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毛小慧對那個過路的旅客說的什麽話都沒放在心上。
在她過去的二十多年來, 除了家人,似乎就沒哪個人承諾她的事情做的很完美過,毛小慧漸漸的也就不對其他人抱有希望了。
那個叫趙家什麽來着的人, 那天開車走時多依依不舍, 現在七天過去了, 不還是人影子都瞧不見?
毛小慧覺得, 她還是應該再清冷一點, 要不然怎麽就有人再跑來捉弄她?只要她表現的足夠冰冷,再無聊要捉弄她的人看見那一張死氣沉沉的臉肯定也提不起興趣的——
毛小慧瞪大雙眼, 她看見那輛騷紅色的越野車了!
再開旅館的這幾年裏,毛小慧也就看見趙家墨那車子被塗成了騷騷的粉色豔紅。
“嗨~”趙家墨下車,很是風騷的甩了把不存在頭發,摘下墨鏡,沖着毛小慧笑眯眯的:“女老板,你還記得我不?”
毛小慧轉身, 她覺得這個人太無聊了,捉弄她一次還要來捉弄第二次。
見人冷冷的瞥他一眼,轉身就若無其事的離開徑自做自己的活兒, 趙家墨愣了, 怎麽事情跟他想象中的不一樣?
趙家墨有些着急, 把車子一鎖, 就仗着他長手長腳的跑到毛小慧身旁。
之前悶養法育苗的土豆塊已經都發芽了,毛小慧正準備把它們都先移栽到條件更溫和的暖房裏,等它們再長大一些就移到外面去。
毛小慧端着育苗盆到暖房, 哐當一聲把趙家墨人給關到門外,好在是裏面沒上鎖,趙家墨厚着臉皮也能湊進來。
趙家墨臉上堆着笑:“你這是要幹什麽?”
毛小慧沒理他, 自顧自的把苗子移到一個小盆裏,随後拉來一盞補光燈對着一個個小盆照射。
趙家墨連吃了幾個軟釘子,他也不氣餒,反倒是更好奇怎麽他上次走之前女老板還樂意跟他搭兩句話呢,怎麽這次又回來住,居然比之前更冷淡。
邪門了!
趙家墨在毛小慧耳邊叨叨不休,毛小慧忍無可忍,把最後一盆土豆苗也放到燈下照着後,站起來。
趙家墨也跟着站起來,他個子很高,因為上學時喜歡打籃球,一站直身材高挺,毛小慧只能仰望着他。
可即便是這樣,毛小慧也不願落了氣勢,她冷冷的問:“你廢話說完了沒有?”
“呃……”趙家墨搞不明白,這次不是狂吹嘉禾大神麽,不正是她喜歡聽的話題?怎麽人突然就生氣了?
趙家墨自己都沒注意到,他居然這麽關心一個陌生旅店女老板的情緒。
毛小慧再次撂下他走了,留在原地的趙家墨撓撓頭,他仔細反省了好一會兒,琢磨着自己剛才的話似乎沒出差錯呀。
這時,趙家墨的朋友給他打來電話,問他要不要一起走,趙家墨拒絕了,表示他想在青山上再住上一陣子,好好冷靜冷靜,等思緒捋順了再回家。
因為朋友關系并不是那麽親密,朋友也只囑咐他幾句,随後問清楚趙家墨已經跟家人打好招呼了,才決定徹底離開。
這個名叫格桑的小鎮地理海拔極高,因為處在三座大山中間,氣候也很好,少雨且溫暖。這裏天空湛藍,白雲似乎都離得好近,趙家墨沒辦法排解他內心失控的情緒時,擡頭看看天空總能安靜下來。
就這樣,即便是這個旅店女老板似乎并不歡迎他,趙家墨還是在青山上住了下來。
十天後,暖房裏在小盆裏種着的土豆已經長出好幾對葉子了,毛小慧就制作了個小推車,每天白天把土豆苗推出去吹吹風,晚上再把小苗還運回來。
就這樣,小苗長得越發健壯了。
趙家墨也一直在旅店裏住着,他沒再吃零食,一日三餐都跟着這位女老板一起吃飯,她做什麽,他就吃什麽。
意外的,趙家墨發現這個女老板做飯的手藝似乎跟他之前吃過的許多家青山本地土著民的手藝不同,她的料理更偏向于A族,要知道,這裏可是青山,可是清族人的地盤!
