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滄海大學(11)
看兩人一貓都是目光不善地看着自己,魯桀骜終于不再賣關子,擺擺手說道:“現在的年輕人呢,真是開不起玩笑。好吧,我直接說,從頭說起吧。我和你們團隊的那位資深者劉遠先生是昨天晚上在學校裏認識的,因為同為任務者,就停下來一起聊了幾句。”
看着面前這個明明才二十出頭卻管他們叫年輕人的男人,今年三十歲的張鳴禮和今年二十七歲的曹秋瀾嘴角都是一陣抽搐。不過此時,他們也懶得跟他計較這個,只當做沒聽到了。
魯桀骜繼續說道:“我和劉先生是在滄海大學戲劇社的活動室見到的,我們心有靈犀,都打算去戲劇社的活動室探探虛實。結果居然正好選擇了同樣的時間,然後就在活動室裏撞上了。”
“先到的人是劉先生,我是後來進去的。之後我們一起在活動室裏翻找了一番,并沒有什麽發現,所以就一起離開了。劉先生顯然希望從我身上得到一些情報,當然我也打着同樣的主意,所以我就提出一起在學校裏走走聊聊。不過顯然,對于這次的任務,我們都沒有太多的線索。”
“聊了一陣之後,我們互相加了聯系方式,又互相說了目前暫住的地方,正好是順路的,所以就一起走了。相對來說,研究生宿舍的位置,正好在我居住的地方的必經之路上,我和劉先生是在研究生宿舍樓下分開的。當時,我看着劉先生走進研究生宿舍裏,然後才離開。”
“雖然好像這樣也無法排除劉先生在我離開之後你們回去之前,再次離開了研究生宿舍的可能性,但我感覺從言談中,劉先生并不是這麽不怕死的人。所以,我想問一下,你們在尋找劉先生的時候,有沒有在研究生宿舍樓裏找過?尤其是劉先生本人居住的房間,你們進去看過嗎?”
這個問題成功地讓張鳴禮和曹秋瀾都愣了一下,連黑貓都呆了呆。
因為劉遠的房間門一直鎖着,敲門沒有反應,打電話打通了沒人接,但在宿舍裏也沒有聽見電話鈴聲,所以他們本能地認為劉遠不在宿舍裏,應該是他們去看戲劇社表演的時候出去并在外面出事了。現在聽魯桀骜這樣一說,劉遠房間的門他們确實一直沒打開過,無法排除他在裏面的情況。
兩人對視一眼,曹秋瀾起身說了一句“失禮了”,便拿着手機出去給高星雨打了一個電話。這個可能性他必須第一時間通知高星雨,讓他回宿舍确認一下。挂斷電話,曹秋瀾重新回到辦公室坐下,對魯桀骜說道:“魯先生,這事算我們欠你一個人情。但你想說的,恐怕不止這些吧?”
魯桀骜臉上的笑容更真誠了一些,說道:“曹道長是聰明人,我之所以來找你們,自然也是有所求的。我想要的東西,我們之後再談,現在還是先說任務的事情。我先自我介紹一下吧,我叫魯桀骜,這點你們已經知道了,我現在要說的是我的職業,我在一家靈異雜志社工作。”
“不知道兩位對靈異雜志社有沒有了解,說得直白一點,我們雜志社,發表的就是各種各樣恐怖、靈異、神秘的事件。有些是真實故事改編,也有些純粹就是作者虛構的故事。”
“我們雜志社有專門的供稿人,但同時也接受讀者或者其他供稿人的投稿,只要故事有意思就行。上個月,我們收到了一位讀者發過來的稿件,你們知道的,現在雜志社收稿基本都是通過電子郵箱了,比以前更方便快捷。那位讀者在稿件裏說他的家中出現了一些怪事,并向我們求助。”
“當然實際上,我們雜志社并沒有幫助他的能力,我們也只是一個普通雜志社罷了,雖然刊載的內容和一般的雜志社不同,但也不是什麽大師之流,不會降妖捉鬼。所以,我在郵件裏回複他,建議他可以去找當地有名的大師、神婆,或者去當地的一些道觀、寺廟上香求助。”
“不過因為他稿件裏的內容引起了我的興趣,所以我依然一直和他保持着聯系。哦,好像扯得有點遠,我還是先說說他稿件裏的內容吧。投稿的那位讀者姓李,名字不方便透露,接下來我們就稱呼他為李先生好了。那位先生在稿件裏說,他有一個侄女,剛剛大學畢業。”
“李先生的侄女家裏并不住在滄海市,但她大學是在滄海大學念的書,畢業之後也決定留在滄海市工作。正好李先生家就在滄海市,李先生便決定在侄女徹底安頓下來之前讓她在家裏住。”
