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崔奕今年二十有五,乃天子帝師,當朝吏部尚書,內閣次輔。

如今內閣首輔張駿年過六十五,是個出了名的和事佬,已經不太理政事,皇帝又年輕,才十五歲,自然是倚仗自己的老師崔奕。

是以,朝中內外一應大小事都決于崔奕。

崔奕每月有一半時間宿在宮中,剩下的時間回到家裏也會忙到深夜。

但自從夜醉天經閣後,他連着幾日都在府中。

月亮悄悄挂在樹梢,陳琦仰頭張望着那輪圓月,砸了砸嘴嘀咕道,“侯爺數日回府,該不會真的茶不思飯不想吧?”

正這麽琢磨着,便見德全領着兩個丫頭進了院落來。

清晖園除了一粗使婆子,從不見年輕丫頭,主子總是嫌這些小丫頭們叽叽喳喳,心思多,所以不許人進來伺候。

德管家怎麽還一下子帶來了倆?

陳琦忙迎了上去,目光驚異地掃了身後兩個丫頭一眼,低聲問德全,

“您這是做什麽?”

德全給了他一個諱莫如深的眼神,“你不懂。”

不懂剛開葷男人的煎熬。

陳琦無語了,“今日是我值夜,若是被侯爺知道放了人進來,我可是要吃排頭的,您想仔細些。”

德全揚着手裏的一串佛珠,敲了敲陳琦的榆木腦袋,

“你還沒娶媳婦吧?”

Advertisement

陳琦聞言頓時面色脹紅,支支吾吾道,“您好端端地問這做什麽?”

“所以咯,你不懂!”

德全呵呵一笑,一把推開陳琦,朝身後示意道,

“還磨蹭什麽,還不快去給侯爺送夜宵。”

陳琦眼見兩個身姿妖嬈的丫頭,小心翼翼往裏邊去了,再看杵在這裏,一臉姨母笑的德全,氣得抓住了他的胳膊,

“您怎麽不跟進去,若是不懂規矩觸犯了侯爺怎麽辦?”

德全看傻子似的看他,

“我去幹什麽,去挨罵?還是去攪侯爺興致?”

陳琦:“........”

崔奕看到江州遞來的一份修繕城防工事的奏折,正起身去書架翻閱前些年有關江州水患記錄的資料,結果一轉身就看到兩個聘婷女子,各自端了一個盤子跪在地上。

“奴婢給侯爺請安,奴婢親自熬了銀耳蓮子粥,還請侯爺享用。”這名侍女規規矩矩跪着,神色溫和而腼腆。

另一個則面龐羞赧不已,甚至還帶着幾分畏懼,抖抖索索道,

“奴..奴婢給侯爺送夜宵。”話還沒說,已經吓得頭點地。

德全在窗口瞄着暗暗咋舌。

膽小的那個長得漂亮,惹人憐,另外那個穩重溫和。

就看崔奕喜歡什麽樣的?

崔奕眯了眯眼,審視着那兩名侍女,心中反感極了。

德全這是整的什麽事?

“出去!”他沉眉一喝。

完了!

德全的心透心涼。

侍女一驚,相視一眼,卻是不敢遲疑,忙不疊端着盤子溜了。

崔奕将折子往案上一丢,神色不耐瞥着進來請罪的德全。

“你也一把年紀了,怎麽越活越回去了?”

“不是啊,侯爺,老奴跟着您二十五年了,您是老奴看着長大的,當初老太爺把您交到老奴手裏,老奴深感責任重大,如今您也二十有五了,一不娶妻,二不納妾,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外面風言風語的整日噎死個人,您就當為了老太爺在天之靈安息,別苦了自個兒!”

德全進來先是一把鼻涕一把淚,聲情并茂一番,最後說到動情之處,掩面低泣。

崔奕要斥責的話,生生堵在了嗓子眼。

他神情繃着,坐了下來。

清湛的眸子如染了墨,情緒濃郁深不見底。

德全見他不吭聲,只當他聽進去了些,決定趁熱打鐵,

“再說了,您也別便宜了長房和二房,據老奴所知,清河老家那邊來了信,信中說您若是再不成親,便在族中尋人過繼給您,老太太自然不會去旁支選人,怕是會在長房和二房挑人給您,他們個個都盯着您的家業呢。”

“這個崔家是您在撐着,您才是崔家的嫡子,怎麽能容忍那些旁支庶子在您頭上撒野?”