再一想女老板姓毛,更證實了趙家墨的想法。
可老板不搭理他啊!趙家墨正發愁着,外面天空突然烏雲密布,緊着便是狂風大作,呼呼的烈風吹得樹枝嘩啦啦作響,樹葉呼的被狂風卷起,随後便是一道劈天的白光。
“轟轟轟!”
緊接着怒雷炸起,仿若要把平地都炸穿了一般,眼看遠方的烏雲壓得更近了,毛小慧驚呼:“我的土豆!”
随即,毛小慧便跑了出去,飛快的跑到小菜園,立刻把推車往暖房裏推。
就在她剛出門的時刻,豆大的雨滴降落,噼裏啪啦的砸在玻璃暖房上砰砰作響,趙家墨趕緊抽出黑色的長柄傘,在風越刮越大之前抓着毛小慧就摟在懷裏,随即壓着她一路小跑往屋子裏趕。
雨下的更大了,瓢潑似的,外面簡直成了一片雨的汪洋。
屋內,倒是還算暖和,兩人已經濕透了,就連領口處也沒幹燥的地方。毛小慧找了兩條大毛巾,一人一條,回到屋子裏各自去換幹燥的衣裳。
等趙家墨再出來時,毛小慧已經在屋子裏升起炭火,用小茶爐烤姜茶了,熱騰騰的水咕嚕嚕冒泡,每次泡泡炸開,空氣裏的姜味兒似乎都會更濃上一分。
“謝謝你啊,”毛小慧低着頭,只是在趙家墨面前放了一個小茶盞。
剛才雨下的太大了,地很快就被打濕,雨水來不及滲入地下,在土表迅速積起一個個小水窪,耕作的泥土稍微一踩就成了一片泥濘的爛地。小推車在這樣的地面上實在太難推進了,剛才要不是趙家墨扶了她一把,推車差點側翻。
趙家墨剛想說話,突然一個噴嚏就打來了,他尴尬的笑笑。
毛小慧往他面前的茶盞裏倒了一杯姜茶,趙家墨捧着杯子小口小口的嘬,茶盞很小,就一兩口的量,喝起來倒也很快。
趙家墨喝完一杯,就沖毛小慧毛茸茸的發頂笑了下:“這個不是剛才幫你惹上的啊,我這些天晚上都睡不好覺,睡不好身體抵抗力就不行,自然就容易感冒。”
毛小慧這才反應過來,他說的居然是剛才打噴嚏的事兒。
她淡淡的笑了下,只是仍然低着頭,趙家墨并不能看見。
随後,兩人坐在屋子裏喝了好一會兒姜茶,慢慢手腳回暖,外面的暴雨依然不停,雨滴捶在玻璃窗上,啪啪作響。
毛小慧看了眼時間:“晚上想吃什麽?”
