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1)

源安的長發遮擋住了他的臉,留下一片陰影,他抓緊了馬上的缰繩。

後面的軍隊出現了一絲騷動,鬧哄哄的。“安靜!怎麽.....”林下的聲音戛然而止,片刻後,他有些顫抖的說:“源.....源安領将,山不見了。”

原本在前面的山忽然消失在了空氣中,面前的天空變得空曠了。

源安的臉色猙獰了一瞬,立刻拉住缰繩調轉馬身。

“通知全軍!原路返回!”

——————————

他終于反應過來哪裏不對勁了。

那個漁夫說他妻子要走六十天才到山脈,按照常理,即使馬再快,一天內走完一個人走兩個月的路程也是不可能的,而地圖上的山脈離營地那麽近。

地圖有問題。

地圖是阿散井找的,阿散井說一天可以到達,派出去的偵察兵是阿散井挑選的,都說一天之內可以到。

阿散井有問題。

山是海市蜃樓,每天晚上下雨,白天不下雨。

天人的力量。

阿散井堅決要求派最精良的兵力偷襲,那不過是個連具體情況都不了解的天人基地。

調虎離山。

天人和阿散井有貓膩。

Advertisement

天人會偷襲。

源安黑色的長發在空中揚起,林下也在一邊策馬揚鞭。

全體撤回!

————————

源安趕回營地時,天人還沒有進攻,源安直接到主帳掀開帳門,看見柳原厲和阿散井站在沙盤前。

“源安,你.....”柳原厲疑惑的看着他。源安徑直走到他面前,聲音冷硬:“天人可能馬上....”話還沒有說完,外面的號角聲掩蓋了他的嗓音。

天人突襲營地!

柳原厲臉色一變,直接沖了出去,但阿散井仍然站在沙盤前,神色很平靜。

“你很聰明。”阿散井将沙盤上的山往後移了一點。“為什麽要出賣人類。”源安也站在那裏,他決定問下去。

“他們綁架了我的妻子和孩子,”阿散井的聲音古井無波:“幕府不可能幫我,我讓他們勝,我的孩子就有可能活下來。”

源安不說話。

阿散井深吸了一口氣:“我會被軍法處置吧。”

“對,”源安回答。

阿散井的臉從來都是蒼白的,所以顯得病态,這個時候他的臉好像更慘白了,但他好像又平靜了。

“我有一個箱子,是我的随身物。”

“裏面有一些東西,一把刀,如果督軍要,就留給他,一把三味線,留給源安君吧,希望源安君能以愛刀之心對它,樂器通人性。”

他溫和的笑:”至于剩下的,衣服是妻子兒女留下的,除了書以外.....源安君幫我處置吧。”

“書,若源安君找得到我的孩子,就交給他們,他們應該還在天人基地。”

外面的炮火聲已經起了,帳內的聲音有些聽不清。

“告訴他們,他們的父親愛他們。”

阿散井還在笑:“源安君答應嗎?”

源安點頭,然後離開。

遠處的硝煙模糊了視線。

“源安君,再見。”帳門将阿散井秋時的臉遮住,再也看不清。

——————————

“軍師呢?”柳原厲問。

因為發現及時,所以天人沒有占到多少便宜,還吃了不小的苦頭。

“軍師因為內疚分析失誤,切腹自盡。”源安回答,然後把一把刀遞到柳原厲面前:“我們無法阻止,所以......這把刀,軍師囑咐贈予您。”

“這......”柳原厲臉上出現了一種悲痛的表情,他鄭重的接過劍。

“阿散井君亦是好男兒!”

“督軍知道多少有關軍師的事,”源安問。“不多啊.....只知道他原是将軍宮中的樂師,以三味線着名,因其才華被将軍看中,派來駐守。”柳原厲粗犷的臉上有些悲傷。

“恩......是這樣啊....”源安說。

沉默了一會兒,他忽然問:“督軍,您知道和我們交戰的天人是否抓過俘虜嗎?”

“啊?哦,他們一般都是會将俘虜全部殺死的,源安你沒有看見天人基地裏的屍體嗎?你問這個幹什麽?”

