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胡悅欣站在體重秤上,總算長籲了一口氣。
82斤,雖然還沒有到最終的目标,但至少勉強能達到瘦骨如柴的效果,明天就要試鏡了,她只希望穆雷導演可以滿意。為了這次的劇本,她已經很久沒回家了,平日裏打電話也不敢開視頻,生怕父母兄長注意到她的身體狀況。
試鏡那天,她是一個人去的,沒有叫助理,也沒有帶着經紀人,甚至沒有化妝,只穿着一條提前買好的洛麗塔,就這樣自己開車去了試鏡的地方。
她早已知曉試鏡的內容,導演提前通知過,因此有充足的準備時間。
這段劇情是女主姜子青第一次确切意識到另一個自己的存在,在她身陷泥沼、最痛苦無助的時候,她聽到了另一個自己的聲音。
她被自己所拯救,那是她的姐姐,也是她靈魂的一部分。
穆雷導演的電影向來是他一個人說了算的,因此當胡悅欣走進時,注意到,此時試鏡的房間裏除了她之外,就只有導演一人,以及一面全身鏡。
胡悅欣練習了很久,她回憶着自己在醫院裏遇見的病人們,回憶着他們的一舉一動,随即露出了一種恍惚的表情,漸漸入了戲。
她看着鏡子中的女人,那麽瘦弱,又那麽無力,她穿着繁瑣的洛麗塔,将身體的每一寸肌膚包裹,不願露出分毫。
她怕看到那些縱橫交錯的傷口,怕死于自我禁锢的窒息。
女人啞了嗓子,低低地笑,眼卻流下淚水。她分明想要安靜地擁抱死亡,卻終是沉溺于她的懷抱……姜子青在鏡子前獨自起舞,鏡子中是一張情緒割裂的面容,可她卻似乎看到了生的希望。
她哼着兒時的童謠,不遠處傳來的、男人沉重的腳步聲不再刺耳,她全無畏懼。那腳步聲越來越近,她溫柔的笑了,手上的小刀在昏暗的燈光下閃爍着刺眼的光亮。
很快就要解脫了,也許永遠無法結束。
但至少此刻,她是快活的,有人愛她,憐她,護她,救她。
這一段沒有任何臺詞,姜子青的所有情緒,都需要依靠表情與肢體和那一段短暫的童謠哼唱來呈現,幾乎可以說是整部電影最美的部分之一。
雖然看起來姜子青和往常一樣是通過鏡子與姜子薰對話,但實際上這部分劇情裏,姜子薰卻是唯一一次并未給予妹妹正面的回應,只是在靈魂深處不斷安撫着妹妹,而表現出來所有的愛與恨都是姜子青自己的。
姜子薰的存在只是給予了她反抗命運的勇氣,真正完成複仇的始終是她本人。
因此把握好這個度才是最困難的,她要演的是姜子青,眼睛裏又得住着姜子薰,割裂感是穆雷導演最需要的東西。
而她在小雲的身上得到了那種感覺。
穆雷導演并沒有立刻給予她回複,而是盯着剛才的試鏡錄像,一遍又一遍看着。除了開口詢問她是不是減肥了之外,沒再說別的話,只擺了擺手,示意她離開,倒是門外導演助理告訴她,三天內會有答案。
離開後她給秦凱報了信,胡悅欣也不敢說肯定話,只轉告了導演助理告訴她的內容,接下來就只能靜靜地等待結果了。
胡悅欣很少怕失敗,但這次是有些怕的,她為這部電影準備了太多,如果失敗,便也未免太令人灰心。
所幸在兩天後,正窩在公寓裏看電視劇的她,收到了導演助理的聯絡,得到角色的消息與開拍的時間被一并告知。
她總算放下了心中的那塊石頭,下個月才正式開拍,她又因為身體的狀态沒辦法接別的工作,現在只能宅在家裏,每天背背劇本,休息時再追追《夢中的人》。
胡悅欣還是第一次看到成片,這個導演很擅長拍懸疑劇,分鏡拍得很好,好幾次弄得她的心情七上八下的,明明她早就知道完整的劇情和結局。
電視劇一開始就是女主的死亡,警方本以為是一件普通的殺人案件,卻不料,竟從中牽連出一樁大案,關于拐賣,關于□□易,關于愛。
26歲的人氣女歌手李曉晚在家中死亡,除了心髒處致命的幾處刀傷外,警方還在其體內檢測出了“聽話水”——一種常用于“□□”的藥物,雖然警方一直在想辦法,但它們仍舊在黑市上難以斷絕。
可奇怪的是,李曉晚的屍體卻并未存在被侵犯的痕跡。
男主傅行之就是負責此次案件的刑警,按照慣例先從監控查起。
為了保護住戶隐私,小區除了正門口外是沒有監控的,這裏居住的人大多是明星藝人,其中和李曉晚來往密切的有三個人:她的鄰居青年鋼琴家羅菲,據說兩人關系微妙,像是閨蜜又似乎還是情敵,她的經紀人莫小傑,聽說關系不錯,以及她的明牌男友作曲家高勒,沒有調查到最近兩人有什麽矛盾或者感情危機。
監控顯示,這三個人當天晚上都進入過小區,除了本就住在這裏的羅菲八點多回來後再未離開外,另外兩人都先後在晚上的十點十二和十點四十三來到小區,停留不到十分鐘便離開了。
而十點到十一點正是法醫推測的李曉晚死亡時間。
