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孫霞是個麻利人, 等林故淵一走,就開始游說市場裏賣魚的攤主們。

平常他們收拾出來的魚下水還得專門出額外的錢給市場處理,這下竟然能賣錢, 倒也都願意, 有兩三家是專門搞批發的店鋪, 老板還專門用自家貨車拉魚雜。

在攢魚雜的時候, 林故淵還專門買了輛小型的耕地機, 把雜草全部翻出來,晾在地上。與此同時, 還在網上購買幾大罐糖蜜,用來培養發酵菌種。

天氣漸漸轉熱,地上鋪平的雜草兩三天就能曬個七八成幹,但魚雜是等不住了,第一批運來的已經隐約出現臭味。

這兩天林故淵一直在忙,張誠也暫時把店鋪關了跑來農莊裏幫忙。

只見他穿着一身運動服, 腳上踩着一雙厚重的雨膠鞋,臉上還蒙了兩層口罩,招呼工人開溝, 先把幹草墊下面, 上層則是堆上一層魚雜, 再在魚雜上撒上發酵菌, 最後把土重新埋上就行。

工作聽上去似乎麻煩,但其實簡單。關鍵就是不大幹淨,工人要求加錢才肯做。

林故淵惦記着想在五月之前再培育出一批番茄茄子等夏季蔬菜種子, 留給發酵的時間就不長了,只能請工人來幹。

到底人多力量大,三四畝地的活兒居然一天半就完成了, 不過林故淵兜裏的錢也不多了,花得只剩下十六萬多。

正尋思着怕是修渠挖湖的錢不夠,當時開車過來送魚雜的兩個魚店老板就尋了過來,表示說還想給林故淵送魚雜。

“我們這魚雜平時也賣不出去,小兄弟你要是還需要的話,我們可以再便宜些賣給你,市場裏的老板們都商量好了,八毛也賣。”這倆老板是兄弟,這會兒說話的是哥哥。

林故淵苦笑,沒想到是這麽回事兒。

這群魚店老板嘗到了賣魚雜的甜頭,便不想放手。但現在農莊确實還不需要這麽多魚雜,林故淵只能委婉的表示:“回頭如果我需要的話,可以再跟你們提前說,但現在需求的确不大。”

其實,關鍵是林故淵現在手裏錢不夠,要想辦法摳錢去修水渠呢!

弟弟腦瓜子靈光,立即追道:“需求不大的話,兄弟你看我這魚店的魚雜夠不?要是可以的話,咱們可以達成長期供應協議,我店裏跟江市幾個大酒店有合作,每天固定産出魚雜在50-100公斤,我可以出七折,夏天我可以找人一天一送,冬天攢攢我用車拉,三四天送一次也成。”

哥哥見弟弟這麽搶,又氣又無奈。

Advertisement

林故淵思索着,倒也是可以。

種田對于肥料的需求是源源不斷的,尤其是現在要留種,植物不光是對氮肥需求量大,磷鉀肥同樣關鍵重要。現在露臺上擴展了種植面積後,林故淵一冬堆的魚腸肥已經用得七七八八了。

可以在農莊專門規劃出一塊地,隔幾天做一次堆肥,這樣兩三個月後,就有源源不斷的堆肥可以用了。

“可以,但我要求一個季度付一次款,你要是覺得可以的話,咱們就簽合同。”林故淵道。

哥哥正準備張口,弟弟就搶在前頭:“可以可以!”

哥哥這才幽幽的問:“林老板,你看我家每天也有穩定量魚雜。”

“不好意思,現在還不需要那麽多,要是以後需要的話,我再聯系你。”林故淵也沒法子。

林故淵看了眼哥哥,他還在瞪弟弟,弟弟則是歉疚的沖哥哥笑笑,沒再說話。

送走賣魚兩兄弟後,林故淵少有的摸起了手機。

他點開江市論壇,登陸上去後發現自己的私信箱居然滿了,都是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最多的居然還跟園藝種植無關,是問他大號是不是“小芳”。

林故淵感覺很奇怪,但還是沒忘記此次目的。

林故淵重新開了個帖子,詳細講述了他幾次堆魚腸肥的經驗,還有幾張圖片做參考,随後又詳細解釋了魚腸肥的作用,最後貼上可以去菜市場找賣魚的攤子購買,他是八毛一塊購入的。

