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專題這種東西,通常是無風不起浪,沒事不折騰。
段沉坐在電腦前跟陸東旭視頻聊天,“一定要拿下比賽,不然專題通不過主編那關,哥就白忙活了。”
陸東旭:“嗯,盡量。”
段沉:“你資料也真是少,回頭給我發一份現成的來,有沒有?”
陸東旭想了想,“公司應該有。”
段沉腦袋上冒了一個問號,哪個公司?過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IMG?他們給你配經濟人了?”
陸東旭點頭,在自己電腦裏找了找,很快發了一份資料過來。
段沉點開,是一份IMG公司的合同,陸東旭就直接這樣大咧咧地給他過目了。雙方一周前簽的三年合約,在這種巨頭公司裏算是短期合同了,陸東旭這邊肯定是有人給把關過的,輪不到段沉擔心他吃虧。
經紀人是中國人,名叫周平堃。段沉看的有點心驚肉跳,周平堃手頭之前帶的,正是剛退役了一個月的籃球運動員曹建,前國家隊的隊長,四年前奧運會的旗手,全國上下都認識的大人物。
段沉:“……”
陸東旭:“?”
段沉嘆了一口氣,“你把周平堃的聯系方式給我吧……我得跟他商量一下怎麽寫。”
陸東旭又找了找,把電話郵箱一股腦發了過來,然後說:“怎麽寫,随你。”
反正他相信段沉。
段沉微笑,又很想伸手去揉一揉陸東旭的腦袋,可惜人在大洋彼岸,怎麽也摸不到了。
“打完比賽,早點回來。”
Advertisement
陸東旭愣了愣,随後抿了抿嘴唇:“嗯。”
段沉當天晚上就聯系了周平堃,說了說自己這邊的情況。
周平堃三十多歲,态度很好,浸淫此行多年,到底是見過大世面的,不過也不會特別熱切,笑着說:“我正式接手小陸才兩三天的功夫,還在想計劃呢,沒想到這麽順利,這麽快就能跟《前方體育》合作了。其實我跟你們報紙也很熟,畢竟體育圈就這麽大,不過這樣再好不過,免得我跟朋友開口,以前是籃球那塊的嘛。”
段沉知道他也就是客氣,以周平堃的江湖地位,就算以前是籃球那塊的也沒關系,總編見他肯定熟。
“我們也是看好小陸的潛力。就是現在小陸的資料還比較少,這可以說是第一次比較正式地向球迷朋友介紹他,怎麽介紹,想跟您先通個氣。”
周平堃說:“謝謝謝謝,感激不盡,我手頭有一份小陸十幾年來打網球的記錄,回頭先發給您,再整理一份個人資料發過去。”
段沉樂得輕松,兩人又客氣幾句,挂了電話。
周平堃的資料來的很快,顯然是以前就弄好的。
點開來一看,有點像是名人自傳後面附錄的個人年譜、大事記錄。段沉對這個挺感興趣的,認真看了下來。
陸東旭五歲開始學習網球,八歲起有了自己的教練,不過一直到十二歲才開始參加各類比賽,然後配上體能訓練師和理療師。
也就是說,在五歲到十二歲這足足七年時間裏,陸神都在孤芳自賞着,沒有參加任何少兒網球比賽。
十二歲,應該是初一。
這份資料非常詳盡,可見周平堃也是下足了功夫。陸東旭一開始參加比賽成績也在,倒是有點平庸,一開始只能打上兩三輪,還只是省級的賽事。
難怪體育媒體不看好他。
不過陸東旭的進步速度很快,大半年以後,已經在省內的一項少兒網球比賽上奪冠。
接着就一發不可收拾,青少年全國比賽冠軍、歐洲青少年巡回賽冠軍、亞青會冠軍,含金量一個比一個高。他進入省隊不久,很快就入選了國家隊。
一般來說,職業網球運動員在年輕的時候會盡可能多的參加一些ITF的低級別比賽,也稱之為希望賽,按照年齡會有不同的分組。
陸東旭卻不走尋常路,他參加的ITF比賽不多,後來陳銘給分析了一下,ITF很多賽事組織都比較馬虎,沒人撿球也沒人遞毛巾,裁判線審有時都挺不靠譜的,不參加也情有可原。不過陸東旭戰績很好,至今為止參加7次ITF比賽,其中兩次奪冠,四次進四強。
如今在青少年組裏的排名是第19,段沉吃不準這個排名高不高,準備第二天好好問問陳銘。
第二天一早,時差原因,加拿大那邊決賽已經宣告結束。段沉睜開眼就劃拉手機,陸東旭的短信早三個小時已經發了過來,兩個字:贏了,附贈一個可愛的顏文字O(∩_∩)O~。
段沉呆了呆,覺得自己被詭異地戳中了萌點。
這種時候好像除了“麽麽噠”沒什麽好回複的了?