考慮到李曉晚家中并沒有淩亂的痕跡,門鎖也是正常的狀況,存在很高的熟人作案的可能性,因此這三人便第一時間被列為嫌疑人,又考慮到藥物的特殊,經紀人和男友的嫌疑度被認定為更高。
痕跡科沒有在現場找到任何多餘的生物痕跡,而這三人的關系又注定了他們的指紋毛發出現在被害人家中是正常的,因此無法作為判斷依據。
通過對傷口的初步鑒定,殺死李曉晚的人極有可能對她懷有恨意,這很可能是激情殺人,因為胸口那幾刀淩亂而兇狠,像是憤怒至極的情況下動得手。
法醫随後又對受害人進行了進一步檢查,卻發現被害人身上有不少舊傷,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十幾年前。有些明顯是外力造成的,有些則明顯是自殘留下的痕跡。
警方在被害人家中找到了治療抑郁症的藥物,法醫進一步解刨後确定了,被害人患有嚴重抑郁,且存在自殘傾向,她的胃裏有不少藥物殘留痕跡。
基本可以推測,受害人生前遭受過長期的暴力,并因此患有抑郁症,且數次嘗試或實行過自殘與自殺行為。
案件進行到第八集 仍舊撲朔迷離,偶爾透露出來的李曉晚的過去更是惹人心驚。
微博上也有許多她的粉絲問她後續發展,胡悅欣雖然知道後面的事情,但還是忍住沒有在微博上劇透。
故事一點點披露後,大家才知道,李曉晚實際上就是自殺的。
她從很小的時候開始,便是被上面的某些人圈養的寵物,早已失去了反抗的心思,但察覺到背後真相的羅菲想要幫助她。
李曉晚不敢反抗,羅菲沒有證據,而李曉晚患有精神病,又當不了證人,羅菲一直都在想辦法搜集證據,她沒辦法直接報案,因為那樣她們兩個都得死——悄無聲息的、連警察都察覺不到的死在一個角落,那樣就真的無從查起了。
再加上,李曉晚也不願意配合,她的恐懼已經深入骨髓了,就像是馬戲團裏的動物,即使解開繩索,也不會再逃跑。
沒想到李曉晚先撐不住了。
李曉晚的自殺在那群人的預料之外,他們來不及掩飾李曉晚的死,來不及處理更多的證據,這是羅菲唯一的機會。于是,在她發現她自殺後,便将現場僞造成了他殺的樣子,希望警察能介入其中,找出背後的真相。
此時的羅菲只能忍着悲痛,繼續下去,不斷引導警方查找真相。
如果是警方,一定能比她更快的搜集證據,她不怕死,但她得堤防自己的家人被傷害,她害怕警方裏有那群人的卧底,因此她不得不繼續僞裝成塑料姐妹花的樣子,只在暗中幫助警方,不敢直接說出真相。
最終随着警方的深入調查,逐漸控制住了幕後的那群人跟卧底,再加上傅行之可以信任,确定這件事真的能夠天下大白,羅菲終于開始說出了真相。
李曉晚在剛出生沒多久就因為熊貓血,被一戶有錢人家當成血牛養了起來。她的父母是鄉下人,貧窮無知,又有好幾個孩子,因此果斷把她賣了。
原本血牛的生活還不算難熬,畢竟要保證她的血液能夠正常而健康的生産。可這家同血型的小姑娘卻在李曉晚8歲的時候意外過世了,于是李曉晚從此失去了價值。又正巧,她唱歌好聽,被這家人的朋友路家小少爺瞧上了,她便被作為禮物送去了路家。
從此噩夢開始了。
她作為寵物被養了起來,像是一只夜莺,每天關在院子裏的籠子裏,主人想聽了,她就得唱歌,主人心情不好,她就會挨打。如果試圖逃跑,她就會被脫光了關起來,鐵籠子令她的身體暴露在陽光下,所有人都看得到。
如果主人興致來了,還會侵犯她。
久而久之,李曉晚越來越乖順,随着年齡的增長,她的聲音也越來越動聽。
無意中聽到的莫小傑便提議道:“不如讓她出道去唱歌吧,保準能賺大錢。”
路家倒也不缺錢,但主人和莫小傑是高中同學,鐵哥們,關系一直很好,既然莫小傑想,便轉手把李曉晚送給他。
正巧李曉晚快要成年了,他也開始喪失了興趣。
莫小傑當了新主人,一手把李曉晚送上舞臺。又在背地裏把李曉晚送到了不少人的床上,包括高勒,所謂的男女朋友也是為了給李曉晚炒cp熱度用的。
一個聲音動聽又乖順的女孩,大家都喜歡。
或許是因為李曉晚太乖了,莫小傑也就給了她一些自由,讓她出去自己住,又讓她多交點朋友,畢竟太過于獨來獨往也是怪異。
因此李曉晚才認識了羅菲——她的人生中唯一的朋友。
在那之後,她漸漸打開心門,将自己的事情一點點透露給了羅菲。羅菲家境優越,父母恩愛,上還有兄長寵愛,她從小喜歡鋼琴,家長也支持,後來當了鋼琴家,也是名利雙收,可以說,她這一生都沒受過苦,沒接觸過黑暗,而李曉晚則相反,她這一生都沒見過光。
可就是這樣生活環境極端不同的兩個人,卻真正的愛着彼此,她們成為了最好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