江市論壇裏現在基本都成了陽臺種菜黨的大本營了,突然看見有這麽一個幹貨貼,紛紛點進去。

【蹲街角:說的很有用,路過點贊!】

【阿珠:江市的陽臺種菜黨們,幫你們頂頂帖】

【穩住不慌:感覺露珠ID好眼熟啊……】

【三鮮咖啡:這不是之前那個提出改善不.良營養土辦法的層主麽,又冒出來啦!】

【三三三四:正好已經種過一茬蔬菜了,還發愁要不要再買營養土呢,露珠就來拯救我用過的舊土啦】

【晴天:感謝露珠,今天去菜市場就問問魚腸怎麽賣】

【……】

很快,帖子就熱了起來,林故淵守了一會兒,看大夥兒都在看熱鬧,暫時也沒什麽有意義的問題冒出,就暫時把精神轉移到水渠的修建上來。

而這時,江市論壇裏已經吵得熱火朝天。

有人感謝嘉禾,說要用他堆肥的辦法嘗試自己漚肥,但是緊跟着就有幾個勸他別這麽整。

【小糖糖:嘉禾大佬人家有經驗,咱們普通人還是不要搞什麽魚腸肥了,我之前試弄過,又腥又臭!】

【大壯:看看得了,光是想象,就感覺好髒。希望我隔壁上下鄰居都不要這樣做】

【無敵霸王:可以去農資店買肥料啊,複合肥兩塊錢就能買到頂頂好的了,何必這麽麻煩自己堆呢】

當然,還有人跟林故淵一個陣營:

【啃鯊魚:嘉禾大佬已經說的這麽詳細了,就連比例和步驟甚至器具都講得清清楚楚,之前做魚腸肥失敗的自己思考自己哪裏沒做到好嘛?】

【悠悠:既然大佬都開教程帖了,就說明大衆可以嘗試,為什麽不試呢?在陽臺種菜不是動手勞動嗎,做魚腸肥不也是動手勞動嗎?有什麽不同?】

【可愛的包包:之前做失敗是沒有大佬引路,現在嘉禾大佬都用自己幾次成功的經驗開課了,為什麽不沖沖沖?】

這個帖子在論壇裏引起大量争議,有些人認為陽臺種菜要保持幹淨,不招惹蟲子;也有人覺得嘉禾大佬步驟詳細,按照大佬的法子堆肥,出來的魚腸肥肯定不腥不臭,不生蛆蟲。

潘滿這日也閑着無聊登上江市論壇随便逛,看到首頁飄紅的這個帖子後,點進去一瞧,樂了,這不林老板的馬甲麽!

于是,潘滿就把自己三次堆肥的照片也分享出來,其中第一次廚餘堆肥已經用完了,第二次是半廚餘半魚腸,用了一半,第三次也是半廚餘半魚腸,已經堆了三十天,因為溫度不夠,還沒發酵完,暫時不能用。

但為了證明林老板的法子可用,潘滿專門找來老婆任蘭蘭幫他舉手機,把箱子裏的堆肥挖了出來,展示給大家。

潘滿的回帖內容很多,且都是跟嘉禾大佬的步驟一一對應,甚至還有自己堆肥的成果展示。

第二次的堆肥已經用了一半,照片裏可以明顯看出成功了的魚腸肥顏色黢黑油亮,用這個追肥後的植物長勢也是蹭蹭蹭的往上竄,結果類蔬菜也是根莖很大,比自家只用營養土卻沒追肥的相比,明顯大了一圈還不止。