“沒什麽,”源安搖了搖頭:“只是覺得很傻啊.....阿散井。”

————————

松陽老師親啓:

老師,不知您身體可好。

最近戰況不容樂觀,軍隊被幕府收編了,戰鬥力沒強,規矩倒多了很多。

桂經常和我提起巧克力,随信帶了一些,老師自留,餘下的分給孩子們吧。

不要給太多,會蛀牙的。

到了冬日祭的時節了,想來煙花也一定很美。

對了,我拜托将一把三味線送到私塾,這是給高杉的,希望他好好保管,這把三味線音質不錯,是一位長官給的。

我最近升了領将,随後又成了軍師,戰況也更激烈了。

願您安好。

學生:源安

——————————

松陽将信折疊好,壓在硯臺下,外面銀時和桂在為了一塊巧克力大打出手。

高杉估計在房間裏欣賞三味線,那把三味線用料極好,而且似乎是将軍宮中之物,高杉很喜歡,幾乎到了愛不釋手的地步。

該不該告訴源安,可能他的身份不如他想的那麽簡單呢?松陽想。

他來到私塾時說他愛吃巧克力。

可巧克力,可是天人軍方的特供品啊,普通人怎麽會吃得起呢?

而漢字,也是只有達官顯貴世家才會教授的學業,一般的大戶人家都不可能接觸。

也許不告訴他才是最好的吧。

————————

孝明三年,攘夷軍中有軍師源安用兵如神,上陣殺敵亦以一敵百,天人懼之,號曰:夜修羅

孝明四年,主将柳原厲戰死,小早川秀秋為幕府委任督軍,軍中多有不服之人。

四年八月,小早川秀秋戰死,舉軍皆哀,軍師源安負傷休養。

孝明五年一月,伊勢之軍脫離幕府。由軍師源安接任督軍。

伊勢之軍號:鬼影兵團。

————————————

林下純郎略顯不滿的看着上席一臉清高自傲的小早川秀秋。

也無怪他,小早川今年不過二十二,且沒有任何實戰經驗,只因是貴族小早川家族的嫡子,幕府就直接派他來統領兵團。

簡單來說,他除了空有一個“天才”之號,什麽實質的功夫也沒有,這一點在經過幾場戰争後得到了證實,小早川的戰術毫無用處,不會靈活變通,若不是田中哲夫和源安拼命挽回戰局,那麽必敗無疑。

田中哲夫是軍師,也算是軍中元老,對小早川的一套貴族作風十分看不慣。

作者有話要說: 小早川秀秋(1582-1602.12.1)是日本安土桃山時代至江戶時代初期的大名,木下家定的第五子,曾經為豐臣秀吉和小早川隆景的養子,妻子是宍戶氏。在關原之戰中從屬于西軍,但實際上是東軍的內應。關原之戰時布陣于松尾山,在東軍劣勢的情況下追随“大義”的指引毅然倒戈,擊破西軍的大谷吉繼隊,使得戰場形勢發生轉變,最終由東軍取得勝利。

中文名小早川秀秋

外文名(平假名)こばやかわ ひであき,(羅馬字)Kobayakawa Hideaki

別 名辰之助,羽柴秀俊,金吾中納言

國 籍日本

民 族大和

出生地日本

出生日期1582年

逝世日期1602年12月1日

職 業岡山藩主,從三位 權中納言

信 仰神道教

相關事件關原合戰中倒戈向東軍使東軍獲勝

游戲中綽號關原戰神

目錄

1生涯

2戰局

3死亡原因

4主要家臣

5人物評價

6原因之一

7其他信息

1生涯

編輯

小早川秀秋畫像

小早川秀秋畫像

因為木下家定與豐臣秀吉有關系(高臺院是家定的妹妹),在三歲的時候正式成為了豐臣秀吉的養子,後來正式命名為羽柴秀俊或羽柴秀诠。成為了小早川隆景的養子以後,改名為秀秋。在元服時所受的官位是“左衛門督”,唐名為“執金吾”,朝廷的官位為“中納言”,統稱“金吾中納言”。

在慶長之役中,明軍包圍蔚山城,與小西行長擔任支援行動。生涯的初次上陣,作為總大将秀秋做了很多輕率的行為(把女人、小孩錯當成敵人屠殺),但是在戰鬥中,他手執長槍,向敵人沖去,最後成功生擒敵将,十分英勇。但是因為秀秋的屠殺行為,秀秋被豐臣秀吉沒收築後國領地并召回,當他聽到此消息後大怒。後來認為是石田三成向秀吉說謊,于是開始親近德川家康。後來減封于越前的北之莊城。不過在1599年,德川家康讓他恢複舊領地。

