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023癸水
◎“說不得是孫女帶累了大家……”◎
女人的癸水,乃是污穢之物。不說皇家,只要是稍微有點地位的權貴之家,即便是正妻,若是小日子,都要和夫君分室而居,以免撞了夫君的運道。
宋嬷嬷每日看着杏兒,自然知道,其實太子與她,仍是清清白白。杏兒也并非那種會恃寵而驕的,除了少些規矩和教導,倒是也還好。只是這污了太子衣擺的事情,卻實在說不過去。
但是,太子殿下今日雖不免有些羞臊,離開之時,蹑手蹑腳,唯怕驚擾了杏兒的樣子,又讓宋嬷嬷心生猶豫。
她這般糾結,杏兒卻早已等不及,抓了她的胳膊,笑嘻嘻說:“嬷嬷有話,明日再和我說吧,阿餘說今日要陪我半日呢!”
說罷,便歡歡喜喜跑了出去。
宋嬷嬷站在室內,白白嘆了口氣。
這青山院,原是太子殿下住的,室內的陳設,無不是按着太子的喜好,千挑萬選擺設出來。又如何?還不是給這位小小姐給住了。太子殿下還怕她不喜歡,又讓人送了各種家具冊子過來,讓她随意挑選。幸而她并不是個驕矜的,倒是并沒折騰,只是換了些帳子窗簾的顏色。
算了,若是太子真的早早寵幸了她,把她當做鮮嫩花草折了,也便算了。如今什麽好處沒得到,已經寵到了天上,倒似用了十足的真心。且這位不過好好将養了幾個月,就竟是脫胎換骨一般,美豔到奪人魂魄。未來,還真不太好說。
宋嬷嬷暗暗盤算昭帝的妃嫔,這種出身低微卻絕色得寵的,曾經有個最高封到貴妃。只可惜,她行差踏錯,犯了大罪過,終究是被皇後娘娘絆倒了,連命都沒保住。
想到這裏,宋嬷嬷又生了急,急匆匆往外走,恨不能立馬拉住杏兒,好好教導她一番,以免她這樣無知,随時都可能犯下大罪。
宋嬷嬷颠颠地跑到小廳,太子和杏兒已經在用早膳。
杏兒因着昨晚弄髒床鋪和衣服,總是有些羞臊,特意把繡凳往阿餘跟前挪了挪,這樣,并列而坐,就不用和阿餘擡眼可見,面紅耳赤了。她偷偷觑阿餘,見他面色如常,心裏暗暗松口氣,覺得想必明珍她們,并沒告知阿餘,自己做下的糗事,才放心吃起飯來。
杏兒胃口一向好,也不挑食,只是偏愛甜食些。今日有道羹,是太醫做了方子,專門為她這幾日補身用的,因着雜了些中藥,就特意多加了甜味,誘哄她多吃些。她果真是愛的,一口氣吃了好幾口,舔着嘴唇說:“阿餘,這個好甜好好喝!”
說罷,用湯匙舀了一勺,顫顫悠悠往阿餘嘴邊送。
宋嬷嬷正好這時趕來,看了眼那羹,忙阻止:“小姐自己吃吧,那個是特意給小姐您做的。主子不愛吃甜食的。”
Advertisement
因為杏兒今日坐在阿餘左側,手臂倒是不好伸向阿餘,但是她堅持舉着,阿餘就側身,自己俯就到了湯匙跟前,把羹喝了進去。因着太甜,都嗆得咳嗽了。
宋嬷嬷簡直想捂臉而走。她這位太子殿下,從小就是端方莊重,少年老成,何時受過這種“委屈”。可是他臉上雖仍淡淡的,卻看得出,并未覺得有半分不妥。
只得暗暗想,還是要把太子殿下衣食住行的規矩,一五一十都叮咛了杏兒,如今住這裏就算了,若是進了宮,太子用膳,也都有公公嬷嬷看着,哪裏容得下這種場面。
好在,太子今日進宮後,據說又要忙碌幾天,倒是正好借着時日,好好教導于杏兒。
阿餘還沒走,山下卻來了信,章嬷嬷急匆匆上來,說洪家派了人來莊子裏灑掃布置,據說要來住幾天。
章嬷嬷自然知道這山上的人,并不怕洪家來不來,不過,若是洪家發現表小姐有什麽問題,第一要問的,就是她。她總要來問問,該如何回答。
杏兒聽了這話,馬上開口說:“她們哪日來?老祖宗可來?老祖宗送我很貴很香的香膏,我無以為報,總要當面謝謝她老人家。”
她倒是已經忘了,那香膏子是如何害了她,倒只記得未曾報答過的恩情。
“你想去見?”阿餘問。
“自然。阿餘,”杏兒倒是滿心歡喜,伸手去牽住他的手,“若不是老祖宗接了我來,我還見不到阿餘呢。”
“我要謝謝老祖宗,告訴她老人家,你願意養着我,也無人會不高興。也省得她煩惱。”
阿餘忍不住輕笑,想了下,說:“也好,上次的事,也沒弄清楚,你回去看看也行。”
又轉頭對明霞說:“叫宋烈進來。”
頃刻,宋烈低着頭走了進來。杏兒一瞄見他,就興沖沖叫:“宋烈大哥!好久沒見你呢!”