“都行!”趙家墨受寵若驚,這還是他住這十來天裏,女老板唯一問他要吃什麽飯呢。
毛小慧用高壓鍋焖了一鍋粥,随後又炒了兩個菜,一葷一素,算是晚餐了。
飯後,雨仍舊沒停,只是看樣子下得稍微小一些,趙家墨看着桌子上殘留沒吃完的涼菜,他正想個什麽話題跟女老板說呢,就見她突然站起來,從架子上端來一個瓶子。
拍開泥封,便是醇醇的米酒的香氣。
毛小慧說:“下午淋了雨,喝點酒暖暖身子吧。”
趙家墨平時也沒少喝酒,品牌名酒,或是農家樂裏自釀的果酒,但都沒有女老板端出來的這壇讓人驚豔。
喝了幾盞,趙家墨發現這酒雖渾,但甜的很,酒精味不怎麽重,醇香四溢,咽下去後滿口都是糧食的清香,肚子裏也漸漸升起一股子暖意。
這時,趙家墨才從女老板口中得知,原來是嘉禾大神家的糧食。
毛小慧剛粉上嘉禾時,就中獎了,還是嘉禾大神從沒賣過種子的各類雜糧,毛小慧也是頭一次吃到這麽美味的糧食,她也就是在這次中獎後才開始關注起嘉禾,并且參與他每次種子開售時的搶購。
漸漸的,毛小慧就成了嘉禾大神的鐵粉。
後來,毛小慧就一直沒看到嘉禾網上開售這些雜糧的種子,她多次在C站給嘉禾大神留言,但他大概是接到的留言太多了,并沒能看見。
買不來新種子,毛小慧也就只能接着種前一年留下的種子了。
憑着她這邊糧食的非同尋常,毛小慧的旅店的三餐很快就在鎮子上一衆更高大上的旅店中脫穎而出,光是憑借着驢友們的口口相傳,毛小慧的生意也做的很是不錯。
趙家墨聽着毛小慧的話,一個沒注意酒就喝多了。
既然女老板都這麽敞亮說起了她家旅店出名的依仗,醉酒的趙家墨覺得女老板已經不是外人了,他開始迷迷糊糊的說起他這次登青山的原因。
趙家墨也許馬上就要改姓劉了,二十多年前他在一個小鎮上出生,因為當時他親生母親和養母同時大出血,小醫院裏一陣兵荒馬亂間,他被抱錯了。
随後的二十多年間,趙家墨跟養父母家一直都處的很好,養父母為了他們兄妹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咬牙在海市奮鬥,最終買了一套不大的房子,四口人緊巴巴的擠在一處,生活雖然有很多雞毛蒜皮的小事,但總體來說很溫馨。
他被認回就發生在一個多月前,突然有一天,有個富麗的中年女人找上他,說他才是她的兒子,而他的親生父親因為重病需要他的一份骨髓。
趙家墨同意了,他做手術給親生父親捐獻出一份骨髓,但随後卻拒絕了劉家的認親。趙家墨思緒很亂,便想來到青市散心。
毛小慧沒喝多,她聽着房客亂七八糟的話語片段,最終拼湊出他的意思。毛小慧張張口,本想勸趙家墨再跟親生父母相處相處,萬一真不是打着他骨髓的主意才認親的呢。
可剛組織好心中的言語,還沒張口,趙家墨就醉暈了。
第二天清早,趙家墨醒來,想起昨夜他居然在一個姑娘家面前喝醉成那樣,還把自己的身世吐露個一幹二淨,趙家墨不由得有些尴尬,他沖着早起的毛小慧打招呼:“好呀!沒想到你的酒還挺厲害。”
毛小慧居然少有的回他了,毛小慧認真的說:“農家自釀的酒只要沒兌水,後勁都很大。”
這次來住,頭一遭女老板搭他的話,可趙家墨卻不知怎地開口了,他猶豫猶豫,最終笑了下。
在毛小慧眼裏,這笑容要多傻就有多傻。就當是他尴尬吧……毛小慧端起盆子就往暖房走。
之前是海南那邊因熱帶氣候,全年都能開耕種菜,不少菜友們直羨慕他們當初投胎沒投到海南去。而現在,因為國內家庭式小暖房的高速發展,不少人家裏都置辦起了科技種植設備,能跟他們曾經羨慕的海南菜友們全年在家種菜。
這下,菜友們只見倒是流行起比比哪個地區種出來的菜最好吃。
雖說都是嘉禾大神家的種子,但種植地區不同,菜在種植過程中的光照條件和溫差都有所不同,所以就算是嘉禾大神家優越的種子,在味道上也是略有差別。
最近,論壇上得出結論,是海南那邊的蔬菜果子味道最差,最好吃的是青山東北,以及山城新市等地,這些地區都是光照最充分,晝夜溫差也是最大的,不光是從理論上講還是實際種出來的蔬果味道來講,都是最好。
這下,菜友們就在論壇上開玩笑,說是瞬間就不想下輩子生去海南了,希望下輩子投胎投到山城去。
大夥兒都還記得這兩年鬧得沸沸揚揚的山城的土豆呢!
