邕被王允下了獄,然後死在了其中。理由是因為蔡邕嘆息了一聲,董卓不光禮遇他,還曾經一天三次升了他的官職。
6月,李傕、郭汜等西涼軍部将圍攻長安,殺王允敗呂布。曹操擊敗青州黃巾軍,收編為“青州兵”,實力急劇壯大。
而陳恒在一天夜裏,将陳到和廖化都叫到了半山腰上。
高柔走了,小姐姐的命運已經改變了,曹操也成為一方諸侯立足亂世了,那麽陳家的未來也該謀劃一番了。
柔和的月光下,陳到如同筆直的樹幹一樣跪坐着,靜靜的看着陳恒。他注意到陳家的家主,上唇已經長出一丁點胡子了。
但陳恒并沒有說起讓他來的原因,而是先問起了廖化。
“元儉,還記得恒曾經許你說,如果有機會,定然讓你再續襄陽盧縣廖家之聲望嗎?”
“回家主,化記得。”
廖化很恭敬,微微顫抖的聲音出賣了他激動的心情。
“嗯,相信你也知道了陳家與曹兖州有舊。恒思量了一番,有了兩個想法,供元儉抉擇。”是的,廖化已經在陳家呆了一年多了,已經養出好關系了,是時候放飛了。
“家主但說無妨。”
“其一,恒修書一封,将元儉推薦到曹兖州麾下,以元儉之才必然能有所成就。”
陳恒說完其一,便停了下來,看着廖化的反映。
而後者的神态已經變成平靜如水,眼神清澈,看到他停了下來,便拱着手說,“請家主再說其二。”
“唉,元儉你可想好了。恒一旦說了其二,你就不能反悔了。”
“是。請家主言之。化絕不反悔。”
“好!其二,恒想讓你和叔至去當流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