在關原之戰中,原本打算跟随德川家康,但是石田三成催促之下,攜15000軍參加了西軍。在伏見城包圍戰前線活躍。但是石田三成不太認同,再一次與石田三成不和。

到達關原戰場以後,關原之前戰開戰前的一天,西軍将領大谷吉繼向秀秋承諾,在豐臣秀賴十五歲以前,可以擔任關白一職和得到播磨、近江兩國合共十萬石的領地。

他率領一萬五千部隊在松尾山布陣,當時秀秋已經成為了東軍的內應。不過開戰不久以後,戰況對西軍有

戰國BASARA3中的小早川秀秋(CV:福山潤)

戰國BASARA3中的小早川秀秋(CV:福山潤)

利,宇喜多秀家擊退了福島正則的部隊,而大谷吉繼,則擊退了藤堂高虎的部隊。這個時候,而秀秋卻為加入東軍而猶豫。

之後,德川家康派遣使者送信,下令小早川秀秋攻擊,但是秀秋仍然沒有行動。終于,德川家康下令向小早川秀秋部隊開火,秀秋感到驚慌,于是秀秋有所行動,向大谷吉繼的部隊攻擊。雖然大谷吉繼已經預先估計到小早川秀秋會叛變,但是因為雙方兵力相差懸殊的關系,最後大谷吉繼自盡。而一部分西軍部隊,像脅阪安治、小川佑忠等響應秀秋的行動,最後西軍迅速崩潰,東軍在關原之戰中取得了勝利。

2戰局

編輯

另有一說,小早川秀秋在石田三成的慫恿下,與之共同消滅了伏見城中德川家康的守軍,共同向東挺進。駐

NDS游戲《采配》中的小早川秀秋

NDS游戲《采配》中的小早川秀秋

紮在了關原附近的松尾山上,并與石田三成達成協議,在大谷吉繼與家康主力打的不可開交時,從山上偷襲。結果,開戰的時候,小早川秀秋總是猶豫不決,就連大谷吉繼的信號也置之不理。最後德川家康出其不意向小早川秀秋開炮,逼迫小早川秀秋作出決定,攻打西軍,從而使很不利于自己的戰局得到扭轉。

後來參加對西軍殘留部隊的戰鬥,在佐和山城的攻略戰當中,也立下了不少的戰功,最後被德川家康移封于宇喜多秀氏舊領的備前和美作,合共五十五萬石。

但是在戰後,面對背叛西軍的指責,甚至是對他的人身攻擊,使他精神受挫(也可能是為了防止德川算計而裝瘋)。而後沉迷于酒色當中。不久,他的精神開始不正常,以為看見大谷吉繼的靈魂。最後,在沒有子嗣繼承下病死,小早川氏正式滅亡。是德川政權以來第一個因為沒有子嗣而改易的氏族。據記載,他曾經喜歡與他同性的片倉重長。

3死亡原因

編輯

關于秀秋的死因,至今還沒有一定的定論,比較普遍的有以下幾種說法:

病死說-同上段

暴斃說

被害說-傳說秀秋是一個脾氣非常暴躁的人,稍一不如意就會大發雷霆。故有一次喚小姓(近侍)傳膳時因為過慢而大聲呵斥。而小姓因受到呵斥而滑倒,飯菜散滿一地。盛怒的秀秋令小姓切腹謝罪并賜其佩劍,但小姓反而用劍殺死秀秋。雖然該小姓随即被家臣殺死,但小早川氏卻因為沒有繼承人而滅亡。

4主要家臣

編輯

稻葉正成

平岡賴勝

杉原重治

松野重元

5人物評價

編輯

在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兩位枭雄的努力下,日本逐步走向有序的統一。1590年,豐臣秀吉平定關東北條氏,收複奧羽,大致完成了日本的統一。日本似乎逐漸趨于和平,但是豐臣家內部長久以來的派閥之争為日本不久後的內戰埋下了導火索。1592年——1598年的文祿慶長之役更是加深了近江派(吏僚派)和尾張派(武功派)之間的矛盾。

德川家康為了奪取天下,通過各種手段主動拉攏尾張派,并且促使兩派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尖銳化。在德川家康的一手策劃下,日本分裂為兩大陣營,雙方動員了超過20萬的兵力。1600年9月15日,東軍和西軍在美濃關原爆發了日本歷史上空前的大決戰,勝方将會在戰後獲得日本政局的主導權。

