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轉眼到了年根, 林故淵當時托潘滿在老家屬院賣的種子也都漸漸長成,家屬院裏每天都熱鬧鬧的,你上我家吃一頓, 我去你哪兒再蹭回來。

酸辣白菜、白菜粉絲湯、豆腐白菜餃子、白菜炒粉絲、蒜末菠菜、菠菜蛋餅、菠菜炒牛肉、菠菜木耳鮮湯、紅蘿蔔炖排骨、香油清炒紅蘿蔔、涼拌三絲、醬蘿蔔、蘿蔔炖牛腩……

當時林故淵出售的冬日蔬菜種子不多, 但好在是當時放出的種子數量足夠, 現在各家各戶都大豐收, 貓在家裏想辦法琢磨各種美食。

就連不少當子女的回到老家屬院, 都有一種感覺——好像氣氛越發的鮮活了呢!

“孔寄!等會兒來六嬸子家吃丸子湯啊,才琢磨出來的吃法兒, 鮮美的很呢。”

“欸好,我先給我媽說一聲兒。”孔寄笑着沖六嬸子擺擺手。

六嬸子卻擺擺手:“幹脆叫你媽也過來吃。對了,你家裏今年還就你倆過年是吧?要不然你倆都來我家,反正也就多兩口飯的事兒。”

孔寄回到家,跟老媽商量起六嬸子的話,孔媽卻笑着說:“你六嬸子是惦記着咱家紅蘿蔔呢!”

“啊?”孔寄相當困惑。

孔媽解釋:“當時買種子時我排在最後面, 別的種子都不多了,只剩下不少紅蘿蔔種子,就買了不少紅蘿蔔種。現在大家都吃了紅蘿蔔, 發現這家紅蘿蔔種出來賊甜, 炖湯炒菜特別好, 都眼饞咱家現在這麽多的紅蘿蔔呢!”

孔寄還是撓頭, 不過看老媽今年氣色特別好,人精神頭兒也足,跟着便也笑了起來。

去人家家蹭飯, 肯定是不能空手去的——這是最近一段時間老家屬院的鄰居們達成的一致共識,要想去蹭飯,就得拎上一些自家陽臺種出來的菜來交換。

等拎着一袋子的紅蘿蔔出門, 孔寄才知道老媽的紅蘿蔔有多受歡迎。

“呦!小孔寄回來了啊,今年過年來我家一起過啊。”

“我家也歡迎,人多熱鬧嘛!”

“老孔啊,你們就倆人,折騰年貨幹啥,來我家!回頭等初二咱們就攢攢吃的東西出門旅游去!”

Advertisement

孔寄又是不解,又是覺得好笑,他們這大院兒裏往年哪有這個熱鬧啊?要說起來,還是得感謝那個賣菜種子的人。

孔寄在研究生畢業後,就去北漂闖蕩了,幾年過去他在北城漸漸紮穩了腳跟,跟一家大型跨國公司簽訂了五年合同,還在公司附近租了五年的房子,算是穩定下來了。

一穩定下來,孔寄就想到了在老家獨居的媽媽,他父親不當人,母親帶着他離婚後艱難把他拉扯大,孔寄是個有良心的,自己在北城過得好,就擔心在老家的一貫身體還不好的媽媽。

孔寄本想過年後就帶着媽媽回北城,卻沒想到原本記憶裏漸漸沉如死水的家屬院竟然突然翻活起來,就連媽媽也一樣,有盼頭有幹勁。之前回來時她總是發燒咳嗽,可今年身體倍兒棒。

唉……孔寄眼看着媽媽跟院裏的關系處的這麽好,他估摸着今年怕是不會跟自己去北城了吧!

不光是老家屬院裏的人們陽臺種菜獲得了大豐收,就連江城其他人當時買了種子回去種,現在大多也是喜氣洋洋,一家人團聚坐在一塊兒享受美食,特別是侍弄陽臺那些菜的人,更是滿家大功臣。

“等開春了再去問問,多買些種子回來種!”

“欸我發現現在科學的營養土、科學的種子就是比咱們當年的好,種出來的菜味道足呢!”

“可惜了,咱們家陽臺小,要不是當初我還能再多買些種子。”

“這個水果蘿蔔好吃,甜滋滋的……那個白蘿蔔也不錯,用來包餃子餡包子餡真是絕了!”

