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最終, 趙家墨在這個春節,跟毛小慧确定了戀愛關系,當然這是他自己認為的。畢竟當時他這麽确定下來時, 毛小慧沒有明确表示反對。
雖然, 趙家墨很是搞不懂為什麽毛小慧在感情上這麽被動, 像個蝸牛一樣只會蜷縮在自己的殼兒裏, 但趙家墨覺得至少他們能确定關系, 就是很大的進步了。
而住在青山這段日子時,趙家墨也把自己的內心反省的很清楚了。
他半年前下山回家時, 他其實是很迷茫的,搞不清楚為什麽自己會突然喜歡上這麽一個姑娘,青山跟海市相距那麽遠,趙家墨自認為自己也不是個不理智的人,怎麽就會對毛小慧如此念念不忘呢。
但這麽一個春節過去,趙家墨看明白了。
毛小慧雖然只是山裏一個普通的皮膚黝黑的姑娘, 她沉默寡言還總是把自己的心事藏起來。但她自力更生、自強不息,當趙家墨清晨睜眼因為親生和養父母之間那麽大家庭條件差距而動搖時,看見的卻一直都是她勤勞的耕作, 種地看起來很苦很累, 她一個姑娘家卻以單薄的肩膀耕作那麽大一塊田。小小的旅舍雖說硬件不好, 但處處幹淨周到, 飯菜同樣體貼友人口味,細節之處盡顯她別致的用心。
趙家墨心想,她這個破舊的旅舍能在衆多驢友當中口口相傳, 定然就是因為她的這份踏實勤勞吧。
就連幾個月前,趙家墨把養父母家裏優越的條件告訴她,并且幾天後再次跟她告白, 這姑娘也丁點兒都沒有任何表示,如清風般的坦蕩,仍舊在山上艱苦的勞作,慢悠悠的生活。
趙家墨突然就覺悟了。
這半年多來,他曾經因為親生父母落下他二十多年,直到得用上他骨髓時才找上門而怨恨,也因為他們現如今豐厚的家産而心動,又因為看到養父母數十年含辛茹苦把他養大,給他提供他們能力範圍內最好的條件而不舍,卻在躺贏與奮鬥間掙紮……
趙家墨反反複複的情緒太多了,他既不舍養父母對他的厚愛,同樣又貪戀親生父母的家産。
而這些左右搖擺的情緒,在于毛小慧一起春耕的日子裏,全部平息。
趙家墨曾以為種地有多難承受的苦累,可親身實踐後他才發覺,似乎并不是這樣。
現在農業技術很先進,就連青山上這種複雜地形,都有小型手推式農業機器參與幫助,格桑鎮上的農業站就有提供這樣的機器,着急用的可以墊上一大筆保證金,在農業站自己學會了操作領着自己用,用完了如沒有損壞保證金還能退。要是年紀大不會用機器,或者是不着急的話,農業站也有專門人親自上門去幹活,每畝地只需出一百五的勞動費即可。
格桑小鎮因為地理條件優越,峽谷裏住着不少人家,每家每戶分到的土地并不算多,毛小慧家三畝多的地三天就完成春播了,其中第一天還是因為趙家墨在農業站學習使用翻地機播種機,而浪費大半天的時間而耽擱的。
随後,趙家墨又參與了毛小慧家暖房裏幾種蔬菜的大豐收,以及收獲後冷凍處理,再播種。
暖房裏的蔬菜都種在放在增高架的種植箱裏,因為高度合适,操作起來并不費腰,一天天幹下來趙家墨發現自己好像完全可以受得住這樣的生活。
而且,趙家墨竟然還從這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農耕生活裏找到了樂趣,他每天白天把體力都用光,晚上根本就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玩手機找瞌睡,自然而然就能睡得很香,一晚上好覺醒來,第二天清早起個大早迎接初升的太陽,心思單純,不用多想世俗的煩惱。
一日三餐自己動手做着吃,農耕的生活并不那麽緊張,閑下來的日子還能去山間上坐看雲卷雲舒,或者小旅舍裏來了客人,聽聽房車環游A國那些驢友們各地的見聞趣事……日子過的竟然離奇的安穩。
春初,莊園裏土壤改良基本結束,剩下的田壟裏深處的魚骨也腐爛個七七八八,等三月份估計就能完全腐爛,現在播種正好到時蔬菜長大根系紮深了,就能吸收到新鮮腐熟的肥料。
今年是個暖冬,一直到過了春節,江市還沒見着一場雪,林故淵看過了元宵節,接下來半個月裏居然還都是大晴天,便按捺不住了。
但又怕來場倒春寒,林故淵還是提前跟柴導師打電話詢問今年春季江市天氣預測才肯放心。
哦,不對,柴導師去年秋升級為柴院士了,林故淵也是從單言口中才得知。
電話裏,林故淵先是對柴院士的升遷表示恭賀,随後再次送出新春祝福後,林故淵便等不及要提出他的問題了。
柴院士很是果斷的應下,說是最近幫他在氣象局打聽打聽,林故淵笑着跟柴院士道謝。
當日下午,林故淵便得到潘滿的消息,是潘滿他們那苗場已經今年春天的育苗工作。
潘滿還專門在V信上拍了個小視頻,上面是一排排200規格的育苗穴盤,他們應該是做了提前的催芽工作,也播兩三天了,林故淵已經看出一些快菜類的顫顫巍的露出點點綠意了。
牧飛當場就表示羨慕:“我也想播種了!”