“原本這并沒有什麽不妥,畢竟是親叔侄,李先生家裏又有多餘的房間,照顧一下自己的親侄女也是應該的。李先生的侄女也并沒有什麽不良習慣,總的來說她和李先生一家相處愉快。”
Advertisement
“變故是在十二月初的時候發生的,李先生的侄女李小姐相貌出衆,而且擅長表演。雖然畢業之後并沒有從事演員相關的職業,但在大學的時候她是學校戲劇社的臺柱子之一。”
“李先生一家對此也感到與有榮焉,對李小姐在這一方面的愛好十分支持。十二月初的某一天,具體哪一天李先生說他也記不清楚了,那一天李小姐收到了一個快遞包裹。”
“包裹裏面是一件精美的和服,李小姐說,那是她從網上購買的一件二手和服。”
“雖然是二手和服,但因為制作真的十分精美,李先生一家都非常喜歡那件和服。”
“尤其是李小姐本人,她對那件和服喜愛非常,當場就換上和服,化好妝容,給李先生一家表演了一段和國的戲劇,李先生也一家也覺得相當開心。但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裏,怪事就發生了,那是怪事主要就是發生在李小姐身上的,但李家其他人也看到了一些奇怪的現象。”
“首先是收到和服的第二天午餐的時候,李先生一家和李小姐一起坐在餐桌旁邊吃飯,吃得好好的,李小姐突然慘叫了起來,把碗筷都打翻了。李先生一家被吓了一跳,連忙安撫她,又問她出了什麽事情,但李小姐一句話都說不完整,只是指着桌上的湯碗反複地喊着‘血’。”
“李先生一家又是驚吓又是莫名其妙,因為那天的午餐,他們家的湯就是很普通的清湯,甚至都不是紅色的,實在看不出來和血能夠扯上什麽關系。但他們盯着那碗湯看了幾分鐘,卻發現自己眼前的清湯突然變了顏色,變成了血紅色,甚至還能聞到湯裏傳出來的隐隐的血腥味。”
“就在李先生一家又驚又怕的時候,卻發現那碗湯又變回了清湯,仿佛之前只是眼花了。”
“接着李小姐當場就暈過去了,李先生一家也都跟着進了醫院。雖然李先生是我們雜志社的忠實讀者,并且也一直很喜歡靈異故事,但當事情真的發生在他自己身上的時候,他當時其實并沒有第一時間往非科學的方面想。他首先懷疑的是,自己一家人是不是食物中毒,出現了集體幻覺。”
“你們應該也聽說過這方面的新聞,有些毒蘑菇确實有一些神經方面的毒素,導致出現幻覺并不稀奇。雖然幾個人看到的幻覺一模一樣是有點奇怪,但這也可以用趨同心理來解釋。巧合的是,當天李先生家午餐的餐桌上,确實有一盤蘑菇,雖然是認識的常見的普通蘑菇。”
“但李先生也聽說過,菌類的種類非常多,有些菌類長得和普通的食用蘑菇非常相似,甚至種植蘑菇的人都未必認得出來。李先生有些懷疑,他們午餐吃的蘑菇裏,是不是就混入這樣的有毒菌類,導致他們集體食物中毒并且出現集體幻覺。所以,他幹脆帶上一家人一起去醫院做個檢查。”
“然而也不知道應該說是遺憾還是慶幸,李先生一家人,包括昏迷的李小姐,都沒有任何中毒的跡象,他們看到的東西是不是幻覺不好說,但肯定和中毒無關。而李小姐,在被送進醫院之後沒多久,很快就蘇醒了過來。她的身體也并沒有檢查出任何毛病,最後只能歸因于驚吓過度。”
“發生了午餐時的那件事情,李先生一家對家裏或多或少都産生了一些心理陰影。但沒有辦法,一家人總不能去露宿街頭,住酒店開銷又太大,所以最終還是只能回去。”
“回家的路上,李先生的兒子随手買了幾瓶飲料,其中李小姐要的是一瓶礦泉水。在路上,李小姐還打開那瓶水喝過幾口,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回到家之後,她随手把沒喝完的水放到桌上。”
“然後等她一轉頭的功夫,再回過頭,就看到那瓶水也變成了血紅色。”
“因為午餐時那碗湯的先例,李小姐決定看看清楚,可好像一晃眼,那瓶水又變回了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