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高中時期的陳平算得上是一個比較內向安靜的人,朋友不多,在班裏話也少,基本不參加什麽課後的娛樂活動,也不和人有太多交際。
在高一第一次考試的時候,陳平就意識到,即使她是村裏唯一考上這個學校的好學生,但和這裏其他學生比起來,她并不優秀。
雖然成績不是倒數,但也只是中下游。
再是天才,沒學過的東西就是沒學過,陳平接受的基礎教育就差其他人太多。為了彌補自己欠缺的,她不得不整天都忙着埋頭苦學,不知不覺間,也就成了班裏的半個隐形人。直到她成績在後面兩次考試裏突飛猛進,這才漸漸被大家尤其是老師們注意到。
胡悅欣為了看起來足夠逼真,在化妝的基礎上又選擇硬生生熬出了黑眼圈,頭發也被造型師弄成像是狗啃一樣淩亂的短發——為了貼合現實。
導演拜訪她的時候,陳平女士說過,高中時為了省時間學習,就剪了短發,又因為沒錢,所以是媽媽給她剪得,手藝不太好,看起來十分亂,但所幸方便的目的達到了。長發是後來大學才留的,但為了做實驗方便,平日裏都會紮起來。
這種細節部分導演都盡可能保證了還原。
高一期末的時候,陳平的總成績總算進入了上游的行列,其中生物成績和化學成績是最好的,單科都在年紀前三,再加上她也确實更喜歡理科,因此最後分科時,沒怎麽猶豫就選擇了理科班。
劇組自然不可能什麽都拍,大多數內容,背景旁白一句話就掠過去了,只要拍攝幾個畫面就行,比如熬夜學習,還有分科的選擇這些,都是簡單拍攝,拍的多一些的也就高三的時候,陳平被學校推薦參加生物競賽。
畢竟是要貼合勵志的主題,所以這段競賽的部分拍的比較多。
聽導演的意思是,打算弄成比較熱血的味道,前面的努力學習整體氛圍都比較壓抑枯燥,而這個競賽是陳平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熱愛生物這門學科的契機,所以應該開始有一些奮鬥和青春的味道。
往日裏內斂沉默的少女,對着書本上的蛋白質結構圖露出癡癡的笑容,這種畫面看起來确實讓人感覺很可愛。
高中的劇情最後是以收到錄取通知作為結尾的,陳平選擇了她喜歡的專業。
其實一開始她也猶豫過,因為生化專業并不好就業,她雖然心有夢想,但也不是會忽視自己家庭狀況的性格,理智告訴她應該選擇一個将來更好就業的專業。
最後是她的父母勸她按照自己的喜好來選擇,不要擔心家裏的狀況,再加上她考上頂尖學府後拿到的獎學金,也确實足以緩解家庭的困難,她才做出了最後的這個決定。
陳平的父母在采訪的時候說過,他們雖然沒有文化,但他們了解自己的孩子,如果他們開口,陳平一定會選擇更好就業的師範,但那樣她一定會一輩子都不開心的,他們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難過,所以全力支持她選擇她喜歡的一切。
“生活在這個世上,你一定會遇到你不願意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情,但至少在家裏,我們作為父母,我們會包容你的喜歡和讨厭,讓你擁有自由。”
陳平父親對她說的這句話,被原封不動的放進了電視劇裏。
陳平女士也說,自己能夠擁有今天的成就,和父母的教育方式離不開關系,他們只是教她做人,卻從不在其他方面強迫或者苛求。
他們給了她愛與自由,而她也用如今無上的成就來回報父母。
大學的取景也是在陳平的母校,這部電視劇用陳平的博士畢業典禮作為結尾,而非現實世界裏前段時間的獲獎。
因為它的主題從來不是成功,而是奮鬥。
殺青那天,陳平女士也來了,當然不是專程趕來,只是最近正巧在首都,聽聞劇組殺青,在她的母校,就過來看看。
這讓胡悅欣難得有些緊張。
雖然之前也有幸視頻通話交談過一次,但那畢竟和面對面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情。
不過,陳平女士雖然日常生活中算得上不善言辭,但她性格平和,再加上胡悅欣對她的了解也比較深刻,所以兩個人倒是聊得還算不錯。