去年秋季,林故淵就一直在對前一季繁育的種子做了更精進的休整,并且牧飛看到的效果很明顯,他都已經迫不及待想趕緊把新一批的種子送到菜友們手中了。
林故淵笑道:“潘滿他們莊子小,好催芽育苗,咱們現在這整一千畝地的要跟他們這樣,得多少人力參與?”
“話是這麽說!我頭一次對這樣大莊園表示不滿了。”牧飛嘆息。
林故淵笑笑,簡單回複了潘滿幾句,随後關閉手機屏幕,正準備看電腦,去翻翻嘉禾網後臺,統計去年種子售出數據,算算今年各類種子預計繁育數量呢,就聽見牧飛猶猶豫豫的開口:
“林先生,是這樣的。昨天我跟邵元聯系時,突然發現有一處不太美。”
“嗯?”林故淵眼睛沒離開電腦。
牧飛坐下來,倒了杯水捧在手裏,說:“我倆昨天電話裏都說莊園莊園,但跟旁邊不遠處的金森枇杷園,應怡楊桃園說起來,莊園莊園的叫了半晌,總感覺缺個名字。”
他這麽一說,林故淵竟然覺得不得勁兒了。
林故淵把目光從電腦上移開,琢磨了會兒,道:“那咱們莊園就叫豐茂莊園吧。”
“哈?!”牧飛差點被自己喝水嗆到,他猛的好幾聲咳嗽,差點兒以為自己聽錯了。
随後又見林故淵面無他色的轉手繼續去看電腦,才發覺剛還真沒聽錯,林先生真就取的名字真就這麽簡單粗暴。豐茂,豐收又茂盛嗎?
牧飛想起大黃二黃小黃他們這些狗子的名字後,也就不覺得奇怪了——以林先生的取名功力,可能他把畢生的心都用在嘉禾這二字身上了。
牧飛卻不知,嘉禾這個名字也不是林故淵取的。
見林先生取這簡單粗暴的名字意已決,甚至還在網上找邵元聯系做牌子,牧飛深深的為大黃二黃小黃他們感覺不值,起身準備去安撫一下它們幼小的心靈。
大黃是林故淵當初在狗市上買到的田園犬,二黃是他的兒子,小黃則是二黃的兒子……
狗子們其實生育疊代很快,林故淵才把它們抱回來的第三年,居然都生第三代了。當時在東郊莊子住時,牧飛還感覺莊子裏狗子挺多,現在搬到……豐茂莊園後,牧飛卻發現狗子們還是有些少。
可狗子們年紀不大,才成年一歲就要生育,牧飛也覺得對它們身體不大好,除了小黃這種意外出生的,牧飛感覺今年開春了還是要把剛成年的發情期的狗子們圈一下,免得年紀輕輕的就糟蹋自己身體。
牧飛又說起了這件事兒,林故淵琢磨了下:“那安排下電網跟攝像頭吧。”
“好。”牧飛點頭。
邵元看到師父發來的這個莊園名稱時,也是愣了又愣,最終勉強的再次跟師父确定他沒打錯字後,還是決定聽師父的話,去做牌子。
随後,邵元便在電話裏,又問起:“師父,東郊那莊子你搬走後,打算怎麽處理?轉手租出去嗎?”