由于關原之戰參戰雙方在兵力上勢均力敵,所以在上午4個小時的戰鬥中,雙方互有攻守,難分高下。西軍雖然擁有超過8萬人的兵力,但是真正投入戰鬥的兵力只有三分之一,而駐守于松尾山擁兵1萬5千人的小早川秀秋的立場則足以左右戰局的勝負。小早川秀秋名義上從屬西軍,暗地裏卻私通東軍,早已是東軍的內應。但是當東軍與西軍打得難分勝負時,小早川秀秋開始舉棋不定。正當小早川猶豫不決的時候,德川家康命鐵炮隊沿黑血川一帶對小早川隊進行威吓性射擊。受到東軍攻擊的小早川秀秋疑雲頓逝,下令對西軍大谷吉繼隊發動攻勢。西軍右翼逐漸崩潰,随後其他西軍各部的士氣大受打擊,西軍迅速瓦解。德川家康在半天內獲得了關原決戰的壓倒性勝利,這其中小早川秀秋可謂功不可沒,而小早川秀秋也因此在随後的幾百年內成為了叛徒的代名詞。秀秋作為豐臣家的繼承人之一,理應誓死守衛豐臣家才對。秀秋究竟出于什麽目的背叛西軍?

想要了解秀秋背叛的原因,先來了解一下秀秋是一個什麽樣的人物。在遭受德川攻擊以後,秀秋是出于慌亂匆忙倒戈,還是經過一番迅速而細致的思考後作出了決定?表面上看來,秀秋在德川家康的驅趕下背叛西軍,倒向東軍,其形象不可謂不狼狽,因此後世很多人認為秀秋是一個資質驽鈍的暗愚之輩。那麽秀秋是否真的是一個暗愚之輩?

小早川秀秋的生父木下家定是豐臣秀吉正室北政所的哥哥。秀秋三歲時便成為豐臣秀吉的養子。由于豐臣秀吉遲遲沒有子嗣,秀吉的外甥豐臣秀次和北政所的外甥小早川秀秋(當時的羽柴秀俊)成為了豐臣家的繼承人。幼年時的秀秋聰明伶俐,深得秀吉喜愛。秀秋的前途似乎一片光明,但是1593年,随着秀吉嫡子豐臣秀賴的誕生,豐臣秀次和小早川秀秋同時成為了豐臣秀賴順利繼承豐臣家的絆腳石。豐臣秀次終日沉迷酒色,終于被太閣抓住把柄處死。而秀秋則憑借着低調的作風,逃過了被處死的厄運。秀秋被送往西國成為小早川隆景的養子,最終繼承了小早川家業。

6原因之一

編輯

1597年的慶長之役中,16歲的小早川秀秋擔任日軍左路軍的總大将,于蔚山戰役中表現出色。1597年12月23日,大明和朝鮮3萬聯軍發動蔚山戰役的總攻,包圍日将加藤清正6千人據守的蔚山城。由于雙方兵力懸殊,日軍只能進行消極防守,等待援軍。加藤清正向後方的小早川秀秋求援,但是秀秋遲遲沒有前往救援。苦守蔚山城的加藤清正糧道斷絕,陷入絕境,将士只得煮土殺馬充饑。由于明朝聯軍的消極進攻,蔚山城久攻不下,彈藥供應也逐漸短缺。蔚山被圍10天後,小早川秀秋率5萬日軍突然出現在明軍背後。毫無準備的明軍頓時指揮失序,急忙撤軍。日軍銜尾追擊,斬殺明軍甚多。此戰明軍損失約2萬人,日軍損失約1萬人,雙方均損失慘重,日軍慘勝。此後半年內雙方都無力組織較大攻勢。蔚山戰役中,日軍眼見蔚山被圍,沒有馬上馳救,而是待明軍防備松懈,補給漸窘的時候發動突襲,對明軍造成巨大打擊。這正是“避其銳氣,擊其惰歸”理論的實戰應用。雖然此計未必一定出自16歲的秀秋本人,但是能夠采納這樣的奇謀,也足以證明秀秋的年少老成。在整個7年的文祿慶長之役中,雖然前期日軍侵朝非常順利,但是當明軍參戰以後,日軍少有獲得較為明顯的戰績。蔚山戰役是日軍少有的一次勝仗。小早川秀秋在蔚山戰役的表現較為突出,但是也正是因為他軍事上的突出表現,給他帶來了政治上的巨大麻煩。小早川秀秋作為豐臣家的繼承人之一,他的存在本來就是對豐臣秀賴的威脅,如果秀秋建立了過于讓人矚目的軍功,樹立起了威信,那麽無疑将會對秀賴造成巨大威脅。所以豐臣秀吉急忙将秀秋從前線調回,并以秀秋在前線屠殺居民以及作為總大将不顧身份沖鋒陷陣等理由将秀秋的領地減封至北之莊城。據說此次秀秋被貶事件是由于石田三成等近江派在太閣跟前進讒所致。由于秀秋是北政所的外甥,所以他的政治派別應該是北政所支持的尾張派,近江派排擠尾張派似乎也是順理成章。這次事件中石田三成的作祟也成為後來關原決戰中小早川秀秋背叛西軍的原因之一。

