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章節

見她背過身去正全神貫注凝視着牆上的幾幅畫像。

幾個人湊上前去道:“師父,我們來了!”

婦人轉過身,道:“你們去看看這幾幅畫像吧。”說完在椅子上坐着。

衆女子一擁而上觀看畫像,牆上共挂有五幅畫:

第一幅上畫着一位老道,須發皆白,慈眉善目,松形鶴骨,雙目矍铄有神;

第二幅畫上之人虎背熊腰,身材魁梧,燕颌虎須,略顯黝黑的臉上一對虎目圓睜睜的,看起來威風凜凜;

第三幅畫上畫的是個女子,眉清目秀,端莊秀麗,雖不是傾城之貌,卻也有幾分姿色;

第四幅是位豐采雅逸,玉樹臨風,潇灑倜傥的俊美男子;

待看到第五幅時,竟然是一幅不落點墨的空白畫卷!

幾個人看完畫後感到很奇怪,這些人是誰啊,怎麽師父都把他們描繪出來懸挂于牆上?還有怎麽會有一幅空白畫卷?帶着一連串的疑問,幾個人圍着婦人七嘴八舌的繞開了話。

“師父,怎麽會有一張空白畫卷啊?”

“師父,他們是誰啊?”

婦人笑而不答。

“師姐你們快看,這第四幅畫真的和那瞎……和那程公子很像啊。”

“你不說我還沒注意看,真的很像,就如同是一個人般。”

幾個人邊笑邊議論着。

有位女子看看師父,又望着第三幅畫注視了好一會,突然間喊道:“這第三幅畫不就是師父嗎?”

大夥聞言齊齊圍了上來,都細細觀詳後大聲嚷着:“呵呵,還真是啊,想不到師父年輕時真漂亮。”

有一女子發問道:“師父,為什麽那程公子會和這畫像如此相像啊。”

婦人不說,徑自走出屋子,回頭道:“你們幾個随我出來吧?”

幾個人來到客廳,見聶楓正端坐在堂上,手捧香茗品嘗着。

婦人笑呵呵地道:“程公子久等了,實在抱歉。”

聶楓忙起身道:“不敢。讨擾前輩了。”

婦人坐定,四個徒弟分兩邊站立着。

婦人問:“不知程公子為何會闖入我萬花谷中,可知這二十年來進谷之人沒有一個是可以活着出去的。”

聶楓欠身施了個全禮,小心答道:“前輩容禀,小可只因眼睛看不見,胡亂奔走,誤闖寶地,還望前輩施恩,放在下一條生路,在下定當銘感前輩大德,至死不忘。”

婦人本見聶楓容貌就十分喜愛,又見他說話彬彬有禮,謙遜得體,更是大加贊賞。怎麽舍得取他性命,但見聶楓神情體态都和“他”如此相像,心裏還是滿腹狐疑,決定再試探一番。

婦人呷了一口香茶,問道:“剛才在屋外聽得程公子也是風雅之人,谙識音律,不知可否不吝賜教。”

聶楓謙虛地說:“啓禀前輩,在下幼年時受慈母影響,曾涉獵之,因此略懂皮毛。”

婦人微微颔首,笑着說:“那就請程公子撫琴一曲,讓老身開開眼界,如何。”

聶楓言:“承蒙前輩不嫌棄,在下鬥膽獻醜了,膚淺之音,還望前輩不要見笑。”

“呵呵,公子言重了,請。”

聶楓施禮道:“煩請哪位姑娘幫幫在下,引至琴案旁。”

婦人吩咐道:“荷兒、菊兒,你們倆扶程公子一把。”

“是,師父。”兩女分立于聶楓左右将他扶至琴案前坐下。

聶楓盤腿而坐,雙手輕撫琴上,深深吸了一口氣,彈奏起來。

琴聲随之響起,時而委婉曼妙,悅耳動聽,有如小溪潺潺;時而氣勢磅礴,奔流不息,有如海浪洶湧澎湃;時而低沉輕吟,柳暗花明,有如空谷幽徑;

那幾位妙齡女子被琴聲吸引得如夢如幻,如癡如醉,十分入迷。

婦人聽着聽着也沉醉其中,閉目靜靜聆聽着這有如天籁之音的琴律。

待奏罷,琴音驟停,聶楓抱拳施禮道:“還望前輩與衆位姑娘不要取笑在下。”

婦人道:“程公子果然風雅非凡,聽公子彈琴,如觀行雲流水,令人置身其中,欲罷不能,回味無窮,可否請公子再撫一曲,以盡興致啊。”

衆女也齊聲附和道:“是啊、是啊,請公子再彈一首如何,我們餘猶未盡啊。”

聶楓淺淺一笑,道:“既然大家都不嫌棄在下拙劣琴藝,那麽在下就再彈奏一首,以助雅興。”

婦人依舊笑容滿面,衆女也興致勃發。

琴聲再次響起,婦人聽着聽着又進入到琴音之中:煙霧渺渺的竹林,一座草堂隐約可見,林中空地上一位俊美少年舉劍随琴而舞,英姿飒飒,在他身後是一位美豔女子專注撫琴,兩人配合默契,劍随琴動,琴随劍起,這是多麽美妙而惬意的意境啊!