現在東郊十五莊名聲鵲起,不少省外游客都跑來游玩,甚至還不乏金發碧眼的歪果仁,江市不少人都盯上了這邊,特別是林故淵搬走後這個莊子接連幾個月都沒動靜,商業嗅覺敏銳如樓老板已經偷偷問過他了。
林故淵想了想,告訴邵元先放着,随後等電話剛結束,就給陸休打了過去。
東郊那邊的莊子能後面擴大那麽多,也是有着陸休一份功勞的,林故淵打算問他想不想接手,那邊基礎設施都很完善,用來做個農莊什麽,或者找人種了菜自己當口糧也是不錯。
可惜陸休聽後,想也不想就直接給拒絕了,林故淵不解。
陸休笑眯眯的說:“老夫想跟你貼貼,準備找你莊園旁邊有沒有最近到期的地,到時租下來跟你做鄰居。”
這哪兒叫做鄰居啊,明明就是方便來蹭飯。
林故淵先是被陸休這個小老頭如此新潮的網絡用語給驚到,随後也就不覺得他打的小九九有什麽出奇的了。
随後,林故淵又突然想起了潘滿,最近潘滿家的苗場在江市居然勢頭不錯,不少年輕人都願意直接去他那邊買大苗,回去移栽種下去不出一個月就能吃到新鮮的成熟的蔬菜,不用麻煩着催芽育苗什麽的操心,正好附和他們快節奏的生活。
林故淵準備今天到他們那苗場瞧瞧。
沒給潘滿打電話提前知會,林故淵直接開着車就往北郊去。
東郊因為十五莊的關系,地價猛漲,就連旁邊老遠老遠的山地愣是土地租金就翻了一番,相比之下,江市北郊那邊土地租金就便宜多了,潘滿的苗場也正好在哪兒。
林故淵開着車子到時,是周一下午五點鐘,這會兒太陽已經歪下去了,金燦燦的夕陽撒在大地上。
苗場裏有不少簡易的塑料大棚,只是前頭兩個開放,剩下裏頭的門都緊緊鎖着。
林故淵下車走近,就立刻被眼尖的潘滿看見,他趕緊笑着快步走上前,正要說話,卻被林故淵制止了。
林故淵:“我來你這兒想買些苗子。”
潘滿懂了,他苗場這會兒顧客正多着呢,林老板這勁兒是不想被旁人發現他的身份,免得引起哄亂。想到這些,潘滿就立刻重新在臉上挂上笑意,指着身後的暖房笑呵呵的說:“我現在有些忙,你去裏面随便看看吧。”
說完,就把腰間挂的鑰匙串直接遞給林故淵了。
這會兒潘滿一直在忙,林故淵就幹脆接了鑰匙串往大棚裏頭自己看。
應該是前期資金投入有限,裏頭稍微顯得有些雜亂,不過植物整體環境還算不錯,溫濕度都控制的很好,林故淵拈了一小撮育苗的土,發現土質很細膩,應該是進口的泥炭。
種植層是架高的,高度正好到林故淵腰間,是個不費腰不累胳膊的正好高度。架子下面看樣子也沒浪費,用木板封着,林故淵找東西刨了個小縫,發現裏面居然是堆肥,看樣子已經腐熟的差不多能拿出來使用了。
每個大棚裏頭都種着一種蔬菜,前後苗子成長進度不同,前面的才剛種下,後面的已經發芽了。大棚口處還停着幾輛電動手推車,看樣子是把育成的苗子用推車轉移到苗場前面的大棚裏頭,統一進行售賣。
林故淵數了數,去年冬天給了潘滿25個品種的蔬果種子,潘滿這苗場就正好25個大棚,正好一一對應。
苗場最後還有一塊地方,蓋着一個簡易的平房,苗場四角都有狗窩,林故淵剛一靠近它們就立刻大聲狂吠起來,直到廣播裏傳來潘滿的斥聲它們才安靜的回窩裏趴着。