年僅16歲的小早川秀秋就在蔚山戰役中做出了突出表現,并且由此招致太閣的戒備而遭貶。很難想象一個資質驽鈍的暗愚之輩能夠獲得如此戰功,并且讓日本的實際統治者對其産生戒備之心,所以歷史上流傳的小早川秀秋是暗愚之輩的定位并不可靠。在關原之戰中,小早川動員了1萬5千兵力,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力量。當時的1萬石俸祿能夠養活約300名士兵,那麽動員1萬5千人需要至少50萬石的俸祿,而關原之戰時小早川實際控制的領地只有35.7萬石。小早川秀秋能夠超額動員大量兵力,說明他理財有道。這并不是一個暗愚之輩能夠做到的。

那麽小早川秀秋作為一個年少有為的大名,他為什麽會在決定天下歸屬的關原決戰中背叛西軍?這就要從當時各大名的參戰心态說起。除了誓死保衛豐臣家的石田三成,以及與石田三成結怨深厚的幾個武功派大名,還有關原決戰總導演德川家康,其他大名的參戰目的基本上都是站在自己認為最可能戰勝的一方,以便戰後在保存自身的基礎上擴大領地。沒有幾個人會顧及什麽正義,只有利益才是最終的追求。在這個殘酷的世界上,總是由勝利來決定正義,而不是由正義來決定勝利。況且當時東軍和西軍都自稱是豐臣家的軍隊,兩邊都是豐臣的家臣。雖然後來的事實證明,東軍總大将德川家康确實是出于背叛豐臣家的目的導演了這場決戰,但是在決戰當時,參戰的東軍大名大多不清楚德川家康的叛逆野心,大家都認為家康是為了盡忠豐臣家而除去奸臣石田三成。這不能責怪那些被家康利用的東軍大名不忠,只能埋怨家康過于陰險狡詐。表面上站在哪一邊都是盡忠豐臣家,那麽不管這些大名投靠哪一邊都沒有錯,而他們選擇立場的主要标準就是利益的得失。哪一邊勝算更大,就參加哪一邊。我們明白了這一點,也就不難理解小早川秀秋背叛西軍的原因。

小早川秀秋由于沒能及時參加德川家康的會津征伐,被迫參加了西軍。作為尾張派的秀秋,向來與石田三成等近江派不和。在蔚山戰役中更是由于近江派的挑唆,秀秋立功反遭減封。這一奇恥大辱對于秀秋來說是無法忘懷的,所以在決戰前,秀秋曾兩次派遣使者前往德川家康處表示願意擔當內應,獲得家康首肯,而且此前家康已經恢複秀秋在九州的部分領地以示親善。但是作為北政所的外甥,豐臣家的繼承人之一,秀秋非常希望能夠擔任關白一職,繼承太閣秀吉的事業。在關原決戰的前一天,也就是1600年9月14日,西軍為了獲得小早川秀秋的支持,派遣大谷吉繼前往小早川所在的松尾山陣營宣讀誓書,保證在豐臣秀賴15歲以前,由小早川秀秋擔任關白一職,同時贈予播磨一國領地。誓書由安國寺惠瓊、大谷吉繼、石田三成、長束正家及小西行長五人連署。接到誓書的秀秋欣喜若狂,此前成為東軍內應的決心也受到了動搖。東軍和西軍對于小早川秀秋都非常重視,所以秀秋不管投靠哪一邊都會受到厚重的封賞,不過似乎西軍抛出的關白一職更為誘人。但是不管怎麽說,秀秋只有站在勝利者的一邊才能獲得封賞,站在失敗者一邊則會一無所獲,而且還會被沒收領地,甚至被斬首。第二天的關原戰場上,小早川秀秋的心情是複雜的,但是在最關鍵的問題上他已經心中有數:必須站在勝利者一方。