第三次堆肥則是個小視頻,裏面其實并沒有想象中的蛆蟲。很幹淨,只有腐爛得差不多的魚腸魚雜,以及還未腐爛的魚骨和木質化的稭稈,看着并不惡心。

為了力挺林老板,第二天潘滿還專門去菜市場買了條魚,專門跟魚店老板要了些魚腸,帶回家後混合雜草、廚餘一起堆肥,潘滿沒什麽做視頻經驗,幹脆只把關鍵步驟拍照展示。

自然是沒少了祛味的柑橘皮,以及加速發酵的菌種。按照林老板講的,用幹土堆肥,幹物質混合濕物質,确保堆肥的介質濕度得當,這樣堆肥成功率才高,也不會産生什麽蟲子。

隔天,方軍也站出來,表示嘉禾的做法可行,成功率高。

因為這兩人作保,原本只有一成的網友看了帖子嘗試,現在得有五六成都去買魚腸了。

菜市場魚店老板們感覺很奇怪,怎麽之前還得給人錢才處理掉的魚雜,突然這麽受歡迎,顧客們花錢掙着要買?

魚店老板們忍不住跟購買魚雜的客人們問了下。

客人倒也實誠,表示是論壇大佬說魚腸可以堆肥,到菜市場裏随随便便十塊錢就能買老多。

“自己堆肥好啊,省錢環保還可靠!”

“你們這魚腸可不能漲價,要不就要被論壇裏的人罵了。”

魚店老板們奇怪的揉着腦袋,但自家魚雜能賣出去,幾塊錢也是甜頭,倒也對顧客口中的論壇大佬“嘉禾”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別的不說,光是每天為他們節省十塊錢的衛生費,又賣幾十塊的魚腸收入,這個嘉禾就是好人!

多少魚店老板都盼着嘉禾口中的魚腸肥能堆成功,還有效呢!

最近,張誠店裏種下的太陽花長勢越來越好,已經有一些開始初見花苞了,紅黃白橙粉紫……各種各樣的花色,不論是混種顏色交織,還是單種,一盆一個花色純潔無瑕,都好看極了。

因為當初是籽播,現在長出來的枝條都很克制,株型大多保持不錯,再加上張誠勤于修剪,一盆盆太陽花差不多已經可以開始賣了。

張誠選擇在四月三日這天開業。

小小的花店只經營這麽一個品種,雖說進去後繁花綴綴,但到底品種太單一,再加上店面小,且是在輔路,人流量也不大。

一整天過去,店裏也就進來三兩個人。

不過好點是成交率還行,開業第一天成功賣出一盆小盆太陽花,收入八塊錢。

接連兩天,小花店裏進來的客人都不多,星星零零的,看着就可憐。

街道裏幾個老頭老太太們實在看不下去,便跑來跟張誠提建議。

“我覺得你得把花擺出來,占一部分人行道,要不然都藏在店裏,誰知道你是賣花的呀!”

“叫我說,小張賣的花品種還是太少了。”

“小張,咱們倆五百年前是一家,我說句不好聽的你別在意。你這店得變,不變咋賺錢供房租!”

張誠被這群熱心腸愛操心的老頭老太太們圍個團,他用力的呼吸了下,指着吧臺裏面的電腦,說:“花賣不賣出去不着急,我還有網店做支撐呢,能賺錢最好,不賺錢也當是給自己找個事情做。”

一群老頭老太太們目目相對。

張誠又說:“我之前天天在房間裏看電腦,覺得腰也不舒服眼也不得勁兒,現在折騰個花店幹些活兒腿腳活動起來,不忙時也能看看花,挺養眼的。再說了,這小房間房租也不貴,只要不虧我覺得都是賺。”

張老太他們居然感覺好像是自己多事了。

“啊……那你忙吧,既然不靠這個吃飯,我們也就不多操心了。”

“人年輕人心裏有數呢!”

“倒也是,天天對着電腦多不好,能自己給自己找個愛好也挺健康的。”

“……”

張誠解釋罷,老人們便也不再多話,反倒是有兩位看店裏的太陽花确實開的挺好,還搬了兩盆小的,算是給張誠開個門。

“行!謝謝您們,我還得回網上信息呢。”張誠站在門口,沖這群老人們揮揮手。

買了花的張老太捧着左看右看,沖老鄰居道:“你說這不就是咱們小時候野地裏到處都是的馬齒苋麽!現在被人家年輕人一種,都成花兒了。”

鄰居眯着一雙老花眼仔細看:“嘿!別說,現在年輕人就是有本事,瞧瞧這花多漂亮啊!”