之前石峰的事兒鬧過後,山城那邊一個名叫龔宇的大學生搞起了類似于海大樓頂的學生菜籃子計劃,只不過他是在城郊租了一大片地,模式跟海大那邊差不多,但土地租金和管理費卻高出三倍多。
不過倒也正常,海大那邊用的是自家校園裏的空閑樓頂空間,用人也是校內學生,成本自然就降下來了,學生每月只需付一兩百就能吃的很好了,可把一衆菜友們都羨慕壞了。
海大愣是又靠着這個菜籃子計劃出了一次圈兒,海大官微也立即站出來發了條動态,號召今年高考畢業生來加入他們海大。
這條圍脖下方,不少高三畢業生跑來湊熱鬧。
【是奇數不是奇數:海大等着我!一定要錄了我啊!】
【沈妍111:感覺今年沒考好,準備複讀備戰海大了】
【看到偶請叫偶滾去學習:哈哈我去年就立下目标準備考海大了】
【不喝橘子汽水:對不起學習不好打擾了】
【阿音愛跳舞:考不上海大了,準備報江大了嘤嘤】
【……】
靠着海大的風頭,江大愣是也蹭了一波流量,就連學渣們也準備報江職了,這些倒是叫江市這兩所學校校長都沒想到的。
轉眼間,江市突然就燥熱起來了,日漸氣溫直逼三十五度,大太陽烤得整個地面就跟蒸籠似的,稍微人一恍神兒似乎都能看見遠處地面騰騰的往上冒熱氣。
地裏蔬菜都收的差不多了,還剩下玉米花生這些還在堅守崗位,廠房已經蓋好,機器也都裝好調試完畢,林故淵用矮牛種子實驗了下,效果還不錯。
尤其是最近暑假,不少外地人帶着家裏孩子來江市東郊十五莊玩兒,玩兒的林故淵也想出去玩兒了。
林故淵叫來牧飛:“莊子裏剩餘的工作不多,也就是照看照看地裏的莊稼,隔三差五的給庭院外面的花壇澆澆水,剩下也沒什麽事兒……”
話都沒說完呢,牧飛就猜到了:“林先生,您準備出門?”