宋嬷嬷聽了這話,眉頭猛跳,把“提醒杏兒不能把宋烈叫大哥”又粗又大寫在了心裏。
宋烈已經得了娘的囑咐,再不敢和以前那般對待杏兒,微微俯身,摸了下頭,有些不知所措。
阿餘叫宋烈來,是讓他留幾個人跟去洪家,又說了些話,杏兒也不太懂,把章嬷嬷叫到一邊,說着悄悄話。
過了幾日,山下送了消息,洪家已在路上,杏兒才下了山。這條路她有陣子沒走了,竟得了趣味,像撒歡兒的野兔,半人高的坡也往下跳,直把跟着的人吓了個半死。
等她到了洪家莊子,洪家的人還沒到,莊子倒是已經妝扮起來。有人特意來雜物院提醒,莫要随便去前面的花園裏,那裏要辦宴席,移栽了花草,千萬不能踩踏采摘。最好就是,呆在雜物院裏,壓根就不要出去。
洪家人這幾個月,可是經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波折,驚魂方定。
來之前,洪家老祖宗叫了洪玉瑾,絮絮安慰。
“我可憐見的瑾兒,都瘦了!”
洪玉瑾拿起帕子,作勢抹了抹眼淚。
“可不是,為保咱們家不被妄議,孫女都狠心,推辭了太子殿下的邀約。幸而,他這幾個月也很忙碌,還去了兩回外地,不然,若他非纏着要見,孫女真不知道該找什麽借口。”
幾個月前,洪家的幾位主子,都莫名其妙生起病來,一開始只以為是頭疼腦熱,請了大夫來看。可是漸漸,開始口舌生瘡,看起來極為恐怖,且伺候的丫鬟婆子,也有些被傳染,只是輕微得多,而且只要因病離了主子們一兩日,便恢複如常。以致下人們都傳說,洪家人做了孽,撞了邪,遭了報應,染了邪穢。
洪家老祖宗倒是個果決的,當下便讓人封了進出的門,只讓可靠的親近随從每日采購飲食必需回來。
洪家亂做一團,仆從們若不是怕被官家也當做傳染源封死在這府裏,幾乎要揭竿而起,去衙門擂鼓。還好,時日久了,大家便發現,主要是洪家的主子們才會發作的厲害,伺候的仆從,若是染了,只要離了她們,便會自然而然病愈,就像沒得過一般。
上個月開始,洪家的主子們才漸漸恢複起來,只是人人都很憔悴,并有些心神恍惚。老祖宗和洪玉瑾,已經算是當先穩住心神的。
“唉!咱們洪家,向來與人為善,竟遭此大難……”老太太倒是病症最輕,受影響最小,只是心裏卻未免多受打擊。
洪玉瑾挑了挑眼珠,擠出一點笑說:“說不得是孫女帶累了大家……”
老太太擡頭,眉頭皺起,面露疑色。洪玉瑾假作羞澀,道:“我聽太子殿下說,先聖懿德皇後及笄時,家裏走水,恰好有道長路過,說她家必遭三次劫難。她家人就問為何如此,那道長說,因着她家要飛鳳入天,又還承擔不起鳳凰展翅之重,就一定要經此三劫,才可……”
說到這裏,趕緊住了嘴,轉而解釋:“祖母,我可不是說咱們洪家承擔不起……”
洪老太太卻已經呵呵笑,在洪玉瑾膝上輕拍叫好:“好好好!這麽一說,這并不是兇兆,卻是祥瑞了!确實,可不是巧了嗎?你不就将将要及笄。”
洪玉瑾低頭羞澀地笑。
這個故事,記載在各種史冊傳說和話本中,卻不用太子殿下告訴她。何況,她哪裏得見太子殿下,也就老太太迷了心竅,一心想要攀高枝,才信了她的鬼話。
不過,騙老太太騙多了,她有時候幾乎也有些恍惚覺得,那些話都是真的。
洪玉瑾是京中數一數二的才貌雙全的貴女,而太子殿下,她雖僅僅見過幾面,卻早已被他的玉樹豐姿折服,芳心暗許,只缺一個藍橋相會的機緣。
況且這京裏,誰還配的上那般俊美的太子殿下,除了她!
“你的及笄禮,咱們可要大辦,一來,要配得上你……以後的身份,二來,也去去這幾個月的晦氣。”
老太太想要大辦,從場地到流程,都親自來議,結果選來選去,決定還是去萬壽山下的莊子裏辦。那個地方,因是自家的,花費少些,但是又離京裏不遠,且是有錢難買的風水寶地。
這幾個月,府裏自顧不暇,幾乎遺忘了莊子裏還有個杏兒。不過,洪玉瑾可沒忘,她中途特意派了人去打探過,得知紅葉和杏兒臉上都生了麻子,深居簡出,莊子裏的人幾乎見不到她們主仆,只有章嬷嬷還跑來跑去的。
老祖宗去了,保準要吓一跳,只希望不要影響自己的及笄禮才好。
若是及笄禮時,能……那就更好了!
洪玉瑾細細打扮,坐了馬車,直奔玉湖酒樓。
作者有話說:
【女人的癸水,乃是污穢之物】此言論僅代表宋嬷嬷個人想法
本作者對此言論持批判态度,小杏仙兒也不知此事。。。
~~批判的分割線~~
大家都放假了沒呢?
◎最新評論:
【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