惡補過生物知識的胡悅欣,雖然有點班門弄斧的嫌疑,但偶爾還能接上兩句話題,一聊起專業知識,陳平女士就顯得健談多了。
最後在導演的建議下,兩個人還拍了合照,陳平女士也和劇組的導演和演員們,一起拍了殺青的照片。
胡悅欣有看到,宣發組的工作人員已經樂開花了。
這種片子除了編劇外,最頭疼的人就是負責宣發的工作人員。不用當事人名號會被網友們罵不尊重,但如果用了,又稍微用的不好了,就是蹭熱度吸血不要臉。而這種合照用來宣傳最好了,主打一個尊重,最不容易招罵。
當然了,某些想罵的人還是會罵,發什麽都是一樣的。
《陳平》定檔的很迅速,成片剛出來不到一個月就定檔播出了,在電視劇頻道的晚八點檔,牌面很足。
胡悅欣也是第一次出演這種電視劇,受到電視臺采訪時,整個人緊張不已,所幸中央臺也不會問刁鑽的問題,重點還是放在電視劇本身相關的內容上,不會出現難以回答的情況。大多數內容老老實實回答,偶爾出現一點不太方便說的,就用委婉的措辭和官方模板遮掩過去。用秦凱的話來說,就是不用引人注目,挑不出什麽錯來就行。
那些老一套的話術,雖然很多年輕人不愛聽,但電視臺确實是喜歡的。
《陳平》的熱度不算太大,本身題材就勸退了很多觀衆,萬幸口碑還可以,不過有現實原型的這種題材,不管拍的多好,播出後一定是褒貶參半,也正常。
為了創作目的的改編,觀衆很容易會定性為不尊重現實人物的魔改,但如果不改編,就缺乏藝術價值和價值傳遞,改編的适度程度一直是個難題。
但不管觀衆們怎麽想,這類題材永遠都會是獎項的熱門候選,所以《陳平》得到了白金獎裏六個獎項的提名也在大家的意料之中。
胡悅欣也借此得到了最佳女演員的提名。
這也不奇怪,她的資歷慢慢熬出來了,本身就是差一個“根正苗紅”的代表作,《陳平》确實合适,秦凱也說這是她拿獎希望最大的一次。
事實上,他的推測也确實沒有錯。
當《陳平》的剪輯出現在屏幕上,一同出現的,還有她的名字和劇照。她在主持人高昂的聲音和人群的掌聲中站起身,眼前大霧磅礴,就這樣走上臺,說着不算太磕巴的感謝詞。
感謝了經紀人,感謝了家人,感謝了一直以來支持自己的朋友和粉絲,還有給予自己許多幫助的業內前輩們,她自己都不知道哪些是真心,也感受不到興奮的情緒。
并不不開心,拿到這個獎是她一直以來的夢想。
只是太過于恍惚,她還沒能從這一切中回過神來,渾渾噩噩地說完這些話,注意到無數閃光燈在她看得見的地方亮起。
胡悅欣在走下白金獎的舞臺時,她的眼前仍舊閃爍着燈光的色彩,斑斓一片,迷人卻刺目。主持人的聲音正透過話筒和音響,被扭曲出怪異的嘈雜聲,鑽進她的耳中,她看到了臺下密密麻麻坐着的人們,大多是和她一樣的演員,他們有的祝福,有的豔羨,有的帶着與自己無關的平靜……
她看到了何谷谷,看到了趙明業,看到了王樂瑤,也看到了姜城。
“我的夢想實現了,可他們的夢想呢?”
胡悅欣的腦海裏不由自主的冒出這句話。
她也知道,所謂的夢想不是期望就可以實現的,只是,她忍不住很難過。胡悅欣從來都知道,自己多麽的走運,她擁有着許多人羨慕的運氣,家庭,天賦,所有的運氣一路推動着她行走,而她也做出了不辜負運氣的選擇,這才有了今天的一切。
可很多人,連進行選擇的運氣都沒有。
她突然很想哭,可她似乎沒有什麽立場哭泣,她可是一路順暢的幸運者,除了絕美的容貌外,她該有的助力幾乎全都有了,甚至在這條道路上,容貌往往容易成為弊端而非優勢。她的運氣太好了,以至于她無論如何難過,都像是高高在上的憐憫。
既得利者沒有立場去心疼其他人。
她将在這條路上長久的走下去,胡悅欣并不孤獨,可也許正是因為不孤獨,才會感到難過與寂寞,但無論如何,她不後悔,她喜歡演戲,喜歡當一個演員,喜歡出演別人的人生,這就足夠了。
她打開手機,群裏何谷谷和趙明業在喊着一起吃什麽來慶祝,父母和哥哥還有其他友人們也都紛紛發來祝賀的短信。
看着這些文字,胡悅欣終于忍不住彎了嘴角。
--------------------
完結了,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