林故淵淡定點頭:“莊子裏也沒什麽事情幹,地裏都堆上一輪魚腸肥了,剩下的也就這些雜活兒。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我想去各地看看不同的風景。”
主要是最近網上關于山城龔宇的風吹的太大,林故淵想去實地看看,順便也研究一下山城那邊農作物的不同之處。
“好吧。”牧飛還在做最後的掙紮:“我在家留守看書時,要是遇到哪裏不懂了,希望您能電話裏多指教。”
牧飛倒也明白,他現在知識積累量還達不到,勉強跟着出門也只是浪費自己的學習時間而已。有這功夫,倒不如在家多讀讀專業書,把相關專業知識都跟林先生這樣融會貫通了,再出門才是真正的“行萬裏路”。
到這裏,牧飛才是真正感慨,同樣都是一個年齡段的人,但林先生給他的感覺卻更像是一個學識淵博的導師。
林故淵自是答應的:“你有哪裏不懂随時都能跟我說,白天可以留言,晚上我會回你的。”
在C站上的留言太多,林故淵大多是沒時間管的,但牧飛好歹是跟着他這個人離鄉背井的跑來江市,林故淵不可能把他抛在腦後。
念及C站,林故淵說:“最近暑期,C站的流量肯定會大漲,應該會有更多人跑來我視頻下面留言,你要是有空的文字直播我睡覺的話,不妨去評論區看看,解答一些菜友們的問題。”
牧飛偷偷在評論區直播嘉禾大神睡覺被抓包,他尴尬的笑笑,摸着鼻子答應。
随後,林故淵又跟陸休和邵元交代了下,讓他們幫忙看着點兒莊子,陸休在江市算是有些能量,邵元則是能幫助牧飛處理一些繁瑣的小事,有他們幫忙看着,林故淵也能放心。
第二天,林故淵就收拾行囊,開車出發。
他一路上慢悠悠的往北行進。
這兩年來,國內經濟迅速騰飛,不少人在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後,就開始向往更闊的天空,尤其是近兩年養生年輕化後,許多都市青年不堪996的重負,每每休假時候都喜歡背上行囊來個自駕游,品嘗各地農家樂的不同風味。
詩意陽臺關聯了一個這種自駕游的論壇,林故淵便采用精品帖樓主推薦的路線,一路吃遍樓主推薦的農家樂,八月初才到達山城。
這一路吃過來,林故淵意外的發現當中約莫有三成的農家樂,都在房前屋後的小菜園裏種上了自家種子,有時跟老板或老板娘飯後閑聊時,還總是能聽他們對于嘉禾家種子的一番吹噓,甚至連勸說林故淵回到城市裏也用補光燈種上一陽臺的話。
這點,倒是叫林故淵心中不由掀起一些欣喜。
到了山城,林故淵發現新一期的農副産品交流大會開始了,林故淵連賓館都沒找,直接開車跑了過去。
剛把車停好,林故淵就聞到了裏頭噴香噴香的飯菜味兒,林故淵直接抓了個當地人一同進去。
這人名叫胡棟梁,是個約莫四五十歲的中年男人,身材略有些發胖,但沒有地中海,也沒有小肚腩,算得上是中年男人當中身材管控相當可以的了。
通過交流,胡棟梁也得知這個年輕人是外地人跑來山城旅行的,他一哂:“平常外地游客跑來我們山城,不是看山就是看水,怎麽你一個居然跑來我們農副産品交流大會了?”
林故淵笑道:“這不是你們山城這個交流會在論壇上火了一把嘛,我正好就是學農的,旅行到這兒來順便看看。”
胡棟梁抓住關鍵詞:“論壇?小子你說的別不是詩意陽臺吧?”
“正是。”林故淵道。
“嘿!”胡棟梁樂了,道:“你小子怕不也是嘉禾大神的鐵粉吧!”
還不等林故淵開口呢,胡棟梁就搶着滔滔不絕起來:“我也是嘉禾大神的鐵粉!我們鄰居上上下下都是他粉絲,嗷嗷多!”
林故淵被這大哥逗笑了。
胡棟梁胳膊上誇張的比劃着:“我們那巷子裏,還是我最先發現嘉禾大神家的種子品質好呢,我先搶回來種種,後來有一天我正蒸素包子呢,包子味兒傳到巷子裏,茫茫多人問我上哪兒進修廚藝了。後來我就跟他們介紹,那哪兒是我廚藝好啊,明明就是嘉禾大神家的種子好,種出來的韭菜味濃味香,當天蒸出來的韭菜雞蛋包子一個沒落,全進鄰居嘴裏了,後來他們就跟我打聽,我就跟他們說了詩意陽臺這個論壇,後來我們一起摸到C站去……”
林故淵微笑着聽他說話,沒一會兒兩人就走到展廳大門前。
胡棟梁突然問林故淵:“你帶餐具了沒?”