“現在是年輕人的時代了,咱們老咯。”

兩個老太太捧着一盆太陽花賞花曬太陽的景象被路人看到,小劉琢磨着确實還挺有意思,扭頭一看,原來是家極小的花店裏賣的。

店名很簡單,就仨字兒:太陽花。

大概是因為店面太小,店門從牆到門都是透明玻璃,路人視野很好,可以一下望到最裏面,店裏頭兩排盛開的太陽花就引起了小劉的注意。

小劉踏入門店,發現店面雖小,但布置得很溫馨,兩邊是排到頂的種植箱,箱子裏種着密密麻麻的太陽花,每排花箱上面則是個燈棒,光線很亮,像是打了光似的,顯得花朵更豔麗了。

“這花怎麽賣?”小劉看這話确實漂亮,便想搬一盆回家。

張誠道:“大盆十塊,小盆八塊。”

小劉扒開茂密的花枝,才發現種植箱裏頭居然是擺的一排排軟塑料的花盆,只因上面的紙條長勢太好了,叫人看不清下面的花盆。

張誠又指了指門口的綠色的加侖盆,道:“要盆的話,大的三塊,小的兩塊。”

這價格可真不便宜,太陽花本就是生命力極強的花,某寶上十塊錢能買一大把枝條,回來随便插插就能成活。況且這種塑料加侖盆在網上也很廉價,張誠挑貴的買,進價也才七八毛一個。

小劉臉上頓時露出不情願的表情,陰陽怪氣:“你這小店,東西倒是挺貴!”

張誠把網店詢單的客人暫時都轉接給客服,笑着站起來推銷自家的花。

他端起一盆,道:“你說的我也買過,只種了幾個月就扔了,開花量太小不說,枝條還東倒西歪,隔幾天就得剃頭,偏偏一剃又好幾天看不了花。”

“咱們平時買花回去種,一方面是種着玩,但能天天看到花還不用多操心,那才叫舒心呢!你說的網上枝條我再清楚不過了,那都是宿根生,随便長幾天枝條老長,中間還禿,跟個地中海似的。我這都是籽播,一個月修建一次都成,株型好……”

小劉之前的确從網上購買過太陽花枝條,還真跟老板說的那樣,長得忒難看,她連半年都沒種到,就嫌難看給拔了。

“你買我家的花放心中,兩天澆一次水,太陽曬的越多花開的就越多,顏色就越鮮豔。況且我還送你一包肥,一周澆水用一次管飽你整個夏天天天都能看花!”張誠摸出一包肥。

小劉漸漸松動了:“那行,我挑一盆。”

張誠笑呵呵的介紹:“我這有混種的,也有各種顏色分開種的,現在有些已經開花了,你自己慢慢挑。”

小劉驚了下,仔細把整個店逛個遍,發現這店雖小,但裏頭各式各樣的太陽花居然挺齊全。

不光顏色各異,還有單瓣、重瓣、針葉、闊葉可以挑選,有些品種已經開爆了,還有些品種開的要晚一些,只有零星幾個花朵盛開,但也都是花苞滿頭。

大概是三個箱子栽一個品種,最後小劉愣是在這太陽花花海中挑花了眼,等走出小店時,懷裏揣着三盆小盆太陽花。

一盆是混種,一種是白色邊粉色芯,最後一種比較少見,是闊葉的,花朵特別大,開花直徑得有兩公分,就是開花量不如前兩盆的。

小劉感覺有些後悔,她不應該就為這麽個便宜的太陽花浪費這麽錢。可低頭看這花的确好看,再起想起剛才店裏還有幾個品種的太陽花同樣漂亮呢,她都沒買……頓時,也就不覺得浪費錢了。

剛才就在小劉挑花的時候,店裏也進來兩個小學生。

張誠這兒的花價錢不貴,再加上他多年開網店練就出的口才,小學生們見那阿姨直接搬走了三盆,心裏直癢癢,也各自精心挑選一盆帶回家。

太陽花的确皮實,再加上賣花時張誠都會詳細的說清種花要點,還送有一袋花肥,一周下來,雖說每天成交量不高,但客人買回家後都是越開越好。

漸漸的,張誠這太陽花花店的口碑就被帶了起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