“過一陣子又是老太爺的忌日,聽說清河族中已經安排崔家十房的老太爺入京,這一次便是為了您的婚事而來,您自個兒不上心,難道等着被人左右?”

崔奕聽着有些不耐煩,手撐着書案,按着眉心,神色冷肅道,

“他們來了,我自有應對之法,但是這些亂七八糟的人,你以後別給我整了。”

德全哭笑不得,目光在那枚碧玉耳墜上掠過,攤攤手直起身子,

“得了,老奴知道了,您還是惦記着那晚上的姑娘!”

“誰說我惦記着她?”崔奕氣得擡頭。

德全忍着笑,“那您還留着人家的東西。”

崔奕瞥了一眼那枚耳墜,無語道,“那女子是何來歷,目的何在,還不清楚,留着只是以防萬一,如果她只是家裏的丫頭還好辦,若是外面的奸細,該當如何?”

崔奕恨不得掰開德全的腦子,看看他一天到晚都在想些什麽。

這不是第一個近他身的女子,以前想盡辦法混入他身邊的大有人在。

但這是唯一成功的一個,那晚不是他燒糊塗了,應該也不會被她得逞。

崔奕不得不防。

“行,那老奴明個兒找到那被下藥的女子,先給她打一頓,打她的皮開肉綻,看看她招不招!”

崔奕繃着臉抿着唇沒吭聲,神情晦暗盯着他。

德全暗暗瞥了一眼崔奕那黑沉的臉,便知他被自己氣着了,憋着笑道,

“瞧,您還是舍不得。”

崔奕白了他一眼,懶得跟他理論,轉身入內休息去了。

德全捂着嘴笑得老腰亂顫踱步而出。

崔奕躺在榻上,望着窗外的明月出了神。

如果只是家裏的丫頭,身世清白,倒也不妨收了,正好堵族人悠悠之口。

若是外面派來的奸細,便得順藤摸瓜把幕後黑手揪出來。

這些年,他在朝中也有不少政敵,明裏暗裏想他死的不在少數。

崔奕想了一會,閉目入睡。

這邊程嬌兒睡了個好覺,休整好後,她重新去二夫人身邊當差,得知二夫人這兩日心情不好,胃口不佳,她便去廚房親自做了幾樣小碟的涼菜。

她母親身邊有一位老嬷嬷,做這些開胃小菜特別拿手,便是京城最有名的廚子也比不過她。

程嬌兒小時候是個吃貨,這麽多年跟着那老嬷嬷學了不少手藝。

她當即做了四樣小菜給袁氏送去,韓嬷嬷已經開始懷疑她,她得想辦法站穩腳跟,萬一出了什麽事,怕是難以自保。

程嬌兒端着菜碟進去時,老太太身邊的大丫頭冬菊正在陪袁氏說話。

些許是知道袁氏上次受了氣,身子不好,冬菊特地傳達老太太的關心,順帶還親自給袁氏布菜,

“哪裏勞煩你動手,還是我來吧。”

韓嬷嬷知道冬菊在老太太跟前極為受用,連忙上去接她的筷子。

冬菊卻是笑着避開她,“嬷嬷說的話我卻不懂了,我到底是個奴才,伺候夫人是應該的。”

冬菊瞧見程嬌兒端了幾碟子小菜進來,連忙招手,

“過來,讓我嘗嘗是什麽菜,看合不合夫人的胃口。”

程嬌兒連忙恭敬上前。

冬菊這才瞧見她那嬌媚的長相,暗暗驚豔。

當即拿着筷子嘗了一口,這下就更驚豔了。

“夫人,您快嘗嘗,這塊蘿蔔糕特別好吃。”

冬菊每一樣嘗過之後,全部遞到了袁氏眼前,

袁氏嘗了幾口,便神色驚愕,擡頭看向程嬌兒,

“這是誰做的?往常都沒這麽多花樣,也遠遠不及這口味。”

程嬌兒笑語嫣然,“回夫人話,是奴婢自個兒做的。”

“你做的?”袁氏顯然吃了一驚,程嬌兒可是小姐出身,手藝怎麽會這麽好。

程嬌兒便把自己學藝的事告訴了二夫人,袁氏看着她神色有幾分複雜。

這丫頭其實性子好,手藝好,相貌更好,只可惜偏偏是個克親的命。

袁氏有些幾分惋惜。

袁氏用膳時,冬菊在一旁時不時瞄着程嬌兒,程嬌兒眼觀鼻鼻觀心。

待冬菊伺候袁氏用完膳,便笑着央求道,

“夫人,老太太近來胃口也不是很好,能不能把這程嬌兒借過去,晚邊做幾樣小菜給老太太開開胃?”