“回頭咱們家再換房子了,一定要買個大陽臺的!多種些菜,過年才能多吃兩天。”

“唉!可惜了,咱們現在住城裏,這麽多大白菜放外面外層葉子放幹都糟蹋了,要是還住老家就好了,老家有個紅薯窖,能存一些大白菜……”

“……”

江城當初買到種子的大多都按照林故淵視頻所說那樣育苗、移栽、管理,最後陽臺取得大豐收。

但同樣也有人不信邪,嫌林故淵出的步驟麻煩,有的随便去城郊野地裏挖的土,種出來的草比菜多。草把水分和營養都争走了,菜種出來不好吃。

還有人更懶,随便在家門口空地上撒一把種子,就當是播種了,什麽育苗移栽都不管,頂天了有空澆點水。這樣粗狂的種植方式,自然收獲很少。

這些沒種好的人們,有些只是在心裏嘀咕嘀咕當是宣傳那麽誇張,有些則是看群裏炫耀那些種的好的心裏妒忌,還不想攬責任,就把問題甩鍋到種子身上,非說當是他買到的是次等的種子。

群裏人争執不過,也就把這個奇葩踢出群聊。

這奇葩大爺名叫張敬業,他被踢出群聊後越想越氣,這天正在看他往日裏最喜歡的“江市幫幫幫”節目,連帶着氣也撒到節目身上,也不知他怎麽想的,抄起手機就往節目上舉報。

舉報啥?

舉報“江市幫幫幫”節目誇張宣傳,導致他被騙!

好家夥,幫幫幫節目組的人接到電話都驚呆了。原本是不像理會這奇葩,只是照着規章程序把舉報消息記錄到冊子上,把張敬業打發兩句就挂了電話。

可沒想到電視臺裏的領導巡視,看見這條舉報,覺得有趣,就叫來記者準備去采訪這個這個張敬業。

還是上次采訪管洪潘滿的那個女記者,跟她搭配的也是一高一旁的兩個壯漢攝像,三人開車直奔城郊張敬業家。

女記者到後,耐心仔細的引導張敬業說明他所要舉報的原因。

張敬業當時也就是氣頭上随便打個電話撒撒氣,沒想到電視臺的人還真來了,以為他們這是心虛呢,罵罵咧咧的道:“你們電視臺收黑錢,出節目打小廣告賣種子,其實種子種出來的菜根本不好吃!”

記者又去地裏看了看張敬業指的那片菜,發現地裏的菜長勢确實不好,看着蔫巴巴的不說,還瘦小,一掐更是纖維老硬了。

可事情不對啊!記者還記得當時在冉飛家的那頓火鍋呢,當時吃的确實是菜逼肉好吃。

記者打小都沒種過地,倒是那個胖攝像小時在農村待過,他給記者使眼色,自己則是對着菜地一通拍。

收到信號,記者等他拍完就跟張敬業告別,說是要采訪賣種子的那人。

張敬業嚣張極了:“我不管,反正他得賠錢!虛假宣傳要賠付我十倍的錢!”

記者随意應和兩句,就開車與攝像一同離開。車子駛出村子,半路上那胖攝像就把車停在路邊,指着路邊一個還沒全部收拾完的菜園,道:“那個張敬業說自己是種了幾十年地的老農,但連菜園子都拾掇不好,看看人家侍弄好的菜園,多漂亮!”

下車一看,人家的菜園确實整齊整潔,同樣是蕭條的冬日,但就是比張敬業家那亂糟糟的好看多了。

瘦高攝像舉起鏡頭,對準這片菜園仔細記錄下來。

三人又趕忙跑去潘滿家,沒想到撲了個空,聽隔壁鄰居說潘滿帶着老婆去老丈人家送菜了,記者他們就只能再開車去老家屬院。

老家屬院裏基本沒什麽隐私,稍微一打聽就能找到任維家。

記者尋着大院兒裏老鄰居們指的方向,直接摸到任維家門口。

敲敲門,任維他們一家三口正在小院子裏熱熱鬧鬧的準備吃火鍋呢,任蘭蘭大着肚子不方便幹活,坐在椅子上當大爺,任維可是一臉“等你卸貨後走着瞧”的表情。

他們則是任勞任怨的跑到前面去開門,條件是老熟人記者攝像三人,他眨眨眼:“你好,請問有什麽事兒?”

記者客客氣氣地把他們又被舉報到“江市幫幫幫”節目的事情說出來。

潘滿無語了。

“我們能進去和你詳細聊聊嗎?”記者想擠進門。

“進來說吧。”他們帶着記者三人穿過客廳走到後院。

任蘭蘭和任維聽說了記者他們的來意後,同樣也是無語。

工作還是要繼續,記着把趙敬業對他們的不滿一一詳細表述出來。

結果還不等潘滿說話呢,老丈人任維就吵了起來:“什麽叫我們賣他的種子是次品?賣的時候種子是一大包一大包的,要多少買多少,他就算運氣再差也不可能買到的種子全是水貨!聽他那說的就知道不會種菜,不會種菜還不會學習嗎?”

這一句句問的,記着趕緊使眼色讓攝影拍上。

潘滿怕老丈人情緒太激動對身體不好,趕緊站出來詳把記者提出的問題一一解釋清楚,有理有據。

采訪了那麽多舉報人,記者見過的民間雜事數不勝數。

冷靜采訪過潘滿後,記者又帶着攝像采訪了老家屬院裏其他一些住戶。

老太太們聽說有人舉報潘滿賣的種子不好,個個不依。

“小潘人那麽好,怎麽可能賣壞良心的假種子呢!”