1600年9月15日,勢均力敵的東軍與西軍于美濃關原激戰正酣,通過4個小時的戰鬥仍然難分勝負,誰能獲得擁兵1萬5千人的小早川秀秋的支持,誰就能獲得關原決戰的勝利。西軍的石田三成通過發送文書、派遣使者、燃點總攻狼煙信號等方式催促小早川秀秋加入戰鬥,東軍的德川家康也不斷派遣使者催促小早川秀秋叛變。此時秀秋正在左右為難之中,如果他幫助東軍打敗西軍,那麽東軍的德川家康一定不會虧待他,而西軍抛出的關白一職是他長久以來夢寐以求的官職。但是西軍誓書的五個連署人中沒有大老在內,為什麽作為大老的宇喜多秀家沒有簽名?沒有大老簽名就沒有足夠的威信。石田三成等近江派向來對秀秋沒有好感,現在抛出這麽大一個餡餅,這其中是否有詐?戰後毛利輝元将會成為首席大老,主導政局,作為同族的輝元顯然很樂意看到秀秋擔任關白,至于以後是否交還關白一職那是後話。顯然西軍的承諾不見得是一張空頭支票。

正當秀秋疑慮重重的時候,德川家康由于戰局的不明朗而焦急萬分。雖然在關原決戰中西軍的實際參戰兵力只有總兵力的三分之一,但是東軍也有很多部隊沒有投入作戰。南宮山下的池田輝政和淺野幸長等人率領的萬餘人為了防備南宮山上的3萬毛利軍一直沒有參加戰鬥。而德川家康親自率領的3萬德川軍也沒有積極參加戰鬥,這一方面是為了防備南宮山上的毛利軍參戰,另一方面,此戰的東軍參戰大名大多是豐臣系大名,他們的立場并不可靠,一旦西軍占據明顯優勢,說不定這些大名都會陣前倒戈,家康必須留有足夠的兵力以防不測。家康在戰局不明朗的情況下作出了一個大膽的舉動,他命令鐵炮隊沿黑血川一帶向小早川秀秋隊射擊。對于家康此舉的一般性解釋是認為家康借此威吓小早川秀秋,催促其叛變,但是當時的戰局是雙方難分勝負,西軍略占優勢。從來只有強勢一方威吓弱勢一方,哪有弱勢一方威吓強勢一方的道理?家康做出這一舉動他心裏有底嗎?他有多大的把握認為小早川會倒向東軍?如果小早川秀秋攻擊東軍,那麽被後人認為是暗愚之輩受到嘲笑的就不會是秀秋,而是在關鍵時刻愚蠢挑釁秀秋的家康。家康作為野戰達人,在姊川之戰和小牧長久手之戰等戰役中屢建奇功。毫無疑問,家康是一個善于運用謀略的智将。縱觀家康一生的作為,無不顯現出他善于忍耐的性格,家康是一個不喜歡冒險的人。家康之所以敢向小早川隊進行射擊,是因為他料定小早川秀秋會在受到東軍威吓的情況下背叛西軍。

當時的戰局雖然是西軍稍占優勢,但是西軍無法獲得決定勝利的優勢,雙方還是難分勝負。在這個時候,德川家康命令鐵炮隊向小早川隊射擊,他向小早川發出的信息是:我們東軍已經勝券在握,你最好馬上做出決定,要不然我連你一塊收拾。而石田三成仍然不斷派遣使者催促小早川,他向小早川發生的信號是:我們西軍沒有你不行,你快點加入戰鬥吧,你加入以後我們就勝券在握了。兩邊的信號綜合起來,給秀秋的印象是,東軍示強,西軍示弱。“守則不足,攻則有餘。”防守是因為兵力不足,進攻是因為兵力有餘。既然東軍敢于進攻小早川隊,就說明東軍兵力充足。東軍的德川軍3萬人一直沒有參加戰鬥,如今德川軍向小早川軍射擊,表示德川軍有參戰的可能。一旦德川軍3萬人投入作戰,那麽戰局将會迅速扭轉,也難怪家康會大膽地向小早川隊射擊。而實際上家康為了防備不測事件,根本沒有打算将3萬部隊投入戰鬥。如果家康認為小早川是一個容易頭腦發熱的莽夫,那麽他絕不可能去挑釁秀秋,正因為家康明白秀秋是一個做事前會先經由大腦思考的乖孩子,所以家康才利用了這樣一個虛虛實實的心理戰術。

