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适逢知己
彩鴛命人收拾外間茶盞,自扶着周元笙進到內間,忍不住悄聲道,“這三爺怎麽忽然來了,往常也不見他上咱們這兒走動。我看他今兒來這一趟,卻也沒什麽大事,倒像是有些沒話找話似的。”
周元笙略略贊賞地看了她一眼,點頭道,“正是沒話也要翻出些話來,難為他年紀不大,心思倒深沉得很。”
彩鴛到底未解其意,便問道,“姑娘是說,三爺不叫您告訴老爺太太,他有下場考試的意思?”
周元笙搖頭笑道,“不在這個。你沒瞧見他才剛舉手行禮,露出一段袖口。那上頭的邊都磨破了,還打着兩處不甚顯眼的補丁。若不是特意在我眼前晃,我還真瞧不見。”
彩鴛回想一道,捂嘴笑起來,“這三爺也真省儉,衣裳破了還打補丁,難不成是想讓姑娘誇他不事奢華?”說着似又想到什麽,恍然道,“莫非他是故意露出來的,那不是在暗示太太平日裏苛待了他?”
周元笙斂了笑,點頭道,“這話說着了。他不過坐了一刻,閑話間卻幾次三番的提到太太寬仁。俗語說的好,疊疊敘此事,定是此事缺。所以今日他就是來告訴我,太太有心藏奸,面善心狠。”
彩鴛深吸一口氣,道,“真想不到,太太那麽溫柔的一個人,竟也會……這三爺也怪能忍的,可這些話他做什麽不對老太太,老爺去說,倒和姑娘明裏暗裏的表白?”
周元笙一時未答話,自去博山爐前燃了一段鵝梨香,于袅袅青霧,回首笑道,“他心計厲害得緊,此番前來,一則是為提醒我提防太太,二則是想借着我的手替他扳倒太太。那金姨娘往日并不得寵,生死皆操縱在太太手裏,他自然投鼠忌器不敢公然交惡。且他還心存大志,想要立身揚名,又豈肯輕易得罪嫡母,壞了自己名聲。”
她雙手拂過衣袖,望着上頭鎏金錾花紋,沉吟道,“他大概還想告訴我,那歌謠許是和太太有關。”
彩鴛驚了一驚,詫異道,“太太?這怎麽能夠,就為三姑娘争太子妃位?那不是連老爺也一并編排進去了,值當她下這麽大血本?”
周元笙望着一室缭繞碧絲,冷笑一聲,“與皇後之母這樣的顯貴榮華相較,一切皆不在話下。何況她和老爺究竟如何,咱們不得而知,明面上看見的也未必是真。”
彩鴛“唔”了一聲,又近前幾步,低聲問道,“那姑娘心裏可有主意了,今日和二爺相見,情形如何?”周元笙亦壓低聲音道,“我沒說旁的,只求他上疏,請皇上召母親和将軍回來省親。”
彩鴛當即面露失望之色,半晌嘆氣道,“姑娘此舉,我越發瞧不懂了。您是不打算和二爺有結果了?”
周元笙搖了搖頭,指着床邊示意彩鴛坐下,挽了她的手,徐徐道,“我想過了,雖則我不清楚自己對二哥哥是不是喜歡,可他确是我能遇到最合适的良人。可這事若只由我們二人私定,他一個人籌謀,日後舅母那頭未必中意。婚姻大事,原憑父母之言。我能倚仗的便只有母親。”
見彩鴛聽得蹙起眉頭,她微微一笑,又道,“我是想借母親和周家的嫌隙,勸說她去為我争取終身有靠。有了她的看顧,外祖母只怕才會應允。說到底,我不能把希望都放在二哥哥身上,讓他為了我忤逆舅舅舅母,那我可成了什麽人了。”
彩鴛眉宇漸漸舒展,眸光一亮,笑道,“姑娘這麽說我就懂了。我只當姑娘心思未定,原來卻是手段更高一籌。我今兒算是服了,怪不得二爺成日說您聰慧過人,把他耍得團團轉呢。”
Advertisement
周元笙噗嗤一笑,伸手擰着她的臉,笑道,“好個磨牙的丫頭,竟打趣起我來了。”半晌又推着她肩頭,嬌聲嗔道,“別在這貧嘴了,還不打水去,陪我梳洗了是正經。”彩鴛笑着起身,倆人一壁卸妝更衣,一壁說笑一陣,唧唧咕咕直說了半宿玩話,方才熄燈就寝。
周元笙那日與彩鴛剖白了心跡,餘下的事便是等候母親歸寧的消息。時間一長,外頭流言漸次也傳入宮闱禁苑,她平素行走其中,亦不免碰到望着她竊竊碎語的宮人。饒是她自诩心大,也有些煩躁不安起來,只盼着薛峥能早日傳遞些信箋,告知她皇上究竟如何定奪。
薛峥自然明白她心中所急,待得了皇上親口允諾之後,便修書一封。正巧趕上這日休沐,也不叫小厮前來,竟揣着那信親自去了周元笙在金陵置下的藥鋪。
他不過是借此看一看周元笙的買賣,雖則并不關心錢財上的事,可仿佛這樣,便也能和她更貼近一些。成藥鋪子裏人來人往,他将信箋交給可靠之人,站在檐下看了一陣。各色清苦藥香彙入徐徐暖風中,讓他無端地生出一股安定平靜之感。
駐足半日,薛峥轉身折返。頭頂流雲疏卷,遮住如火驕陽,他便也不急着回宅邸,牽着馬在街上信步而行。走了一陣,對面忽然迎上來一位錦衣男子,向他拱手道,“閣下可是薛科官?”薛峥颔首道,“在下薛峥,請問尊駕何事?”