“臨到年關了,什麽牛鬼蛇神都能冒出來!”

“群衆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們盡管播,我話就放着了,誰說小潘賣的種子不好誰就是瞎了眼!”

“記者小姑娘,你們親自到我屋裏嘗嘗,就小潘賣的那種子,種出來的菜能不好吃?”

還有人抓着記者的手問:“你們這節目什麽時候播?回頭我好好看看到底是誰在造謠!”

這話問的,記者是哭笑不得,她忙拍拍這位老奶奶的手:“您放心,我們電視臺也是頭一次被舉報,還挺新鮮的,估計這一兩天這期節目就能放出。”

當然說的這句話,攝像大哥沒有錄上去。

随後,記者不知從哪兒弄來了當時的種菜V信群,她在群裏私底下加了幾個菜友,又上門采訪。

多數受采訪者還挺開明,或者說是給潘滿抱不平,基本上都願意接受記者的采訪,還有不少熱情招待記者嘗嘗她們親手種出來的菜。

記者凡人實在推辭不過,嘗了十來家種出來的菜,發現不光是菜看起來外形很好,吃的味道确實比市場上賣的好很多。

收集完這些資料,記者三人又是徹夜加班。

第二天中午十一點半,“江市幫幫幫”就播出了這一期。

“震驚,‘幫幫幫’節目竟然被江市人民舉報,曾經被舉報的市民為何又再次被人舉報?接下來‘幫幫幫’節目組将為你揭曉謎底。”

好家夥,幫幫幫節目算是江市電視臺的一大特色了,不少臨近城市的人都喜歡看這檔節目,甚至曾經還有幾期節目被網友傳到網上,熱度還挺高。

這次,江市市民居然把節目組給告了,簡直一大奇聞,主持人開場白剛一結束,不少人就放下手中的活兒蹲守在電視機前。

随後便是記者采訪趙敬業的視頻片段,經過剪輯,趙敬業許多廢話、累贅的、重複的話被删掉,剩下的基本就是抱怨節目組收黑錢打廣告,以及向潘滿賣的種子表示強烈的不滿,最後還強烈強調要節目組賠償他的精神損失費,以及潘滿十倍賠償他買種子的錢。

畫面一轉,主持人道:“其實啊,這件事兒還得從兩個半月前說起。”

然後,節目組簡單把上一次潘滿被人舉報的事情簡單講了一遍,起因中間和結果每個部分都放出當時精彩的視頻片段。

主持人帶領大家回顧了之前那一期節目後,又主持着把鏡頭切換給潘滿和他的家人受采訪的視頻。

跟趙敬業的激動不同,被舉報者潘滿表現的很冷靜,也很無奈,他詳細闡明了對趙敬業話語的反駁。

“光聽這兩個當世人說話還不夠,咱們得聽聽當時其他買了潘滿種子的菜友們,他們買了種子後到底是怎樣的結果呢,讓我們一起跟随記者的腳步看看吧!”主持人再次調轉視頻畫面。

接下來記者采訪的人他們說的話都大同小異,基本上都是一邊倒的支持潘滿,說潘滿賣的種子太好了。記者還主動嘗了嘗潘滿賣的種子種出來的青菜,向觀衆們表示很好吃。

“事情就是這樣,為什麽賣同樣的種子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反饋呢?其中到底是有什麽原因?請期待下期‘幫幫幫竟然被老觀衆舉報了’。”

節目一結束,蹲在電視機前面的觀衆們感覺還挺新奇的,很快這期節目公衆號對應文章下面的評論區就熱鬧了起來。

【可愛的包包:下面鏈接是潘滿第1次被舉報的那一期,點個贊就行不用謝】

【吃瓜群衆:不明所以,不加評論,等下期】

【蹲街角抽煙:隔壁雲臺市前來圍觀】

【花開富貴:本人買過節目中被舉報人賣的種子,種出來的菜很好吃,我懷疑舉報人就是想騙錢】

【冷眼旁觀:你們看清楚啊,舉報人家裏那塊菜地雜草橫生,菜地裏還有不少碎石子,土壤質量看起來很幹巴不肥沃,明顯舉報人就沒有好好種菜啊!】

【我愛吃瓜:說實話我懷疑節目組在串通潘滿賣種子】

褚燕是節目的忠實粉絲,還是潘滿所賣種子的購買者,她看到這條熱評之後,肺都要被氣炸了,立即點開熱評回評:“人家小潘的種子根本不愁賣好嗎?我那天提早五分鐘過去,人家家屬院都擠滿了人,最後遲到去的根本就排不上號,買不到種子。”

回評完了,褚燕才點開下方的回評逐一看下去,基本上跟她說的差不多的還有很多。也有人現身說法,主要是自己去晚了真就沒買到。

褚燕看到這兒臉色才漸漸好轉一些,可再往下翻,居然看到層主回評說他們都是水軍。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