段沉心不在焉地上班。
陳銘看完段沉上交的資料,“這個賽事是50K*啊,冠軍積分好像有八十……我覺得他是可以試試看打ATP比賽了,雖然一開始成績會比較慘,不過傷心總是難免的嘛。”
段沉只聽到後面兩句,回過神,問:“ATP的比賽難度就這麽高?”
ATP比賽其實也是包含在ITF比賽*裏面的,不過都是高級別賽事,要先有一定的積分積累,才能夠參加。
陳銘翹着腿,“拜托,他才不到17歲啊,網球進入公開賽年代以來,16歲之前就可以贏得ATP單打冠軍的,也就撐死十個。就說現在的斯內達,屌吧?他獲得第一個ATP巡回賽冠軍的時候都20歲了,一開始戰績也是很糟糕的。”
段沉頓悟:“都是從下面一步步走上來的啊。”
每一個世界第一都有過世界第五百的時候。
陳銘:“競技體育的公平就在這裏。”
兩人又找了找陸東旭的比賽視頻,反正工作很輕松,欣賞欣賞美男子是再好不過的了。
結果視頻一點開,陳銘才驚訝出聲:“喲!原來是小蘭姆啊!呵呵,澳大利亞的天才輸給比自己年齡小的天才了。”
段沉很迷茫,雖然一開始接觸一項競技賽事時總是這樣的。有那麽多人要記,分男女,分年齡,分國家……男女世界前二十,要記住;一些國家的重要球星,要記住;未來之星;要記住;史上名宿,更要記住。
畢竟要做專業的,把人跟名字對上還不算,你得把他們的技術特點,重大事件也記住。記住之後,再融會貫通。
不是很難,基本上每一個真球迷都能做到,但是需要時間和用心。
陳銘當然已經到了這個水平。
段沉覺得自己要學習的東西真的還有太多了。
陳銘說:“號稱17歲就橫掃澳洲的超級天才,澳網受挫就來這裏騙獎金了呀。”
段沉:“你看他不爽?”
陳銘點頭:“太狂妄了,現在澳大利亞也是沒人了,就指望他。他是贊助商最近熱捧,不過這麽自降身價,也有點意外了。”
段沉看視頻,蘭姆長得挺不錯的,不胖不瘦,看得出身體條件很出色。打球很有銳氣,同時也很浮躁,相對于陸東旭,顯然有點急于進攻。
“這種時候應該守住底線,小陸一跟他多拍拉鋸,他自己就失誤了,他正手不錯,反拍不行。”段沉說。
陳銘顯然很鄙視蘭姆,“是啊,這麽急哄哄地上網,出來打球沒帶上大腦吧。”
段沉:“……”
這場比賽陸東旭打得顯然沒有上一場輕松,不過仍是穩紮穩打以兩個6-4拿下。段沉也發現了,“當選手比較急躁的時候,他反而偏于防守,失誤控制地很好。”
“對,網球智商高。”陳銘看了看段沉,指了指自己辦公桌下面躺着的球包,“有空咱們下班打一場吧!”
段沉笑了笑,“沒問題!”
還是要上班。
陸東旭很快收到了周平堃準備的資料。不知道是不是專業人士寫的,段沉一掃,就是專題報道的介紹調子,由于版塊不大,只需要再問陸東旭一些成長經歷和未來期待的問題,稿子就綽綽有餘了。
段沉打算發個短信就搞定訪問,資料備份只需要用手機截圖就可以了,不過他很快就發現自己想的太簡單了。
段沉:你覺得這麽多年打球下來,最應該感謝的是誰?
陸東旭:教練。
段沉:……教練對你來說是不是很重要,有着特殊感情?
陸東旭:是。
段沉:…………你對自己的團隊有什麽期望?
陸東旭:很好了。
段沉:………………接下來的職業目标是什麽?能不能【具體】說說。
陸東旭:做的更好。
段沉覺得這個訪談無法愉快地進行下去了。
陳銘湊過來看了也是啧啧稱奇:“好一個畫風清奇的交流障礙症患者啊。”
作者有話要說:
*ITF比賽:國際網球聯合會比賽。其實國際上大部分的網球比賽都是他們主辦的。比如中國自己辦網球比賽,那麽中國網球協會加入了ITF,也是在ITF的指導下辦比賽。ATP(之前提過的男子職業網球聯合會)和WTA(女子職業網聯)其實也歸他們管,但是因為是“職業的”所以等級比較高,水平也比較高。在低水平的ITF比賽打出高積分,就可以打職業比賽了,也就是真正意義轉職業。(轉職業是比較模糊的概念,我也不敢保證自己說的完全正确)。
*50K:K是千,表示比賽的獎金是50,000美元,錢越多,等級越高。50K在ITF低級賽事裏面算高的了,當然放在職業高水平比賽裏就只是零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