秀秋收到家康的強硬信號以後,稍作思考,馬上判定東軍勢強。秀秋本來就抱着幫助勝利者的心态參加了這次決戰,現在既然東軍更可能獲勝,而且東軍有進一步對小早川隊發動攻勢的可能,沒有更多讓他考慮的時間,所以他馬上叛變,對西軍右翼發起進攻,最終幫助東軍打敗西軍。

關原決戰中德川家康和小早川秀秋的心理較量可謂是一次精彩的謀略戰,再次顯示了德川家康的驚人謀略和過人膽識。回憶起小山評定的德川家康,同樣也是表示自己并不強迫各随征大名加入東軍,放任各大名參加西軍,結果各大名都表示願意追随家康。這一方面表示家康關心各大名人質的安危,出于仁義之心任由各大名西去,另一發面也表示即使沒有各大名的支持,家康也有必勝的決心和把握。明明需要對方的幫助,但是他表現出來的是言行卻是不需要對方的幫助,結果對方往往會幫助持有必勝決心的強者。小山評定和關原之戰中的德川家康都運用了這一手法,前者是出于懷柔,後者是進行威吓。這也正是兵法詭道的靈活運用。

19歲的小早川秀秋成為了老謀深算的德川家康的一顆棋子。就連其他很多久經沙場的老将也一一成為家康利用的對象,19歲的秀秋為了本家利益,站在強者一方似乎也是無可厚非。後世能夠理解福島正則等東軍大名的選擇,但是無法原諒小早川秀秋的變節,這是因為自古以來東方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忠誠觀念不可動搖。人們可以理解戰前各東軍大名的選擇,但是無法原諒臨陣倒戈的叛賊。秀秋的變節讓他成為了一個尴尬的人物,作為戰敗方的西軍各大名無不對他恨之入骨,作為戰勝方的東軍各大名則痛恨秀秋搶走了他們的功勞。從此秀秋逐漸受到各大名的疏遠,郁悶的秀秋只好沉迷于酒色,消遣度日。受到衆多指責的秀秋逐漸精神失常。1602年,21歲的秀秋在精神恍惚的情況下,錯以為看到了大谷吉繼的冤魂,驚吓而死。由于年輕的秀秋沒有子嗣,小早川家就此滅亡,領地被沒收。

年輕的小早川秀秋并沒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展現他的才能就在失意中離開了人世。後世只看到秀秋在關原之戰中倒戈的表象而片面地認為他是一個資質驽鈍的暗愚之輩,卻并沒有深入研究秀秋倒戈的原因,也沒有綜合秀秋在蔚山戰役中的表現,歷史最終沒有給予秀秋公正的評價。人們對叛徒深惡痛絕,所以總是誇大叛徒的失誤,掩蓋叛徒的成績,這似乎也是人之常情。作為叛徒和牆頭草的小早川秀秋,受到人們的批評似乎是不值得同情的,但是相信大家還是希望能夠了解一個更為真實的秀秋。

小早川秀秋叛變的最大受益者德川家康正是看準了秀秋類似牆頭草的立場,所以對小早川隊進行威吓性射擊。對于牆頭草來說,猛烈的勁風往往比柔和的微風更能讓它明确自己擺動的方向。

7其他信息

編輯

背叛的第二種說法

也許,小早川秀秋心中理想的關原之戰,是德川家康、石田三成兩方兩敗俱傷,并且雙方的兵力加在一起也敵不過小早川,然後他再出擊,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小早川肯定既不是東軍,也不是西軍,而是作為新勢力一舉端掉德川家康、石田三成二人,成為關原唯一的勝者。也就是說,小早川秀秋加入東軍并不是他最想要的。

支持這種說法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小早川在西軍:

其實大家仔細想想就知道:小早川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