也正是這個時候,林故淵發現莊子裏不少地方都裝着攝像頭,而且最妙的還是攝像頭上自帶話筒,潘滿在前面說話聲音直接就能通過音響傳出來,這個設計真是省事兒。當即,林故淵就把這個設計拍給牧飛。
剩下的便是一塊空地了,林故淵看這邊土地也都有耕種的痕跡,也不知潘滿這裏頭種的是什麽,不過看這種露天種的,肯定不是打算賣的菜苗兒。
簡單轉一圈兒,林故淵發現潘滿這邊苗場雖說面積不大,但做的倒是挺完善,這下他也糾結了,不知潘滿到底會不會接手東郊那邊的莊子。
林故淵從後院出來時是五點一刻,見潘滿似乎比他剛來時更忙了,林故淵便沖正要走來的潘滿擺擺手,表示自己随意。
之後林故淵就坐在苗場外面一個突起的石頭上,準備找個閑人問問潘滿家苗場最近的生意。
沒想到這就有個大媽自己找上門兒來了。
大媽沖林故淵笑笑,搬起不遠處的石頭往身旁湊了些,她的石頭有些小,坐着比林故淵平平矮了一個頭,她得仰着脖子才方便跟林故淵說話。
“小夥子,我看潘老板跟你關系挺好的啊,據說他這苗場平時都不許外人進出呢,居然就直接把鑰匙給你随便逛。”大媽道。
林故淵笑笑,給自己随便編排一個身份:“我是旁邊雲臺市的,算是潘滿舊識,之前聽說他在江市開苗場生意特別火爆,想來學習學習,看能不能在雲臺市也複制一個過去。”
大媽立刻搖頭:“那估計是不行的,人家潘老板背後靠着嘉禾大神呢,嘉禾大神給他提供的種子,他才能一下育這麽這麽多的苗兒擺出來賣。”
林故淵問:“他那苗子一般賣多少錢?這會兒人多,我都沒好意思紮進去看,怕影響他生意。”
大媽笑着擺手:“都是我們學校的老師們呢!等會兒我們買完了就走,等到時潘老板閑下來了你們就能敘舊了。”
林故淵又問了一遍苗子價格,大媽才說:“也不貴,豆類果類的苗子約莫就是一塊到三塊中間,蔬菜的苗子基本上都是五毛多到一塊,不過蔬菜苗子在他這買不劃算,我們都是自己随便撒一把,等苗子發芽長起來後撿着吃。”
價格倒是跟林故淵之前賣的差不多,只是稍微貴那麽兩成。倒也能相通,畢竟這麽大投入呢,潘滿這麽個實心眼兒的人頭一遭辭了穩定工作出來做生意,着急回本也是正常。
大媽又明裏暗裏打聽了林故淵的身份,可惜沒套出來什麽話,反倒是被林故淵一哄直接把她的底兒都翻個幹淨。
原來,他們是江市下屬一個鎮子上的初中老師,學校旁邊淨是一片荒廢的土地,前幾年是只有勤快的老師才開一小片地種做菜園,方便學校裏住的一家三口吃菜。後來也不知什麽時候,學校裏居然掀起了一陣子嘉禾種子的風潮,随後學校裏的老教師們就開始開荒,拓成一個個小菜園地種上嘉禾家的種子。
再往後,是最近幾年才分下來的年輕教師們也嘗到了嘉禾家種子的甜頭兒,只不過他們那年年輕人大多沒心思靜下心來開荒種菜,只是在周轉房前頭的走廊裏擺上幾個種植箱随便種種。今年開春,也不知哪個年輕女教師發現了潘滿苗場,後來他們整個學校裏的老教師們也貪圖方便,一起紮堆過來買苗子。
大媽指了指旁邊放着的紙箱子,笑呵呵的道:“人家是專門搞育苗的,一個小苗一個坑,都種在一個塑料窩窩裏,苗子長的特別結實,特別是那根須啊,都往外鑽!這漂亮的根須肯定到時能長個大大的瓜藤,結出更多的果子來!”