婦人一聽此曲,心潮澎湃,情緒激動,二十多年了,沒曾想在遲暮之年還能再聞故音,這少年究竟是何人,怎麽會彈這首《劍花賦》?

琴聲停了,聶楓長舒了一口氣,擦拭完額頭滲出的點點汗珠後,正要起身時,婦人拔出劍抵住聶楓脖子,說:“你不叫程禹,你到底是誰?”

衆女子見師父突然如此,也大為不解,都喊道:“師父。”

聶楓感覺得到劍尖的寒意,心下大驚,忙問道:“前輩為何如此,在下不解其意。”

婦人嘆了口氣,說:“二十餘年前,有位風流潇灑的英俊少年,拜得世外高人為師,識文習武,大有所成,扶危濟困,鋤強扶弱,大行俠義之事。江湖人皆知道他劍術天下一流,卻罕有人知他乃琴劍雙絕,劍術固然絕頂,可是琴藝也是舉世無雙。”

聶楓聽着聽着,心想:她口中所說的少年有點像是爹爹啊。

婦人繼續說道:“你方才所奏之曲正是這位少年所作,曲名《劍花賦》,你是從何習得此曲,如不從實招來,定叫你做劍下冤魂!”

聶楓說:“我不曉得什麽賦不賦的,只知此曲乃是我爹傳于我娘,我娘再教授于在下的。”

婦人一聽,更加愕然,急切問道:“你爹和‘無憂劍客’聶少平是什麽關系,他怎麽會輕意将此曲傳于你爹,快說實話,不然休怪老身劍下無情。”婦人将劍又湊近幾分,其實她心裏也猜出七八分了,這臭小子和聶少平肯定有些關聯。

聶楓心想:這前輩即聽出這曲是爹爹所創,必是爹爹之故交舊識,況她口口聲聲說我與他之故人相像,看來她必定認識爹爹,而且關系非同一般。索性将真實名姓告知于她,大不了一死了之,又有何懼!

主意一定,聶楓心一橫,凜然道:“前輩容禀,在下實不姓程,在下名叫聶楓,先父正是‘無憂劍客’聶少平;家慈是‘淩雲仙子’秋婉瑩。”字字铿锵,落地有聲。

婦人聽完這幾句話,拿劍之手驟然松開,劍落在地發出“咣铛”響聲,婦人瞬間坐倒在地,呆呆不語,眼眶中流下兩行熱淚!

衆女子望見師父落淚,皆上前扶起,道:“師父,你怎麽了。”婦人搖搖手示意沒事。

聶楓看不見婦人的表情,只聽聞幾個女子急切的喊聲,便問道:“前輩,前輩,您沒事吧。敢問前輩因何得識先父。”

聶楓話一出口,婦人再也掩飾不住自己的情緒,失聲痛哭起來,聶楓更是聽得一臉茫然,他不知此婦人因何啼哭,只得在一旁默默坐候着。

過了好一會,婦人止住哭泣,伸出顫巍巍的手摸着聶楓的頭說:“孩子,你知道我是誰嗎?”

衆女子聽得師父喚聶楓“孩子”時,皆大吃一驚,不約而同的張大嘴巴,驚的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聶楓搖搖頭也是一臉驚愕。

婦人略帶哭腔泣道:“楓兒,我非別人,乃是你的師姑羅素素啊!”

真是語出驚人,沒想到在這裏竟碰上親人。

衆女聽聞,再次張大嘴巴。

“師姑。”聶楓一頭紮進羅素素懷裏,嚎啕大哭起來,兩個痛泣流涕,引得羅素素那四個徒弟也跟着眼眶濕潤,抽泣起來。

“楓兒,你的眼睛怎麽會瞎的,你爹娘他們人呢,你剛才口稱先父,難道你爹他?”羅素素止住哭聲問道。

聶楓也停住哭泣,斷斷續續地将父親墜崖後,他們孤兒寡母在山谷中生活,以及後來出谷所遇之事,自己又是如何讓柳月柔趁機下毒之事簡單地說了一遍。

羅素素聽得滿眼含淚,泣不成聲道:“師弟和秋女俠龍鳳之姻,郎才女貌,天造地設的一對,你母秋女俠含辛茹苦,将你撫養成人,着實令老身萬分敬佩。這幾年苦了你們了。”

她說着抓過聶楓的手號了號脈搏,眉頭緊皺,問:“你所中之毒劇烈無比,你能活到今天實屬萬幸啊。”

聶楓說:“楓兒中毒後是大師伯一直幫楓兒運氣續命。”

“難怪你中毒至深卻脈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