“那便是她的福氣了。”袁氏抹着嘴笑看了一眼程嬌兒。

似雪的事讓她在老太太跟前矮了一截,如果程嬌兒能幫她掙幾分臉面,自是最好不過。

下午程嬌兒便跟着冬菊到了老太太的正德院。

冬菊安排兩個小丫頭給程嬌兒打下手,實則也有偷師之意。

程嬌兒卻是大大方方的,任由她們窺測。

這些點心小菜,最講究本事和技巧,可不是看幾眼就學得會的。

她當初跟着那老嬷嬷可是紮紮實實學了好幾年呢。

冬菊見她如此,對她心生幾分好感來。

似雪一走,以程嬌兒這品性和才貌,怕是四少爺的通房無疑,冬菊也想結個善緣。

就在程嬌兒帶着兩個小丫頭,忙活出十碟小菜時,一個管事嬷嬷急吼吼進來喊道,

“嬌兒,再添些份量,大老爺和三老爺今晚要過來用膳。”

程嬌兒聽到“三老爺”三個字,頓時心跳如鼓。

崔奕要來?

接下來兩個時辰,她都有些魂不守舍的。

小廚房裏的小丫頭和婆子都忍不住議論起崔奕來。

“你們見過侯爺沒有?”

“我沒見過,娟兒姐姐,你見過?”

“我也只遠遠瞧過一眼。”

“怎麽樣,我聽人說我們侯爺長得特別英俊,京城想嫁給他的世家貴女,跟河裏的鲫魚那麽多呢。”

程嬌兒聽到這,噗嗤一笑,“是如過江之鲫。”

“對對對,是這個詞。”那小丫頭沖程嬌兒甜甜笑了笑。

那個叫娟兒的繼續說道,

“我們家侯爺自然是極好的,就跟谪仙似的。”

“唉,可惜這麽好的人,為什麽不娶媳婦呢,你們看,二老爺納姨娘跟過年似的,偏偏侯爺卻不近女色。”

“啧,侯爺該不會是....”那丫頭很隐晦地四下瞥了一眼,壓低聲音道,

“該不會是那方面不行吧?”

程嬌兒聽到這話,如遭雷擊。

怎麽可能?

他好得不得了!

不對,她怎麽會有這個念頭!

程嬌兒羞憤欲死。

酉時三刻,程嬌兒帶着兩個小丫頭将菜呈去老太太用膳廳。

大老爺已經在裏面陪着老太太說話,就等崔奕了。

程嬌兒原是不想來的,偏偏冬菊有意擡舉她,将她叫了過來謝恩。

程嬌兒擔心撞見崔奕,趁着崔奕還沒來,她紅着眼借口不舒服,忙溜了出來。

正要拿着盤子離去,卻聽見廊下傳來一婆子的聲音,

“快去禀報,侯爺來了。”

程嬌兒一下子就慌了。

轉身換個方向,顯得突兀。

徑直迎上去,怕是會正面撞到。

程嬌兒扭頭瞧了一眼,見門口候着的婆子丫頭一個個規規矩矩,屏氣凝神垂眸低腰候着。

程嬌兒只得立馬站在最後一個,也跟着低頭彎腰,做出一副極為恭謹,又确定不會被看到臉的姿态。

崔奕獨自一人,從長廊下來,上了正德院的臺階。

沿着一個回字形的抄手游廊過來,便來到了老太太用膳廳的廊下,一擡眼就看到廊下站着一排下人。

他面色無波大步走了過來,路過最邊上那個丫頭時,一股熟悉的香味在他鼻尖一閃而逝。

彼時,他的步子已經邁了過去。

可那股香氣卻牽動了他記憶深處的神經。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