林故淵笑了笑,跟着附和:“是啊,根系好了自然植株就生長旺盛,結出來的果子也是又多又好吃。”
大媽也是點頭:“還是專門人去做專門事兒,我在學校外面菜地裏也種了十來年菜了,也就是最近跟着學校裏年輕老師們才發現居然種菜也挺有講究。
就說那個種植箱,種植箱擺在種植架上面,下面放堆肥盒堆魚腸肥,上面正好種菜,日常澆水什麽的都用不着彎腰,種少少的菜正夠一家三口吃,也不用看空着那麽大一片地浪費了又勞累自己種老多。種那麽多吃不完也送不出去,最後漚得還得自己捏着鼻子吃,忒沒勁兒!還是現在年輕人會偷懶會生活啊。”
大概是當老師的都是話唠,反正一會兒其他一些老教師也買了苗子從人堆裏出來,在林故淵耳旁一起絮叨這個話題。
林故淵也不嫌煩,笑吟吟的跟她們一起讨論網上那些關于嘉禾的話題,老教師們對這個耐心的小夥子特別有好感,拉着他:“也不怕你們笑話,我們校長那麽端着愛面子的人,一開會就拍桌子瞪眼罵我們的,上次我私下也聽見他跟老婆打電話,說嘉禾大神呢!”
林故淵不明所以,但旁邊其他老教師們就已經哈哈大笑起來。
一會兒,林故淵也跟着嘴角揚起。
沒過多久,苗場門口擁着的人群就漸漸散去,還真大多是一個學校裏的老師,只見他們買完苗子後說說笑笑的一起上了幾輛車,最先找林故淵打聽閑話的大媽也沖林故淵擺擺手,跟他們一起離開。
這群老教師們一走,就只剩下幾個年輕人了,他們買東西也挺快,還都舉着手機屏幕一一念出他們要的苗子和數量,看樣子是提前做好功課來的。
六點半,潘滿苗場裏的雇工吃了飯過來,幫他看着攤子,随後潘滿才有時間招呼林故淵。
潘滿:“林老板随便吃點吧,蘭蘭提前焖好了八寶粥,我就弄兩個快手的小炒,要不然怕晚上吃完飯都八、九點了。”
林故淵笑了下:“客随主便,你随意弄就好,我這次突然上門也沒提前打招呼是我的不周到。”
潘滿忙客氣幾句,随後招呼任蘭蘭出來幫給林先生倒茶,他則是又趕緊去暖房裏随便抓一把青菜,準備開炒。
任蘭蘭似乎又懷孕了,小肚子微微挺起,林故淵意外。
任蘭蘭倒是笑了下:“湊一塊兒也挺好的,一只羊也是趕,兩只羊一起攆嘛。而且去年過年時我們一算賬,發現光是去年擺弄苗子那短短幾個月時間竟然賺了本錢三四倍,我們都覺得跟着林老板你做生意做對了,以後肯定不愁錢,幹脆就趁着年輕底子好,再生一個。”
林故淵送上他的祝福。
随後,林故淵又問起他們門前的那一塊地。
任蘭蘭介紹:“這不是這陣子網上山城龔宇那農場挺火的嘛,咱們江市也有人想着把他們搶到手的土豆芋頭送來我們這邊種,我跟潘滿一合計也整挺好,每個月都是固定收入嘛,也不用擔心夏秋苗子生意淡季時收入不穩定了。”
原來是這樣,林故淵輕輕笑起來。
飯時,林故淵就說起了這行的來意。
“啪!”潘滿驚的一雙筷子落地,他結結巴巴的問:“東郊那邊的莊子,轉租給我們?!”
這簡直就是意外之喜啊!東郊那邊現在地價正火熱,江市多少老板都在把莊子往那邊建,林故淵那莊子可是核心地帶,居然願意原價轉手租給他們?
“我、我們……要的,要的!”潘滿忙不疊的先應下,之後他才意識回籠,他緊張的捏着任蘭蘭遞過來的新筷子:“但我們最近手裏的資金也不多……”
林故淵失笑:“我還能怕你們短了我的錢不成?”潘滿做生意的命脈都在林故淵手裏握着呢,只要不給他們提供種子,要不了多久,以潘滿那實心眼勁兒生意就做不下去。
顯然,潘滿也很清楚自己的性子,他嘿嘿一笑,顯得格外憨厚:“那我先給你打欠條?”
林故淵反倒是說起了另外一件事,指着四周塑料大棚:“你這邊打算怎麽弄?一起搬過去還是怎樣?”
潘滿思索着,看向妻子,最後說:“林老板你先給我們些時間考慮吧,東郊那邊的莊子我們肯定是要的,這邊地方太狹小不說,土質還不行,而且以現在苗場的前景來說,這小小的五六畝地根本就不夠用的,早晚要換成那邊十幾畝的大莊子。”
林故淵點頭,吃了飯就離開,讓潘滿他們自家慢慢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