“呃?”林故淵不解的看向他。
胡棟梁笑道:“我們山城人豪爽,一般本地人跑來湊熱鬧讨口飯菜,老板們都不計較的,而且現在是來讨食的人越多老板就越高興。”
這麽說來,山城人确實豪爽大氣。林故淵攤開雙手:“沒帶。”
胡棟梁指了指旁邊:“你去買個飯缸,一般擺攤的都有提供清水和洗潔精,順便還能洗洗碗。”
林故淵進來時,就看見有人抗着大包大包的學生飯缸來會場,還好奇是怎麽一回事兒呢,沒想到居然他自個兒還買上了,倒是稀奇。
胡棟梁大哥順帶還幫林故淵砍了個價,然後才帶着林故淵一起進入會場。
整個會場特別大,估計占地有好幾畝了,每個攤位處都駐紮着一到兩輛拉貨的鬥車,車鬥裏則是裝滿了各色糧食蔬菜等。攤位跟攤位之間隔得距離也比較寬,正好這個過道處就都撐起個地鍋炒菜煮飯。
大多數攤子上用的都是炭,賣雜糧的就小火煮粥,綿綿的糧食香味就這麽飄着,逸散老遠,清香的煮熟的糧食的味道很是吸引人,林故淵這才剛踏入會場,就感覺肚子裏有些空了。
賣蔬菜的,則是下面有人負責煽風,把炭火足足燒成了煤氣竈的把式,橙色的火舌一舔老高,看着就吓人,但廚子可不怕,他揮灑着敦實的胳膊,用力的鏟着大鍋裏的菜肴,或是鮮紅的番茄,或是清亮的青辣椒,各種應季蔬菜在鍋裏翻騰着。
菜肴的香氣會更有侵略性一些,這不,林故淵身旁的胡棟梁大哥就用力的吸了口空氣,用來掩飾他剛才吞口水的動作。
胡棟梁拉着林故淵到一家賣番茄的攤子前頭守着,一邊蹲候一邊小聲的跟林故淵講:
“這家老板是十幾年前就開始種番茄的,他現在經營着一個兩百多畝地的大農場,夏季裏頭只用來種番茄,冬季就改種大白菜。他們家的番茄跟大白菜都是山城數一數二的牛。好多外地商家都跑來他們哪兒去采購,可惜他們家番茄賣價太貴,不過咱們這些散人跑來蹭兩口吃的很合算哈哈!”
“早些年,平常農場主都還在普通鄉下的種子站買種子時,人家就從國外搞來了進口種子,什麽紅的黃的綠得紫的番茄都種,這些年下來都種過,前年來我還分得一些呢,可惜那些雜七雜八的番茄在國內受衆面不高……就我家老太太,天天嚷嚷說不紅的番茄都是轉基因食品,吃了要變态。”
林故淵:“……”
胡棟梁這老哥侃性起來了,拉着林故淵一個勁兒的講:“不過,聽說這家今年發動一大群親戚,搶到了嘉禾大神家的種子,也不知道他們種了多少,今天能不能吃到。”
自家的種子林故淵眼熟啊,指着貨車車鬥裏一小堆:“喏,那個就是。”
胡棟梁眯眯眼仔細瞧去,沖林故淵比個大拇指:“小子眼力不錯啊。”
随後,大哥又拍拍林故淵肩膀:“不過你們學農的,肯定都知道圈內大神嘉禾,平時沒少學習研究他家的種子吧?”
林故淵笑笑。
大哥又八卦的湊近了些,問:“你們學校研究出什麽結果了嗎?我在網上看有人傳小道消息,說是嘉禾大神他手裏掌着十幾個專利技術呢,真的還是假的?”
林故淵輕咳,模樣很是裝比的說:“現在小道消息要更新了,他手裏掌着二十三個專利技術。”
可惜大哥關注力根本就沒在這個不知名小子身上,他瞪大雙眼,驚極了:“什麽?已經二十三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