那男子回首遙遙一指,薛峥順着其手指的方向,見街角處正停着一輛華蓋車,聽其又道,“我家主人誠邀,請薛官人賞臉,移步敘話。”
他這一番話說的字數多了,薛峥便聽出其嗓音尖細,略一打量見其面上無須,心下登時了然,對面之人乃是一名內臣,那車中之人必為宗室。當即不再多言,牽馬行至車畔。
還未等他開腔詢問,車內帷簾已被掀起一角,霎時露出一張俊美玉顏。薛峥凝視之際,心下一驚,慌忙欠身道,“太子殿下……”
李錫珩擡手示意免禮,微笑道,“薛二郎好情致,休沐之時在此悠游,叫孤好找。此處說話不便,可否借郎君府邸一敘?”
太子這般說,倒像是特意來尋他,薛峥自然無法拒絕,道了一聲是。便即前方帶路,将太子引至他在京師賃的一處居所。進得宅門,李錫珩一面四下環顧,一面笑贊道,“此院落雖小,卻勝在清雅別致,不負薛卿名士風流。”
薛峥只含笑不語,直将其請入內室,方撩袍跪倒,行大禮道,“臣薛峥拜見太子殿下。”李錫珩将将落座,複又起身邁步,雙手扶上薛峥臂彎,“明川表弟請起。孤今日前來,只與你敘親眷之誼,不論君臣。請坐罷。”
薛峥聽他忽然以表字稱呼自己,心下更是生疑,只依言起身,仍是規矩的在他下首處坐了。待要吩咐下人上茶,卻見他擺手,“聽聞明川精于茶道,算得上個中聖手,能否煩勞你為孤親自烹一盞,孤今日當不虛此行。”
薛峥無法,亦只得親身上陣,命人将一應物事備齊,才屏退衆人,只留李錫珩與自己。其後煎水、羅茶、擊拂、注湯等事皆悉心做過,才将那一盞奉與太子。
李錫珩先觀茶色,複聞茶香,待盞中乳花破碎水痕現出,方笑着嘗了一道,連連點首道,“建州龍團,确然好茶。”擎着杯盞側頭品了一陣,又笑問,“只是與孤平日吃的味道有些不同,這茶湯的顏色也略有差異,不知何故?”
薛峥道,“殿下平素飲茶之水源自惠山,臣适才烹煮之水則出自苕溪。臣兩年前行舟其上,自江心取了一甕,時至今日尚未用盡。以山野之水招待殿下,見笑之餘,還望殿下勿怪。”
李錫珩颔首,一笑道,“好水!甘甜清冽,與惠泉不相上下。可嘆京師衆人,乃至禁宮中人,皆被名泉所誤。其實天下好物又豈會盡在一處。”停了一刻,忽又轉口道,“譬如明川到過浙北,上過揚州,足跡踏遍江南,亦曾飽覽山河壯闊。而孤卻無緣得見這些,只能在深宮往返流連,就是都城金陵,至今尚有許多地方不曾去到。”
他語氣裏有真誠的抱憾意味,令薛峥有一瞬的動容,便安撫道,“江山雄奇壯美皆在殿下胸中,不必親臨,也仍然是殿下的江山。”
李錫珩莞爾,點了點頭道,“不錯,可是孤還是想親眼看一看。只是無論塞北陌上,還是中原古都,都有孤的叔伯兄弟們在鎮守。從前是,将來仍是。孤很想問一問明川,有朝一日,孤能否親臨這些王土而不受阻,親入這些疆域而不受掣,無所忌憚,來去自由?”
薛峥心頭一跳,于此刻終于明白他來尋自己的目的,原是要聽取他關于削蕃的主張。他自是支持朝廷削蕃,也曾在那殿試文章裏洋洋灑灑表露過皇權應加強集中之意,是故得罪了一些人,內中有宗親,也有勳戚。可他也從皇帝後續的态度裏,明晰了今上存的心思和他是一致的,所缺者不過是時間與機會而已。
他沉默良久,想到上首之人的問話不能不答,才又略微擡首,淡然一笑道,“殿下是未來之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自然可以來去自由。”
李錫珩凝眉聽他說完,唇邊泛起一絲無奈苦笑,嘆得一嘆,道,“明川于孤,并未坦誠相見啊。”見薛峥欲啓唇辯白,他揚手一止,道,“孤的老師文先生,和明川的老師慎齋先生有同門之誼。孤與明川亦可算作師從一家,當日文先生曾得慎齋先生書信,提及他于姑蘇收得一位才智清明、人品貴重的少年,實是他逾花甲之年最為可喜之事。慎齋先生還說,此人日後必成大器,可為儲君倚仗信賴。君臣同心,定能開創一個海晏河清的盛世。明川,這是慎齋先生原話,孤如今轉述給你。”
薛峥垂目不語,心中卻是波瀾四起,自太子語中提及恩師,他心頭便微微震蕩,此時早已有些不能自持。平複了許久才轉顧太子,但見他目光清華如水,湛然含光,眉宇間盡是俯仰天地而無愧的坦蕩。陡然間一陣氣血上湧,跟着便有一股豪情在胸中激蕩翻騰。
薛峥肅然起身,整了整幞頭衣衫,鄭重向太子李錫珩拜道,“恩師教誨,峥不敢或忘。臣再拜太子殿下,願殿下有朝一日,仁育群生,萬裏同風。”
作者有話要說: 太子收獲忠犬的路徑~未完待續
小夥伴們如果覺得這個故事好看,請點收藏鍵,動動手指而已。如果覺得這個故事太嚴肅(有人醬說過)請不吝告訴我,我盡量寫的不那麽嚴肅(嚴肅臉!)
拜謝~~哈哈